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诗经》中的爱情婚恋

爱情婚恋作为人类情爱世界最美好的部分,其价值不言而喻。《诗经》中那些以爱情婚恋为主要内容的诗篇则数千年来一直以其荡气回肠的力量在感动着我们。这些诗中既有反映男女相慕相恋相思相爱的爱恋诗;也有反映婚嫁场面家庭生活的婚爱诗;还有表现不幸婚姻给妇女带来痛苦的弃妇诗。这些诗广泛的反映了那个时代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面貌,充满了坦诚真挚的情感。本文将就爱恋诗、婚爱诗、弃妇诗这三个方面进行探讨,意在使读者对西周到春秋时代人们的婚爱生活有所了解;对《诗经》中的爱情婚恋诗的意义有所认识。1.引言

《诗经》是我国的一部古老的诗集,共收诗305篇。这些作品,最早的创作于西周初年,最晚的创作于东周的春秋中叶,全部作品产生在从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5世纪之间的500多年中。305篇诗,分《风》、《雅》、《颂》三类。其中,《国风》160篇,是15个国家和地区的民间歌谣;《雅》分《大雅》31篇和《小雅》74篇,是诸侯朝会所用的乐歌以及贵族社会各种典礼和宴会上的乐歌;《颂》40篇,是王室宗庙祭祀的乐歌。本文所探讨的爱情婚恋诗篇集中地收集在《国风》中,少数见于《小雅》中。这些诗篇为我们提供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这一时期人们的婚爱观念和风俗习惯。通过这些诗篇,我们也可以看到那一时期青年男女们淳朴热烈、率真健康的情爱世界。甜蜜的爱情是我们每个人都热切向往和追求的,这一点,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不会改变。因此,可以说《诗经》中的爱情婚恋诗真正触及到我们每个人的灵魂深处,写出了那可贵的人性之美,让我们为之倾倒。同时,诗中的人和事也带给我们许多思考,许多启发,让三千年后的我们又为之猛醒。

2.一派天真烂漫的爱恋诗篇

2.1爱恋诗的社会意义

《诗经》中的爱恋诗的产生,一定有它自己特别的社会意义在。问题在于,这个意义是什么?在我看来,至少有以下两点不容忽视:

一、爱恋诗的产生,使我国先民的情爱世界得以书面化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那么,在追寻《诗经》中的爱恋诗的社会意义时,能否这样说呢?《诗经》中的爱恋诗的产生是我国先民的情爱世界的首次书面化呈现。我以为,这是古老的《诗经》为中国文学作出的一大贡献,也是爱恋诗产生的重要的社会意义所在。文学作品是要反映社会生活的。诗歌作为文学作品中的女神,反映社会生活,彰显人类性情,当然是义不容辞的。尽管在手法上,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之别。作为中国文学的源头,《诗经》以现实主义的手法表现了《诗经》时代的社会面貌。作为中国诗歌的鼻祖,《诗经》细腻地深入地描写了《诗经》时代先民的情感世界。就其一部分比如爱恋诗来看,人类在情爱活动中的种种幽微难言的情愫,在《诗经》中均有表现。那么,把一种内在的情感外化为歌,外化为诗,外化为书面记录,这是不是《诗经》的一个社会意义呢?这是不是《诗经》爱恋诗的一个社会意义呢?

二、爱恋诗的产生,使我国先民的情爱世界得以理想化

文学作品反映社会生活,更进一步,文学作品也影响社会生活。当一个作家以一部文学作品来反映他生活的时代的面貌时,许多很主观的因素会使他的作品与实际生活相去甚远。这是很正常的,也是很积极的。让生活中好的东西更好一些,让生活中坏的东西更坏一些,这是文学表现的惯用手法。从这一角度来看,《诗经》的爱恋诗,使我国先民的情爱世界得以理想化,也正是此类诗歌的一个积极的社会意义所在。

2.2爱恋诗表现的美好人性

《诗经》中的爱恋诗是我国先民情爱世界的反映,也是人类美好情感的表现。通过这些诗,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先民的美好人性,可以看到世道人心的希望。本章节,我将从男女两个方面对《诗经》爱恋诗表现的美好人性略作分析。

一、本色的好男子

唯大英雄能本色。读《诗经》中的爱情篇章,我们随处可见那般本色的好男子(当然,也有那般腌臜的坏男子,此处不论)。他们也许并不孔武有力,并不冲锋陷阵,并不杀戮无算。然而,他们或敢爱敢恨重情重义,或活力四射阳光灿烂,他们是姑娘心中的大英雄。

