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的婚恋观:渴望相爱,但更贪恋自由澎湃号·湃客澎湃新闻

原创燃财经工作室燃次元收录于话题#小酒馆14个

燃财经(ID:chaintruth)原创

作者|曹杨冯晓亭杜晓玲朱晓宇

郭一梦邓双琳赵磊

编辑|杨洁

元旦、春节、情人节、元宵节等日子接踵而来,接下来的几十天,也将是大多数年轻人被恋爱、结婚、生子等几个人生关键词拷问的时候。

和父辈相比,现在年轻人的婚恋观,已经变得更加独立、自我和多元化。但是,特殊的日子,还有不同观点的碰撞,还是会让年轻人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选择是否坚定不移?

所幸,社会的包容性越来越高,也给了年轻人越来越大的空间,让大家基本可以按自己意愿来生活。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加剧,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婚姻或者爱情望而止步。而渴望爱情和家庭的年轻人中,也有很多人的结婚心态和交友目的在发生改变,他们的爱情故事和婚姻状态,也变得更加多样。

两头婚的主人公,也是期望能做到“既能满足双方父母的期待,同时又不被婚姻所束缚”。

复旦大学中文系硕士生导师梁永安在《为什么相爱变得越来越难?》一文中表示,现代人的爱情生活正受到996工作方式的侵蚀、房价升高也让结婚成本变大,教育孩子更是一辈子的事。但同时文中也提到,现在的青年文化里第一条是“不委屈自己”。爱情基本的情感特点,就是愿意替对方多干一点,互相创造幸福。但现在很多年轻人只是希望“你是我的资源,你符合我的愿望,你让我幸福”。

本期小酒馆,我们和一些年轻人聊了聊他们对爱情和婚姻的看法。他们都有着属于自己的婚恋观,爱情和婚姻不再是年轻人们生活中的一切或者说是必需品。但在节日的气氛中,他们也在调整和思考自我。这之中,有已经找到了爱情,但却坚持不肯跨入婚姻的另类“不婚族”,也有因为种种环境的原因“恐婚”的90后;有人在寻找伴侣的路上几经波折只为寻找父亲的影子,也有人坚持不肯相亲,但放弃原则后却在拐角遇到了爱情。

正如梁永安所说,爱情具有复杂性,从微小的日常到宏观的生活,从价值观念到社会的环境、经济发展都有涉及。如果关于爱情的问题能解决好,就可以带动整个社会的文化观念向着更有价值的方向发展。

圣诞节一个人吃火锅时,我有些后悔单身了

周洲|27岁媒体从业者

我早已经习惯了一个人的日常。今年虽然有疫情的影响,但是我统计了一下,我一个人看了不下十场电影,一个人搬了一次家,一个人吃过三次火锅、去过四次医院、出去旅行了一次。基本上是网传的“孤独等级表”上的资深选手。

独自生活在一线城市,我并不想谈什么恋爱和结婚。但一个人久了,还是会在某个时刻有想谈恋爱的冲动。

前两天圣诞节,我寻思着,就算一个人过节也要有点仪式感,要给日复一日的平淡生活增加些许乐趣。于是我去逛了商场,买买盲盒,吃点好的。在餐馆,我感受到了单身人士的极大不便:想吃得丰盛点,就会浪费;只吃一两个菜,又觉得不值,一般这种情况只能选择火锅、串串、香锅之类的,勉强能满足品类。好巧不巧,我想吃的那个锅,叫“甜蜜情侣锅”,点完单,感觉受到了二次伤害。

爱情的萌芽往往就被扼死在这种悖论里:社会观念的变化、社交的便利让肤浅的爱情唾手可得,但在个人主义主导下,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为亲密关系去磨合、妥协,反而是习惯于计算投入产出比,想用最少的代价从对方身上获取最多的快乐,或者因对未来没有信心而害怕付出。现实的巨大压力也在不断强化一种想法——一个人要比两个人轻松,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所以很多人恐婚、恐育。

恋爱、结婚,真的就像一场赌博,现在的我却不敢倾其所有,那还不如压根就不要开始。表现在生活中,就是我一边嘴上天天叫苦没有对象,一边在有机会的时候退避三舍,慢慢把自己封闭起来。

上周,我家里的一个亲戚给我介绍对象,我妈现在每天要问我好几遍有没有和那个女生联系,搞得我很不耐烦。结果昨天,又有一个新的介绍人找上来,我直接假装没看到信息。实际上,另一边,我已经在开始研究独居老人的养老问题和生存状况。

