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学会拒绝》(精选6篇)

1、知识目标:帮助学生认识身边各种不同的诱惑,了解诱惑对生活的影响及其可能产生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

2、能力目标:能够初步认识并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具备辨别是非的能力;能够辩证地看待身边的诱惑,积极地利用诱惑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自觉拒绝不良诱惑、正确把握诱惑、实现人生价值的内在愿望,追求科学、健康、充实的初中生活。

教学方法:

情景分析、小组讨论、启发式教学

设计思路:

生活中方方面面的诱惑无处不在,初一学生缺乏生活经验,看待事物的角度、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都不够成熟,很容易受到身边诱惑的不良影响,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教育。内容比较严肃,既体现了心理教育、道德教育又涉及到了法制教育,需要联系学生的实际、引发学生的共鸣。

因此,本课的开头采用故事导入的形式,力图让学生在情景的体验中初步认识诱惑及其危害,领悟到学会拒绝身边诱惑的重要意义,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新授内容——身边的三大诱惑,重在帮助学生辨证地看待领奖台的诱惑、金钱的诱惑以及游戏机的诱惑,并懂得正确地把握诱惑、积极地利用诱惑。采用了启发思考、小组讨论、集体调查等形式,从学生身边事例的分析入手进行突破。结尾部分,在总结课堂所学内容的基础上,采用了互赠寄言、警句的方式,为学生走出课堂后,正确把握生活中的诱惑、拒绝不良诱惑营造一个相互提醒、共同进步的班级氛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潘多拉魔盒》的传说——禁受不住诱惑就有可能会带来不良后果。

2、心理学家的试验——学会拒绝身边的诱惑是个人走向成功的重要保证

二、新授:

在你身边存在哪些诱惑?(学生列举)

1、领奖台的诱惑

——推动自己不断进步、积极向上的正面诱惑。

(1)小调查:看到别人取得成绩、获得荣誉,你有什么感受?

——我们都渴望取得成绩、获得荣誉,这是一种很正常的心理现象,也是积极要求进步的表现。

(2)材料分析:

李明和张云两位同学跟大家一样也渴望拥有好成绩,受到老师、家长的奖励和同学的好评。

李明同学从此积极上进、刻苦学习。上课专心听、作业认真做,终于在最近的几次考试中取得了好成绩。张云同学在别人学习时想着办法影响他人,考试时经常乘老师不注意偷偷地翻书,在后来的几次考试中也取得了几次好成绩。

你怎么看待他们对待领奖台诱惑的不同表现?——他们都渴望成功和荣誉,是想上进的表现,但是成绩的获得必须通过正当途径和刻苦学习。

2、金钱的诱惑

(1)调查思考:

a、金钱对你来说有诱惑力吗?为什么?

b、金钱对你的父母、老师有诱惑吗?对一个国家来说呢?为什么?

c、金钱的诱惑给人们带来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2)小组讨论:他们在对待金钱的诱惑上有哪些不同?

材料一:书本第83页上的王磊和宋昭诈骗低年级同学钱财挥霍享受、受到处罚的故事

材料二:练习册第75页上的比尔.盖茨靠努力和智慧创办微软、造福社会的资料

(获取金钱的途径(手段)、用途、带来的社会影响以及等待他们结果等方面均有不同)

——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金钱、国家城市的发展也离不开金钱。但要通过自己的合法劳动和正当途径来获得金钱,否则就要受到法律制裁;还要学会科学理财,做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有意义的事。

3、游戏机的诱惑

(1)小调查:

a有多少人打过游戏?

b游戏对你有吸引力吗?为什么?

c有多少人沉迷过游戏?

(2)学生分析调查结果

——游戏对中学生有着普遍的诱惑力,有部分同学因沉迷于其中,学习受到了过影响

(3)小组讨论:游戏的利与弊

——适当的、有节制的娱乐对我们的身心健康有利,但要坚决抵制沉迷于游戏的诱惑。

4、不良诱惑:黄赌毒与邪教的诱惑

——法律上明令禁止,对未成年人危害极大的诱惑。

如何分辨不良诱惑以及不良诱惑到底有哪些危害,如何控制各种诱惑、适时拒绝诱惑下节课重点讨论。

三、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身边的诱惑有哪些新的认识?结合所学内容,你想对全班同学或你的朋友说点什么?