二、多情的俏姑娘

在《诗经》中,忧郁的女性虽不胜枚举,然而,活泼的、顽皮的、自尊自强的、精明能干的、勤俭持家的女性也所在多有。这些多情的女子给质朴的《诗经》增添了靓丽的颜色。

在《郑风·褰裳》中,作者就塑造了一个爽朗顽皮又略显泼辣的女子形象。诗歌一开始,她就用仿佛是提醒却又仿佛是警告的口吻对心上人说:你要是真心想我,就提起衣襟淌过溱河来找我。你要不想我,难道我就再没有人爱了吗?小憨货!你憨不憨呀!“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在这里,姑娘是自信的,也是自尊的。你要爱我,真心想我,你就来找我;你要不爱我,天下就没有别的男人了吗?当然,这样说,绝不意味着姑娘对这份感情就满不在乎,有也可,无也不是不可。不是这样,绝不是。恰恰相反,她对感情应该更在意,但倔强的她就偏偏不愿意在心上人面前示弱。或者说她要用这种方式博得心上人更多的疼爱怜惜。这就是个性。这就是脾气。这就可爱又可亲了。而且,越是如此,小伙子恐怕就越是爱她吧?这样的俏姑娘,我见犹怜,何况他士。

3.充满幸福憧憬的婚姻生活诗篇

3.1婚爱诗反映的婚姻习俗

一、娶妻如何?匪媒不得。

二、仲春之月,令会男女。

三、黄昏之时,女因男来。

3.2婚爱诗反映的社会状况

3.2.1社会生产状况

另一个经常见到的场面就是渔猎。毫无疑问,在先民的生活中,渔猎是占着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的。当时,饲养业尚不发达,人们的肉食多数来自渔猎。况且,飞禽走兽游鱼,自生于天地之间,更无需人们劳力费神。因此,种植之余,渔猎活动十分频繁。《郑风·女曰鸡鸣》中的男子在大清早被妻子叫醒,要做的工作就是打猎。“将翱将翔,弋凫与雁。”“弋言加之,与子宜之。”即是对狩猎场面和猎物处理的叙述。再读《陈风·衡门》,那欢会之后的男子干脆如此率真地唱道:“岂其食鱼,必河之鲂?岂其娶妻,必齐之姜?岂其食鱼,必河之鲤?岂其娶妻,必宋之子?”连唱歌时的比兴都涉及到鱼,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渔猎甚至已经是深入到人们潜意识中的一项关乎生存的重要活动。

3.2.2政治状况

就政治状况而言,不容乐观。这一点,四诗风雅颂,均有不同程度的表现。黑暗的政治导致了社会混乱,战事频仍。于是,当男子被迫从军征战,生产任务和家庭重担就自然地落在女子肩上。读诗至此,你能一遍遍地听到那些身心俱疲的姐妹们的凄苦之声。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这是《王风·君子于役》中的第一节,写一个妻子思念服役远方的丈夫。“不知其期”点明服役的期限遥遥;“曷至哉?”则诉尽思心的难耐。夕阳西下了,鸟儿归巢,禽畜入圈,妻子却心怯空房。试问,这一切凄苦的根源是什么?政治!黑暗的政治!黑暗的政治导致战争,战争导致善良的人民妻离子散。然而,妻子们是无奈的,她们只好向生死未卜的丈夫祈福一声“苟无饥渴”后,再回转身把不属于自己的沉重的十字架默默地背起来。

当然,也有把自己的苦楚诉诸言辞的。《周南·汝坟》如此写道:“遵彼汝坟,伐其条枚。未见君子,惄如调饥。遵彼汝坟,伐其条肄。既见君子,不我遐弃。鲂鱼赪尾,王室如燬。虽则如燬,父母孔迩。”从诗的末章来看,这也是一首思妇的歌。不同于《王风·君子于役》的是,在本诗中,服役的丈夫因故回来了。于是,夫妻间有了对话。妻子对刚刚归来又要远役的丈夫提出了“父母孔迩”的残酷现实。这是对丈夫的诉苦,然而,却又不止此也。在她无助的哭音中,仿佛使人听到对混乱的时代黑暗的政治的控诉。

总之,在读《诗经》的时候,在读到关于婚姻生活中的思妇的诗篇的时候,总让人心生怜悯。她们往往琴瑟相谐伉俪情深,然而,生当诸侯争霸的时代,她们不能自已。是的,她们不是弃妇而等同弃妇。归根结底,都是政治惹的祸。

