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泽高:为幸福美满的婚姻家庭关系尽心竭力

——专访湖北幸福美满婚姻家庭指导中心专家许泽高

荆楚网通讯员朱厚熹刘明炎

许泽高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心理学家大会

笔者:许老师,您好!您是如何走上心理咨询道路的,请先简单介绍一下好吗?

许泽高:我1980年从学校毕业后就走上教育工作岗位,1990年开始担任高中班主任。我发现学生中出现的一些状况,如考前焦虑、注意力不能集中、早恋等,仅靠思想工作很难解决,于是看了很多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希望从中找到答案。

1991年底,学校即将期末考试。我发现一个家住农村、父母在外打工、学习非常刻苦的男生表现异常。他连续几天迟到,上课精神恍惚。谈话中他告诉我,自己非常担心考不好,夜不能寐,痛不欲生。我尝试应用心理咨询中的认知技术,帮助他端学习观念,调节应试心态,并进行系统脱敏放松训练,取得较好效果。

1992年起,我自学心理学专业。1996—1997年,参加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中学生心理咨询培训班,后进入心理咨询硕士课程班。1997年9月,在仙桃一中开办心理咨询室,帮助学生解决学能、心理、不良行为习惯等问题,成功干预十多起青少年自杀危机。我协助学校开展班主任培训,为全市班主任做心理专题培训,被武汉、仙桃部分学校邀请心理讲座,引起较大反响。从1998年开始研究青少年上网成瘾问题,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04年5月21日,《楚天都市报》以“上网成瘾是一种‘病’”为题作了报道。

2009年10月26日,在学校工会组织的教职工篮球赛中,我不幸左腿膝盖骨折离开教学岗位。因为学校生源减少,教师人员富余,自己年龄偏大,学校给我办理了停职手续。随后,我便开始了专职婚姻家庭指导师的工作。

回首我的心理咨询之路,其中酸甜苦辣一般人难以理解,也曾遭遇误解、讥讽,甚至谩骂。最终,我用行动证明了一切,赢得了大家的由衷钦佩和尊重。

许泽高在中科院心理研究所作交流

笔者:您怎么会与民政部门合作的?准备今后与民政部门如何开展合作,请您谈谈设想好吗?

许泽高:在研究指导青少年心理问题过程中,我发现指导者仅仅把焦点放在孩子身上效果并不太好。有些孩子即便在学校有了改变,回到家里就反复了。有句名言:“问题在孩子身上,根子在父母身上。”2002年,有个男生形象地对我说:“您的话对我有很大的鼓舞,每次和您谈话后,自己就像一只打足了气的皮球,学习劲头变足了。可星期六回到家里,父母一顿指责(这是他父母的教育习惯),这只皮球就好像被钉子扎破了。”

2004年10月,有位母亲找我咨询。她儿子在汉阳区某重点中学读高二,现在整天在家上网,谁管他就打谁。我仔细了解家庭情况得知,他们夫妻关系不好,经常争吵,丈夫经常赌气离家不归,孩子只好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这个学生一句话提醒了我:“见到他们(父母)就烦!”我开始着重调解他们的夫妻关系。随着家庭支持系统的逐步建立,这个学生也慢慢转变了。

从那时起,我在指导青少年时,把重点放在孩子的父母关系、家庭成员结构上,我的研究重点也从青少年心理转为婚姻心理。我们知道,只有夫妻和睦了,家庭才能温馨,孩子才能健康成长,社会才能和谐。

如何更好地开展婚姻指导工作?我发现婚姻登记处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当男女恋爱关系在法律上转为婚姻形式时,他们心理上也要引起高度重视。这是婚前教育的最佳时机。研究过程中,我们将有否接受婚前教育的群体进行对比,发现前者婚后风险可降低70%以上。民政部门办理离婚手续,是婚姻危机干预、挽救家庭的最后一站。办理离婚手续的夫妻中,带有冲动性或因心理问题导致离婚的占60%以上。通过专业调解,这些人完全可以避免分道扬镳。

2008年起,我与仙桃市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合作开展婚姻危机干预,效果显著。2009年,仙桃市民政局婚姻登记处荣获全国婚姻登记规范化单位称号,被树为全国窗口单位。2010年11月起,湖北省民政厅厅长谢松保、国家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巡视员张明亮等领导多批次带队调研,观摩指导并推广仙桃市婚姻危机干预模式。

2011年11月,在省市有关领导邀请下,我来到武汉市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协助开展婚姻家庭指导工作。我们已组建培训了60多人的专业志愿者团队,准备和民政部门、社区服务机构、有关媒体合作,开展公益性婚姻家庭指导服务。根据省民政厅领导的意见,以武汉为基地,辐射全省城乡。2012年3月起,我们率先在江夏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开展工作。一个月共接待139对准备办理离婚手续的夫妻,其中45对和好回家,调解成功率达32.4%。现在,我们准备向黄陂、青山、新洲等地推广做法,并与江夏育才社区、汉阳琴台社区创办“幸福婚姻社区行”示范指导学校。相信我们的努力一定会得到社会认可!