(2)互赠小组寄语

(3)教师寄语:

在我们的身边,诱惑无处不在、复杂多样,他时时刻刻地影响着我们,需要我们学会正确地把握、积极地利用。我期待所有的同学都能够在领奖台诱惑的鞭策下,积极上进、严格自律,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品尝到更多的成功喜悦。

身边的诱惑

投影:

据新华社报道,在近几年的全国刑事作案人员中,14—25岁的青少年竟占总数的60℅以上,而其中14—17岁的未成年人犯罪比率更是逐年递增;目前,全国未成年犯在管教所服刑的少年犯就达1万余人,在劳教所的则更多。

广州市海珠区看守所现有6个少年监舍,共在押未成年人77人。这类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侵犯财产罪为主,涉嫌抢夺罪、抢劫罪、盗窃罪分别占37℅、32℅和22℅;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初中文化程度占44℅,小学文化程度占22℅,不少人初中只读了一年;以外地人员为主,占总人数的86℅。独生子女占未成年犯罪的80℅,团伙犯罪案最为突出,占70℅;离异家庭孩子犯罪率高,溺爱打骂造成不良品行;三成学生沉迷玩“机”,中“毒”成瘾诱发犯罪,玩游戏机引发犯罪案占10℅。

提问:阅读以上资料,你的感受如何?

归纳:(略)

导入新课: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但是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时期,缺乏社会生活经验,辨别是非能力不强,各方面都很不成熟,容易被一些不良诱惑所侵蚀,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辨别身边的诱惑,并能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一、身边的诱惑(板书)

(一)领奖台的诱惑(板书)

阅读教材上李平的故事,讨论:

领奖台在李平的进步过程中起了什么作用?

我们应该如何赢得成功、荣誉、鲜花和掌声?

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确领奖台是我们前进的目标和动力,但必须通过正当途径和刻苦努力来获得。

(二)金钱的诱惑(板书)

视频:《曾利华案》、《从零钞到巨款》

讨论:联系实际,谈一谈我们应该如何面对金钱的诱惑。

总结出:对待金钱,我们一定要取之有道,通过自己合法劳动和正当途径来获得。

(三)游戏机的诱惑(板书)

扩展资料:《暴力色情游戏怂恿“强暴”女老师》

《少年网虫“玩”杀人游戏》

学生根据这两则文字材料进行讨论:我们应该如何对待电子游戏这种娱乐方式?

总结出:我们可以通过电子游戏来适当放松和调节自己,但决不能沉迷于此,尤其要

远离那些不健康的游戏。

(四)黄赌毒与邪教的诱惑(板书)

1、毒品

图片、视频:毒品的危害、远离毒品

2、赌博

图片:赌博的危害

视频:远离赌博

3、暴力、色情

举例1:《模仿港台警匪片两少年频频绑架中小学生》(详见扩展资料)

举例2:“口袋本”,是指一种64开本或小36开的新型袖珍类出版物,兴起可以追溯到1935年7月在伦敦出版的“企鹅丛书”,这套丛书3年间销售2500多万册,获得巨大成功。

早在1999年夏季,兰州市某中学的一位老师发现,学生们在自习课读书很专注,后来发现学生在课本后面掩藏的尽是一些内容不堪入目的非法“口袋本”。对此,许多学生懵懵懂懂地认为,书中的色情、暴力、恐怖等描写“很新鲜刺激”,还可以教给他们一些“知识”。他们竟不认为有什么不妥之处。

非法“口袋本”的滋生蔓延、泛滥成灾,严重侵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诱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问题。(详见扩展资料《“口袋本”何日远离校园》)

4、邪教

图片:邪教的罪恶

总结出:学会分辨并自觉抵制不良诱惑,才会有健康幸福的生活。都则,我们会为之付出沉重的代价。

学生小结。

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通过图片、视频等大量的感性材料说明这些不良诱惑将会使人一步步走向违法犯罪的深渊;运用一些文字材料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讨论、剖析,从而明确应该如何控制自己的行为。

学会拒绝不良诱惑

活动课:经验交流会

活动准备:

1、找出自己平时难以拒绝的诱惑,并分析原因。

2、总结自己成功拒绝诱惑的经验。

3、查找名人如何抗拒诱惑的资料。

4、查找介绍如何拒绝诱惑的各种形式的资料。

课堂活动:

1、需要让别人帮助自己拒绝诱惑的同学坐到一起,然后按顺序向大家说明自己的苦恼。

2、其他所有同学均可以提出自己的方法或建议,共同探讨。

教案点评:

采取活动课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中每个学生提出自己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比如,写作业时如何抗拒想看电视或想玩游戏的诱惑,身边的同学赌博时要拉自己入伙,如何拒绝?等等。其他的同学针对他的问题介绍自己的成功经验或听到的别人的成功经验。在经验交流的过程中解决学生自己平时难以解决的问题。

一:学习目标:

1在目标上学会如何鼓起敢于战胜不良诱惑的勇气和信心;学会依靠家长、老师和朋友的帮助,与同学的合作中抵制不良诱惑;追求科学、健康、充实的初中生活。

2学会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逐步形成辨别是非的能力。初步学会用辩证的方法分析事物的能力。运用战胜诱惑的方法,逐步形成自我控制和抵抗诱惑的能力。

3学会了解身边的种种诱惑。知道诱惑的促进作用和不良诱惑的危害。学会一些战胜不良诱惑的方法。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种种诱惑、产生的原因、受诱惑的不同结果,战胜不良诱惑的方法。

难点:面对诱惑如何学会从科学的角度去分析理解探讨和总结出一些战胜诱惑的方法.

三自主学习:

1,对待金钱我们一定要取之有道,通过自己的和

来获得.决不能沾染法律禁止“”等不良习惯,更不能触犯.

2、毒品,不光指海洛因,还包括,,,

以及其他能使人上瘾的麻醉剂,我国法律规定

违法,有罪<<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犯罪法>>把未成年人,列为严重不良行为.

3,那些充斥暴力,色情等不良内容的电子信息被称为“”,它会侵蚀人的肌体,毒害人的精神.

4,勇敢的人不良诱惑,聪明的人不良诱惑.

5战胜不良诱惑需用,,,和正确的方法,摆脱它们的干扰.

四课堂助学

1该图的小朋友没有经受住什么诱惑(1)

(2)这对小朋友会带来什么不良影响

(3)如果你是他的同学如何帮助他脱钩

2非洲草原上有一种杀人的蝙蝠,它通过细小的舌尖轻舔驴子的脚踝,让驴子舒适,然后不知不觉中吸干它的血,因而有人把不良诱惑比作杀人蝙蝠。

(1)不良诱惑与杀人蝙蝠之间有什么共同之处?

(2)写一下我们身边有哪些杀人蝙蝠

(3)我们怎样才能避免上当?

3,青少年吸毒已经变成了严重社会现象,有资料表明青少年吸毒所占的比例为83﹪,最小的瘾君子不到10岁。有人做过调查青少年吸毒的有他们的的想法“吸毒能长精神”“我以为吸毒与吸烟一个样”“吸毒很帅,是身份的象征”。

(1)你知道吸毒的危害吗?

(2)吸毒者幼稚的想法对你抵制毒品诱惑有什么启示?

四,巩固提高

1生活是复杂多样的,欲望是多种多样的,人生之路都会有许多的十字路口,都会遇到许多的选择,面对人生的种种诱惑,属于不良诱惑有[]

①渴望成为班里的学习健将②赌博③黄赌毒和邪教④成为科学家,为国争光⑤吸烟酗酒

a.②③⑤b.②③④c.①②⑤d.①②③

2.有资料显示,我国艾滋2.XX年6月,山东青岛警方端掉了藏在郊外民居中的赌窝,当场抓获20多名参赌人员,收缴赌资8万余元,筹码30余万元。之所以对赌博行为进行严厉打击,是因为[]

①赌博害人、害己、害国家②赌博可诱发盗窃、抢劫等犯罪③赌博可使个人财富不断增加④赌博能造成许多不安定因素

a.①②③b.①②c.①④d.①②④

3,病病毒感染者61.6%是通过吸毒感染。而吸毒者大多又是因有不良嗜好、经受不住不良诱惑才误入“雷区”的。中学生防止误入“雷区”,正确是[]

①坚决管住自己、克服不良嗜好②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③不沉迷于网吧游戏④经常吸烟、喝酒⑤坚决拒绝“黄、赌、毒”的诱惑⑥主动选择学会拒绝的艺术

a.①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⑤⑥c.①②③⑤⑥d.①②③④⑥

4,马克思说:谁要是为名利的恶魔所诱惑,他就不能保持理智,就会依照不可抗拒的力量所指引给他的方向扑去。战胜不良诱惑,要有[]