3.3婚姻生活中先民的幸福憧憬

产生《诗经》的时代,当然不是人们理想的黄金时代。诸侯之间的争霸战争此起彼伏,给社会造成极大的破坏,人们的生活苦不堪言。然而,越是在苦难中,善良的人们就越是表现出一种强烈的对幸福的憧憬。这种心理,我们可以从多首诗中找到证据,其中《周南·桃夭》和《郑风·女曰鸡鸣》是很有代表性的。

《郑风·女曰鸡鸣》则以一个生活小片段来表现一对青年夫妇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周南·桃夭》不同的是,这首诗中,多了夫妻二人对自己生活的经营。“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子兴视夜,明星有烂。’‘将翱将翔,弋凫与雁。’”从文本看,丈夫一大早即被妻子催起,随即是对丈夫外出打猎的描绘。这些都可看作是夫妻二人对自己生活的惨淡经营。如此披星戴月夙兴夜寐,当然不是无的放矢的,他们有自己的向往有对未来的憧憬。诗歌第二节,诗人借女子的口道出缘由。“弋言加之,与子宜之。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这几句诗,从对丈夫狩猎的祝福、自己的做法和对自己婚姻生活的祈盼三个方面表现妻子,其情殷殷,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之心跃然纸上矣。自然,再看诗歌第三节,我们还会发现,丈夫的心与其妻一般无二。“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他们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自己的爱人高兴一点;通过自己的经营,使自己的生活舒心一些。在他们的心中,对生活的希望和憧憬从未消失。因为,尽管现实常常使他们倍感煎熬,然而,在煎熬中,却又有不可言传的幸福在。

4.令人心生怜惜的弃妇诗篇

4.1弃妇诗反映的婚姻破裂的原因

就一桩婚姻而言,其圆满与破裂的原因当然是很复杂的,远非一篇小文所能道尽。本章节将就以下四个方面来作简要分析。

囊中多金使丈夫具移情别恋之力。“田舍翁多收了三斗米也想易妻”,这与时下人们挂在嘴边的“男人有钱就变坏”真是何其相似乃尔!这种情况在《卫风·氓》和《邶风·谷风》中都有描写。《卫风·氓》说:“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邶风·谷风》说:“昔育恐育鞫,及尔颠覆。既生既育,比予于毒。”《小雅·谷风》说:“将恐将惧,寘予于怀。将安将乐,弃予如遗。”这几句诗是弃妇的自诉不幸,是弃妇的悲叹不公,同时也是弃妇对丈夫的道德批判。嫁到你们家这么多年,繁重的家务我从不推脱。早起晚睡,披星戴月,也不是一天半天了。现在家境好了,你就对我如此暴虐。可以看出,三首诗对这一问题的叙述大同小异,均表明家境好转是丈夫把休妻付诸实施的一大原因。只是《小雅·谷风》把话说得更明白。

男权社会使丈夫遂移情别恋之愿。正如母系社会是女子的黄金时代,父系社会则是男子的黄金时代。进入封建社会,男权或者说父权、夫权更上层楼,渐臻无以复加之境。妇女则渐成男子的附庸,家里的花瓶。在“三从四德”和“七出”的束缚下,她们失掉了自己作为人应具的权利。比如说,她们甚至丧失了姓名权,最为要命的是,她们丧失了经济权。经济权的丧失使她们连基本生活都不得不寄托在夫家,何谈其它。如此一来,夫家或者说男子就对女子有了裁判的权利。《诗经》中描写的情景正是出现在我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这一阶段,男权已经确立并巩固。从诗中来看,如《邶风·谷风》中的女主人公就是在丈夫“宴尔新婚”的时候被扫地出门的;《小雅·白华》中的女主人公也是在“维彼硕人,实劳我心”的情况下被遗弃的。男子可以以莫须有的或者是欲加之的罪名将妻休掉另娶新欢,这不能不说是男权社会成全了男子而糟践了女子。

4.2弃妇诗表现的女性性格

在《诗经》中出现的弃妇是有各自不同的性格特征的。但归纳起来说,可分以下两种:

一、自怨自艾的柔弱女子

二、自信自尊的巾帼丈夫

4.3弃妇诗对社会的几点暗示

读罢《诗经》中的爱情诗篇,掩卷而思,有如下几点激荡心海,拂之不平。列而述之。

一、我们要真正的男女平等

我们要真正的男女平等。斯言谓何?即不要《诗经》时代的大男子主义,也不要某某时代的大女子主义。当生产力发展了,社会进步了,当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达到一定程度了,民主自由的观念就会深入人心,人们追求民主自由之心也会随之大盛,社会因此而发生极大的变化。然而,就我国的妇女解放运动来看,我不敢说失败,但我认为,至少多数姐妹并未理解透彻男女平等的真实含义。于是我们看到,当姐妹们理直气壮地以男女平等为凭来维护自己的某些权益的时候,事实上,她们已然凌驾于男子之上,一副大女子主义的模样了。几千年的压迫与剥削,使得她们的身心受了巨大的创伤,于是一旦时机来临,就要追还,就要报复,在自以为天经地义的维权运动中,忘却了自己作为一个人的本分。自然,也就失掉了自身的尊贵,显得那么小家子气(或者说泼妇气)。我们不要大男子主义,我们也不要大女子主义,我们不要非此即彼的两个极端。我们要真正的平等。我们都应该深刻地认识到自身作为人的可贵和局限,彼此尊重,互相爱惜,不欺凌,不侮辱,在历史的启示中,在现实的土壤里,培育一种全新的诗意的两性关系。

二、要平等就不能丧失经济权

三、教育是百年大计

这就要教育,并且,要教育得好。

5.结论

在我看来,作为中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以一种朴素的大气为中国文学启了航,而《诗经》中的那些情爱诗篇则像海边沙滩上一枚枚雅致的贝壳,让人无论行了多远,都忍不住要频频地回头张望。因为,那些面容,历数千年而依然鲜活;那些情感,历数千年而越发真挚。在物欲横流的今日,一遍遍地读这些朴素的诗篇,使人犹如醍醐灌顶,心中俗念顿消。这是《诗经》带给我们的福音吧。自然,由于时代的原因,《诗经》也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对于这一点,作为后学,我们可以改过自新,却不必求全责备。因为,一个伟大的传统能够带给我们的利永远大于弊。

THE END
1.论《诗经秦风》的婚恋诗毕业论文经管文库(原现论《诗经-秦风》的婚恋诗毕业论文 https://bbs.pinggu.org/thread-13145984-1-1.html
2.2021汉语言选题汇总陆游爱国忧民的诗歌不同于其他诗人的同类诗歌,其内心深处涌动着一股极为强烈的自负执拗的心理情结。陆游爱国诗的创作有其鲜明的特色,同时又具有造境重复,前后矛盾的弊病,与诗人标举的"工夫在诗外"的诗学观大有出入。从诗人的生平际遇和心理分析着手,以期对陆游爱国诗的创作有更深入的认识。 https://wenxue.lzjtu.edu.cn/info/1028/1912.htm
3.诗经里婚礼习俗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诗歌可以分为祖先颂歌、农事诗、燕飨诗、政治抒情诗、战争诗、婚恋诗等。从各个方面全方位的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画片。这里,着力于谈谈《诗经》中的婚恋诗,尝试从这些诗歌中探讨当时的婚姻形式跟礼俗。 一、周代的婚姻形态 https://www.da-quan.net/wa/dtye37han33hc7catdh.html
4.QQ三国谋士大赛答案大全17.哪一部是契诃夫的作品?A伊凡诺夫18.下列哪一个是俄国文学家?A契诃夫19.出自李白《邯郸南亭观妓》的诗句是哪一句?A歌鼓燕赵儿20.下列哪一部是元曲?A天净沙秋思21.下列哪个是爵位之一?A公22.《荷塘月色》的作者是谁?A朱自清23.哪个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A木星24.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唐代https://m.360docs.net/doc/4b7935711.html
5.浅析《诗经》中的婚恋观及当代价值——以婚恋诗为考察中心本文旨在通过对《诗经》中婚恋诗反映的婚恋观进行呈现,并从中思考其对当代的婚恋观的价值,为促进当代和谐的婚恋模式提供思路。 婚恋诗的界定 婚恋诗是《诗经》的重要组成部分,《诗经》婚恋诗中蕴含着《诗经》时代人们在婚恋生活中所保有的爱情观念,也蕴含着《诗经》时代人们在婚恋生活中所秉持的婚姻观念。这些婚姻https://zhuanlan.zhihu.com/p/534156390
6.《诗经》的现代意义(精选八篇)摘要:《诗经》塑造了丰富多彩的女性形象,她们或哀婉悲戚,或大胆热情,或懦弱痴情,各种女性角色被描绘的淋漓尽致,栩栩如生。同时,《诗经》作为反映周人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也反映了那个特定时代的女性生活状况和社会历史地位。本文以对《诗经》中不同的典型女性形象分析为切入点,探究《诗经》中女性形象所昭示的社会意义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98547rr.html
7.诗经男性视角分析女性形象论文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设计二选一) 此处为题目,楷体_GB2312,二号 学院:楷体GB_2312,小三号字 专业:格式同上 届别:格式同上 学号:Timeshttps://www.jianshu.com/p/c887fc51bc4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