中国互联网视频这五年来从无到有一直备受质疑,“中国的视频行业走着模仿还是抄袭的路线”但是,优朋普乐邵以丁回应,模仿不可耻,可耻的是模仿后不思进取。“我们的目标是超越NETFLIX。”
大部分YouTube的上传者仅是个人自行上传,但也有一些媒体公司如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英国广播公司、VEVO以及其他团体与YouTube有合作伙伴计划,上传自家公司的所录制的影片。
2006年被Google公司以16.5亿美元收购后,YouTube开始以子公司的身份在业务上与Google的一些业务进行配合,尤其是GoogleTV。2010年,5月4日YouTube推出电影租赁业务起步:将会为用户提供超过3000部影片的完整内容。YouTube目前已经和环球、索尼和华纳兄弟等电影公司达成协议,用户将可以在YouTube的电影服务中租赁这些公司的影片。这一服务只针对美国YouTube用户。
同年12月,YouTube宣布取消上传视频15分钟的时长限制,这一举措将开始在部分用户中生效。YouTube试图以此吸引更多人通过GoogleTV在大屏幕上看视频,借此与苹果、Netflix在日益增长的网络视频租赁市场竞争。
免费时代的辉煌:Hulu
作为新媒体,hulu的诞生颇具有传奇色彩。美国国家广播环球公司(NBCUniversal)和新闻集团(NewsCorp)在2007年3月共同注册成立了该网站,意在为旗下的影视内容制作一个新的发行渠道。
Hulu结束测试时已拥有500万用户,并在2009年3月时被调查机构认为已经成为仅次于YouTube的全美第二大视频网站。Hulu被业界认为是迄今为止传统电视、电影工业向互联网接轨最成功的案例,对YouTube具有有力的挑战实力,甚至很可能给整个视频行业带来颠覆性影响。
在国内,想做中国的Hulu的视频网站不在少数,其中当数酷6、搜狐、奇艺、优酷风头最劲。优酷古永锵在优酷上市时将优酷描述称“Hulu与NETFLIX两大模式的结合,做到了Youtube的规模”。而酷6则在李善友的带领下,推出高清长视频的“酷6剧场”,不过在李善友离去后,酷6的高清长视频战略则发生了变数。百度旗下的奇艺和搜狐旗下的“搜狐高清”则在出身和模式道路上与hulu如出一辙,背靠传媒大树,不缺钱的他们投入大笔资金,主推高清长视频,一路高歌前进。
电视大王:Netflix
谁都不会想到,一个做DVD线上租赁商会在今天威胁到有线电视商的生存,但Netflix做到了,而且成为了所有互联网视频企业追逐的目标。Netflix于1999年成立,原始身份是在线DVD租赁商,在发展后曾一度占据了美国95%的市场份额。2005年,netflix就计划通过互联网推送电影,但是因为当时的带宽原因,直到2007年,Netflix才正式推出在线电影服务,多达一千部电影和电视片段,至此,Netflix的流媒体业务全面发展到电视、手机、游戏设备和移动终端上,实现了真正的三屏合一、三屏联动。
与Hulu不同,Netflix做的一切服务都是会员制,收费制,由于从实体租赁起家,用户的消费意识相当扎实,所以在流媒体业务的用户转换中Netflix并没有流失很多,相反,随着终端的覆盖面的扩大,用户数量也在不断扩大,据报道,2011年一季度Netflix净利6000万美元,用户数量达到2360万,与一年前的1800万相比,几乎翻了一倍。
虽然流媒体视频业务在多种硬件终端上都得到了实现,但Netflix的最大优势依然还在电视屏幕上,这点从美国各大有线电视运营商对其的敌意上就能看出一二,公司总裁也明确表示流媒体视频业务的未来在电视屏幕而非平板电脑。在电视屏幕上,Netflix稳扎稳打,从内容提供到硬件合作,服务形态逐渐扩大:2008年开始,Netflix就联合LG电子推出一项通过高速网络将电影等视频内容下载到电视上观看的服务。2009年则表示,LG将在短期内推出可以将Netflix在Web上电影直接搬到电视上放映,无需外置盒。
对于Netflix的这种服务形态感兴趣的企业很多,包括了互联网大佬苹果和谷歌,以及国内的优朋普乐、优酷、乐视等企业。前者已开始陆续在内容提供的基础上推出硬件终端,如AppleTV和GoogleTV。而对国内企业来说,优酷、乐视、激动网等对Netflix的追逐聚焦在“付费用户”上,优朋普乐则认为Netflix发展轨迹是具有鼓舞性的。
今年3月优朋普乐顺利进入互联网电视业务,Netflix与之最相似的地方就是两者都同为“内容服务提供商”和“电视服务”起家。邵以丁表示在公司未来业务中,互联网电视将是主导,而PC和MOBILE业务则将贴紧TV业务,成为用户体验的增值服务窗口,实现三屏互联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