①科学的态度②坚强的意志③清醒的头脑④正确的方法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d.②③

5.小王是三好学生。自从结识了一些不务正业的社会青年后,学会了吸烟喝酒,迷恋网络游戏等。为此,开始小偷小摸,后来竟发展到持刀抢劫,致人重伤,受到刑事处罚。这一案例告诉我们[]

①要慎交朋友,自觉抵制不良诱惑②上网危害大,青少年应严禁上网③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④青少年要培养高雅的情趣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我的收获

我的疑惑

第八课《学会拒绝》

身边的诱惑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我们身边有哪些诱惑,尤其是黄、赌、毒、邪教这些不良诱惑对我们的危害,学会鉴别,以自觉抵制从而健康成长。

重点难点

黄、赌、毒的危害步骤教学过程点拨导入

一、谈话导入,明确目标。

同学们,老师经常讲,要同学互助、要和睦相处。但是,你们有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别人向你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这时应该怎么办呢?

生:要拒绝他。(老师板书:拒绝。)

据我所知,有些同学总是碍于情面,开不了口,说不出“不”字,导致自己的生活秩序常常被打乱,甚至会做出一些错事。看来,学会拒绝很重要。这节课我们就通过练习学会拒绝。(老师板书:学会)

二、创设情境,师生互动。

师:(出示例图)请一名学生读出图下的话:“星期天,李博文约赵晓刚去网吧打游戏。”假如你是赵晓刚,你该怎么办?好好想想,可以和邻桌同学商量。

生:我一定不会去的,那得花很多钱的。

生:花钱多了,家长不给,就会发展到去偷别人的钱,就成小偷了。

生:还会损害视力,会得近视眼。

生:坐得久了,颈椎还会得病。我爸爸就是经常坐,颈椎病变了。

生:打游戏会上瘾,上瘾后就总想打游戏,就没心学习了。

师:同学们说的都是打游戏的危害。那么,该怎样拒绝呢?我来扮李博文,请一名学生扮赵晓刚。

师:嘿,赵晓刚,下午一起去网吧打游戏好吗?

生:不行,你难道不知道吗?未成年人是不许进网吧的!

师:没事,我一个熟人开的,谁进都不拦。

生:那也不行,打游戏对我们的危害可大啦,它损害我们的视力,花费家长辛辛苦苦赚来的钱,还会让人上瘾,那样,我们就没心思学习了,将来怎么去建设祖国啊?所以,不仅我不会去,我还要劝你也不要去!

师:哎呀,打游戏有这么多危害啊,我听你的,以后不去打游戏了。

师:同学们,谁来评价我们的拒绝过程?

生:他在拒绝的时候,把打游戏的危害讲得很清楚,态度也很真诚。

生:他很注意倾听,别人说什么,他就灵活地从相应的方面拒绝,最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师:你真会评价!是啊,与人交流时,要认真倾听他人的话语,作出相应的回答,拒绝时理由充足,态度诚恳,语气坚定,才能收到良好的交际效果。

(老师板书:认真倾听、理由充足、态度诚恳、语气坚定)

三、生生互动,合作交流。

看来同学们已经初步明白了该如何拒绝。书中还有两个问题,同学们邻桌为一组,选择一题,进行练说。

题2、王硕丰没完成作业,请组长帮他编个理由。

题3、爸爸带方晓钟到公园去玩,晓钟的个头刚刚超出享受半票优惠的高度,爸爸让方晓钟猫着腰混进去。]

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请一组学生展示交流:

“王硕丰”:组长,我的作业没完成。你帮我个忙,就说我忘在家了,我先谢谢你。

“组长”:那怎么能行?没完成作业就要受到批评,你还不快补作业?

“王”:好组长,老师昨天刚因为作业批评过我,今天你就帮我个忙吧,要不,我又该挨批了。

“组长”:你既然知道会受批评,为什么还不做作业呢?做作业是为了巩固复习已学过的学习内容,你不做作业,怎么会学好知识呢?你经常不完成作业,这可是个不好的习惯,只会害了你自己。一定要改正啊!