我爸妈要是知道我不想结婚也不想生子,不知道会不会气晕过去。作为独生子,我有时候又觉得自己对父母的责任太大,不能这样任性,可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我不知道以自己目前的心态,还有没有这样的幸运。

不想结婚的我,在相亲后闪婚了

瑾茹|28岁公务员

直到现在我已经有了孩子,还是有很多之前的同事不敢相信我竟然结婚了,老公还是相亲认识的。

我曾经是一位绝对的不婚主义者,连恋爱也不谈,大学毕业之后的3年里,也一直疯狂享受单身带给我的自由和快乐。

对我来说,恋爱结婚真的不是必需品。下班之后有饭局,周末有轰趴局,黄金周有旅游局,我从没有寂寞过。很多关系不错的同事,尤其是有家室或者有伴侣的,都很羡慕我的自由。

我记得当时妈妈对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自己不找,人家给你找了,你还不去”,几乎每周回家,都要有一次这样的谈话。

有一次,家里人瞒着我组了一个有相亲对象的饭局,我坐了一个多小时的地铁到地方之后,饭都没吃,推开门发现是什么事,直接关上门就走了。

虽然我知道那样做很没礼貌,但在我看来,我一个学历不低、收入不错,长相外形也都说的过去的人,就算要把我的观点扭转过来,拉到恋爱这一步,怎么就“沦落”到需要相亲的地步?当时的我,一直秉承的观念就是“我只是不想找,并不是找不到”。

直到那一次,我闺蜜来找我,死活非要让我陪她参加公司组织的联谊会。我本来是拒绝的,但始终拗不过闺蜜的面子。我想,反正不是一对一那种形式,还有吃有喝,去蹭一下也无妨,这才答应了她。

就是在那个联谊会上,我遇到了现在的老公。我真的也不知道事情是怎么发生的,总之,一个“不婚主义”的我,一眼就看上了他,还主动要了联系方式。差不多两个月之后,正好赶上过年,我们就彼此见了家长。

相识后五个月后,我们就领了证,紧接着就举办了婚礼。

有时候我自己回忆起来也会觉得很不可思议。但说真的,有些想法的改变,真的就在一瞬间。很多你认为的坚持,都是因为你还没有遇到那个对的人。

9.9元的一张纸,我并不需要

雨朦|34岁文娱行业从业者

我和男友已经“结婚”8年了,但一直都没有领证。

他是摩羯座,我是双鱼座。从星座学上来讲,对于浪漫的看法完全不同的两个人,就这样在一起了。我们最初的相识是因为工作原因,没有人表白,双方就都默契的认为我们开始恋爱了。有的时候,我也会在偶尔拌嘴的时候问他:“别人都有的浪漫和惊喜,为什么我没有?”他说:“我给不了你浪漫,因为我真的不会,但是我把房本、车本、银行卡,都换成你的名字,都给你。”

在感情稳定了三年后,我们互相见了家长。饭桌上,双方父母都说:“你们什么时候考虑结婚?”当时我们两个都沉默了。

回去之后,他问我,“你想领证吗”我思考了一下,还是和他说:“我不想领证,我们现在的状态很好。”当然,随后我也补充说:“我也爱你,如果你觉得那一张纸特别重要的话,我可以跟你去民政局。”但他没有一丝犹豫地说:“我尊重你,我的父母那边我去沟通。”

那之后,我们就好像约定好了,谁也没有再提起领证这个事。我不知道他和父母是怎么沟通的,但反正,我们没有就这个问题再做过任何的讨论。也有朋友在知道我们的状态之后表示惊讶,有人试图规劝我,在他们看来,这是不稳定的状态,充满着风险,一旦对方变心我就会失去了一切;我也知道,也有人在我们背后投来异样的目光。

或许是从18岁开始,我就已经经济独立的原因,我父母也没有干涉我的决定,他们知道,这是我的生活,我的一切事情我都可以不用依靠他们很好的解决。特别幸运的是,我的“老公”也是跟我一样的人。

