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观察:遏制微短剧“向下生长”

广电总局出手整治微短剧:加强监管防止宣扬攀附权贵婚恋观

如今,手机短视频出现了一个新的细分赛道,叫做微短剧。不知道您在刷短视频的时候,有没有看到过那些“纸醉金迷”、“反转再反转”的“霸道总裁爱上我”类型的微短剧呢?虽说这种微短剧看着“一时爽”,但是仔细一想您会发现,其中不少都存在内容同质化、与现实严重脱离等问题。最近,国家广电总局对这类型的微短剧出手整治了,具体内容一起来看。

近两年,微短剧逐渐流行,以企业家群体作为故事主角的微短剧数量不断攀升,一些作品播出后受到网民喜欢。但是,其中有一类题材被网民贴上了“霸总”,就是霸道总裁的统一标签。将代表成功、权力、财富的“霸道总裁”角色设定以及“爱上我”的浪漫剧情设定,当成追求流量的砝码,一些制作机构争相编排严重脱离生活实际和现实逻辑的情节,将此类微短剧推向过度娱乐化的泥潭。记者采访发现,对于这类题材的微短剧,不少观众直呼“一边嫌弃一边看完”。

受访者:感受就是“很爽”,但是看完之后也没什么印象,就是“爽”完就没有了。

受访者:本身情节不符合现实,其实也没有什么实际的参考意义,不会有太多感触。

这样的剧情虽然让不少人上头,但大家普遍认为,这类微短剧并不适合全年龄段人群观看。

受访者:(“霸总”微短剧情节)给我们一种很虚幻的感觉,感觉自已以后也可能会赚到这么多钱,导致自己身上的钱“哗”地一下就花光了。

受访者:我们家小孩就是有这种不好的想法,看那些“霸总”微短剧,想着“原来可以不用干活的”,这肯定是不好的影响。

对此,广电总局网络视听司明确提出3项管理要求,既有对创作原则的再强调,也有对强化管理的再要求。管理提示强调,涉及企业家群体的微短剧,应坚持现实主义原则进行创作,避免荒诞不经的故事情节,以防损害企业家群体形象。鼓励创作者主动设置议题,讲好历史上和当代中国企业家的故事,避免局限于爱情撕扯和家庭纠纷,特别是要防止宣扬攀附权贵、豪门、富豪的婚恋观。

受访者:青少年经历得比较少,所以更容易被这些影视片段影响,所以如果启蒙这方面没有引导好,可能对于青少年来讲,危害比较大。

此外,广电总局网络视听司提出了加强对“霸总”微短剧管理的具体要求,就是要压缩数量、提升质量,不得使用“霸总”等字眼作为片名以吸睛引流。同时,对“重点微短剧”和“普通微短剧”实施严格把关,加强调控;对平台自审的“其他微短剧”,将加强巡查监看,督导平台落实主体责任,提高审核把关能力。

受访者:相信在这样的政策指导之下,微短剧这个行业,至少在这个细分话题里面,会更加规范。

别以为微短剧只收割年轻人,现在这股强劲的风已经吹向了银发一族,不少“爸爸妈妈”们都在不知不觉中沉迷了。《中国微短剧行业发展白皮书(2024)》显示,50岁以上中老年用户是观看微短剧的支柱群体,占比近三分之一。

广电总局出手整治微短剧:规范中老年题材微短剧整顿“恶婆婆”“恶奶奶”

针对这部分群体,微短剧的创作者们也更有针对性地设计了一批以中老年人为主体的“霸总”微短剧,男主从富二代变成头发花白的霸总本人,爱上的是五十岁的气质阿姨。闪婚的夕阳红恋爱,聊天话题围绕着养老方案和遗产继承,约会场地也从高级餐厅换到了户外公园广场。这类微短剧不仅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价值观,有些还让中老年人充值上万元只为把剧情看完。对此,广电总局网络视听司也特别针对中老年题材的微短剧,提出了“三鼓励、三扭转”的管理要求。

