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年轻人的“快乐秘籍”,Z时代营销攻略界面·财经号

1、当代年轻人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观:他们喜欢表达个性和打造“人设”,享受自由,认为人生应由自己来掌控;面对亲密关系,他们有着自己独立的一面

2、当代年轻人有着多元且“小众化”的兴趣爱好,兴趣爱好给他们带来积极的精神能量,是他们社交的“中心点”,也是他们消费的重要驱动力

3、年轻人最核心的消费观念是“为了取悦自己”,他们对于购物和消费已不再满足于基本的功能需求,能够带来“情感体验”、符合他们“人设”的消费品,才更有吸引力

4、年轻人掌握着消费决策权,市场的消费结构因年轻人的消费逻辑而改变,品牌需要考虑年轻人的价值观与消费观念,而实施精准且有效的营销策略

5、移动数字媒体是品牌抢占年轻人注意力和心智的重要营销渠道;不同媒体在“基因”和“属性”上差异明显,对用户的品牌“种草”能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02年轻人生活洞察

03年轻人消费洞察

04品牌营销趋势与建议

05数字媒体营销价值分析

06附录

PART01人群概览

研究方法及样本说明

研究对象性格特征分析

人群基本画像

本次调研,研究对象为25岁及以下人群,有效样本量N=2,000,采用极光轻推送调研平台,Online执行完成

研究对象性格特征

年轻人的“五型人格”

自我意识

工作与学习

父母与亲情

爱情与伴侣

交友与友情

健康与养生

情绪管理方式

兴趣爱好

既要养活自己,又要遵循自己的内心,“自由职业”成为了年轻人最佳的就业选择

对于职场和工作,年轻人更是以自身的感受为导向,不希望自己的生活被工作所支配

对学习的态度

学习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成长在物质优越同时又到处充满着“内卷”的社会环境里,当代年轻人很早就建立起了宏远的人生观和学习观

对父母与亲情的态度

独立意识渐强的年轻人,占据家庭话语中心c位

对爱情的态度

“空巢”不可怕,同频共振很重要

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年轻人对于婚恋的观念也已发生很大的转变,宁愿单着也要等到那个对的人,“佛系”恋爱才是当代年轻人的生活常态

对交友的看法

社会很单纯,复杂的是人

由于把更多注意力放在网络上,当代年轻人的交友观念、交友需求、社交形态等都在发生明显的变迁

年纪轻轻,但很会养生

情绪管理

音乐是年轻人治愈情绪的最佳药方

在日常生活中,年轻人面临着学习、工作、情感等各方面的情绪压力;面对负面情绪,听音乐、居家休息、沉浸在美食世界、跟熟人朋友倾诉以及健身运动,则成为了他们最主要的解压方式

年轻人的爱好更多元、更小众

成长在互联网环境越来越好,以及“什么都不缺”的时代下,当代的年轻人有了更多的机会去接触和见识不一样的事物,为此,他们也有着更加广泛且多元化的兴趣爱好

那些玩小众爱好的年轻人,他们不一样

年轻人圈层化的背后,是想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星球”

当代年轻人更倾向于与自己有相同价值观、态度和兴趣爱好的同类打交道,基于此,不同的爱好群体形成了特定的社交和消费圈子;在各自的圈层内,他们说着独有的“黑话”,互相抱团取暖,在圈层中找到归属感;而参与同好聚会,正是年轻人对圈层文化的重要表达形式

追爱豆很“上头”,一直追一直爽

对于自己喜欢的明星,年轻人表现出炙热的追星状态

收入与支出

消费支出

消费理念

消费决策

兴趣消费

情怀消费

家庭生活费和“搬砖收入”支撑年轻人的消费基础

这届年轻人,真的很会“浪”

“悦己”是年轻人消费的关键词

当代年轻人“理智”的性格特征,以及“自我”的生活态度也投射在他们的消费理念上:他们会因追求生活的品质而消费,平时既能省也会花,不崇尚大品牌,高品质、颜值高的商品反而对他们来说更具吸引力

年轻人更注重“情感式”消费体验

产品的实用性和功能是年轻人购物时的第一考虑要素,但不是唯一要素;成长在“要什么有什么”的物质环境里,年轻人的消费诉求正逐渐地从功能需求升级为情感需求,面对众多同类功能的消费选择时,他们的心会更加偏向于那些契合他们审美、价值观以及态度的产品,从而形成最终的购买决策

