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高邑县村民王某将一面绣着“司法为民热情服务,排忧解难营造和谐”的锦旗,送到高邑法院多元解纷诉调对接中心,感谢特邀调解员李建军挽救了他们濒临破裂的家庭,让夫妻破镜重圆。
7月20日,高邑法院特邀调解员李建军受理一起离婚纠纷,原、被告开始便情绪激动,原告提出“坚决离婚”,被告表示“离就离”。但是,李建军并没有简单地“依法”调解离婚,而是本着对当事人幸福负责、对社会和谐负责的态度,运用调解“五妙招”抽丝剥茧、环环相扣,终于挽救了一个即将破碎的家庭。
“五招”
1
多倾听,取得当事人感情认同
调解员要耐心做一个倾听者,站在当事人角度循循善诱,让当事人倾诉心中的积怨,取得他们的信任与支持。同时,在倾听中了解纠纷真相,找到真正的争议焦点,理清是非曲直、明辨是非。本案原、被告结婚16年来,原告王某长期在外打工,夫妻感情逐渐淡薄,被告经常因家庭琐事与公婆发生矛盾,久而久之引发姑嫂之间、亲家之间也产生隔阂,疫情期间原告在外打工收入减少,经济上的拮据也使本已淡漠的夫妻感情雪上加霜。
2
排干扰,洞察当事人的真实想法
大多时候当事双方或一方在诉讼过程中会有亲属参与并出谋划策,干扰当事人真实意愿的表达。本案中,双方的父母、兄弟、姐妹多人在诉讼中参与意见,且大多施加以负面影响,影响了案件调解的走向。调解员审时度势,及时劝退当事人亲属,单独征询当事人的处理意见,引导当事人独立思考,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3
细观察,于纤毫之间窥端倪
在面对面调解环节,调解员善于察言观色,留心当事人的眼神、表情和动作,这些肢体语言往往会在不经意间暴露真实情感,从而推断对另一方的真实情感。本案中,原告打工时曾经导致右脚受伤,两人一见面被告曾小声问原告:“脚好点了吗?”调解员敏感地捕捉到这个信息,并从双方16年的夫妻感情和双方的细微举动,判断出双方感情并没有彻底破裂。
4
冷处理,确保理智表达诉求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离婚调解需要冷静期,草率调解离婚可能效果不佳。当事人在情绪激动的情况下闹到法院,对离婚的后果考虑不足,很可能做出不理智的选择。尤其是本案还涉及一双儿女的抚养问题,适当“放一放”,等当事人冷静下来,再从关爱子女成长的角度,打出“亲情牌”,更有助于当事人做出正确的选择。
5
巧引导,有的放矢化解矛盾
在充分了解情况的基础上,调解员抓住产生纠纷的焦点,循循善诱。一是打出感情牌,引导双方珍惜以往的感情,重拾家庭的温暖。二是打出亲情牌,列举了大量夫妻离异对子女造成不良影响的真实案例,从有利于子女健康成长的角度引导。三是打出“消怨牌”,让双方当事人重新审视之前的行为,找出善意,消除误解,取得谅解,打开心结,通过“对症下药”逐一消灭矛盾点。通过耐心细致的释法明理,双方当事人重新和好,原告撤回起诉,真正达到了“案结、事了、人和”的目标。
高邑法院多元解纷调解中心自2021年以来,共受理离婚案件317件,通过调解,先后为86对夫妻化解矛盾,使这些即将破碎的家庭重新找回了幸福温馨,为基层社会治理和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