中老年人沉迷微短剧,既有情感上的需求,也有需要陪伴的现实需要,为此,微短剧成为一个重要消遣方式。在此背景下,管理提示要求:微短剧要积极创作以家庭情感、健康生活、养老等贴近老年人生活实际的题材作品,从而引发情感共鸣。而其重要原则就是内容创新和质量提升。首先,鼓励塑造善良慈爱、智慧豁达、勇敢自立、老当益壮的中老年人物形象,扭转突出表现重男轻女、贪财算计、狠毒蛮横的“恶婆婆”“恶奶奶”的模式化创作倾向。其次,鼓励立足孝老爱亲、邻里互助、社会和谐的主题,创作关照中老年群体生活困难与心理困境的作品,扭转刻意制造冲突和价值观撕裂的创作倾向。在此基础上,鼓励创作表现新时代中老年人老有所为,为家庭文明、社会发展、国家进步贡献“银发力量”的故事,扭转过度将中老年人形象边缘化、脸谱化的创作倾向。

新闻观察:遏制微短剧“向下生长”

今天来到演播室的观察员是徐佳妮。广电总局网络视听司先后发布两个管理提示,对于微短剧的两个细分领域加强管理,你怎么看?

呼唤更多精品佳作推动行业有序发展

从管理提示中可以看到,既有对不良现象的剖析,也有遏制不良倾向的具体手段,我想,这也向行业释放出了几个信号。首先,要进一步明确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归根到底是要为观众奉献高质量的文艺作品,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如果一直以“爽”、“离奇”、“狗血”为流量密码,我想,平台或者创作机构最终也将会失去品质和口碑,失去观众、失去流量。其次,微短剧行业也要遵循新质生产力的要求,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创作机构要在题材选取、思想挖掘和灵魂塑造上下功夫,做出更多精品;行业管理部门在加强监管的同时,可以加大对微短剧发展的支持和引导力度,比如建立微短剧的评优机制,鼓励优质的微短剧“出海”等等。我们也希望,微短剧这个“大有可为”的“赛道”,尽早告别“野蛮生长”阶段,进入相对理性的,有序、健康的新发展阶段。

