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范文7篇

一般来说,有付出就有收获,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报告在写作上有一定的技巧,报告的标准格式是什么?下面的内容是出国留学网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范文,在此提醒你收藏本页,以方便阅读!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我国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问题显得尤为重要。伴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从1998到__年,短短7年,中国大学生仅总数就从108万激增到__多万。大学生人数大幅度增加,愈加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出现。同时大学生在同龄人中是文化知识水平较高、思想道德素质相对较好的群体,具有表率和示范的作用。他们既具有青年前期的年轻人消费观的新变化,又具有不一样于同龄人的消费观。重视大学生消费的新变化,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不仅仅有益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将会对社会消费的正确引导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所以全面细致地了解大学生的消费状况已成为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正确引导大学生的消费观则成为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大学生的重点。

当代大学生不仅仅消费本事在提高,并且在消费结构方面呈现多元化的趋势,除了基本的生活消费、学习消费外,当代大学生会选择将越来越多的支出用于网络通信、交际、恋爱等诸多方面。针对在校大学生消费较高的现象,太原师范学院教育系副教授相力对他所教的niit052班的43个学生做了一项在校大学生月生活费多少的调查,调查发现,月费用1000元以上的人占20%,月费用500—1000元的人,占50左右%,月费用500元以下的人,占30%左右。在他们班的学生当中,超过35%的学生拥有电脑、约60%的大学生拥有手机,所以网络与通信费用支出较以往在大学生的消费支出中占据了更大的份额。

调查表示,在中国,一向都是再穷也不能穷孩子,孩子考上大学了,就要钱给钱,要物买物,这不仅仅导致部分家庭财政透支,还容易使孩子养成大手大脚花钱、贪图享乐的坏习惯。他的研究发现:大学生消费中的趋同心理、攀比心理。大学生的消费心理由于所处的环境以及他们由于自身的群体化特征,往往采取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消费行为,多数同学在消费过程中从众性较强,这也就是大学生消费时的趋同心理。趋同心理表现为消费者看到别人购买某种物品时,哪怕这一物品自我本身并不那么需要,也会随大流购买,以保证自我与群体的一致性。而趋同心理如果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就会发展成为攀比、炫耀心理,攀比、炫耀心理实际上是一种超越自我价值的自我虚构,表此刻对物质生活的高欲望追名牌、追流行。许多大学生就是这样以拥有各类名牌(而不是用优异的学业或特殊的才华)作为炫耀的资本。

张志祥则认为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呈多样化的现象:第一种是是早熟消费:消费水平和质量超过了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第二是畸型消费,消费资料过多过快,向高档型消费倾斜;第三是豪华型消费,追求不切实际的奢侈、气派;第四是炫耀消费,把高消费当做现实社会优越感和虚荣心理的手段;第五是悬空消费,追求一种脱离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个人消费承受本事的消费;第六是情绪化消费,把对消费品的占有、享乐作为弥补精神空虚的手段。

调研对象: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调研方式:以各系为代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

发出问卷:450份回收问卷:441份有效问卷:435份

一、基本情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大学生的消费结构和消费习惯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里,他们的消费结构和习惯,是全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为了把握大学生生活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并帮助培养大学生健康的消费意识,引导他们建立合理的消费结构和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我校大学生调研中心针对在校学生进行了一次大学生与消费的调研,取得了满意的成果,并对调查的结果进行了大量系统的统计分析,对于大学生消费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我们的一些看法和建议,总结综合形成了这份调研报告。

二、调研过程

回收问卷保证回收率,此次问卷回收率为98%,符合要求。第一次运用电脑sqlseverXX数据库,对数据进行系统科学的统计分析,结果数据的准确性得到了保证,避免了人为统计出现的失误并提高了效率。

三、调研统计结果及数据分析

从大学生的月生活费消费情况来看,城镇学生消费水平明显高于农村学生,城镇学生的月生活费多数集中在500到1000元,而农村学生的月生活费则在300到500元。这种情况也体现在师范和非师范专业上。

同时我们发现,男生花费竟然普遍少于印象中精打细算的女生:300元以下的男生占9%,女生只占3%;男生中的多数人月消费在52%,而女生多数人月消费在500到1000元。

