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目前青年婚育现状,于2024年10月25日至2024年11月25日开展此项调查。现将调查结果反馈如下:
一、在线调查结果
1、您的年龄为:
18-22岁54%
23-26岁22%
27-30岁22%
31-35岁0%
36岁以上2%
2、您的性别为:
男性54%
女性46%
3、您的最高学历为:
初中及以下9%
高中/中专/技校/职高3%
专科25%
大学本科38%
硕士及以上25%
4、您是否有海外留学、工作经历:
是12%
否88%
5、您的职业是:
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38%
民营企业主或合伙人0%
国企员工6%
私企员工9%
外企员工0%
个体工商户0%
自由职业者0%
务农人员0%
学生45%
其他2%
6、您目前居住地在:
城镇74%
乡村26%
7、您的住房情况是:
商品住宅77%
非商品住宅(自建房等)12%
无产权住房(租房等)11%
8、您的情感状况为:
单身54%
有伴侣46%
9、您的婚姻状况为:
已婚16%
未婚83%
离异0%
再婚1%
10、您对婚姻的态度是:
非常满意25%
比较满意12%
一般38%
比较不满意9%
非常不满意16%
11、您期望的结婚年龄是:
23-26岁13%
27-30岁60%
31-35岁16%
36岁以上11%
12、您的子女数量为:
0个90%
1个6%
2个3%
3个0%
3个以上1%
0个38%
1个48%
2个9%
3个以上5%
14、当您考虑结婚与否时,请将以下因素按照优先级排序:
经济因素61%
情感因素32%
家庭因素3%
社会因素4%
15、当您考虑生育与否时,请将以下因素按照优先级排序:
经济因素74%
情感因素12%
家庭因素0%
社会因素5%
16、结婚生子是人生的必须。
非常同意9%
比较同意12%
一般22%
比较不同意6%
非常不同意51%
17、结婚、生育是人生的重要事件,需要做好充分准备。
非常同意51%
比较同意32%
一般12%
比较不同意0%
非常不同意5%
18、结婚、生育会给生活带来幸福。
非常同意12%
比较同意6%
一般48%
比较不同意9%
非常不同意25%
19、稳定的住房是婚育的必要条件。
非常同意77%
比较同意16%
一般6%
非常不同意1%
20、结婚、生育主要是为了满足父母期待。
非常同意16%
比较不同意3%
非常不同意21%
21、如果政府能提供更多保障婚育的政策,我会更愿意结婚、生育。
非常同意35%
比较同意19%
一般35%
非常不同意8%
非常了解16%
比较了解25%
一般41%
比较不了解9%
非常不了解9%
23、您认为未来开展什么类型的政策、活动,能够更好地帮助解决青年婚育问题(可多选):
增加婚育假期29%
增加优质教育19%
青年联谊活动5%
假期儿童托管9%
婚育知识科普6%
婚育补贴补助24%
婚育文化推广8%
二、调查结果分析
此调查问卷共设计了23个问题,参与调查的主体为18-40岁的青年,18-24岁的占54%,23-26岁的占22%,27-30岁的占22%,31-35岁的占0%,36岁以上的占2%。其中女性占46%,男性占54%。
三、下一步举措与计划
根据现有调研成果,为进一步改善青年婚育现状,解决青年婚育面临的诸多挑战,未来可以从以下方向持续推进政策措施。
二是充分落实经济支持。考虑到青年人所面临的经济压力和住房问题,政府要持续调控房地产市场,稳定房价,开展青年“集中看房”“集中推销”等活动,稳住青年群体购房预期。通过提供贷款利率优惠或者首付减免政策,采取各种金融支持措施来帮助年轻家庭购房,减轻年轻人购房负担。将青年婚育安居支持纳入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指标体系,有计划设计保障性廉租房、经济适用房或共有产权房。加强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的政策供给区分度和差异性,给予一定租房补贴或根据区域限定租金范围,为婚育青年提供全覆盖形态的安居支持。
三是健全完善制度保障。建立健全以家庭为单位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将国家生育支持政策、企业社会责任、父亲育儿责任纳入育儿责任范畴,切实缓解母职压力。持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全更充分的社会支持网络,在婚育假期、托育服务、教育公平等方方面面为年轻夫妇提供更多支持,减轻照料压力,以完备的婚育制度为青年婚育提供坚实后盾。以青年发展型城市创建为契机,着力打造相亲公园、青年咖啡馆、图书室等,创设轻松、时尚、多元交友空间。配备设置青年亲密关系咨询室项目,提供亲密关系咨询或心理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