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情篇共有12课的内容:七上第三单元(第九课地球的叹息、第十课中华民族的选择),七下第二单元(第四课电视机的变迁、第五课小康家园、第六课飞天梦想、第七课人类的翅膀),八下第三单元(第七课城乡直通车、第八课黄土的厚重、第九课手足情深),九年级第一单元(生活在地球村、中国的声音、中国的道路)
二、考点梳理
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1、地球三声叹息分别指什么?“地球的叹息”反映了地球面临着哪些十分突出的问题?
答:(1)地球三声叹息分别指:植被减少、大气污染、水体污染。
(2)“地球的叹息”反映了地球面临着资源和环境十分突出的问题。
2、地球叹息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答:1)植被减少的原因、表现和影响、措施
(1)植被减少的原因;人们迫于生存,毁林开荒、乱砍滥伐、破坏植被
(2)植被减少的表现:沙漠化加剧、草原退化加速。
(3)植被减少影响: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水土流失严重、洪涝灾害频发繁、沙尘暴肆虐,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4)植被减少的措施:深刻理解实施可持续发展和重要性;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加大执法监管力度,保护环境与资源;依靠科学技术,实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答:2)大气污染的原因、表现和影响、措施
①原因:人类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燃烧大量的石化燃料,向空气中排放大量有毒废气及悬浮颗粒。②表现:大气中形成酸雨;是紫外线直接照射加重③危害:影响到人类的生活和健康,破坏了动植物生存的环境,影响了生态平衡。
3)治理大气污染的措施有哪些?
实施节能降耗;消除工厂烟尘。实施汽车尾气达标排放;禁止燃烧垃圾和秸秆;开发环保产品,提高科技水平和增强科技创新;降低空气污染等
4)水体污染的表现、原因、措施
(1)水体污染的表现:大江断流、水质污染、人畜饮用水短缺、干旱频繁发生、水生物大量死亡等。
(2)水体污染的原因:工业废水、农业化学污染、生活废水、石油对水体的污染等。
(3)治理水体污染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①建造污水处理厂;②生活用水再利用;③创新城市供水系统;④节约用水;⑤提倡使用
环保节能装置等。
3、为使地球母亲不再叹息,你有哪些好建议?
答;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保护环境和资源的基本国策。
4、“地球的三声叹息”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答(1)地球是唯一可供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家园,可是地球母亲却被我们人类破坏得千疮百孔,人类已经饱尝了大自然的惩罚。(2)保护地球,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地球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我们应该用实际行动共同呵护地球,让地球母亲不再叹息。
5、地球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产生原因、危害及对策?
(1)地球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物种加速灭绝、酸雨现象、能源短缺、森林资源锐减、土地荒漠化、垃圾成灾、有毒化学物品污染等。
(2)地球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人类不全理的活动;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忽视对环境的保护;人们传统的生活习惯,缺乏环保意识;人口的急剧增长,加剧了环境危机。
(3)地球环境问题的危害: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存;加剧了资源的短缺,威胁着生态平衡;使人类生活环境和自然环境恶化;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4)地球环境问题的对策:A国家:①实施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②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使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环境保护相协调。B有关部门:①严格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量②关闭高污染、高耗能企业。C企业:①自觉遵守国家政策和法规②依靠科技提高处污能力。D公民:每个人应自觉落实环保行动。身为中学生的我们可以为保护环境做些什么?(中学生的责任)(优化设计p11)(1)积极宣传做环保知识(2)自觉履行环保义务(3)提高环保意识,增强法制观念(4)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3)同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做斗争。
6、我国为什么要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①这是我国国情的必然要求②有利于缓解经济发展与资源供给之间的矛盾③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④有利于建成美丽中国。
7、为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国家或当地政府应怎么办?
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②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③坚持保护环境、资源的基本国策④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严惩破坏环境的行为。⑤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⑥加强科技创新,科学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8、请你结合实际,就“我们青少年应如何为保护环境做出贡献”发现倡议?
①认真学习环保、节约能源生活小常识,并当好环保节能义务宣传员②在生活中自觉落实环保行动,如不使用一次性物品等。③敢于对身边破坏、污染环境和浪费资源的行为作斗争
④经常关心所在地的资源、环境现状,并尝试向有关部门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等
1、概述我国在人口、资源、环境、科技方面的国情?简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面对这些国情,我国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1)A:我国在人口方面的国情: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老龄化速度加快。这给自然资源和环境带来沉重的压力。
B:我国在资源方面的国情: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人均占有量少,分布不平衡,开发难度大。加上浪费损失严重,导致我国资源短缺,形势更加严峻。
C:我国在环境方面的国情:我国目前环境局部有所改善,但总体上仍呈恶化趋势。
D:我国在科技方面的国情:我国在诸多科技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熟,特别是在核技术、基因测序、杂交水稻等领域跃居世界先进行列。但总体科技实力不强,总体布局水平相对落后,其表现为①我国公民的受教育程度不高,文化水平总体较低②研发经费、技术管理、科学环境、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科技国际竞争等在国际上的排名不高③在高科技领域,特别是在以信息技术为主的尖端技术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的的差距较大。
E:我国在初级阶段的最基本国情: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具体表现或原因)我国生产力总体水平还比较低,地区发展不平衡;科学技术水平和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体制还不够健全。
(2)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是相互依存,人口的过快增长,必然给自然资源和环境带来沉重的额压力,人口大量增长,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和生态问题等矛盾极为突出,严重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环境问题既是经济问题,又是社会问题,其核心是发展问题,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才能使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3)面对这些国情,我国采取的措施有:
①实施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人口
②A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资源、环境、人口
B坚持保护环境、资源的基本国策——资源、环境
C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严惩破坏环境的行为——资源、环境
③A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科技
B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科技
C坚持尊重知识、人才、创新、劳动的方针
④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情
B实施西部开发战略
C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D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E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F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⑤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资源、环境
⑥加强科技创新,科学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资源、环境
⑦倡导绿色发展和绿色消费理念——资源、环境
2、怎样理解我国既是一个“资源大国”,又是一个“资源小国”?我国很多城市发生停水停电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什么?
答:(1)从总量上看,中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种类多样,但从人均占有量上看,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均资源占有量小,所以说我国既是资源大国,又是资源小国。而我国资源面临严峻的形势(我国资源的现状和形势)
(2)我国很多城市发生停水停电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资源短缺
3、我国的人口过多,增长过快给我国带来了哪些影响?
答:我国人口数量过多,导致人均资源占有量较少;人口的过快增长,给自然资源和环境带来沉重的额压力。(一方面:人类要生存,要从自然界索取生产和生活资料;另一方面: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要向自然界排放废气物。人类的过度开发,导致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人类的无节制排放,是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严重,这不仅影响了人们生活,也对人类的生存构成威胁。所以说我国资源形势严峻)
4、为什么说“我国人口过多,增长过快必然给自然资源和环境带来沉重的压力”?
答:一方面,人类要生存,要从自然界索取生产和生活资料;另一方面,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要向自然界排放废气物。人类的无节制排放,是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严重,这不仅影响了人们生活,也对人类的生存构成威胁。
5、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答:(1)人口的急增给带来的资源环境带来沉重的压力和人们对大自然盲目、掠夺性的开发。(2)乱砍滥伐,过度垦荒导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
6、自然灾害给了我们哪些提醒?我们要有哪些新的发展思路?
答:(1)人口的激增所带来的资源环境压力和对大自然盲目、掠夺性的开发,必然导致各种灾害和严重的环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