另外年级越高,生活费也越高,尤其是05级学生,生活费普遍高于06和07级学生

超过一半的大学生家长不会规定其孩子的生活费标准,严格规定孩子生活费标准的占少部分,并随着大学生年级的增加,会逐渐放缓对孩子的规定。另城镇父母比农村父母规定孩子生活费要多。

超过70%的大学生都有过在校外打工或找兼职的想法,其中62%的大学生是为了增加可支配的生活费,51%的大学生是为了增加社会事件经验。

最后,73%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消费方式合理,有27%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消费方式不合理。

四、调研总结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整体来说现在大学生消费结构和消费习惯还是比较合理的,月消费水平一般维持在300-1000元之间。上网、购物等也逐渐进入现代大学生的生活,并成为其生活的一部分。针对社会影响如物价上涨等,大学生也能很好的处理,说明现代大学生消费的独立性已经提高。

另外,从对比方面看,农村大学生要比城镇大学生消费方式合理,男生比女生的消费习惯更趋于合理。

当然也反映出了一些问题,部分同学的消费方式不合理,虽然是少部分,但也应当给予重视,学校应加强关于这方面的教育,提倡大学生健康合理的消费,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

从调查结果发现,月费用1000元以上的人占10%,月费用700-1000元的人,占30%左右,500-700元的人占40%,月费用500元以下的人,占20%左右。在这些学生之中,超过50%的学生拥有电脑、约90%的大学生拥有手机,因此网络与通信费用支出较以往在大学生的消费支出中占据了相当大的份额。当代大学生主要有以下几支出:伙食费,买服饰,恋爱,上网费,手机费等。

一、伙食费

除了在校内就餐外,校外就餐已经成为大学生饮食消费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每月到个体餐馆就餐的比例达到了被调查总人数的95.7%。各种形式的聚会成为在校大学生饮食消费的一个重点。对于同学之间花钱请客,大部分同学认为偶尔可以但不要太频繁。调查发现,几乎所有学生每学期都要参加6-15次各类同学聚会。这部分消费基本上每学期需要150-600元之间。调查中了解到,大学生和同学朋友聚会一般选择在普通餐厅,但也有2%的选择在高档餐馆。聚会的理由多种多样:老乡相识、放假归来、过生日、考试得高分、当了班干部、得了奖学金等都要请客吃上一顿,否则被视为不够交情。

二、购买服饰

三、恋爱消费

对问卷中"你谈恋爱了吗?每年为恋爱花费多少钱?"的问题,77%的大学生承认有恋爱经历,每年用于恋爱消费的钱从200-700元不等。从调查看,大学生恋爱支出主要在吃饭、零食、逛街、泡吧娱乐等方面,礼品消费是恋爱消费中绝对的"大头",逢年过节(情人节、圣诞节等)或是俩人过生日及特殊的纪念日,恋人之间必要互送礼物,此项花费少则几十元,多则数百元,甚至有几千元者(在调查中,记者了解到一个大二的学生在女朋友生日那天送了一条价值7800元的铂金钻石项链);在恋爱消费中,支出较大的还有在校外租房居住,每月要支付200-400元。

四、上网费用

五、手机等通讯费用

根据调查结果,85%的学生都拥有手机,他们的手机价位一般都在500--1600元之间,月消费在20--150之间。消费者的月手机话费也与其月生活费相挂钩,生活费用少的话费也相应较少,控制在50元以下,但也有部分高收入用户的话费也在此列,共占了样本的25%,学生月话费主要集中在50-100之间,约占了调查总数的62%,属于中档水平。其次月话费在100-150的有18%,而150以上的高消费者主要是月生活费在1000以上的5位,与其的经济实力基本相应。

大学生消费问题建议

一、大学生消费的特点

大学生作为社会消费的一个特殊群体,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据调查,我们可以清醒的看出大学生消费存在着以下特点。

1、消费观念复杂,感性消费占优势

2、学生对品牌的忠诚度很高

大学生消费在一定程度上会相信自己的真实体验,如果使用某种品牌产品产生好的体验,就会坚持使用,从而逐步形成固定偏好,最终形成使用习惯,保持对此产品良好的忠诚度。比如洗发水,感性认识上的气味清香,质量好,效果明显,都会促使他们继续使用下去。