他是那个最懂我也是最心疼我的人。比如,我身体不好,所以我们并不会把生孩子放在重要的位置,只想让它顺其自然发生;我车技不好,他就一直开车接送我上下班。

要不要真的结婚?我从没再为这个选择动摇过。但在这个圣诞节前,我在翻手机的时候,看到了一张婚纱设计师的作品,不由得盯着看了很久。

老公看到了,问我:“你想拍婚纱照吗?”我忽然毫不犹豫地说:“那去拍吧。”我们预定了一套我最爱的黑色婚纱,定好日期,一切已经准备就绪。我很期待我们拍照的样子,他不喜欢拍照,但愿意为了我,去拍一套黑色系的婚纱照。这个时候我再次真正觉得,领证对我们而言,并不重要。对我来说,这一切已经足够。

他曾经对我说:“你用一辈子赌我赢,我怎么舍得让你输。”同样,我也不会让自己和他赌输的。

“996”还不相亲,没有恋爱的资格

刘依依|26岁传媒从业者

我这个年纪,周围的同龄人有的忙于脱单,享受恋爱;有的已经开始步入婚姻的殿堂,享受蜜月期的甜蜜;有的甚至三年抱上了俩娃,事业家庭双丰收,而我依然挣扎在母胎solo的第一线,想脱单,却从来没有为脱单付出过行动。

我单身,不是因为不想恋爱,也不是要求高,而是“佛系脱单”。我希望谈恋爱这件事,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地发生。

我不喜欢刻意的一切,所以我也从来没有想过去相亲。曾经我妈不经过我的同意,给我安排了相亲对象,约了见面地点,但我都没有去见面。因为相亲这种事情,一旦顺应父母一次,就还会有第二次、第三次,直至脱单为止。

我非常排斥相亲这种模式,大概是因为自己不想成为一件任人挑选的商品,更不想别人因为我们各方面条件合适、家里催婚要有个交代或者能生孩子就在一起。我认为,这样得来的婚姻生活,只能让两个人互相消耗,一起挣扎在婚姻这座坟墓里。

在别的方面,可能我会迁就父母的意愿,但是在婚姻这方面,我宁愿单着也不愿意随便对付。

如果有一天我能碰到一位有缘人,我们是因为灵魂有趣互相吸引,我们谈得来有共同的爱好和话题,彼此憧憬,把对方都规划到自己未来的人生里,他懂得我的欲言又止,了解我的心酸苦楚、脆弱和难过,懂得分寸,跟异性保持距离,这样的另一半才是值得我拿一辈子去下赌注的。

愿景很美好,现实很残酷。我朋友也吐槽我,想要这种灵魂契合,倒是给灵魂一个释放的机会啊。

但我没有自己去拓展圈子的行动,也仍然排斥相亲。人生漫长,不知道是996限制了我,还是我在用它做借口。

我的人生规划里,没有结婚

李黎|28互联网从业者

毕业、工作、结婚、生子,这是绝大多数人这辈子都要经历的过程,但在我的人生规划里,后两个早已经划掉了。

一些在外人眼里看似幸福美满的婚姻,细究起来,也都各有各的难言苦衷。身边许多已婚的朋友都吐槽自己是“丧偶式婚姻”,每天光是因为谁做家务、谁半夜起来为孩子喂奶换尿布这些事情,就闹得鸡飞狗跳。

这个社会对女性的要求太高了,不仅要求包容自己的配偶,要照顾家庭,还要工作赚钱。这些足够劝退我了。

我是一个崇尚完美的处女座,希望能够得到一个真正灵魂契合、三观合适的真心人,但我也很清醒的明白,这样的感情是凤毛麟角,可遇不可求。我不认为自己会这么幸运遇到那个人,所以干脆就不再抱期望,专心过好一个人的生活。

当然我已经想好了,这两年尽快买一个属于自己的小房子,然后努力工作,自己赚钱,未来社会的单身率必定越来越高,相信到我老的时候,国家一定会有成熟的养老机制。

单身的日子真的挺快乐的,那么多游戏等着我去玩,那么多电视剧等着我去看,闲着和朋友逛街聚会旅游,简直不要太自在。感谢这个时代,让女性能够自己赚钱养活自己,不必为了生存而必须选择依附婚姻。

我承认我恐婚,但不会去干涉别人的决定,我希望其他人还是不要畏惧婚姻,勇敢去爱,说不定就会幸运地遇到属于自己的良人。

未来社会最理想的状态应该是不会再存在主流统一的爱情价值观了,结婚,不结婚,或是更多种状态的关系都能融洽相处,当不再有人觉得不婚是件难以理解的事情时,现代社会就真正到来了。

