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已到适婚年龄他们应如何建立正确的婚恋观?

已到适婚年龄的90后,面对爱情和婚姻,如何建立自我认同感和正确的婚恋观?

真正的浪漫,叫与子偕老

时代变迁,年轻人的婚恋观悄然发生着变化。《当代青年群体婚恋观调查报告》显示,当代青年择偶更注重“内在的匹配度”,近七成青年择偶“愿等待不愿将就”。

据统计,2018年全国结婚率仅有7.2‰,为2013年以来的最低值。晚婚、不婚,甚至“随便”“不靠谱”“不忠诚”的标签也贴在当下一些年轻人的身上。已到适婚年龄的90后,成长于一个文化和经济环境不断发生变化的时代,面对爱情和婚姻,如何建立自我认同感和正确的观念,如何让自己的感情和婚姻既成熟稳定又浪漫圆满?

恐婚,并不是不相信爱情

王芃的家乡是一个四线城市,她不喜欢小地方的闭塞,从小就渴望繁华的都市。高中毕业,她考到了上海,也如愿留在那里奋斗。

然而,经过4年的打拼,她却不得不承认,上海早已不是仅凭自己的渴望和梦想就能安身立命的地方。她与同样家境不富裕的男友已经相恋5年,虽然手中有些存款,但对于在上海买房来说,依旧杯水车薪。

如今,似乎在每个人的身边都有那么一两个到了30多岁,依然没有结婚的亲戚或者朋友,即使家里再怎么催促、逼婚,都无动于衷。

即使是有稳定恋情的年轻人,其中不少也表示不敢轻易“谈婚论嫁”。生活成本不断攀升,结婚后又必然会考虑生子和育儿的支出,从个人到家庭的转变并非易事。

采访中,一些年轻人吐槽,曾经流行的“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都是耍流氓”已经过时。恋爱和结婚,在一些年轻人看来,不再是一条绳上的因和果,在生活的压力面前,已经成为两个不同的概念。

但在他们看来,恐婚并不代表不相信爱情。调查显示,72.1%的90后相信真爱的存在,但他们认为“相恋是两个人的事,婚姻则是两群人的事”。比起上一代人,他们更注重精神上的沟通和交流。“好看的皮囊很多,有趣的灵魂很少”,年轻男女更看中三观上的契合和共鸣。

远离消极婚恋观,遇见对的人

面对恶意的背叛,当然不需要容忍,但同时也应该意识到,世上没有天作之合的完美爱情,一言不合就吵闹打架拉黑发朋友圈,这种无法控制情绪的处理方式远不够成熟。除了宣泄情绪,对于深入了解对方毫无帮助,甚至会引来对方的冲动报复。如果想要“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那就必须投入爱心和耐心去磨合。

婚恋专家认为,注重心灵合拍,崇尚美好爱情,坚持等待“那个对的人”,这无可非议。毕竟本着对婚姻负责的态度,在感情基础上建立起的家庭,才更加稳定和幸福。然而,一些都市适婚青年坚持“宁缺毋滥”,晚婚、不婚现象越来越常见,究其原因,是消极的婚恋观起了助推作用。比如,有的年轻人抱有太理想化的想法,稍有“不合拍”便放弃进一步接触的机会;有的过于放大婚后的经济压力和育儿负担,缺乏承担家庭责任的信心和勇气。

恋爱婚姻是每个人必然要面对的人生课题,任何人都有追求美满婚姻的权利。然而,任何理想都要建立在实际行动之上,美好的爱情更需要主动争取。年轻人应该树立更加积极的婚恋观,要相信“在辽阔的生命里,总会有一朵祥云为你缭绕”,不一味排斥相亲等接触异性的机会,为自己的幸福而主动出击,努力把自己变得更好,勇敢去爱与被爱,才有机会遇见“那个对的人”。

与子偕老,不是童话

“牵手一辈子”是每对新婚夫妇对彼此的承诺,但真正浪漫的,是牵着手一起慢慢变老。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中国人一向重视家庭在个人成长过程中的作用,素有“天下之本在家”之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无论经济社会如何发展,对一个社会来说,家庭的生活依托都不可替代,家庭的社会功能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都不可替代。”

有相爱的父母,才会有幸福美满的婚姻,才会有家风正、爱心足的家庭。一些恶俗的影视作品中,宣扬“傍大款”“找小三”,不负责任的高离婚率,似乎在这个时代,美好稳定的婚姻成了落伍的事。但与人们想象的不同,调查显示,近九成90后认为婚姻应该忠诚,对出轨行为零容忍。

业内专家认为,婚姻和爱情的世界里,志同道合应该放在首要地位。只有思想品德、生活情趣、事业理想都一致,才可以一起承受艰难困苦,最终演绎出一段幸福的婚姻和爱情。

其实爱不仅仅是得到,更重要的是要为彼此付出。采访中,不少年轻人直言自己的爱情还需要成长。作为独生子女,他们被父母长辈照顾得过于周到,使得他们的责任感相对淡薄,且更强调个人权利的伸张。因此,他们在关系中更愿意享受爱情的甜蜜而非承担经营的重任。