许泽高为高铁员工做心理辅导

笔者:您对离婚夫妻进行危机干预时,效果怎样?破镜能重圆吗?

许泽高:我们认为,只要夫妻双方愿意接受配合我们的专业调解,能够破镜重圆的比例达70%以上。香港心理大师李中莹说,婚姻以情感为基础,存在于潜意识,其能量约占95%;一般人的劝说或自己努力属于逻辑思维,存在于意识,其能量只占5%。当婚姻出现危机时,利用专业技术深入到潜意识里面去,可能从根源上较快解决问题。

2011年1~10月,我们在仙桃市婚姻登记处共接待了1652对来办理离婚手续的夫妻,其中846对夫妻愿意接受我们的专业指导。通过指导,有717对夫妻和好如初。当年10月,国家民政部规划财务司副司长王敏率调研组,和其中部分夫妻进行座谈,对结果感到非常满意。

婚姻指导分为婚姻危机干预和治疗两个部分。

利用心理技术进行现场干预,一般两个小时内即可平息夫妻冲突,让双方如释重负,知道以前的那些争吵并没有必要。例如,人们在调解夫妻矛盾时,最头疼“清官难断家务事”,因为夫妻争吵的根源是双方性格和价值观差异造成的。我们利用心理测试技术进行疏解,夫妻面对测试数据,明白症结所在。

婚姻治疗就是要消除潜意识对配偶的那些不良感觉,促进真正解决问题,提高幸福指数。我们在治疗过程中,利用NLP、催眠和家庭系统排列等技术,重塑良好的夫妻情感模式。

2011年5月的一天,一对夫妻来到婚姻登记处,女方坚决要求离婚,没有任何商量余地,原因是她怀疑男方出轨。性格测试显示,她在疑心、刚愎上得分很高。我们把她的性格和成长经历进行具体分析和关联对比,使她明白其中的道理,不打算离婚了。但是,她的内心对丈夫还是难以接纳,每当接触时有种厌恶心理,甚至听到名字都感到不舒服。在接受一次催眠治疗后,她紧紧抱着丈夫嚎啕大哭起来,连声说“对不起,对不起……”

许泽高为高考学生作催眠治疗

笔者:您能够简单分析一下产生离婚现象的原因、危害吗?应该如何避免?

许泽高:离婚的原因主要有:

(1)夫妻性格和价值观偏离过大。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人的性格完全相同。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不同,形成的性格和价值观就有不同。性格一般在3—6岁形成,18岁完善,价值观主要在青春期形成。性格和价值观偏离过大,直接影响到夫妻交流与沟通。当夫妻沟通不畅时,双方信息接收与传递出现问题,情感难以表达,或者表达接收出现问题,好意也变成了恶意。日常生活中,夫妻总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吵,原因主要来自于此。

(2)空间距离限制夫妻交流。夫妻交流最重要的方式,是肌肤之亲。随着人口流动增多,夫妻婚后聚少离多,感情容易越来越淡漠,有的为了寻找补偿而出轨。2010年,我国离婚率居前三位的省市,就与大量流动人口有关。

(3)多元文化冲击。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多元文化交流加剧,人们的婚姻价值观悄然发生了一些变化。例如,白头偕老、从一而终的婚姻观念渐成过去,人们更加重视活在当下,重视生活质量。从某种意义上说,离婚就是追求婚姻质量、重新选择的一种方式。

(4)独生子女影响。80后、90后独生子女中,很多人比较自我,这部分人结婚后夫妻磨合的难度相对较大,加上有些人的婚姻价值观偏离程度较大,“闪婚”、“短婚”现象比较严重,导致离婚率偏高。

离婚不当造成的危害是很大的。

离婚不当是指不该离的婚离了,该离的在办理离婚过程中采用了不当的方法。离婚不当造成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离婚危害整个家庭(家族)系统。我们留意一下周围家庭,就会发现,家庭或家族成员之间,非常亲热、和睦相处的,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关系紧张的,离婚的也多。根据家庭系统排列原理,一对夫妻离婚,可能涉及到上两代下三代的事,也就是这对离婚的夫妻可能与上两代人的不良影响有关,而自己离婚又可能对下三代人造成不良影响。