我一直想找到的,是已经得不到的爱和呵护

陈晓|27岁银行柜员

我是个外形条件都还过得去的女生,追我的同龄男生也是比较多的。但是,尽管他们中的很多人和我年龄相近、爱好类似,也更谈得来,我还是喜欢比我大很多的男生,觉得他们成熟、有安全感,所以我从来对同龄人以及比我小的男生,我们就算谈了恋爱,也是分分合合,迅速就结束了关系。

刚刚分手的前男友,他很老成,事业也已经小有所成。他会像长辈一样与你讲话,在他身上散发的那种气息,会让我在他面前不自觉地就表现得就像个小孩子。像孩子一样,把手背在后面,看他给我买东西,其实我是很享受这种感觉的。这就像你的长辈,或者说,你的爸爸,在你小时候给你买糖吃的感觉。

在我初二那年,爸爸去世了,但我从来没有跟任何人讲过,其实一直到现在为止,我都不知道该怎么面对和接受这个事实。爸爸去世后,没有一个成年男性在我的生活中教导我。我从小都蛮内向的,从此以后就变得更内向了。

但我后来发现自己错了,即便他完美地契合了我的预期,但和他在一起也不见得能生活得幸福。

分手的原因其实很简单。我们因为一件小事争吵,我发了脾气,并且开始无理取闹。我承认是我不讲道理,我也承认错的不是他。但我因为心情不好,就一直跟他埋怨和吵架。就像我小时候和爸爸撒娇一样,试图证明,无论如何我都是最重要的,永远都应该得到保护和偏爱。但吵到激烈处,他没忍住,打了我一巴掌,然后他看了看我眼里噙着的泪,甩手走了,头也不回。

我也醒悟了。他所有的地方都像我父亲,但唯独这里不像,爸爸会包容和洞察到我所有的小脾气,但恋人不会。

我一直想找到的,其实是那种我已经得不到的爱和呵护。

10年恋爱长跑,也有一瞬间想放弃

安如意|26岁创业者

我和我男朋友是别人眼中的“模范情侣”,从高中校园恋爱算起,我们在一起10年了,至今感情都很稳定。他很好,也完全符合我心目中对于另一半的设想。

因为“早恋”,所以双方父母都相互认识,对我们也是很支持,大学毕业后我们就选择在省会工作,去年我们计划在省会定居,双方父母二话不说就凑出了首付支持我们买了套小两居。

但也是在婚博会当天,我与他发生了近几年来第一次面红耳赤的争吵。

我觉得一辈子就只有一次婚礼,当然得办理得好看体面些,但是他对我所追求的“仪式感”不以为然,他觉得花30万元办一个婚礼很没必要,可我觉得花钱将婚庆、酒席、酒水、布置等一场婚礼所需要的内容都安排上,又省心又省力,是值得的。

当时我们双方都想着说服对方,可是结果必然也是谁都无法说服谁。甚至到最后他还放下狠话“你这么想要,那你就换一个人满足你的需求”,之后把车钥匙给我后就自己走了。他转身走那一瞬间我觉得自己对他失望透顶。

有的时候我也会想,10年了,我们几乎已经是亲人的关系。我的生命中,从来没有过第二个选择,我们从高中时就在一起,感情也是细水长流踏踏实实地进入了“过日子”阶段,我也没有体验过更多的告白、浪漫、求婚等等的过程。我们在一起,就像左手和右手相握,亲密,但已经太过熟悉没有惊喜。

也许婚礼的期待和浪漫,他不会再理解。我这一生也不会体验到了。当时我甚至想,十年感情又怎么样,还不如分了各自安好。

你看,生活就是这样,一切都要归于柴米油盐。现在我们预定了一家虽然不奢华但环境也不错的酒店,把婚礼的开销控制在了10万元左右。虽然和我憧憬的婚礼有落差,但人是对的,就足够了。

