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主义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社会思潮的内容纷繁复杂,其在现代社会中的表现形式也日趋多样,此份调研报告对社会思潮中的消费主义问题面向广大大学生展开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实证分析。大学生是社会思潮最直接的影响者也是有力的传播者,通过调研发现,消费主义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大学生的消费心态与行为。为了探析社会思潮中消费主义对大学生的影响,我们决定在校园内开展一次关于消费的调研活动。此项调研目的在于把握消费主义在大学生群体内的总体趋势,深入探究梳理消费主义左右大学生消费观念的缘由并找寻解决偏激消费观的对策措施,以期摒弃消费主义带来的消极影响。

二、调查内容

(一)调查研究方法

1、调查地区:南通大学。

2、调查对象:对南通大学的学生进行抽样调查。

3、访问完成情况:本次调查问卷采用无记名形式,共向大学生发放问卷200份,期间问卷全部回收,回收率100%。

4、样本的结构:由于调查涉及面广以及调查样本的特殊性,本次调查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针对总样本量,我们确定的各个层次的比例分别为:大一:大二:大三:大四=3:3:4:2。

5、资料的采集:资料的采集主要是对统计学院各年级的学生进行随机抽取的方式获得调查问卷的资料。

6、资料的处理方法及工具:在这次调查中主要用统计软件SPSS和办公软件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并作数据和图表分析。

(二)调查结果

将有效问卷进行整理并录入SPSS软件中进行分析,调查结果及分析如下:

表1性别*所在年级交叉分析表

在本次问卷调查中,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校园内大学生进行分层抽样,抽样结果如表所示:在表1中,性别变量称为行变量,所在年级变量称为列变量,表格中间是各种观测频数和各种百分比。例如,性别为男的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人数分别为10,19,13,18,分别占各年级总数的20.0%,35.2%,20.3%,25.0%。从表中还可以看出,本次问卷调查男生人数为50人,女生为150人,男女比例1:3。

2、各个年级月平均消费额的分析

表2各个年级的月消费额分析结果

由表二可知,各个年级的月消费额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从各个年级来看,大一中,月消费额600-900元人数最多为21人,占大一总体的42%,月消费额为1200元以上的人数为17人。大二中,月消费额最多的分别是600-900元和900-1200元,人数为19和32,分别占总体的35.2%,42.6%,月消费额为1200元以上的有11人。大三和大四也是以月消费额600-900最为显著。从总体上看,大学生普遍月消费都在600-900元,有86人占总体的43%;900-1200元月消费的人数为66,占总体比例的33%;1200元以上月消费的有45人,占总体比例的22.5%;月消费额为600元以内的占总体比例的1.5%。综上所述,大学生月消费额有着显著性的差异,这种差异可能是由于家庭所在地和居住环境的不同造成的。

3、学生月伙食费和学习费用在月生活费中所占的比例分析

(1)伙食费占月生活费比例分析结果

表3伙食费占生活费比例分析

由表3可以看出,在被调查的两百名大学生中,伙食费占生活费的比例为1/2的人数为118人,比重为59%;伙食费占生活费比例为1/3的人数为55人,占比重的27.5%;伙食费占生活费的比例为1/4的人数为20,占比重的10%;伙食费占生活费比例的1/5人数最少,比重为3.5%,可见大学生的生活费主要用来吃饭。

(2)学习费用在月生活费中所占的比例分析

表4学习费用在月生活费中所占的比例

由表4可以看出,在被调查的两百名大学生中,学习费用占生活费的比例为1/2的人数最少为5人,比重为2.5%;学习费用占生活费比例为1/3的人数为31人,占比重的15.5%;学习费用占生活费的比例为1/4的人数为48,占比重的24%;学习费用占生活费比例的1/5人数最多,比重为48%,可见大学生对学习方面的投入很少,对学习的重视程度也大大降低,这从侧面也反映了大学生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那就是过多地追求物质生活,而忽略了精神生活,这是由于大学生活中存在不良的消费习惯和消费氛围,存在着高度攀比。

(3)对伙食费和学习费用占生活费比例对比结果的分析

从表1、2可以对比出,在调查的这两百名大学生中,伙食费占生活费比例的1/2的人数最多,为118人,比重为59%;而在调查学习费用方面结果则刚好相反,学习费用占生活费的比例的1/2的人数最少,为5人,比重2.5%,结果有着显著的差异水平。造成这样的原因是大学生活中存在不良的消费习惯和消费风气,同学之间互相攀比,过度炫耀,追求名牌,不切实际盲目乱花钱。