年轻人很舍得“为爱剁手”

年轻人对各自所在的圈层有着比较强烈的参与感以及认同需求,认为他们的兴趣爱好能给自己带来充实感、自信、陪伴感等价值,这些内心的需求驱动着他们以兴趣爱好为导向的消费逻辑

尤其对于小众圈层的爱好者来说,虽然爱好很“烧钱”,但出于精神上的满足感,他们对于自己所热爱的东西很少会考虑价钱的因素

IP联名及国潮消费品,年轻人直呼“真香”

正是出于情感消费以及兴趣消费的需求,当代年轻人对于IP联名产品也表现出了浓厚的消费意愿

此外,近年来年轻人对国货和国潮产品的消费意愿有了很大的提升,本质上是对于国家以及中国文化有着极强的认同感,国货和国潮产品折射出来的内在价值给予了年轻消费群体更强的情感归属

年轻化营销趋势

年轻化营销建议

年轻人成为未来消费市场主导力量,其消费逻辑为品牌营销提供思路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统计,我国1995年到2009年出生的人口数量为2.6亿,占总人口的19%;Z世代人群已开始陆续踏入社会,收入以及消费水平将会不断提升,未来他们将成为主导消费市场的群体

年轻人掌握消费决策权,市场的消费结构因年轻人的消费逻辑而改变,品牌需要考虑年轻人的价值观与消费观念,而进行精准且有效的营销活动

营销建议1:根据年轻人情感需求进行营销

社交是消费的因,也是消费的果,品牌营销需串联线上的社交平台和线下的社交圈层

营销建议2:为赢得年轻人的品牌认同而营销

根据年轻人消费逻辑,洞悉年轻人的品牌认同体系

品牌认同是用户对品牌的总体印象和判断,这一印象和判断是用户在与该品牌长期接触的过程中产生的,并通过用户的品牌联想得以强化;下面,我们从用户对品牌的理念识别、行为识别和视觉识别,三个层面来分析年轻人的品牌认同体系

营销建议3:对不同圈层年轻人进行精准化营销

打通多种营销渠道,多维触达不同圈层的用户

营销建议:内容营销

以UGC内容营销方式撬动更多年轻消费人群

移动互联网行业从增量市场变为存量市场,内容是延长用户留存、刺激用户活跃的关键,各大平台越来越注重内容生态壁垒的构建,而通过以内容为导向的路径来触达消费者也已成为品牌主流的营销方式

PART05数字媒体营销价值分析

数字化营销趋势

年轻人触媒兴趣

媒体营销价值评估与对比

媒体年轻化营销代表案例:网易传媒

品牌想要c位出道,首先要打入年轻人的“地盘”

目前,移动互联网超过三分之一的“江山”已被25岁及以下的年轻用户所“占领”,这批用户人均app安装数量超100个,较全网平均水平多出39个;身为互联网“原住民”,当代年轻人对移动互联网表现出较高的依赖程度,为各类品牌提供极大的营销机遇

年轻人对社交、购物、娱乐媒体表现出较高的兴趣度

移动互联网媒体已渗透到年轻群体生活场景中的方方面面,除了摄影、商务、学习、健康医疗等生活类的app,年轻人对于社交、购物和休闲娱乐方面的app也都展现出了明显的使用偏好

媒体营销价值评估方法

采用媒体营销价值模型评估不同媒体对年轻人的“品牌种草”能力

媒体营销影响力排名

综合考虑媒体在年轻人中的触及率以及品牌营销影响力,内容社区、新闻资讯、在线视频以及在线音乐这四类平台相对具备较高的营销价值;由于不同媒体在产品属性、内容特性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也会对用户形成不同程度的“品牌种草”能力

媒体年轻化营销代表案例

网易传媒在年轻化营销中很“出圈”

