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伊琍文章离婚!她曾说过现在重心在家庭

随后马伊琍发布微博:你我深爱过,努力过,彼此成就过。此情有憾,然无对错。往后,各生欢喜。

在2017年,马伊琍接受新京报采访时,称自己已经越来越豁达,且已经将生活重心转移到了家庭上。

回顾2017年采访,听马伊琍聊自己、家庭和女儿:

《奋斗》中叛逆的夏琳、《我的前半生》中有点“作”的罗子君,加之上海女人的身份,以及坊间传言,让很多没接触过马伊琍的人误以为她很“作”。但坐在新京报记者面前的这个,对很多事可以想得“通透”的41岁女人,不但不“作”,反而这两年活得越来越豁达。这,还要归功于她开始学会“自省自查”。

人物摄影/新京报记者彭子洋

马伊琍说,“我曾一度活得像唐晶(《我的前半生》中袁泉饰演的女强人角色),什么都不能成为我事业的绊脚石。”拍《奋斗》时,夏琳让马伊琍明白了“强势到底,最后不一定能得到真正的幸福。”而罗子君则让她意识到自省、自查的重要性,“当你要承认你身上是有问题的,是特别难的一件事。”所以近两三年,那个年少时从不服软,就算挨打也不会认错的马伊琍,变成了一个善于和别人说“抱歉”的人。

生活中的我并不“作”

新京报:前几集里的罗子君让大家觉得这个人挺“作”,你怎么看待“作”这件事。其实很多人都会觉得上海姑娘“作”,作为上海姑娘,你怎么看?

罗子君

她教会我要懂得“自省”

新京报:你之前发过一条微博“30岁遇到夏琳,40岁遇到子君”,这两个角色对你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马伊琍:这两个戏都是现实题材,30岁时大家都忙着谈恋爱和在职场上磨砺,很纠结,夏琳正好是处在这个阶段,那个时候的文艺作品中很少有这样的角色,基本上都是温婉可人、贤惠善良的女性,第一次有一个叛逆的、有个性的女性出现,所以对我来说非常重要。罗子君是女性到了前半生的结点,有很多事情的观点跟年轻的时候不一样了,有了沉淀,更多是反思和自省、自查,这个自省、自查我觉得二三十岁的女性是很少有人做到的,基本上都是到了35岁到40岁之间,必须学会这个,否则可能就会在相同的地方摔倒。

懂得自省自查的女人会越来越聪明。动图来自该剧官微

罗子君的年龄,对现在的女性来说非常重要,是大家比较热衷去探讨的话题。你现在走进咖啡馆,基本上太太们都在讨论这些话题,孩子上学、夫妻关系、自己工作跟家庭之间的平衡。这两个角色都是很符合我自己当下年龄段需要去考虑的问题。

夏琳给我的感悟就是再要强、再独立的女孩子,最后也不要一味地强势到底,因为强势到底最后不一定能得到真正的幸福。罗子君身上带给我的最重要的就是无论是在婚姻中,还是事业中,家人的亲情、朋友的友情相处当中,自省、自查是最重要的一点,当你要承认你身上是有问题的,是特别难的一件事。

倔强

从小就算挨打我也不会认错

新京报:从小到大,你也是比较强势的人吗?

马伊琍:是,就是不太服软那种。从小就是挨打也不会说我错了,硬着头皮,很倔。小时候我干过最倔的事就是每次跟我爸爸妈妈逛街不开心了,坐公交车回家,他们从前门上,我就一个人从后门上,他们看见我离老远,就很担心,喊我过去。越是喊我,我越生气,我就像没听见一样。这让我妈非常生气,她就说我居然当他们不存在。最后搞得所有人都看他俩,非常没面子。

新京报:“司令”是怎么被叫起来的?

马伊琍:这是景岗山给我起的绰号,他管他老婆叫“领导”,他老婆也姓马,我也姓马,就管我叫“司令”,他其实就是故意用这种你很厉害的方式,来调侃你。你知道,其实他们嘴上这么说,但内心是不会服软的。

新京报:翻看你的微博,觉得你的性格特别的“侠女”,比如之前呼吁商场设母婴室、呼吁一些关爱儿童的事情等等,是不是从小性格就是这种仗义执言型的?

婚姻VS事业

每个人到最后都要回归家庭

新京报:现实生活中,如何平衡婚姻和事业?

新京报:健康、事业、亲情、爱情、友情,如何排序?

马伊琍:健康、亲情、爱情和事业并驾齐驱,然后是友情。

新京报:感情观随着年龄的变化有什么改变吗?