一份白头到老的感情会让人终生充实而愉悦。心理学家王薇华表示,虽然个人的成熟并不一定要通过结婚生子来成就,但人生短暂而孤独,很需要坚实的亲密关系链接来获取安全感和责任感。(记者尹晓燕)

THE END
1.你见过哪些不敢苟同的婚恋观?你见过哪些不敢苟同的婚恋观? 鸠占鹊巢 我把姐姐逼上了绝路 “ 我和姐夫的爱恨情仇 ” (1) 如今,我和姐夫结婚已有十年之久了,可在亲朋眼里,我却还是那个令人不齿的“坏女人”。我和姐夫的孩子现在都长大成人了,还改变不了周围人对我的看法,你说我这辈子是做的什么孽啊?当初一时糊涂毁了一个家,毁了https://story.hao.360.cn/topic/LNHWPkTsNHz6Pw
2.大学生婚恋观社会调查报告(精选6篇)当代青年,或追求爱情,全力以赴;或卿卿我我,两情相悦;或身陷囹圄,奋不顾身。当代青年,或勤恳耕耘,养家糊口;或家庭和睦,儿女绕膝;或四分五裂,身心俱疲婚恋观就是异性之间在生理、心理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下互相倾慕和培养爱情过程以至于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思想观念。爱情作为人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情感,在人们的学习、https://www.360wenmi.com/f/filek6o1d36g.html
3.《父母规》原文注解及读后感一个家庭如何才能安定呢?取决于家庭中的最重要的两个人:父母。《易经》中说:“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论语》中说:“父父子子”,说的是父母要有个父母的样子,子女就会有个子女的样子,说的就是上位者(父母)对下位者(子女)的影响。俗语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反之就是“上梁正,则下梁正”,说的也是“https://www.meipian.cn/29syqijg
4.马伊琍新作《在远方》被质疑“婚恋观”不正?这恰是该剧的亮点(在马伊琍新作《在远方》被质疑“婚恋观”不正?这恰是该剧的亮点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真实的爱情远比“纯爱剧”复杂得多。最近,由马伊琍、刘烨、 梅婷、保剑锋等中生代演员联袂出演的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在远方》因三观问题饱受热议。【《在远方》海报】其焦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路晓鸥(马伊琍饰演)在明知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0559600/
5.当代年轻人婚恋观:婚礼不再是必然选项ifanrTalllk不想,不办,因为打算把一切扼杀在摇篮:不结婚。 Yo Gor/ 婚礼策划 最大原因是婚礼过程习俗上的繁琐过程吧。曾经接触过两对新人,他们在之前有过好几次当伴郎伴娘团的经验,提及到觉得接亲出门,玩游戏等等这个过程太繁琐,对于现代年轻人或重或轻的社恐症来说,太尬场和千篇一律。也有一部分原因是消费观的转变,毕竟https://36kr.com/p/1721940633746432
6.大学生婚恋观调查问题8篇(全文)大学生婚恋观调查问题 第1篇 《关于大学生婚恋问题的调查报告》 一、前言: 目前我们正之前春年少,内心里充满着激情热情,感情方面对爱情也有着一份期待,而在个人方面,有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情人眼里出西施;在梁山伯眼里出英台;在朱丽叶眼里出密欧。可是又有言一千个人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作为大学生的https://www.99xueshu.com/w/file0ys8l6r4.html
7.结婚五年亲家无需见面,过年各回各家,papi酱的婚恋观奇葩吗?进入现代后,女性不断崛起,婚姻在进化,婚恋观也在不断更迭。社会学家安德鲁·切尔林在《破镜重“缘”——美国社会婚姻现象分析》里通过对美国婚姻史的研究归纳了婚姻发展的三个阶段:从制度化婚姻到陪伴化婚姻再到个人化婚姻,在制度化阶段,婚姻是一种趋利避害的选择;在陪伴化阶段,婚姻是最长情的告白;而在个人化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1906/08/c2301596.html
8.开封王婆谈年轻人婚恋观:两个人“共心共情共业共家”才能过好,婚姻开封王婆谈年轻人婚恋观:两个人“共心共情共业共家” 才能过好,婚姻才能长久2024 11/07 20:38 来源: 海报新闻 作者: 张海振 金立红 手机查看 海报新闻首席记者 张海振 记者 金立红 编辑 刘泽 报道责编:杨凯 审核:高娜 热点推荐 时事 女子称自怀孕遭丈夫家暴16次,多处内脏受伤,成都市妇联已介入 极目https://www.dzwww.com/xinwen/shehuixinwen/202411/t20241107_15071697.htm
9.大学生婚恋观ppt课件.pptx2.大家还是比较现实的,不夸口作出什么什么承诺:要携子之手,白头偕老的。我个人认为:如今的社会,可变因素太多,两个人相互喜欢好上了不一定就能长久,要长久,两个人要共同面对的东西太多了,所以大学里即使恋爱,自己能够认真地去对待这一份感情,不做伤害对方的事情,我觉得就可以了。。。 12题的回答,女生觉得两个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103/5044001004011034.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