网易产品分析—LOFTER

网易产品分析—网易新闻

网易产品分析—网易云音乐

网易睿享生活圈营销体系赋能品牌多方位“圈粉”年轻消费者

网易传媒打造的睿享生活圈营销体系,整合了网易旗下的年轻化媒体资源,从“数据精准理解细致化内容影响多重渠道触达”的营销策略,来为品牌实现年轻人营销价值的最大化

网易传媒年轻化营销效果案例

网易传媒“花式”营销玩法,助力品牌解锁年轻人营销“新姿势”

年轻女性生活&消费洞察

不同城市年轻人生活&消费洞察

年轻女性的恋爱观

年轻女性更渴望遇到“灵魂伴侣”,对婚恋态度相对更“保守”

整体来看均有过半数用户认为爱情无关性别,灵魂契合更重要,其中,女生中有62.3%的用户表示赞同

男生相对于女生来说,更加愿意多尝试恋爱,找到自己真正适合的对象;女生则享受恋爱的同时,对婚姻的接受度高于男生

年轻女性的情绪管理方式

年轻女性面对的精神压力更多,对情绪调节的诉求高

年轻女性的兴趣爱好

年轻女性爱好很丰富,兴趣偏好相对更“文艺”

不同性别的年轻人,表现出不同的兴趣爱好偏好度:年轻男性群体更加偏好游戏、运动健身、二次元等兴趣爱好;而年轻女性则对于汉服/Lolita/JK、追星、阅读/网文、画画、美食、Cosplay等多种兴趣爱好表现出更强的热爱程度

年轻女性的娱乐消费

更喜欢到处体验生活的年轻女性,表现出较高的线下娱乐消费需求

在线上,年轻女性对于阅读和网文的消费需求更高,在音乐和视频方面的支出也相对高于年轻男性

在线下娱乐消费的对比来看,年轻男性相对更“懒宅”,而年轻女性更爱外出四处“打卡”

年轻女性的消费驱动因素

不同城市线年轻人职业观

高线城市年轻人的职业选择更多,主业副业齐创收

生活在高线城市里的年轻人,他们有着更多的职业选择,因此对待主职工作,表现出更加“不安分”的态度,如果工作不满意,更多的高线城市青年会选择裸辞

由于城市之间的生活成本、就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差异,高线城市里也有更多的年轻人选择“身兼多职”

不同城市线年轻人健康观

相比低线城市年轻人来说,高线城市年轻人更加注意生活作息与健康方面的资讯,接近半数用户时常给自己购买保健品,且有57.6%的高线城市年轻人会定期做体检

不同城市线年轻人娱乐消费

小镇青年的消费潜力正释放

对比不同城市线年轻人的娱乐消费情况来看,高线城市青年对于线上及线下娱乐的付费率普遍高于低线城市,但差异不算太明显,说明低线城市青年的娱乐消费能力也不低,甚至在游戏、音乐、线下沉浸体验馆(如密室逃脱、汉服体验馆等)、影剧院(如电影、剧场)等方面的消费占比略高于高线城市