马伊琍: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觉得爱情和亲情越来越重要。

★人生感悟★

从小就被教导,花男人的钱会被瞧不起

马伊琍出生在上海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父母十五六岁时做了下乡知青。马伊琍后来听父母讲当年的故事才得知,原来爸爸和妈妈是一见钟情,很年轻的时候就结婚了,不久就有了她。

当年只有未婚的知青可以返城回上海。父母打探了一圈,发现以他们的情况不但自己回不了上海,连马伊琍的户口都无法落在上海,于是俩人决定先离婚再办返城,“当时妈妈先回了外婆家,爸爸带我住在爷爷奶奶家。爷爷奶奶家是一个8平米的石库门的后楼,只有一扇朝北的窗户,很热很热。”

虽然大部分上海人信奉吃的可以不好,穿得一定要好,但从小家境并不富裕的马伊琍家,把家里大部分的钱都用在了吃上。“因为我妈妈手很巧,她总是把去年的衣服拆掉洗,重新绑起来换一个新的花样,我从小在穿上就没有落下过别的小孩。别人都以为我们家特有钱。”

马伊琍7岁时穿的毛衣,妈妈还一直留着。图片来自艺人微博

直到现在,马伊琍的爸爸妈妈都过得很节俭。“我小的时候,我妈妈每个月都给我存好像是20块钱,我有点记不住了,因为上海人很讲究嫁妆,她说你是姑娘,你将来要嫁人的,如果嫁人的嫁妆不丰厚,以后会被看不起的。那20块钱最后也没存出什么名堂,但是我还是记住我妈妈说的,你不要以为你以后嫁人,就全靠男人养活,你是女孩子,你一定要自己带东西过去,否则你就没有说话的权利。”

后来上大学,开始交男朋友了,爸爸也经常跟女儿说:“带钱了吗?请人家吃饭,不能花人家男的的钱,这样人家才能瞧得上你。”

没那么想要红,所以也就没什么得失心

中学开始学跳舞的马伊琍,15岁时进入上海电视台做了业余的舞蹈演员。而她的第一次表演经历正是在做业余舞蹈演员时,被制片人看中,出演了电影《刘海粟》的女主角,酬劳是800元。“当时我毫无表演经验,但是也演了,现在回想起来真是一次糟糕的表演。”也是这次经历,让马伊琍想要学习表演。

1998年马伊琍从上海戏剧学院毕业,不久便有北京的剧组找她拍戏,“我觉得我运气算好的,没怎么跑剧组、投简历。”

《还珠格格3》

2002年,因出演电视剧《还珠格格Ⅲ之天上人间》中夏紫薇一角,被众人认识,2007年的《奋斗》将马伊琍的事业推上了一个高峰。

《奋斗》

“《奋斗》的时候我自己没有什么感觉,是因为播的时候我正结婚准备生孩子呢,到底有多红,当时完全不知道。其实我一向比较知足,没有多么想要红,当明星,一年要拍多少部戏。那时我就认识黄奕了,她一部接一部的,二三十天就能拍完一部,又赶下一部,我说你们怎么可以接到这么多戏,我是一部戏拍完,要休息很久才能继续工作。我一直要的都不太多,所以也没有什么得失心。”

而近两年,马伊琍每年都保持着一部到两部的作品,《小爸爸》《北上广不相信眼泪》《中国式关系》《剃刀边缘》再到最近热播的《我的前半生》,马伊琍用不紧不慢的步调,保持着每部作品的收视和口碑。

《小爸爸》

《北上广不相信眼泪》

《中国式关系》

《剃刀边缘》

《我的前半生》

★育儿手册★

上幼儿园,培养的是社交能力

和马伊琍聊天,必然讲到的话题就是“育儿”。作为家里的独女,马伊琍自认从小是被父母放养长大的,“小时候我不爱去幼儿园,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上小学,我记得开学第一天,我妈妈给我穿了一条娃娃裙,短到都能露出小短裤那种。我觉得她完全没把我当成一个已经上学的孩子对待,因为我那时长得很小、很矮、很瘦,还是她抱着我进的学校。”

而入学的头一个月,对她来说只有痛苦和恐怖。坐在课堂里,老师说:“请你们举起你们的左手。”马伊琍根本不分左右,就看旁边小朋友怎么做,自己跟着做。那天让她记忆深刻,“我觉得我很受打击,因为我完全不知道我要进入这样一个状态。”学校数学考试,中午放学,马伊琍没回家,爷爷就去学校找,看见她考卷上是零分,“考试题目是要求我们写奇数和偶数,我没学过,别的同学都能写出来,只有我不会。我爷爷就跟老师解释,说我真的是不知道,没教过我。”

马伊琍曾在微博上“爆料”过女儿爱上幼儿园的理由。

也正是因为自己小时候的经历,所以如今马伊琍坚持送女儿上幼儿园,“我不赞同那些把孩子放在家里找个家教的,我觉得幼儿园教的不是那些知识,而是怎么去跟别的小朋友打交道。我小时候就不爱去幼儿园,怕跟别人交流,也怕跟别人表达想法。所以我觉得社交能力对孩子是非常重要的。我希望我的女儿以后面对这样的情况时,不会手足无措。”

