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民口中“最会营销”的韩国人,终于要体会到被“收割”的滋味。
进入韩国五年的Netflix,半个月前首次宣布涨价:标准月费上调至13500韩元,约人民币73元;高级月费上调至17000韩元,约人民币91元。只有9500韩元的基础月费不变。
就在韩国会费涨价前一天,Netflix股价再创历史新高,一度突破700美元,截至12月初其市值依旧在2700亿美元以上,当中显然有这部韩剧的功劳。
去年至今的疫情,给Netflix带来的影响是双向的:一方面疫情后宅家的观众激增,提前收获了几个季度的新增用户,现金流也终于转正;另一方面,疫情导致影视项目减少、制作延期,内容供应开始出现延迟。
由于缺少票房、收视率等更直观的数据,如何判断流媒体内容的投入产出,一直是个问题。
为此,Netflix已宣布将“前四周所有用户的观看总时长”作为新的统计标准。彭博此前获得的内部文件显示,Netflix内部用所谓AVS(AdjustedViewShare,调整后的观看份额)来评价一部剧的受欢迎程度。
在此基础上,Netflix又引入了一个判断投入产出比的指标——效率值(Efficiency),是热度、AVS、观看人数等数据与成本的比值。
从2016年到2020年,Netflix采购了80部韩国影视内容,总投入是7亿美元,而Netflix光是今年一年的全球内容开支就超过170亿美元。
Netflix是在2015年的西语剧《毒枭》大获成功后开始大规模采购海外内容的。截至今年Q3,Netflix已经在全球45个国家拍摄本土影视内容,北美、欧洲、拉美、日韩、澳新、中国台湾、东南亚、中东都有涉及。
由于较早进入的欧洲、拉美等市场增长放缓,Netflix近一两年明显在向亚洲市场倾斜。此前数娱君已经在《迪士尼搞双十一,网飞办日本节》中提到,Netflix在韩国的成功,吸引了Disney+、AppleTV+等国际流媒体前来争抢,Netflix在继续投入韩国的同时又加码日本,包括《名侦探柯南》《海贼王》《高达》等一系列日本动漫IP,都将在未来一两年逐步释放。
相比美国本土,Netflix采购海外内容的整体成本更低,但依靠其全球业务覆盖,却能够抵达更多潜在观众,大幅摊低成本。对于平台和片方来说,其实是双赢。未来Netflix出现更多非英语爆款,并不意外。
放开手脚抢海外内容只是Netflix的一面。2021年,Netflix接连开出了多张亿元支票,巩固其与好莱坞一线影人的关系。
先是在4月,Netflix开价4.5亿美元,买下两部《利刃出鞘》的续集,主演丹尼尔·克雷格、导演和制片人都将回归,分别将拿到1亿美元。单部5000万美元的片酬,即便是对于刚刚卸任007的丹尼尔·克雷格来说,也是天价。
紧接着在6月,Netflix又与斯皮尔伯格的安培林娱乐签署了长约,未来多年安培林将为Netflix制作多部电影。
与斯皮尔伯格这一级别的大导演“握手言和”,除了拿到内容、引起话题,对于整个业界释放出的象征意义,也是另一重维度。
斯皮尔伯格之前是坚定的流媒体反对派,曾呼吁奥斯卡主办方对流媒体电影参选评奖进行限制。但最近两三年,斯皮尔伯格先是与苹果的AppleTV+达成合作,今年又与Netflix牵手。
前不久Netflix与日本著名导演是枝裕和的合作,起到的作用也远超过项目本身。如果只是与普通商业片导演牵手,观众和产业对Netflix电影的认知只会停留在“流水线商业片”层面,不利于吸纳更多人才。
《变形金刚》导演迈克尔·贝的《鬼影特攻》,制作成本1.5亿美元;大导演斯科塞斯的《爱尔兰人》,最终制作成本超过1.6亿美元。
到了今年,“神奇女侠”、“死侍”和“巨石”强森三位一线明星主演的感恩节动作大片《红色通缉令》,制作成本超过2.5亿美元。云集大半个好莱坞的圣诞贺岁片《不要抬头》,光是李奥纳多·迪卡普里奥和詹妮弗·劳伦斯两位主演,就要拿走5500万美元片酬。
从数据来看,明星效应确实能打。《红色通缉令》虽然口碑平平,但上线不到半个月总观看时长就已经创下了自制电影历史新高,成为平台Q4的又一内容亮点。
为此Netflix一直在补充自身的IP储备,同时寻求强化对已有IP的开发。
除了前文提到的日本动漫IP内容,今年9月Netflix宣布收购RoaldDahlStoryCompany,后者拥有儿童文学作家罗尔德·达尔创作的《查理与巧克力工厂》《玛蒂尔达》《了不起的狐狸爸爸》等儿童向IP,据称价码高达7亿美元。
另一方面,面对已有的自制内容,Netflix也在想方设法寻求系列化、IP化开发。改编自同名原著的《猎魔人》即将在12月中旬上线第二季,衍生动画《猎魔人:狼之噩梦》此前已经上线,前传性质的衍生剧《猎魔人:血之起源》明年将推出,目前是Netflix最能对标“权游”的IP。
截至11月底,Netflix今年完成了三笔对外投资。
除了前面提到的收购了一家儿童内容厂牌,还收购了一家游戏厂牌NightSchoolStudio以及一家特效厂牌ScanlineVFX。
引发外界最多猜想的,是收购游戏公司。
就在今年11月,Netflix正式推出了手游业务,在现有的Netflix应用中开设了游戏专区,提供5款手游,其中2款是头部IP《怪奇物语》的衍生手游,游戏走低像素画风,和剧集一样有意模仿80年代。
(《怪奇物语3:游戏》)
看上去,Netflix目前的游戏内容还处于“小打小闹”的阶段。因为在Netflix目前的认知中,游戏是服务于内容的手段,而非目的。
今年Netflix的三笔对外投资,都是基于自身业务需求而展开的:收购儿童内容公司是扩充儿童向IP;收购特效公司可以服务于自身庞大的后期特效需求;收购游戏公司,目的并非要切入游戏业务,而是探索互动内容的可能性。
要解释这一点,要回到Netflix收购的这家游戏工作室。
NightSchoolStudio目前只推出过两部作品:Oxenfree和AfterParty。代表作Oxenfree是一部极具Netflix特色的高概念游戏:一群年轻人在荒岛上参加聚会,无意触发了超自然灵异事件。游戏并不强调对战、策略,而是以剧情为主线,通过大量对话和选择来推进游戏。
(NightSchool的游戏Oxenfree)
可以看出,Netflix目前对游戏的定位,更接近于延续《黑镜:潘达斯奈基》式互动剧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