5、消费方式分析

表6消费方式统计结果表

消费方式

Frequency

Percent

ValidPercent

CumulativePercent

有效数据

能省则省

66

33.0

事先做好消费计划

87

43.5

76.5

毫不在乎想花就花

18

9.0

85.5

其他

29

14.5

100.0

总计

200

图5

在调查的这两百名的大学生中,平时的消费中,能够事先做好消费计划的有87人,占总体的43.5%;能省则省的有66人,占总体的33.0%;还有毫不在乎想花就花的有18人,占总体的比例为9.0%;另外29人选择其他的生活方式。

9、所在地以及性别对月期望消费额的影响分析

表9家庭所在地*月消费额*性别三维交叉列联表

家庭所在地和性别不同,会对大学生月消费额造成不同的影响。性别为男的家庭所在地为城市的月消费额1200元以上人数最多,有9人,约占总体的18%;家庭所在地为城镇的月消费额900-1200元和1200元以上人数最多,约占总体比例的14和12%;家庭所在地为农村的月消费额普遍在600-900元和900-1200元之间。性别为女的家庭所在地为城市和城镇的月消费额1200以上元人数最多,有12人,约占总体的8%,城市学生月消费额为900-1200元和900-1200元人数相当;家庭所在地为农村的月消费额600-900元的人数最多为54人,占总体的36%。

综上所述,家庭所在地不同,大学生月消费额不同。家庭所在地为城市和城镇月消费额相差很少,而家庭所在地为农村的月消费额远远低于它们。性别不同,大学生月消费额也不同。男性总体比女性月消费额偏低,这可能是由于女同学越来越注重自己的形象,在追求时尚、品牌、外貌这几个方面比男同学更加投入。

三、调研结果与分析

(一)消费主义对青年大学生的影响差异明显

1、从众消费和盲目消费。从众性和盲目性是大学生消费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受群体生活的影响,加之大学生个体心智上的不成熟,容易产生人云亦云的从众心态,在生活中极难把握自身真实真切的需求,进而由从众消费逐步累积转变至盲目消费。潜移默化中侵蚀着正确的价值观,磨灭了消费主义中的积极因素,不利于大学生正确消费观的培养。

2、攀比消费和情绪化消费。从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攀比心理和情绪化消费的现象在受调查者中普遍存在,通过一系列的研究我们探析到,大学生所处年龄层次正处于心智和身体蓬勃发展的阶段,但伴随而生的攀比心理在虚荣心的作祟下演变为情绪化的消费,尤其是当个体置身于极致的享乐主义中时,攀比心迅速膨胀,不断的通过消费享乐作为弥补精神空虚的畸形手段。

3、享受消费和高消费。近些年来受西方消费主义思潮的冲击,享受型消费主义在大学生群体中占有很大的比重,除此之外,高消费的现象也屡见不鲜,在消费过程中为了追求时尚前卫,不牺一掷千金,附带着个体间严重的攀比心理,消费负担过重的现象常有发生,程度不断的加深也给大学生的原生家庭带来很大的经济压力。

(二)消费主义产生差异影响的缘由研究

2、社会环境原因。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引入,使中国走上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随之而来的社会思潮不断由国外涌入国内,偏激的消费主义观念也随着这股洪流涌入国内,不正确的价值取向对大学生曲解正确消费观在潜移默化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效用。

3、大学生自身的心理原因。大学生正处在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成熟的中间阶段,进入大学离开家长独立生活后,由于理财经验的匮乏,在不正确消费观的误导下,产生心理上的异变,加之周围环境左右,伴随虚荣心理从中作祟,很多大学生宁可牺牲自身健康、受教育的机会也要在消费水平上不断升级,由此形成恶性循环,心理畸形严重,再难遏制心理上的沉沦。

4、教育和管理上薄弱的原因。对大学生在消费环节上教育的匮乏及监管上的不足是产生消费主义不利影响的主要缘由之一,在社会舆论方面,对消费主义不加以及时的管控,听之任之肆意传播,给大学生做出了恶劣的消费引领。高校的思政工作者虽然也对学生进行消费观念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消费观,但碰到现实问题时缺乏及时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更不能强有力的遏制消费主义肆虐大学生的思想。在关键问题的引导上缺乏相应的经验,这与管理上的不重视紧密相连,必然导致不可预期的严重后果。

四、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的方法与途径

1.倡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引导,使大学生建立积极、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学生自身也应自觉摒弃奢靡的消费观念,抵制不良信息的侵扰,改掉此前的消费陋习。大学生更应发扬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自立自强的意志品质,勇于承担起自己所肩负的社会责任与家庭责任,以吃苦耐劳的品质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来完成大学学业。

