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在《五十大话》中提到,“人的一生其实干不了几样事情,而且所干的事情都是在寻找自己的位置。”
他指出,性格为生命密码排列了定数,性格的发展就是整个命运的轨迹。如果不了解这一点,必然会沦为弱者,而弱者常常通过残忍和强硬的方式来应对生活,但这种方式往往是徒劳的。
人在年轻的时候,往往充满了雄心壮志,希望自己成就一番伟业,希望自己光耀门楣,带着一股不认命的姿态,勇闯社会。
人在到了一定年纪的时候,就会发现,其实过好普通人的一生,就已经需要拼尽全力。
渐渐行至人生下半场的70后,经历了岁月的沧桑,经历了社会的捶打,聪明的人都开始认命,开始与自己和解。
曾国藩有言:“四十岁之前信命运,这是懦弱,可四十岁以后不信命,这是愚蠢。”
渐渐老去的70后夫妻,无论多有钱,都不要再折腾这几件事。
05、折腾身体,健康弄丢。五十多岁的陈粮,是一位地道的农民,夫妻二人非常能干,在村子里是出了名的。两个人管理着三个冬暖大棚,种植蔬菜,常年无休。年轻的时候,为了拼命赚钱更应儿女读书,如今儿女都已经有了较好的工作,也已经成家立业,按理说应该停下来歇一歇。但是,陈粮却不听儿女的劝告,执意继续辛苦种大棚,结果,在一次感到腰疼的厉害,去医院检查之后,却发现得了癌症。大棚只能荒废了,因为妻子一个人弄不了,还要照顾生病的丈夫。在病痛中坚持了不到半年,陈粮就去世了。史铁生说:“死不足惜,关键是活着,一个正常人的死,并不比一个残疾人挣扎着活下去更难思议,不幸的人挣扎地活着是生与死的较量证明着生,生命之美不在于一副完好的身躯,也不在乎生与死,死是容易的,活着却是难得。”人到了一定年纪,要学会看淡得失,看淡金钱欲望,注重身体,为自己活一次,善待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曾国藩有言:“灵明无着,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渐渐人到中年的70后,要有一颗“物来顺应”的心。无论未来我们会迎来什么,那都是我们无法预测的,不要过分忧虑,不要过分忐忑。无论我们现在会遭遇什么,不要心神复杂,只要静静地走下去就好,相信好运在前方。无论我们过往经历了什么,既然已经注定,已经过去,那就坦然接受,不要过分计较。有人说:“人这辈子有三天,我们都生活在今天,而过往抑或是将来的日子,交给命运就好,别总是纠结太多。”所以,渐渐老去的70后夫妻,学会给人生做减法,学会稳中徐行,学会守护家庭,学会未雨绸缪,安顿好自己的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