3、消费倾向多样化

21世纪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日益丰富的时代,当代的大学生们已不再满足于宿舍、教室、图书馆三点一线的单调生活。娱乐、运动、手机、电脑以及新型的IT产品都成了大学生消费的热点。大学生的消费已呈现明显的多元化趋势。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大部分学生会去旅游,去歌厅、酒吧消费,或是购买电脑,手机、MP3,反映出大学生具有走出校园、融入社会、拥有高质量生活的渴望。

二、大学生消费的结构和层次分析

大学生是当代青年中的特殊消费群体,有着不同其他社会消费群体的消费行为,多数大学生是从进入大学开始,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消费自主权,其消费行为对家庭、学校、企业、社会都有一定的影响。把握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内容、特点,研究其趋势,对指导大学生进行理性消费,提高企业营销的针对性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大学生消费观现状

大学生的消费,主要分为基本生活消费、学习消费、休闲及娱乐消费、人际交往消费等几个方面。

(一)基本生活消费

由于学校所在的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大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不一,衣、食、住、行等生活消费需要也不一样,大学生消费在静态上可以划分为高、中、低三个档次,而在动态上呈逐年递增趋势。

(二)学习消费

学习消费主要包括学费、书杂费、考证消费和电脑消费等。大学生学费因学校所处的地域、类别、专业等的不同也有所区别。

1、大学生除了购买基本的专业教材外,其学习消费主要集中在购买教学参考书、英语和计算机等级考试等书目上。

2、考证消费。近年“考证热”在高校悄然兴起,大学生参加各种英语等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出国考试和国家公务员考试等等,名目繁多,相应的报名费、资料费、培训费等自然不菲。不少大学生甘心对考证进行高额投资,以增加职场竞争中的筹码。

(三)休闲及娱乐消费

1、休闲消费。大学生闲暇生活中,最经常做的事情是上网、自习自修、读消遣杂志、读文学作品、书法、音乐、绘画等,这些活动都具有较强的独立性;而诸如参加课题研究,文体活动、义务劳动、听名师讲座等需要集体参与的交往性活动,却较少参加。

2、娱乐消费。大学生的娱乐消费数额也相当可观。进迪厅,打台球,遛旱冰,去练歌房,开PARTY等。另外,大学生不同程度的追星热潮影响着他们的娱乐消费。

3、时尚信息消费。大学生中手机的普及率较高。为了找工作方便和交友,很多大学生都购买了手机用于与外界联系,还有的大学生用手机进行娱乐活动,如点歌、照相、彩铃订购、发短信等。手机已经成为他们一个重要的通讯工具,价廉实用的手机是大部分大学生的首选,但手机费在逐步提高

4、旅游消费。随着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公共假期的增多,大学生热衷于出外旅游者也不在少数。

(四)人际交往消费

1、人情消费。同学过生日、当选大学生干部、入党,得奖学金、比赛获奖等都要请客。否则,便被视为不够交情,不上路。请客者档次越高,赴宴者的随礼也就越高。人情风的蔓延,给一些并不富裕的家庭增添了经济负担,也给大学生带来了精神压力。

摘要:大学生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对小商品的消费各不相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此大部分消费倾向是依据家庭收入而定。不同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同一种商品也会出现不同的使用价值。不同的大学生对必需品及奢侈品的消费观念不同,对商品的使用价值要求也不相同。由于消费对象不同,月生活费不同,在饮食、学习、娱乐方面的消费比例也不一样,对商品使用价值的要求也不一样。商品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不同的自然属性,其使用价值也不相同,即使是同种商品同一消费对象也会有多种实用价值。

关键字:大学生使用价值消费观小商品调查

一、调查目的:

了解大学生的消费现状与消费观,大学生对不同使用价值的小商品的消费观,从而得知同一商品同一消费者有不同的使用价值,比较分析消费水平不同大学生对不同商品的的消费观及及对不同商品的使用价值的不同要求。

二、调查对象及地点:

南昌大学前湖校区在校大学生

三、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采取调查问卷方式(调查问卷附在后面),调查问卷的结果为总21份,有效21份。以问卷调查为主,以访谈为辅助,通过网上查询或资料查询调查统计资料,发放问卷主要以电子稿发送邮件方式及个人填写问卷方式进行。

20xx-12-10

五、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主要针对大学生对商品消费情况的观念及商品使用价值的看法。具体包括家庭收入,月生活费,在饮食、生活、学习、娱乐方面支出情况及看法。

六、调查结果:

此次调查对象中,男女比例相当,调查中以大三学生居多,所做的调查结果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能代表男生和女生对不同商品不同使用价值的普遍看法。在调查对象中,涉及到来自城市、乡镇、农村等不同地区的不同消费对象,涉及范围广,具有说服力和可比较性,他们的家庭月品均收入水平也不相同,因而月生活费也因此而有差异,导致他们对同一商品的使用价值看法也有差异。不同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同一种商品也会出现不同的使用价值。具体小商品消费情况调查数据分析附在后面。

对于数码相机这种产品,不同的消费水平的消费对象有不同观念看法,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出现了许多数码化产品。就像给计算机插上了翅膀,使其越来越强大,也越来越方便,价格也越来越便宜。以前觉得手机拍照很好的一部分人,被数码相机漂亮的外形,很高的像素,及强大的功能所吸引,数码相机逐渐替代了手机的照相功能。因此,由于技术的成熟,加上欧美市场的打开,厂商开始大规模生产数码相机,所以随着技术的发展,技术进步,使用价值的作用会有替代和变化。

用数码相机代替手机,消费水平一般的人就会认为,数码相机的价格太高,因为数码相机不是必须品,他们会觉得没必要支付过多的金钱在这上面,数码相机可有可无,因此这类人中很少有人会去花大价钱购买。如果需要照相就直接用手机拍照或借别人的相机就行,他们对相机的渴望不是很高。

消费水平低的人,这部分人大多来自农村,虽然有购买的欲望,觉得数码相机是个新的东西,很想去尝试和接触,但是由于经济能力的限制,生活费不够,没有能力支付,所以对于他们来说数码相机就是一个奢侈品。

因此,同一个数码相机,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同一商品对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使用价值,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数码相机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高性能,而且要求漂亮的外形。以前数码相机用于拍照,现在不仅用于拍照,还可用于摄影留念等,技术进步同种商品的使用价值就被以前的使用价值替代或更新。

手机有不同的功能,就能满足消费者不同的需求,因此可以说,商品有多少种自然属性,就有多少种使用价值。同种商品对同一消费者有多种实用价值。

从手机的'发展历程看,不同的社会经济条件,手机也会呈现出不同的性能。不同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同一种商品也会出现不同的使用价值。

以上商品都是娱乐方面的,对于饮食和学习方面的商品,其使用价值也会有所不同,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一个动态的综合的概念。

学习方面,对于一些学习必需品,笔、本子、书、复印打印资料等方面的支出是必须的,但是对于电子词典,掌上电脑等方面的辅导用书则不是必需品了,因消费水平而异。

饮食方面,比如香蕉,这种味香、富于营养,终年可收获的水果,在温带地区也很受重视。香蕉属高热量水果,据分析每100克果肉的发热量达91大卡。在一些热带地区香蕉还作为主要粮食。香蕉果肉营养价值颇高,每100克果肉含碳水化合物20克、蛋白质1.2克、脂肪0.6克。

此外,还含多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其中维生素A能促进生长,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是维持正常的生殖力和视力所必需;硫胺素能抗脚气病,促进食欲、助消化,保护神经系统;核黄素能促进人体正常生长和发育。

从营养角度看,香蕉是淀粉质丰富的有益水果。香蕉营养丰富,鲜果肉质软滑、香甜可口,是广受欢迎的热带水果。鲜果可作粮食、蔬菜外,还可加工淀粉、罐头、果酱、果泥、蕉干、炸蕉片等;蕉秆可制纸、绳,茎、叶、果皮作牲畜饲料及肥料,乳汁可作染色剂。

中医认为香蕉性寒味甘,远古书籍中早有记载其营养价值,功效包括清热解毒、润肠通便、润肺止咳、降低血压和滋补作用等,属于优质水果,真正价廉物美。若你拥有干性皮肤,每到冬春时一定会非常烦恼。你只需按以下招数每星期作两次香蕉面膜,就能给它适当的滋润,改善干燥的皮肤。

民间验方更有用香蕉炖冰糖,医治久咳;用香蕉煮酒,作为食疗。近代医学建议,用香蕉可治高血压,因它含钾量丰富,可平衡钠的不良作用,并促进细胞及组织生长。用香蕉可治疗便秘,因它能促进肠胃蠕动。德国研究人员表示,用香蕉可治抑郁和情绪不安,因它能促进大脑分泌内啡化学物质。总之,身体燥热者大可一日一香蕉,但如害怕香蕉性寒,可以将香蕉果肉煮熟后食用。凡事总有合理解释,香蕉性寒,根据“热者寒”的原理,最适合燥热人士享用。痔疮出血者、因燥热而致胎动不安者,都可生吃蕉肉。