礼貌善良,要比规矩重要得多

有了孩子后,马伊琍说自己最大的改变就是更有耐心了,她也经常会在微博发表一些育儿经验,但是随着二女儿的出生,她又有了新的感悟,她发现自己之前对大女儿还是过于严厉了。曾经有一次,大女儿摔倒,她并没有主动跑过去扶,而是鼓励女儿一定要自己站起来。

马伊琍和女儿。图片来自艺人微博

有了二女儿后,马伊琍首先推翻自己的就是“规矩不要太早做”,“所谓的规矩就是是非。孩子只有礼貌和善良是需要从开始就坚持的,其他都可以睁一眼闭一只眼。孩子小的时候,要尽量满足她的要求,所谓的延迟满足,挫折教育,我一向都瞧不上这种,就是拿我们小的时候那一套来放在现在的孩子身上。”

至于两个女儿的性格,马伊琍笑称,大女儿性格随爸爸,“很容易服软,妹妹更像我,打死都不说我错了那种。这都是天生的,跟严厉不严厉关系不大。月子里妹妹就把我逼的完全没辙,发现用对姐姐的那一套对她一点用没有,后来我想起来,其实我就是这性格。她就是要哭够了,自己不想哭了,才算完,现在也是这样。也因为她很像我,我后来反而比较知道怎么对付她。”

现在携手走过11年后,终究还是走到了离婚这步,也只能祝福他们,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THE END
1.感情观指的是什么感情观指的是人与人之间除了工作学习生活外,还要在亲情友情爱情之间建立感情,特别是男女朋友之间、夫妻之间、亲人之间的一些看法、观点,互相之间的感情不一致的时候,就形成了感情观。也是对情感方面所产生的个人独到的审视眼光和面对情感时的态度。 爱情观爱情观是人们对爱情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它的内容主要包括:什么https://m.edu.iask.sina.com.cn/jy/3qlHPfqXUYx.html
2.什么是三观超正的感情观什么是三观超正的感情观 感情一开始,首先你要考虑的是喜不喜欢这个人;相处久了,你要考虑的是喜不喜欢当下的自己;如果自己变得暴躁卑微,连自己都看不上自己了,那说明这段关系其实没有把你变的更好,俩个人在一起的意义就是彼此鼓励,相互滋养,共同成长!https://www.chunyuyisheng.com/pc/topic/2672484/
3.天蝎座的事业爱情观是什么带你了解天蝎座的感情观天蝎座的事业爱情观是什么 带你了解天蝎座的感情观,天蝎座以其深沉、神秘和强烈的个性而闻名于世。在事业和爱情两个重要领域,天蝎座展现出独特的态度和观念。他们往往追求深刻的体验和真实的情感连接,同时在事业上也有着雄心勃勃的追求。本文将深入探讨天蝎座在事业和爱情http://hn21z.com/view/298660
4.理智与情感的婚姻观,对于婚姻观恋爱观的看法与埃莉诺不同,玛丽安在社交上同她的感情观十分相似,对待自己喜欢的人热情十分,关怀备至,对待不喜欢的连最起码的以礼相待也难以做到,总是冷潮加热讽,给予一副冷漠的面孔。这种情感或许是当时那个时代最推崇的情感观,但简借助玛丽安充分说明了这种情感观的不妥。玛丽安最后被威洛比抛弃,在他们所引以自豪的情感观的http://m.jbx668.com/q/q2qi281/
5.《人渣的本愿》中主人公们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感情观一月新番【人渣的本愿】的扭曲的恋爱故事,复杂的人物关系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而看过漫画原作的朋友也好,刚开始进入这部作品的朋友也好,也许都会因为剧情的内容而开始引发对现实世界的恋爱观的思考。 而这部作品中的角色的关系也非常复杂, 笔者曾经制作过他们的关系图:(第三话为止的角色)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0/1226/04/61730977_953499880.shtml
6.苏格拉底的感情观苏格拉底的感情观 今天我读到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 苏格拉底的学生问他什么是爱情?然后苏格拉底让他的学生经过一片麦田,然后让他从麦田中选出最大的那个麦穗儿,但是他只能选择一次。然后苏格拉底的学生从麦田走出来,但是他手里边连一个麦穗都没有,然后苏格拉底问他,你手里边为什么没有麦穗儿,学生说到,因为我害怕https://www.jianshu.com/p/895655e6dc41
7.密云最有名的算命先生排名前十名,属狗的人是什么样的,属狗的脾气生肖狗的感情观是什么样的? END 属狗的人性格怎么样 狗是阴性的,它是中国属相里的第十一个生肖,属狗的人有着下列的特点:坚定不移,品德高尚,英雄主义,有才智,讲道德,有责任感;他们的缺点是,焦躁不安,吹毛求疵,愤世嫉俗,自以为是,不善交际,不圆滑。 ˉ http://chongqing.qinyangming.com/news/5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