我曾经接待过一对来离婚的夫妻,女方的母亲也一起来了。当女儿一定要办理离婚手续时,她母亲说:“你如果一定要离,我就从这个窗户跳下去,我没有脸见人了!”因为这个母亲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小女儿首先离了婚,然后是儿子,现在是这个大女儿要离婚。

第二,离婚最爱伤害的是孩子。在一个家庭,父亲、母亲和孩子之间的爱必须是均衡流动的。孩子出生后从父母那里获得原始的爱,这是其它任何人都不可能替代的。如果父母传给孩子爱的能量不够,或中断,孩子会缺乏安全感,长大后也可能不会关爱他人。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是不同的,相互不能替代。离婚后父亲或母亲角色缺失,孩子的成长也容易出现问题。

第三,离婚使问题更加复杂困难。从家庭系统结构来说,初婚的凝聚力最稳固,此后随着婚姻次数增加,凝聚力逐渐减弱。部分坚持要离婚的人,自己本身就是婚姻的主要伤害者。这些人带着问题进入新的家庭,新家庭破裂的周期更短,问题更严重。事实上大多数人离婚后陷入更加复杂的矛盾之中,例如:单亲家庭孩子教育、双方孩子教育、再婚、独身空穴问题等。问问那些离婚已经超过两年的人,10人中可能有7人对你说:“还是不离好”。

如何避免离婚率攀升现象?我认为要做好下面几件事:

第一,加强婚前教育。当人们认识到什么是真正的婚姻,怎样经营自己的婚姻后,婚姻问题会减少。我们在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开展婚姻规划设计、发放《新婚课堂》免费教材,在社区开展“幸福婚姻社区行”公益讲座,面对社区开展择偶指导,提出“别让婚姻错在起点上”的观点,这些都是婚前教育的重要措施。

第三,多途径做指导。如发动社会力量,在社区等地方开展婚姻家庭讲座、咨询、宣传等公益性活动,设立婚姻家庭指导热线,及时化解矛盾。

第四,弘扬民族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对婚姻家庭的稳定起着重要作用,这些我们绝对不能丢掉。

张明亮(右一)和许泽高(左二)交流

笔者:目前,有大量大龄青年、再婚者征婚交友出现困难。虽然社会上有不少网站、婚介所提供服务,但效果并不很好,有些当事人还受到伤害。您对此有什么看法?

许泽高:征婚交友是进入婚姻的第一步,这一步至关重要。通过网络、婚介所等等方式,可以有效增加社会交际面和选择余地,但并不能真正解开婚恋问题死结。应该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1)建立自我概念。首先要明确的是,“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适合和什么样的人一起生活”“我怎样才能找到这个适合我的人”。解决这些问题,应用专业技术很有必要。我们在指导一些应征者时,就使用了心理测试、材料分析、NLP等多项心理技术。

(2)提升个人魅力。征婚交友过程,实际上是最大限度地把自己的魅力展现出来,魅力越大吸引力也就越大。恋爱之所以甜蜜,是双方看到的都是对方最美的一面,也就是最具魅力的一面。魅力构成的核心,包括自信、睿智、幽默、健美等等。要把这些能量充分挖掘加以提升,传统方式难以做到。我们首先是通过咨询化解征婚者的心结,然后进行自信心训练。

6.幸福美满的婚姻家庭关系,是每个人都羡慕和追求的人生目标之一。请您谈谈我们应当如何具备良好的心态与经营的技巧?

婚姻家庭关系中,应该重点注意的事项有:

第一,剖析恋爱婚姻。恋爱只是两个人之间的情感关系,不爱了可以比较轻松地分手;而婚姻是两个人的生活关系,涉及到两个家庭、家族以至两个社会关系网之间的事,想说分手影响深远。双方应对婚前浪漫与婚后琐事的方式与心态可能不同,每个当事者要对婚后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第二,遵守婚姻原则。作为夫妻,在婚姻经营过程中,应该遵守幸福婚姻的四大原则:“尊重、信任、理解、接纳”。婚姻生活中,夫妻关系并不是统治、支配和占有,而是彼此共生,应该多一些包容。另外,夫妻情感是有阶段性的。无论婚前如何山盟海誓,如果婚后不给婚姻保鲜,保持夫妻情感连接,配偶什么时候离开了你都不知道。同时,要勇于承担婚姻家庭责任,这也就是家庭系统赋予的使命。现在整个社会教育中,责任教育被放在了次要地位,应该引起我们特别警惕。