香蕉有这么多的功效,能满足人各种不同的需求,营养丰富,还能治病。同种商品有不同的使用价值。当然香蕉因其自然属性不同,也会有一些不足之处。

正因为香蕉性寒,体质偏于虚寒者,最好避之则吉。例如胃寒、虚寒、肾炎、

怀孕期脚肿者,最好不要生吃香蕉。除非蕉肉经过蒸煮,寒性减退后才可进食。至于寒咳本不应吃香蕉,但将香蕉蒸熟可吃。而从中医学角度去分析,香蕉味甘性寒,可清热润肠,促进肠胃蠕动,但脾虚泄泻者却不宜。香蕉性质偏寒,胃痛腹凉、脾胃虚寒的人应少吃。最典型的是老人、孩子吃过生香蕉之后,非但不能帮助通便,反而可发生明显的便秘。

香蕉除了本身的作用外,还可创造附加值。香蕉果实除作鲜果食用外,也可制成各种香蕉制品,如果脯、香蕉干、果汁、香精、香蕉炸片、香蕉粉、香蕉面、香蕉汁、香蕉酱及糖水、香蕉罐头等;香蕉叶片可包裹食物;还可用于加工,如熟香蕉可制成香蕉粉,用于制糕饼及面包;果实经发酵后可酿造香蕉酒或提取酒精;香蕉的假茎、吸芽、花蕾都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是很好的青饲料,可用于喂猪;假茎与叶富含纤维素,可制作绳、编织物和造纸;假茎的汁液可提制出一种食品防腐剂和染料的固定剂,假茎的灰分含碱量很高,可用于制碱水;假茎、叶的钾含量较高,切碎后回田有增加土壤有机质和疏松土壤的作用,同时还增加了土壤的钾。

从以上各种商品的分析中可以得出,商品不仅可以从自身的价值方面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而且还可以创造很多附加值,充分利用,加工之后还有很多的新的附加值商品,能满足人的不同需求,所以同一种商品,同一消费者同一经济条件下,也会有不同的使用价值。商品有多少种自然属性就有多少种使用价值;商品的自然属性不同,其实用价值也不同;不同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同一种商品也会出现不同的使用价值;同种商品同一消费者也会有多种实用价值;随着科技的发展,技术进步,使用价值也会发生更新和替代。充分说明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一个动态的综合的概念。

为了更好地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他们的实际消费状况,观察大学生独立适应社会环境和社会生存能力,我们决定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

大学生的消费行为,直接影响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他们的学习、生活乃至日后的工作成才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学术界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研究通常有两个视角:一是基于消费心理的大学生消费行为研究;二是基于特定商品的大学生消费行为研究。

1.基于消费心理的大学生消费行为研究

从消费心理研究消费行为重点分析消费者的心理过程,一般采用的研究工具是价值系统。价值观与消费者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价值观在消费者行为学研究领域的重要作用也得到了众多专家和学者的认可。

2.基于特定商品的大学生消费行为研究

这类研究主要聚焦于大学生对不同商品的功能属性的偏好以及购买使用习惯等。在研究方法上,这类研究主要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揭示大学生消费行为和特征,以定量研究为主。选择特定商品研究大学生消费行为的优点是研究结论贴近市场、实践性强。将大学生消费心理和特定商品结合起来分析大学生消费现状和特点。

1.调查当代大学生的实际消费与自身条件之间的联系”及冲突;

2.调查当代大学生消费的合理规划性、理性成熟性;

3.调查当代大学生消费结构和主要消费项目及消费心态及各人心目中理想的消费状况。

4.实地调查之后做出分析总结规划,能够真实反映武汉市大学生消费状况,为大学生消费提供合理的参考方案。

二、调查方法及数据分析

(一)调查方法:采用随机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在末尾)

(二)数据分析

1.月消费总额贫富差距大。

大学生总体的月消费额主要集中在700元~900元和900元~1100元这一幅度,少于500元或多于1100元的两极分化现象比较少。而备案贫困生的消费额基本是少于500元。贫困生的生活标准与消费能力与普通学生差距相当大。

