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生刍一束,其人如玉。”选自《诗经》()
A.《小雅.白驹》
B.《豳风.东山》
C.《陈风.月出》
D.《邶风.击鼓》
正确答案:A
2、名词解释四家诗
正确答案:指汉初出现的传授《诗经》的齐(江南博哥)人辕固、鲁人申培、燕人韩婴、赵人毛苌四家诗。前三家属“今文诗”,西汉时立于学官,分别亡于三国、西晋和宋时。《毛诗》属“古文诗”,东汉时立于学官,训诂多用《尔雅》,事实多本《左传》,流传至今。
3、问答题比兴在诗篇中有何作用?二者有何区别?
正确答案:比就是比喻,它在诗篇中的作用是描绘形象鲜明生动,能够把抽象的事理阐述得十分深刻。兴,按照朱熹的说法,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诗经.》之中大量使用兴的手法,用于起兴的物象在作品中主要能够起到四个方面的功能,或是烘托气氛,或是激发联想,或是象征隐喻,或是起韵无义,只是奠定全诗的韵脚。
比与兴两种技巧的差别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在诗人所要抒发的情意与选取的物象之间,两者相互影响的先后次序不同。一般说来,兴的作用大多是物象的触引在先,而诗人情意的感发在后;而比则是诗人心里大多已经有情意在先,然后选取物象借以表达出来。二是在情意与物象感发作用的性质方面,比与兴也有不同。兴的感发大多由于感性的直觉的触引,而不必有理性的思索安排。而比的感发则大多含有理性的思索安排。兴的感发多是自然的、无意的,比的感发则多是人为的、有意的。三,比和兴在诗篇中经常出现的位置不同,兴一般出现在诗篇的开头,而比在诗篇中出现的位置比较灵活,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中或篇末。四,比和兴与诗篇主旨的关联不同,比一般和诗篇主旨无关,而兴一般和诗篇主旨有关。
4、单选“死生契阔,与子成说”,“阔”的意思是()。
A.富裕
B.阔绰
C.宽
D.散
正确答案:D
5、填空题成语“夙夜无寐”的意思是()。
正确答案:早晚都不能入睡,一直在流亡的途中过着流离失所的生活
6、多选《诗经卫风硕人》写卫庄公夫人庄姜初嫁时美丽绝伦的诗句有()
A.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
B.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
C.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D.硕人其颀,衣锦褧衣。
正确答案:B,C
7、问答题结合具体作品说明赋、比、兴的含义。
正确答案: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为“六诗”或“六义。
1.赋是《诗经》中运用最多的表现方式。它可以是直接叙事,也可以是直接的刻画描写,还可以是直言其志或直抒胸臆。
A.直接叙事的如:《七月》
B.直接刻画描写如:《溱洧》以春日为背景,继而特写一对恋人相约游玩的对话,最后又转向青年男女踏春游戏热闹场面的描写。
C.直言其志和直抒胸臆,社会政治诗、情爱诗都是如此。
2.比,一般说就是比喻。
A.修辞意义的手法,诗经中最常见的一种情形,如《卫风硕人》中连用六个比喻描摹卫庄公夫人庄姜的美丽。
B.另一种情形是整首诗用比,如《魏风硕鼠》等。
8、单选如跂斯翼,如矢斯棘,如鸟斯革,如翚斯飞”描写的是()。
A.人
B.箭
C.鸟
D.建筑物
9、问答题简述孔子与《诗经》的关系。
正确答案:第一,孔子诗第一个将《诗经》选作教学内容的教师,又是第一位研究《诗经》的大师。他精辟地提出:“《诗》三百,一言以敝之,曰‘思无邪’。”“《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之名”“不学诗,无以言”——《论语》,竟有14处言及《诗》。
第二,孔子真正领会了《诗》的精髓,他从中领会到周人端庄方正的理性精神,从《诗》中悟出了中和之美的本质特征,更从《诗》中提炼出美刺的讽喻意识,他已完全突破了文学的藩篱,而是立体的,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俯视与研究《诗经》。
第三,《诗经》的成书诗一个漫长的过程,从鲁隐公初年到战国末年,《诗经》作为一部典籍,始终处于一个不断更新、补充、删节、完善的过程,孔子是参与了这一活动的重要学者。
第四,研究了孔子对《诗经》的认识和评价,尤其诗研究孔子从《诗经》中汲取精华,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意识形态理论—-儒学的过程,对于我们研究古代哲学、宗教、责骂化、思想的发展与流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0、问答题简述《七月》的内容梗概。
正确答案:一.《七月》这首诗叙说农夫一年四季无休无止的辛苦劳作。二.全诗八章,大体依照春耕、蚕桑、收割、打猎、修缮房屋和年关祭祀的次第,按月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