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成人教育大学生和普通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320份,回收问卷296份,有效问卷296份,其中男生106人,女生190人,年龄18~25岁,大一38人,大二49人,大三81人,大四128人。
2.2.研究工具
选用《恋爱态度量表》作为研究工具,该量表是由国外学者进行编制(刘晓明,曾天德,2015b),该量表共有6个分量表。有学者(杨洋,白艳晶,徐清刚,2008)对该量表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发现有良好的信效度。在本研究中,该量表的信度系数为0.90。
2.3.研究方法
所得数据由Excel软件收集整理,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描述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
3.研究结果
3.1.大学生的恋爱观总体特征
Table1.Generalcharacteristicsofcollegestudents’loveconcept(M±SD)
3.2.大学生的恋爱观性别比较
Table2.Genderdifferencesofcollegestudents’loveviews(M±SD)
注:P*<0.05,下同。
3.3.大学生的恋爱观生源地比较
3.4.大学生的恋爱观专业比较
Table3.Differencesintheoriginsofcollegestudents’loveviews(M±SD)
Table4.Differencesinmajorsoflovebetweencollegestudents(M±SD)
3.5.大学生的恋爱观年级比较
Table5.Gradedifferencesofcollegestudents’loveviews(M±SD)
3.6.大学生恋爱观的恋爱经验比较
Table6.Differencesinloveexperienceofcollegestudents’loveconcept(M±SD)
4.分析和讨论
4.1.大学生恋爱观的现状
4.2.大学生恋爱观在性别、生源地、专业、年级和恋爱经验上的差异
男、女大学生在浪漫型、游戏型、现实型、占有型维度上有显著差异,并且男生在浪漫型、游戏型、现实型、占有型维度上的得分明显高于女生。这反映了,与女生相比,男生比较看重对方的外貌,视爱情为游戏,并且有较强的占有欲,这与一些学者(余琼,2017)的研究部分一致。男、女大学生在友谊型、奉献型维度上的得分差异不显著,说明了他/她都能够为对方付出,更注重长期的爱情。不同生源地的大学生在浪漫型、游戏型、现实型、占有型、友谊型维度上差异不显著,在奉献型维度上差异显著,并且农村的大学生的得分明显高于城市的大学生,这可能是农村的大学生更能付出,更重视并珍惜爱情。
在大学四年的生活中,大学生从刚进入大学到大学毕业,其心理变化是巨大的。但在本研究中,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占有型、友谊型、浪漫型、游戏型、现实型奉献型维度上差异不显著,这说明了在大学期间,大学生具备了一个内化了的恋爱观,并且在大学四年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不同专业的大学生有不同的特点,文史类大学生是浪漫的,比较委婉;理工类大学生严谨,表达简单直接;艺体类大学生较为活跃。一般认为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因各自的特点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恋爱观,但在本研究中,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在现实型、浪漫型、游戏型、友谊型、奉献型、占有型维度上没有差异,这与叶华奇(2010)的研究相一致,并且叶华奇认为社会文化对大学生恋爱观起着重要的作用。每一个大学生都渴望爱情,但并不能够都得到爱情。在本研究中,相比于无恋爱经验的大学生,有恋爱经验的大学生在浪漫型、游戏型、现实型、占有型、友谊型维度上的得分更高,说明了恋爱经验对大学生恋爱观有着较大的影响,这与王倩雅(2010)的研究相一致,但是在吴佳韵(2018)的研究中,恋爱经验只在游戏型、现实型维度上有显著差异,这与本研究的结果不相一致。
5.结论
此次研究表明,大学生群体具有积极的恋爱观。与男生相比,女生在浪漫型、游戏型、现实型、占有型维度上得分较低,恋爱观更为积极。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大学生恋爱观没有显著差异。生源地为农村的大学生更倾向于付出。另外,恋爱经验对大学生的恋爱观有较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