THE END
1.你见过哪些不敢苟同的婚恋观?你见过哪些不敢苟同的婚恋观? 鸠占鹊巢 我把姐姐逼上了绝路 “ 我和姐夫的爱恨情仇 ” (1) 如今,我和姐夫结婚已有十年之久了,可在亲朋眼里,我却还是那个令人不齿的“坏女人”。我和姐夫的孩子现在都长大成人了,还改变不了周围人对我的看法,你说我这辈子是做的什么孽啊?当初一时糊涂毁了一个家,毁了https://story.hao.360.cn/topic/LNHWPkTsNHz6Pw
2.大学生婚恋观社会调查报告(精选6篇)当代青年,或追求爱情,全力以赴;或卿卿我我,两情相悦;或身陷囹圄,奋不顾身。当代青年,或勤恳耕耘,养家糊口;或家庭和睦,儿女绕膝;或四分五裂,身心俱疲婚恋观就是异性之间在生理、心理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下互相倾慕和培养爱情过程以至于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思想观念。爱情作为人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情感,在人们的学习、https://www.360wenmi.com/f/filek6o1d36g.html
3.《父母规》原文注解及读后感一个家庭如何才能安定呢?取决于家庭中的最重要的两个人:父母。《易经》中说:“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论语》中说:“父父子子”,说的是父母要有个父母的样子,子女就会有个子女的样子,说的就是上位者(父母)对下位者(子女)的影响。俗语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反之就是“上梁正,则下梁正”,说的也是“https://www.meipian.cn/29syqijg
4.马伊琍新作《在远方》被质疑“婚恋观”不正?这恰是该剧的亮点(在马伊琍新作《在远方》被质疑“婚恋观”不正?这恰是该剧的亮点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真实的爱情远比“纯爱剧”复杂得多。最近,由马伊琍、刘烨、 梅婷、保剑锋等中生代演员联袂出演的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在远方》因三观问题饱受热议。【《在远方》海报】其焦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路晓鸥(马伊琍饰演)在明知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0559600/
5.当代年轻人婚恋观:婚礼不再是必然选项ifanrTalllk不想,不办,因为打算把一切扼杀在摇篮:不结婚。 Yo Gor/ 婚礼策划 最大原因是婚礼过程习俗上的繁琐过程吧。曾经接触过两对新人,他们在之前有过好几次当伴郎伴娘团的经验,提及到觉得接亲出门,玩游戏等等这个过程太繁琐,对于现代年轻人或重或轻的社恐症来说,太尬场和千篇一律。也有一部分原因是消费观的转变,毕竟https://36kr.com/p/1721940633746432
6.大学生婚恋观调查问题8篇(全文)大学生婚恋观调查问题 第1篇 《关于大学生婚恋问题的调查报告》 一、前言: 目前我们正之前春年少,内心里充满着激情热情,感情方面对爱情也有着一份期待,而在个人方面,有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情人眼里出西施;在梁山伯眼里出英台;在朱丽叶眼里出密欧。可是又有言一千个人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作为大学生的https://www.99xueshu.com/w/file0ys8l6r4.html
7.结婚五年亲家无需见面,过年各回各家,papi酱的婚恋观奇葩吗?进入现代后,女性不断崛起,婚姻在进化,婚恋观也在不断更迭。社会学家安德鲁·切尔林在《破镜重“缘”——美国社会婚姻现象分析》里通过对美国婚姻史的研究归纳了婚姻发展的三个阶段:从制度化婚姻到陪伴化婚姻再到个人化婚姻,在制度化阶段,婚姻是一种趋利避害的选择;在陪伴化阶段,婚姻是最长情的告白;而在个人化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1906/08/c2301596.html
8.开封王婆谈年轻人婚恋观:两个人“共心共情共业共家”才能过好,婚姻开封王婆谈年轻人婚恋观:两个人“共心共情共业共家” 才能过好,婚姻才能长久2024 11/07 20:38 来源: 海报新闻 作者: 张海振 金立红 手机查看 海报新闻首席记者 张海振 记者 金立红 编辑 刘泽 报道责编:杨凯 审核:高娜 热点推荐 时事 女子称自怀孕遭丈夫家暴16次,多处内脏受伤,成都市妇联已介入 极目https://www.dzwww.com/xinwen/shehuixinwen/202411/t20241107_15071697.htm
9.大学生婚恋观ppt课件.pptx2.大家还是比较现实的,不夸口作出什么什么承诺:要携子之手,白头偕老的。我个人认为:如今的社会,可变因素太多,两个人相互喜欢好上了不一定就能长久,要长久,两个人要共同面对的东西太多了,所以大学里即使恋爱,自己能够认真地去对待这一份感情,不做伤害对方的事情,我觉得就可以了。。。 12题的回答,女生觉得两个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103/5044001004011034.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