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记者万思、张丽云/文
多数地区未开展个别地区通过社区形式宣讲
有人说,婚前辅导能避免婚姻99%的坑,将婚前辅导比喻成婚姻的“驾照”考试学习,只有系统地了解婚姻中的雷区,才能避开一些“车祸”。
记者联系江西省民政厅社会事务处王主任,她表示,《规划》中确实提到婚前辅导教育这一概念,省民政厅在今年4月份也与省妇女联合会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婚姻家庭辅导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其中便提及“积极探索开展婚前辅导教育”。
据悉,目前已经在做婚前辅导教育的有新余渝水区、赣州瑞金市以及南昌西湖区,记者咨询了青云谱区、青山湖区、东湖区、湾里等地婚姻登记处,工作人员对婚前辅导教育还比较陌生。新建区和南昌县婚姻登记处工作人员则表示,婚前辅导教育听说过,民政部门大部分也是与当地妇联携手开展此项工作,但目前并未将婚前辅导教育单独拎出来进行宣传。
记者联系渝水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工作人员,对方表示,关于婚前辅导教育这一项工作,渝水区是通过进社区的形式宣讲,但进社区宣讲活动大部分参与者是已婚人士,因此,婚前辅导教育这一块并没有非常强的针对性。据悉,渝水区共50多个社区,去年已经进去30多个社区宣讲,今年会把剩余20多个社区做完,然后再想想如何开创性有针对性地加强婚前辅导教育。
今年5月20日,西湖区民政局婚登中心做了一次有益的尝试,联合南昌九州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开展了一次婚前讲座,当天前来登记的新人100多对,都积极参与其中,专家(心理咨询师)现场授课,给新人传授新婚知识。雷鹏告诉记者,之所以选在5月20日,因为当天前来登记的新人较多,有利于顺利开展婚前辅导教育工作。“反正也要排队登记,干脆听一听课,当天新人参与度还是很高的。”记者从南昌九州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了解到,今年4月至今,西湖区有70-80对新人咨询。南昌九州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西湖区婚登项目负责人张嘉宝告诉记者,就目前咨询方向而言,婚姻调解大于婚前辅导教育。
雷鹏也表示,由于资金的缺乏,婚前辅导教育无法常态化进行。“现在只能是依靠公益组织偶尔开展讲座,效果不明显。”南昌九州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人金旭告诉记者,今年申请的婚姻登记处社工服务项目资助金比较紧张,无法实现专家讲座常态化,再者,如果明年申请不到,很有可能这项工作就要停止。
要让婚前辅导教育常态化,成为各区婚登中心的“标配”,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雷鹏认为,需要新人提高婚前教育的意识,更需要政府出台对婚前辅导教育的政策支持、资金支持。
专家建议婚前辅导教育走进高校
“婚前辅导教育要新人达成共识,才能更好开展工作。”金旭说。
受访前,金旭刚刚调解一起离婚纠纷。男方27岁,女方22岁,6月3日结婚,当月30日就决定离婚。“一个月内闪婚闪离,这个行为很不理智。”这起纠纷,让金旭更加意识到,婚前辅导教育的重要性。金旭说,婚后面临角色的转变,很多新人不能及时进入角色当中,容易产生矛盾。在婚前辅导教育中,会让新人去学习如何应对婚姻不同阶段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亲密关系中如何换位思考等等。
金旭建议,让婚前辅导教育走进高校,或者在适婚年龄的团体内开展这项工作,让他们能早一些树立正确的婚恋观。
“婚前辅导教育应该比婚姻调解更应该引起重视,与其事后补救,不如提前预防,避免家庭中很多矛盾的发生。”雷鹏说。
南昌多个民政部门正在探索开发“婚前辅导”
记者了解到,西湖区民政局婚登中心一直在探索婚前辅导教育的形式,让更多的新人积极参与进来。“原来我们尝试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让新人在登记时了解新婚注意事项。但仅仅依靠我们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希望政府能加大婚前辅导教育的宣传,比如在今后的社区活动中增加‘婚前辅导教育’这一项内容等等。”
除西湖区之外,东湖区民政局婚登中心正在邀约10-20对新人,在办理登记当天开展新婚教育课,包括新婚注意事项、婚后事项讲解等内容,目前还在联系社团或其他机构指派专家。如果有场地、人数都达到条件,就可开班授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