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古老传统被当代年轻人打破,据媒体报道,2018年全国结婚率仅有7.2‰,自2013年以来实现了“五连降”。记者从河北省民政厅获悉,2018年全省458299对新人结婚登记,与2017年相比下降了9.32%,2017年比上一年下降9.96%。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了晚婚,甚至不婚呢?
近日,记者在石家庄街头随机采访了十几位路人,听他们表达了对婚姻的看法。另外,还采访到了心理学专家、石家庄市第八医院精神卫生专业主任医师、心理危机干预中心主任张素辉,通过分析当代人的婚恋观,对于结婚率下降这一现象,总结了以下三个原因:
原因一:
房车是刚需,结婚成本高
“我们不是不想结,是结不起。”在石家庄街头,一位三十岁的未婚男性说道,“现在结婚房子、车子都是刚需,我们上班族怎么能买得起呢?”
他现在在石家庄一家私企上班,每月工资在5000元左右,房租占工资的五分之一,日常通勤和吃饭花费也将近五分之一,周末和朋友聚个会、吃个饭,“基本上每个月都是月光族。”
现在处于适婚年龄的主力是“80后”、“90后”,这些年轻人大多在一二线城市工作生活,高居不下的房价成为阻碍他们结婚的绊脚石之一。
根据2018年6月份教育部大学生就业网发布的《2018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2017届中国大学毕业生的平均月收入为4317元。按一套房子200万计算,首付三成,贷款30年,每月大概需要负担7000元左右的房贷,基本上相当于两个大学毕业生的工资总和。
此外,结婚伴随而来的就是生子,而抚养孩子更是一笔高昂的投资,有网友在微博打趣说“养个孩子就消灭一个百万富翁”,这些高昂的成本使许多年轻人在婚姻面前望而止步。
原因二:
女性经济独立,结婚意愿降低
张素辉认为,结婚率下降有部分原因在于更多女性选择晚婚,尤其是受教育程度较高、经济独立的女性。对这些女性来说,婚姻不再是人生必需品。
不少受访者的亲身经历也印证了张素辉的观点。“我今年27岁,在媒体上班,收入比较稳定,我周围还有好多比我年龄大也没结婚的女性朋友。”李芳芳这样说,“我觉得单身最大的好处就是自由,媒体这个行业需要经常出差,我随时都能走,但结婚了就不一样,你得先和家里人沟通好。放假了约上三两个朋友来一趟说走就走的旅行,或者自己一个人去爬爬山、看个电影,我很享受这种自由自在不受约束的生活状态。”
有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30-34岁女性不结婚比例在6%左右,比1990年提高了10倍左右。
原因三:
婚恋观念转变,社会包容度提高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包容度也在提高,“不结婚”也不再是“大逆不道”的行为。结与不结都只是个人的选择问题,健康的婚恋观体现了社会的文明程度,我们祝福每一对步入婚姻殿堂的新人,同时,我们也要尊重其他人不结婚的权利。(见习记者高二会)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冀网文【2021】1825-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