2.饮食方面开销大。

无论是否贫困生,饮食开支在消费总额中占了绝大部分,这是符合健康的消费构成的。调查发现,大学生中还兴起一股外出聚餐和请同学吃饭的热潮,这方面的开支虽然不算大,但也是造成大学生消费高的一个原因,这说明大学生已经逐渐有了社会交际方面的消费。

3.通讯网络费用过高。

被调查人群中,对手机的拥有率为100%,其中70%的贫困生也拥有手机。调查发现,大部分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集中在50元~100元,贫困生的手机费用一般能控制在50元以下。也有14%的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高达150元以上。

4.“游玩费”、“恋爱费”逐渐增长。

随着旅游的概念进入现代消费,大学生也逐渐有了这方面的花费。据了解,大学生平均一年内会出游两次,跟集体出游或是与三两好友同游。另外,调查中占58.3%的大学生在谈恋爱,他们每月用于恋爱的费用都是200元~4000元之高。

这是当代大学生中出现的一种不甚合理的消费。学生思想活跃,对新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欲,喜欢追求新潮,消费的趋附性强,娱乐消费占全部消费额的比重很大。

5.先进的消费方式悄然成风。

大部分学生购物都喜欢现金消费,三分之一左右的同学喜欢银行卡信用卡消费方式。可见,一些比较先进的消费方式已经进入了大学生的生活中。大大小小的校园卡、银行借记卡会成为大学生钱包里的必备品。学生使用信用卡也逐渐悄然成风。

6.男女生间的消费差异。

调查结果显示:现代的大学生中,男女方恋爱支出基本成持平趋势,部分女生恋爱支出还甚至超过了男生。在建立和培养自己人际关系方面,男生的开销远比女生大,而在形象包装方面,女生又会略胜一酬。在对于是否会计划月生活费的这一项调查中,选择有计划的女同学仅为28.4%,男同学则为37.1%。

8.大学生对自身消费现状的看法。

无论贫困生还是非贫困生,对于自身的消费现状,三分之一的人表示是觉得刚刚好的,一成的贫困生觉得自身消费现状偏低。而剩下的大部分,都是认为自身的消费现状是偏高的,同学们普遍都有在不知不觉中花了钱的体验,但大多数的同学都没有切实地想过要如何去正视自身消费过高的问题以及想出应对措施,可见,大学生还未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和成熟的消费观。

三、结果分析

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大学生的消费构成跟上社会发展的潮流,与社会接轨。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外出聚餐、请朋友吃饭、外出旅游、通讯网络方面的费用较多,俨然大学生圈子也成了一个小社会,大学生更多地意识到了要提早接触社会上的一些新的生活消费方式,进而提早融入社会。而银行卡、信用卡等消费方式也受到大学生们欢迎,可见,大学生作为社会上一个活跃的群体,虽然在经济实力上未能跟上社会,但消费意识上却早已和社会发展同步。

2.理性消费仍为消费主流。

大学生的绝大部分支出是用于饮食方面,而玩乐方面的支出不算多。由此可见,大学生还是清楚知道自身的使命还是以学习知识为主,而不会沉迷于玩乐。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消费时都会较为谨慎,尽量精挑细选,不会一味求贵,或者只注重便宜的价格而不注重质量。所以较为理性的消费是大学生消费的主流。

3.消费呈现向多元化发展。

大学生在实现温饱的同时,也在服饰装扮这一方面明显消费。而作为饱读圣贤书的天之骄子们,学习之余也会不忘逛逛学习用品店和书店,为取得各类证书的补课充电也成了大学生的一个消费热点。部分手头宽余的学生还手头上还会拥有一些如照相机、MP3等数码产品。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取向逐渐向多元化发展。

4.恋爱费用支出过高。

大学生刚开始恋爱为稳固恋情和讨恋人欢心所付出的“恋爱费”比较高,这是大学生消费中很不合理的一部分支出,因谈恋爱而每月的生活费入不敷出的大学生大有人在。这种不合理的消费也会导致一种错误价值观的形成,容易让大学生们认为爱情是建立在金钱之上的。所以,恋爱支出过高的现象应制止。