报告说明

2.数据周期

3.数据指标说明

具体数据指标请参考各页标注。

5.报告其他说明

极光数据研究院后续将利用自身的大数据能力,对各领域进行更详尽的分析解读和商业洞察,敬请期待。

THE END
1.大学生婚恋观社会调查报告(精选6篇)所谓的婚恋观是人们价值观在婚姻、恋爱问题上的体现。1.背景: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生活日趋复杂化和多元化,致使人们的价值观随之发生变化。价值判断的多元性和行为观念的多元化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以往的婚恋价值评判体系和婚恋行为的相对稳定性。大学校园是社会多元化的集中体现,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集中地体现了社会主流价值观https://www.360wenmi.com/f/filek6o1d36g.html
2.《非诚勿扰》3“老外”考验中国女人婚恋观(图)影音娱乐“处男帝”鲁志焰和“环保哥哥”王豆腐这两集播出后,《非诚勿扰》的辐射能力就开始冲破国门走向了世界。前段时间,《今日美国报》就发表了题为《中国人被电视相亲征服了》的文章,探讨中国人的婚恋观念。 该报道承认,从《非诚勿扰》里,可以看出中国青年男女对爱情、浪漫的想法,也能看出中国社会、文化改变得多快,但同https://ent.sina.com.cn/v/m/2010-12-13/16593175752.shtml
3.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婚恋调查发布此外,对特殊性行为的规避也说明第一代独生子女在性行为上的保守性。他们对一夜情和同性恋等行为接受程度较低,特别是对同性恋,73.76%的人表示抵制或坚决不尝试。 报告认为,低龄化的初次性行为和稳定的性关系也从另一个方面表明第一代独生子女处在性观念和性行为的矛盾之中。 http://zqb.cyol.com/content/2008-10/15/content_2390471.htm
4.从传统走向现代:中国的婚恋与家庭变迁理论2010年之前,同意这一观点的比例逐年上升,之后,则明显下降,也即在一段时间的传统观念“回潮”之后又出现了明显的平等化趋势。随着年龄递增,女性的观念越来越传统,而男性则变化很小;女性世代效应呈倒U型,“60后”最保守;“85后”男性和女性的性别观念出现两极分化,即男性更保守、女性更现代。https://www.workercn.cn/c/2021-09-15/6819961.shtml
5.中国人的婚恋观12篇(全文)但当我们努力学习西方先进生产科技的同时, 所附带的西方文化也被引进过来并与我国的传统文化在观念上产生了冲突, 其中典型的当属东西方青年的婚恋观念问题。在摈弃了“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的固守, 经过“五四”运动的思想洗礼, 又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发展, 到目前西方婚恋自由观进入青年一代婚恋思想的时候,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pgffjalw.html
6.电影创作论文“不仅以对个人悲剧的关注规避了对历史悲剧的质问与反思,而且以剥夺、毁灭力量的缺席与超人化推卸了经历过浩劫的每个人都无法推卸的灵魂拷问与忏悔……是一种颇带自欺意味的救赎……”③其次,三十年的农村婚恋电影创作中,对女性寄予了太过厚重的期望,勤劳智慧、三从四德、温顺善良、坚忍顽强、恭俭温良、自我牺牲…https://www.sfabiao.com/fanwen/21885.html
7.头条文章①「偏财」在一般性小事上的得失观念很淡薄。吃得了小亏,也很少会因为小事去与人争论,即使是大事吃了亏,也能够以一种“过去就算了”的心态去面对。 ②「偏财」在“十神”之中,具有典型的不拘小节、气量宽宏的特质,它们小糊涂而有大智慧。 ③「偏财」虽然很讲原则,但是并不注重细节。生活中的「偏财」,就算是https://m.weibo.cn/ttarticle/p/show?id=2309404735776943636938
8.婚恋观念变得更保守了吗?#年轻人不想谈来自凤凰周刊【婚恋观念变得更保守了吗?#年轻人不想谈恋爱本质是风险厌恶#】#再见爱人爆火我们到底需要如何恋爱# 三对面临婚姻危机的夫妻踏上18天的旅程,镜头前那些充满张力的冷战、争吵与沉默,触及了人们对爱情、婚姻和家庭的深层思考。节目中的很多诉求都是由女方提出并主导的,它映射出来,中国社会无论是性别关系也好,还是家庭https://weibo.com/1267454277/P4ofSrgYz
9.2016年中国婚恋调查报告它既保守,又开放,既跳不出性别、家庭和收入等因素的藩篱,又在网络时代的浪潮里欲望滋生。究竟国人的爱情观念呈现出怎样的姿态?《事实说报告》在腾讯新闻客户端随机对5万用户进行了相关调查,用理性的数据还原感性的中国式婚恋。 恋爱群画像 调查发现,不论情感状态如何,都有五成网友使用陌生人社交APP,有过1到3次的https://wj.qq.com/article/single-66.html
10.女友网女性情感分享与生活服务互动平台,有“女友”的地方就有爱。http://www.ny1988.com/nvyouquanmeiti/nvyouzazhi/2023nian02qi/2023-06-29/498.html
11.乙游用户的分析:钱少事多舆论上叫的声音大但实际上婚恋观念接受度低和小部分声音大的个体要求是大女主实际群体大部分人是娇妻有什么关系,来佐证大部分人还是保守任何东西引进来都会本土化啊,日乙买断制打完也就算了,国内游戏都是长线发展拼流水的当然要维持用户黏性鹅厂分析乙游用户:钱少事多、舆论上叫的声音大但实际上婚恋 鹅厂对乙游用户的分析:钱少事多、舆论https://m.douban.com/group/topic/302483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