THE END
1.北大学者谈现代婚恋:女性向前走了,男性还在原地踏步婚姻不婚恋爱婚恋问题始终是社会关注的话题之一。近年来,从“结婚率下降”到“AI恋人兴起”,再到“生育意愿低迷”,这些现象背后似乎隐藏着当代人情感观念的深刻变迁。 关于这些话题,我们采访了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社会研究中心长聘副教授於嘉。2020年,她曾与北大、复旦的几位学者共同发起了一项中国人私生活质量调查,得出了“中产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7B89R9055616WX.html
2.如何看待现代年轻人对婚姻的态度和观念的转变?以往,婚姻被视为成年人生活的必经阶段,更多年轻人抱有“家族压力”和“社会期待”。然而,在当代,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38735842/answer/55136301047
3.陕西事业单位面试热点:让当代青年树立正确的婚恋观【热点背景】 近日,共青团中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针对2905名18~26岁的未婚城市青年,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式,围绕他们如何看待恋爱与婚姻,婚恋意愿的背后存在哪些担忧等进行了深入调查。调研中,对“你将来会谈恋爱吗”的问题,12.8%的青年选择“不谈恋爱”,26.3%的受访者表示不确定。对于“你将来会https://m.sa.offcn.com/html/2022/04/280763.html
4.中国人的婚恋观12篇(全文)摘要:时代变迁, 男女青年婚恋观念发生了变化。本文对比了中西方青年的婚恋观念, 展现出当下中国青年婚恋观念及其出现的问题, 并总结了几条应对策略。 关键词:婚恋观念,当代青年,中西方文化 参考文献 [1]百度文库.中西婚姻价值观差异.2011.http://wenku.baidu.com/view/80a2eb43be1e650e52ea99a1.html.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pgffjalw.html
5.大学生婚恋观社会调查报告(精选6篇)当代青年,或追求爱情,全力以赴;或卿卿我我,两情相悦;或身陷囹圄,奋不顾身。当代青年,或勤恳耕耘,养家糊口;或家庭和睦,儿女绕膝;或四分五裂,身心俱疲婚恋观就是异性之间在生理、心理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下互相倾慕和培养爱情过程以至于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思想观念。爱情作为人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情感,在人们的学习、https://www.360wenmi.com/f/filek6o1d36g.html
6.培育新型婚育文化,推动家庭建设高质量发展青网教育频道会议以“树立正确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推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来自全国各地的婚姻家庭理论研究者与实务工作者近百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加强婚姻家庭领域的思想引领、培育新型婚育文化、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国妇女十三大https://edu.youth.cn/wzlb/202312/t20231219_14974718.htm
7.浅谈当代青年人的婚恋观(论文资料)浅谈当代青年人的婚恋观 学院 班级2013级汉语国际教育 姓名 学号 2014 年 7 月 10 H 浅谈当代青年人的婚恋观 内容摘要:随着网络热词“白富美”、“高富帅”的流行,当代青年人的婚恋观 越来越受到关注。特别是21世纪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 展,人们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https://m.mayiwenku.com/Companys/s-c324/p-50661166.html
8.“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调查报告强国社区“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调查报告 ——人民网调查专栏“态度”第三期 为全面了解当代中国青年的价值观现状,人民网强国社区调查专栏《态度》联合国内专业民意调查机构北京美兰德信息公司在全国范围内展开调查,调查内容包括青年人的职业观、婚恋观和亲情观。在调查实施中,除了对青年群体(15~34周岁的人群)进行调查外,也对非https://www.people.com.cn/n/2013/0506/c347407-21382834.html
9.当代青年群体婚恋观调查报告:近七成青年来自中青网校园通讯社【当代青年群体婚恋观调查报告:近七成青年择偶不愿将就[可怜]】21日,《当代青年群体婚恋观调查报告》发布。报告显示,当代青年择偶最看重“健康”和“能力”,近七成青年择偶“愿等待不愿将就”。交际圈小、工作忙和https://weibo.com/2372479913/GhWea0oSk
10.我院举行“爱的启航——当代青年及大学生婚恋观探索”主题讲座为加强青年婚恋教育,提升大学生情感认知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文明、健康、理性的婚恋观,培养他们创造、收获幸福的技能,更好地促进家庭幸福,推动社会和谐发展。5月14日,民政与社会治理学院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术报告厅举行“爱的启航——当代青年及大学生婚恋观探索”主题讲座。本次讲座积极落实2024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https://www.cswu.cn/mzyshzl/2024/0517/c2685a78390/page.htm
11.马克思主义婚恋观及其当代价值《山西青年》2018年16期山西青年 2024年12期 马克思主义婚恋观及其当代价值 王丹萍;王玉妹;吴爱玉;张艺豪;郑俊华 开通知网号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对婚恋观进行了科学的构建。本文在研读马恩经典著作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理解,从爱情、家庭和婚姻三方面入手,系统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婚恋观;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当前社会爱情、婚姻http://wuxizazhi.cnki.net/Search/SXQS201816010.html
12.当代青年婚恋观调研报告20240603.docx当代青年婚恋观调研报告当代青年婚恋观调研报告篇一在当代中国,青年婚恋观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多元化的推进以及科技的进步,青年一代在选择伴侣和婚姻形式上展现出了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趋势。为了深入了解这一现象,我们进行了一项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31282447.html
13.浅谈马克思主义的婚恋观马克思主义论文一、当代中国社会婚恋观的现状分析 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一代――“80”后,如今已渐渐成为中国社会婚恋队伍中的主力军。他们的婚恋观映射着当代社会婚恋观的发展变化,也可从中窥见中国社会婚恋观的大体现状。在急剧变化的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环境和中西方文化交融的影响下,当代青年女性鲜明的自我意识崛起,她们愈加https://www.lunwendata.com/thesis/2019/156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