第三,守护家庭灵魂。对于整个家族或家庭系统成员来说,受“爱与接纳”灵魂控制,当中的每一个人都必须得到接纳和尊重,也应该接纳和尊重其他成员,否则容易出现问题。结婚、生育意味着新的成员进入这个家庭系统,我们必须真心接受和尊重这些新成员,平等相处,悉心呵护。如果随意排斥甚至将某个成员踢出去,家庭能量流动会发生变化,系统会受到危害。

每个人对婚姻生活要有足够的信心。婚姻生活首先是一个磨合过程,两个性格、价值观有一定差异的人在一起生活时,肯定会有一定的矛盾,这种冲撞只要不相互伤害,反而可以增进理解。当你对自己的婚姻充满了信心时,你会很冷静地处理生活中出现的一些矛盾,合理冲突,幸福美满的婚姻生活会伴随自己。

第四,求助于专业机构。婚姻是一门学问,需要不断学习。中国岗前培训行业非常多,唯独缺乏两个关键的行业:婚前培训、家长培训。婚姻是一门艺术,需要夫妻用心经营。如何学会经营?人们并不太知道,大多情况下仅凭自己的感觉去做了。受“家丑不可外扬”传统观念影响,很多夫妻婚姻出现了苦恼、困惑也不想去求助,结果这些问题如滚雪球一样越积累越严重,最后不得不离婚。其实,只要我们经常参加一些婚姻家庭方面知识的学习,在必要时向专业机构求助,家庭和睦、婚姻幸福的心愿是完全可以达到的。