2.培养大学生的理财能力,积极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的消费心理、意识和行为。在调査过程中,很多大学生反映学校应开设一些关于理财的课程或组织开展一些关于大学生消费的讲座,提升大学生的理财水平。

4.更新观念。更新传统恔风建设观念,把大学生良好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培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校风是教师作风和学生作风的良性组合,其中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是体现学生生活作风的重要部分,校风建设应该把握育人第一位的原则,应该重视大学生为人处世每个环节的教育,充分认识到学生健康的消费心理和科学的消费行为是校风建设的重要内涵。良好的消费习惯得到培养和加强就会对良好校风的塑造起到促进作用,在潜移默化中抵制不良消费主义的侵扰。

6.创新形式。结合对大学生消费特性科学调查研究,针对大学生年龄和消费行为的特点,和大学生信息接受方式的新特点,开展形式灵活多样的消费主义教育活动。可以组织专门培训或开设相应的消费教育课程和消费知识讲座;建立机构帮助处理大学生解决消费偏激的难题,理性对待错误的消费主义,做出明智的抉择。

结语:积极引导大学生理性客观的认识和了解消费主义的本质和危害性的基础上,需要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对消费主义进行大胆的剖析与评价,帮助大学生理性吸收、借鉴、同化消费主义中积极向上、合理进步的成分与因素,实现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实效性的最大化,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价值体现的依归,在西方消费主义的侵袭与冲击下,切切实实的提高大学生消费观念的理性化水准,让润物细无声的渗透式与感染式的教育方式真切地改变每一位大学生的消费观。

THE END
1.大学生消费观调查问卷模板设计调研表格式范文类型: 问卷调查 被引用次数: 868 概述: 共20题目,1页 欢迎语: 您好,我们是XXX,我们正在进行一项关于大学生消费观的调查,想邀请您用几分钟时间帮忙填答这份问卷。本问卷实行匿名制,所有数据只用于统计分析, 请您放心填写。题目选项无对错之分,请您按自己的实际情况填写。谢谢您的帮助。 https://www.wenjuan.com/topic_detail/5593c33cf7405b1df9bd31c7
2.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问卷数据统计图表分析.docx发布时间:2021-04-13发布于山东 浏览人气:270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10金币=人民币1元) 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问卷数据统计图表分析.docx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PAGE 精品文档 数据统计的图表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1/0412/6204213034003140.shtm
3.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参考论文基于问卷调查和机器学习的消费者智能家论文的核心内容包括消费者购买意向的关键驱动因素分析,以及基于这些因素的预测模型构建。研究方法上,我们设计了科学的问卷,涵盖了影响因素的选择,并采用了描述性统计和机器学习算法,如逻辑回归和决策树,来挖掘数据中的潜在模式(研究内容与方法)。创新点在于,我们将问卷调查与数据驱动的分析相结合,以实现更精准的预测。 https://blog.csdn.net/Magnolia_He/article/details/137492140
4.大学生消费心理及消费行为的调查与分析(精选8篇)大学生消费心理及消费行为的调查与分析 论文摘要:当今的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的生活消费有一定的科学合理性,但是部分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也表现出了非理性的倾向。通过以问卷调查为主的调查方式,对在校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分析得出,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既有其合理性和特殊性,同时又明显存在着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上https://www.360wenmi.com/f/file87ugc4n8.html
5.大学生网购消费情况调查报告范文(精选16篇)大学生网购消费情况调查报告 1 一、调查结果分析 1、本次调查共发出4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0份。其中女生26人,男生14人。相关数据显示:其中大一学生中有9人进行网购,比例为22.5%;大二的有15人,占37.5%;大三的有11人,占27.5%。只有5人从没有过网购经历,占12.5%。 https://mip.cnfla.com/diaochabaogao/126240.html
6.大学生消费观问卷调查10篇(全文)关键词:大学生品牌消费观,调查与研究,徐州 当今社会正是多元化发展的时代, 爆炸式增长的新知识、迅速推广的新技术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更加深入。同时, 社会具有更鲜明的主题和更人性化的表现形式, 使得时尚的形成和流行更加快捷, 因而日常生活中大学生色彩和基调越发具有象征性和大众化。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74mz3w6o.html
7.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通用3篇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 1 通过以下调研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消费和心理整体上是现实的、合理的,但离散趋势明显,个体差异大。主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⒈大学生消费有其不理性的一面 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经济独立性差,消费没有基础,经济的非独立性决定了大学生自主消费经验少,不能理性地对消费价值与成本http://m.yueduku.com/fanwen/diaochabaogao/802/802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