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婚风雨情》作为北京卫视2010年度压轴大戏,自12月1日开播以来,该剧的平均收视率已达6.51,单集最高收视率更是取得了破9的好成绩,在全国同时段播出《金婚风雨情》的四家卫视当中,北京卫视也处于领先位置。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领导小组副组长李准,在谈及观看《金婚2》的感受时表示:“该剧打破了只是在二人世界当中写爱情,只是在家庭圈子里写婚姻某种已有的格局,把爱情婚姻放在鲜明的变化的时代生活中间加以描写,尤其着力从家庭身份和社会身份的交叉中揭示爱情婚姻的奥秘,开掘了爱情婚姻题材电视剧的广度与深度。”
《金婚风雨情》以非常艺术、非常生活的方式,揭示出时代特征。将五十年间的重大事件及社会热点话题,巧妙融入剧情,以社会历史为背景,深入剖析爱情和婚姻,树立正确的婚恋观。
仲呈祥:《金婚2》以“小悲欢通向的大世界”艺术创作品位高
对于剧中精神出轨这一观念,仲呈祥也有自己的看法:“在现实生活当中,大概像季诚还不是个别的,但是怎么看待这样的人?如果过去用简单抽象的道德伦理观念,结论就是精神出轨,精神出轨是不是都是错的?既然耿直是如此的英俊潇洒,而且胸怀宽广,而且那么赋予幽默,有四个不足为奇,但是写得好的地方,在这个地方,就是胡军能够发乎情止乎礼仪,当人家到你身上的时候,那么善良、纯真,没有理由咒骂别人,不能说人家是轻浮。而且作为一个真正善良的男性还不能够去扑灭别人这种纯真的善良的感情。这个时候老祖宗说的发乎情止乎礼仪。”
彭加瑾:《金婚2》走出“婚恋题材、家庭题材”新路子
“《金婚风雨情》表明了爱情不是孤立的,爱情、婚姻是社会生活的一个方面,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要写爱情,要写家庭,不能离开社会,不能离开历史,赋予婚恋题材的作品,以社会、历史的内容,赋予人生丰富的内容,是这类作品取得艺术成就重要的突破点或者重要的方面,《金婚2》这部片子,就走了这样一条路子。同时《金婚风雨情》还体现出了时代风雨和爱情的关系,写出了爱情的美好,也比较注重现实,同时反映了历史,但是它有未来的东西。”
罗锦鳞:《金婚2》宣扬真善美,鞭打假恶丑树立正确导向
“还有一点值得肯定,《金婚风雨情》作者抓住了“情”字,用一个“情”字把这五十年政治风雨,巧妙的放在两口子的情之中,通过主人公情感的起伏,把时代反映出来了,这是了不起的事。”
李春利:《金婚2》冲破婚恋题材“套子”找到家庭剧全新立足点
《光明日报》文艺版主编李春利:“家庭伦理剧这几年很盛行,但已经走到自己结婚、离婚、复婚、第三者,或是傍大款的“套子”里,我今天很惊喜的看到《金婚风雨情》,《金婚风雨情》克服了这样的毛病。”
“该剧在戏冲破了家常里短的局限性,不仅将结婚的浪漫、生育的喜悦、上有老和下有小的狼狈、工作和家庭失衡时的身心疲惫、复杂社会中生存的艰难等等,一一呈现。还把子女教育问题的讨论,自我价值的讨论,还有婚姻、责任、道德等等困惑通过主人公的处理方式,让观众保有激情的观看剧中设置的悬念。”
司马平邦:《金婚2》着眼知识分子命运用心谱写开场曲
“以前我们看到很多剧,知识分子命运,新型的年代剧很多,但像这种方式写知识分子的很少,这个剧很多知识分子想看,主要问题是这个大背景下知识分子和另一个层次人的关系,胡军对耿直最后选了周韵没有选择当兵,这是挺有寓意的,但是在这个剧里选择周韵,我感觉在创作上很有味道,除了我们看到表演成份,也有导演对中国历史,中国人文精神的思考。”
谭飞:《金婚2》提倡和谐婚姻为年轻人婚姻指路
中国第一代文化娱乐记者、资深影评人谭飞,观看周韵和胡军的表演感到兴奋。“这个剧是很好的社会公民剧,是给公民看的,以前我们讲公民是社会责任,讲的是一些要不要承担一些什么,对社会有什么担当,但其实最重要的公民责任就是家庭幸福、和谐,怎么建设一个家庭,怎么维系一个家庭,这个剧拍下来能让80后、90后的年轻人能够不离婚,能够准备离婚的时候看了这个戏,一下子感到很好,这个特别棒。”
郑晓龙:听研讨、找标杆、想创作
在听完专家的点评后,该剧导演郑小龙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我特别重视这样的会,因为会上的这些专家何老师们对片子的评价和认识,我觉得对我来说特别重要,对我以后的创作特别重要,而且对中国电视剧创作的一个方向性的讨论,也是特别重要的。对我们以后的创作应该是什么样子,是非常重要的,我觉得到这儿来听他们讲这些事情,对我来说特别有实际的作用。”
“拍这个片子。其实一开始是很抗拒拍《金婚2》的,到底要把《金婚2》搞成什么样?是我和王宛平一直在思考的事情。当我们聊出了一个志愿军英雄和一个资本家的女儿两个人从认识到结婚,他们将来的生活经历的时候,我们突然就觉得豁然开朗,就把原来在《金婚1》里面没有完成的,包括专家们提出的一些意见,包括我们自己在《金婚1》里无法表达的感悟,通过《金婚2》表现出来了。”
北京卫视《金婚风雨情》之所以能够火热荧屏,与优秀的制作团队和良好的播出平台的默契配合是分不开的。它的播出,不仅树立了正确的婚恋观念,突破了家庭伦理剧的局限性,也为今后家庭题材电视剧的创作,提供了更多可借鉴的思路和方法。北京卫视每一次与电视剧创作有关的研讨会的召开,都有着非常重要价值和意义。这一系列研讨会的举办,不是北京卫视哗众取宠的炒作,而是北京卫视力求奉献精良之作的有效探索,和诚信互动,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