5.贫困生的消费水平虽然偏低,但消费构成比较合理。

6.合理理财和储蓄观念仍十分淡薄。

调查中,大部分的大学生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消费组成不很合理,但极少数的大学生会有规划自己的消费组成的意识。他们大多会在不知不觉中盲目地追随了流行于校园中的消费大潮,而缺乏了自我判断和自主意识。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大学生每月的生活费用都超出了预计,只有极少数的学生能够在银行帐号上拥有自己的一笔积蓄。

四、当前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偏颇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消费构成不合理的因素分析。大学生本身的心理素质还不成熟,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成熟。容易被一些错误的价值观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迷惑。但笔者认为,当前大学生中出现的这种种消费不合理现象,不仅仅与大学生本身这个特殊的消费群体的特性有关,还与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密不可分。

1.社会不良消费风气影响。

首先,学生的高消费很大部分原因是因为社会整体消费结构不合理。目前,社会上重视高消费,这种导向错误的助长了学生之间的攀比风。另外,现今社会上流行着透支的消费方式,大学生是对社会潮流有敏锐触角的群体,加之相对缺乏自主判断力,若没有得到适当的引导,很容易就会从此走进了消费的误区。

2.校园错误消费氛围的催化。

学校也是一个消费习惯与方式迅速传播的一个介体。大学里面一般都是同龄群体,对大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它的群体规模和价值往往被大学生作为个人行为的重要参考系。一旦攀比之风,追求之风,请客之风在同学之中有了苗头,大学生们就会竟相效仿。加之高校教育中普遍缺乏对树立大学生正确消费观的教育。就算有类似的教育,但一般都是深度不够或教育意义不强。

3.家长不当消费观念的延伸。

家庭在培养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普遍对正确消费观念的教育不足。传统的家庭教育首先注重的是孩子德育的培养,现代的家庭教育注重的是德,智,体多方面的培养,但一直以来,家庭教育中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是对孩子消费的培养。另外,许多家长自身没有一个健康的消费观念。家长们怕比别人差,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让孩子与其他孩子一样穿好,吃好,玩好,从而助长了孩子大手大脚的消费习惯。

五、总结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发现大学生的消费状况虽然还存在很多问题,但总体上还是乐观的,消费还是比较理性的。对此我提出几点建议,强化大学生的健康消费观,从而可以形成大学生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创建节约型校园文化。

1.增强独立意识,培养和加强理财能力。

现今的大学生需要懂得如何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生存,那独立理财能力就成了重中之重。理财不是简单的四则运算,不是简单的收支平衡,它需要长期的理性基奠,个人盲目的冲动不是独立,是任性的表现,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脑中有独立的概念,更迫切的是独立的行动和理性的思考。

主要由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其二,正确运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

2.注意克服攀比心理,不要盲目追求高消费。

3.大学校园应形成更好的消费氛围。

学校氛围的影响对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至关重要。但是,针对大学生年龄和消费行为的特点,在校内开展消费道德教育不应是单纯的说教,而应该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加以引导。

所以,我们在此呼吁学校方面应注重对大学生消费方面的引导和教育,同时可以把勤俭节约这项中国的传统美德加以发扬,能够在校规、校训上加以体现。这样的措施不仅能使大学生们重新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还能从大学生良好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抓起,从而使广大学生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而形成良好的学风、校风。

4.注重精神消费,养成健康习惯。

养成合适的消费观对大学生的未来生活工作有很大的帮助,所以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必须从现在做起,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养成好的消费习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生活质量不断地提高,消费观念也随之发生深刻的变化。与此同时,消费领域中也出现了崇洋消费、炫富消费、奢侈消费、攀比消费等不理性的消费方式。而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特殊群体,既是当前消费主体之一,也是未来中国消费的主力和消费潮流的引导者。大学生的消费状况、消费观念与消费模式,对未来我国经济的发展,消费文化的构建都会产生及其重要的影响。为真实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水平、状况,把握大学生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培养大学生构成科学、理性、礼貌、职责的消费理念,我课题型教学小组在全校范围内展开了一次以“那一年我们真的很有钱——如何看待大学生的消费观”为主题的调查。经过调查我们得到以下结果:

1.在校期间平均月消费:

各个消费水平段的数量大体相同,其中1000-1500居多。

大约70%的人选择了全部来自家庭,也就是说,当代大学生的生活费大多数还是靠家中补给,依靠父母。

3.每月用于食堂就餐的费用:

将近一半的人选择了300-500,而根据现如今的消费水平,学生一日三餐一个月所要花的钱至少一千元,所以大多数学生都有过在校外吃饭或订外卖的情景。

4.购物的方式:

5.每月购置生活用品及衣物的费用:

过半的人花在生活用品及衣物上的费用在100-500之间。

6.与同学或朋友聚餐的频率:

7.是否会主动给父母购买衣物食品:

有超过三分之二的人会主动为父母购物东西,可是也有三分之一的人很少或者从不为父母购置衣物或食品,说明很大部分的大学生会去主动关心父母,但仍有一部分的人对父母的关心不足。

8.认为自我的生活费:

9.每月在恋爱方面的支出:

首先说明大学生单身与恋爱的比例基本维持在1:1的比例,并且情侣之间的花费处于一个分级的状态,各个消费水平比例接近。

10.月消费大多用在哪些方面:

说明大学生的主要花费还是在饮食上,花销最大,其次就是生活用品与购置衣物上,这其实与现今网络购物的盛行,有很大的联系,同时娱乐旅游,日常交际,交通通讯三方面较平衡,也占有必须的消费比例。

11.每月生活费有余时,会把它用在:

有很大一部分大学生会选择把有余的生活费存起来,而有些人也会用作吃喝上的花销及旅游,用作其他方面的人相对较少。

THE END
1.大学生消费观调查问卷模板设计调研表格式范文类型: 问卷调查 被引用次数: 868 概述: 共20题目,1页 欢迎语: 您好,我们是XXX,我们正在进行一项关于大学生消费观的调查,想邀请您用几分钟时间帮忙填答这份问卷。本问卷实行匿名制,所有数据只用于统计分析, 请您放心填写。题目选项无对错之分,请您按自己的实际情况填写。谢谢您的帮助。 https://www.wenjuan.com/topic_detail/5593c33cf7405b1df9bd31c7
2.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问卷数据统计图表分析.docx发布时间:2021-04-13发布于山东 浏览人气:270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10金币=人民币1元) 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问卷数据统计图表分析.docx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PAGE 精品文档 数据统计的图表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1/0412/6204213034003140.shtm
3.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参考论文基于问卷调查和机器学习的消费者智能家论文的核心内容包括消费者购买意向的关键驱动因素分析,以及基于这些因素的预测模型构建。研究方法上,我们设计了科学的问卷,涵盖了影响因素的选择,并采用了描述性统计和机器学习算法,如逻辑回归和决策树,来挖掘数据中的潜在模式(研究内容与方法)。创新点在于,我们将问卷调查与数据驱动的分析相结合,以实现更精准的预测。 https://blog.csdn.net/Magnolia_He/article/details/137492140
4.大学生消费心理及消费行为的调查与分析(精选8篇)大学生消费心理及消费行为的调查与分析 论文摘要:当今的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的生活消费有一定的科学合理性,但是部分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也表现出了非理性的倾向。通过以问卷调查为主的调查方式,对在校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分析得出,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既有其合理性和特殊性,同时又明显存在着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上https://www.360wenmi.com/f/file87ugc4n8.html
5.大学生网购消费情况调查报告范文(精选16篇)大学生网购消费情况调查报告 1 一、调查结果分析 1、本次调查共发出4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0份。其中女生26人,男生14人。相关数据显示:其中大一学生中有9人进行网购,比例为22.5%;大二的有15人,占37.5%;大三的有11人,占27.5%。只有5人从没有过网购经历,占12.5%。 https://mip.cnfla.com/diaochabaogao/126240.html
6.大学生消费观问卷调查10篇(全文)关键词:大学生品牌消费观,调查与研究,徐州 当今社会正是多元化发展的时代, 爆炸式增长的新知识、迅速推广的新技术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更加深入。同时, 社会具有更鲜明的主题和更人性化的表现形式, 使得时尚的形成和流行更加快捷, 因而日常生活中大学生色彩和基调越发具有象征性和大众化。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74mz3w6o.html
7.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通用3篇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 1 通过以下调研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消费和心理整体上是现实的、合理的,但离散趋势明显,个体差异大。主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⒈大学生消费有其不理性的一面 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经济独立性差,消费没有基础,经济的非独立性决定了大学生自主消费经验少,不能理性地对消费价值与成本http://m.yueduku.com/fanwen/diaochabaogao/802/802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