解决婚姻家庭问题,除了夫妻自我调节外,还需要社会尽可能提供一些帮助。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THE END
1.更看重这三样东西!结婚离婚人生大事婚姻生活作为父母,也是经历过婚姻的过来人,提醒儿女在选择伴侣这件事情,不要一味追求物质,门当户对其实已经过时了,最重要的还是要看对方跟自己合不合得来,自己喜不喜欢,对方是不是真心对自己,对方的人品好不好。 婚姻是人生大事,都要谨慎选择,一旦选错了伴侣,可能就会拖垮自己的人生。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AJ7JFV0556B1NR.html
2.年轻人婚姻观一批又一批年轻人越来越多, 年龄大都在25——30岁之间, 基本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 接触久了了解他们潇洒个性, 对婚姻大事都有一套套想法, 对人生价值观爱情观的理解, 经常听感觉年轻人活得透彻, 90后的人具有个性化的特点。 他们说的每句个个都是金句: https://www.meipian.cn/51swp9wd
3.文新书讯《结婚记》本书记录的爱情故事发生于1980年代的大学校园,从相识相知到相濡以沫至今,谢谦老师记录的不仅仅是自己的爱情故事,还有自己从读书、求学乃至育儿、工作等全方位的生活体悟。二人走过四十余年的婚姻之路,更是那一代知识分子的人生写照。 3.相伴之旅启发当下年轻人的爱情观与婚姻观 http://lj.scu.edu.cn/info/1039/6890.htm
4.媒体评当下年轻人的婚恋观:幸福的定义不止一种——中国青年网恋爱和婚姻是每一代人都需面对的人生课题,每一代人都会作出各自的回答,不可随意拿来对比。不管答案如何变化,婚姻的仪式感和神圣感不该缺失。针对闪婚闪离、冲动离婚的行为,国家专门设立离婚冷静期制度,这正是对婚姻的尊重。所以,年轻人在婚恋观上应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以忠诚、责任、理性的态度对待婚恋关系。婚恋的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news.youth.cn/jsxw/202101/t20210118_12668771.htm
5.年轻人结婚越来越晚,什么让婚姻不再成为“必需品”?小说《围城》里,方鸿渐归国时已经算是“大龄男青年”,不但一回到家乡就遭到父母的催婚,最后选择了一个“合适”的人结婚,冲进了时有争吵的“围城”之中。 《围城》剧照 如今,催婚、婚姻依然是许多人会探讨的问题,但城外的人却不再有走进去的冲动,反而开始对这座“围城”望而却步。 https://www.lifeweek.com.cn/h5/article/detail.do?artId=168730
6.最新当代青年婚恋观调查报告(通用12篇)《2010-2011年中国男女婚恋观调查敷陈粉皮书》由海内某婚恋交友网站倡议、有社科机构参与的调研呈文,次参与调查的对象涵盖全国16个地区,北京、上海、广东三地相加占近三成,以23-35岁适婚岁数人群为主,根本代表当下70后、80后男女主流婚恋价值观。 当下道婚论嫁,最看重家庭后台的,是黑龙江人;最能接受“拜金女”的,http://cooco.net.cn/zuowen/3984587.html
7.2024年青年婚恋观念及趋势调查报告20241013113235.pdf●越年轻的群体,越认为婚姻应该从“自我价值实 现”出发 ·比起80后,00后持有该观点的占比更大。 ·关于择偶标准、婚恋相处方式等差异和分歧逐渐缩 小: 80后24% 00后15% 至00后的20 80后24.6% 00后20% “社交媒体”“同龄人观念交流” 对当代年轻人婚姻观的影响不断上升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1013/6143123152010232.shtm
8.“00后”的婚恋观如此清醒?为此,我们采访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田梅青,请他从专业角度进行分析。在他看来,当下年轻人的婚恋观呈现出了多元化、开放化和个体化的特点。受到了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多元化,如今年轻人的婚恋观念越来越开放,他们更加注重个人的感受和需求,不再将婚姻视为唯一的人生https://www.hubpd.com/hubpd/rss/cmmobile/index.html?contentId=8935141660706078671
9.新家庭的六大趋势:年轻人主动断亲,女性决定式家庭在一个时代,孝曾经贯穿了国家的文化体系,构成了“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的社会框架,善事父母的孝道文化被极度推崇,家被描述为可以依靠的“港湾”;在另一个时代,家庭是坏的,压抑人的个性,原生家庭成了口袋罪,被称为“万恶之源”,年轻人迫切地想摆脱家庭影响,重新养一遍自己。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037113715327019
10.《心居》深度评论(共十篇,已更完)(心居)剧评第五篇:三个细节,看懂冯晓琴的精明和算计第六篇:过分依靠巧合,忽视人物逻辑,我找到《心居》狗血的根源第七篇:深扒《心居》第18集,施源进爱蒙,顾清俞的婚姻进入倒计时第八篇:卖色上位,劈腿冯茜茜,顾昕的阴暗超乎想象第九篇:《心居》的智商排行榜,冯晓琴仅居第三,第一名不是顾清俞第十篇:很难过,《心居》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4281612
11.婚姻制度及新式婚姻分析,无产阶级离真正的婚姻有多远——观阳和平近日阳和平发布视频:《阳和平23#310 AA制婚姻的正经分析》,在其中分析了AA制婚姻的逻辑,并批判了其中的小资产阶级观念。 阳和平所讲主题正是当下年轻人所密切关注的,是符合年轻人切身利益的,但视频当中未对婚姻关系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笔者撰写此文正是希望通过进一步对婚姻关系进行分析来给大家带来新思考。 http://www.wyzxwk.com/Article/shehui/2024/01/485494.html
12.中国人的婚恋观12篇(全文)中国人的婚恋观 第1篇 婚姻恋爱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话题, 伴着改革开放的步伐, 我们大踏步学习西方, 同时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人们的生活质量发生了质的改变。但当我们努力学习西方先进生产科技的同时, 所附带的西方文化也被引进过来并与我国的传统文化在观念上产生了冲突, 其中典型https://www.99xueshu.com/w/ikeypgffjalw.html
13.电视剧《中国式离婚》林小枫失去婚姻,背后隐藏了三个心理学理论中国的传统婚姻观,一般都讲百年好合,白头偕老。他们注重从一而终,选择很谨慎,必须经过一套复杂的仪式和程序,比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生辰八字等等。当下的人们,则对婚姻有不同的态度。 年轻人认为:没有爱情的婚姻不道德。即使当初是相爱结婚,婚后如果两个人出现了不可调和的矛盾,不适合继续生活,人们也会选择离婚https://blog.csdn.net/weixin_35751412/article/details/113034279
14.专访复旦大学教授:“我们低估了年轻人对生育和婚姻的悲观态度”2016 年全面放开二孩后,新出生人口峰值达到 1786 万,之后就一直下降。坦率地讲,我没有想到放开之后,生育率还是这么低。我们低估了年轻人对生育和婚姻的悲观态度。 ▲ 《无人知晓》里的母亲突然消失,四个孩子面对外面的世界 Q:要如何想象一个人口负增长的社会? http://share.mala.cn/wap/thread/view-thread/tid/16512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