“王”:哦,好吧,我马上就补作业,补完后交给老师。

师:同学们,对他们进行评价。

生:组长不仅拒绝了王硕丰的不合理要求,而且还使王硕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下定决心改正,理由充足,态度诚恳,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另请一组展示交流另一题;

“爸爸”:晓钟,待会儿进公园门时,你弯着腰,这样,给你买半价票就可以了。

“晓钟”:爸爸,老师教育我们要做一个诚实的好孩子,你不是也经常说做人要诚实?你让我这样弯着腰进公园门,不是让我欺骗公园的管理人员?爸爸,你说,是这半价的钱重要,还是诚实重要?

“爸爸”:(笑了笑)晓钟,你说得很有道理,好,爸爸给你买全价票去。

(学生鼓起了掌)

师:你们为什么鼓掌?

生:这个“晓钟”很会说话,几句话就把爸爸给说服了。

四、立足生活、拓展延伸。

看来,同学们的确掌握了拒绝的方法。生活中还会有很多种情况,我们又该怎样应对呢?

(老师出示两道拓展题:1、丁丁请明明周六下午一起去看电影,可明明每个周六下午都要上英语辅导班,明明不想耽误英语学习,可又担心丁丁不高兴,他该怎么办?2、星期天,妈妈给小书迷芳芳买来一本《爱的教育》。芳芳正看得开心,她的小邻居壮壮来了,非要借这本书。要知道,这个壮壮可是个毁书大王,芳芳该怎么办?)

同学们,请同桌分角色练说。

老师巡回参加小组讨论,趁势小结:对,你们真善于为别人着想啊!我们在拒绝别人时,还要尊重他人,不能伤害他人的自尊心。

五、课堂总结。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自己不能接受或不合理的事情,这个时候就要有拒绝的艺术,拒绝得不卑不亢,不伤和气。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不断学习拒绝的方法,在与人交往中成熟起来。

板书设计:

认真倾听

学会拒绝理由充足

态度诚恳

语气坚定

连云港市板浦初级中学时明来

欢迎步入

在人际交往中,每个人都应当善于和大家打成一片,但是,我们不可能事事都顺从别人。有时,别人提出了不合理或不太合理的要求,我们必须加以拒绝。

拒绝是难免的,遭到拒绝又是不愉快的。怎么拒绝才可以把种种不愉快减少到最低限度,得到对方的谅解和认可呢怎么拒绝才能够传达出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和气度呢?

教你几招

第一招避实就虚法

【阐释】对某些严重违反原则或直接损害公众利益的要求,必须旗帜鲜明地拒绝。用一个否定词“不”,严辞回绝,固然也能表明态度;但是,在特殊的场合,这样拒绝显然会弄僵氛围,远不如采用似是而非的话,避实就虚地答复,效果理想。

【举例】例一:在1966年中外记者招待会上,有记者问:“请陈外长介绍一下中国发展核武器的情况。”陈毅答道:“中国已经爆炸了两颗原子弹,我知道,你也知道。第三颗原子弹可能也要爆炸,何时爆炸,你们等着看公报好了。”陈毅的妙语赢得了满场掌声。

【点评】对方的问题涉及到了国家机密,所以陈毅外长避实就虚,一番似是而非的话语,巧妙地封住了对方的嘴巴。

第二招幽默化解法

【阐释】在人们的交往中,幽默往往具有许多妙不可言的功能。在社交与谈判场合也是离不开幽默的谈吐的,因为它能活跃气氛,缓解矛盾。用幽默的话语含蓄地拒绝对方的某种要求,既显示出自己的睿智、大度,又免得让对方尴尬。

【举例】例二:罗斯福在当选美国总统之前,曾任美国海军部部长。一天,一位老朋友向他打听海军在加勒比海的一个小岛上建立潜艇基地的计划。罗斯福想了想,然后向四周看了看,压低声音问他的朋友:“你能保密吗”对方信誓旦旦地问答:“能,我一定能。”“那么,”罗斯福诡秘地微笑着说,“我也能!”听到这里,两个人不约而同地大笑起来。

【点评】罗斯福不好正面回绝老朋友,就绕过问题,引诱朋友说出能保密的话,来拒绝说出秘密,而且不露痕迹地表达了拒绝的理由,最终幽默地“化解”了对方的要求。

第三招巧借外因法

【阐释】可以寻找一个非个人的原因作借口。

【举例】例三:你向朋友借来一架性能很好的照相机,在校运会上为运动员照相,某同学看这机子的性能实在好,非要借用不可,你又无权转借,那么,你就需要耐心地解释,请他谅解。可以说:“不是我不够意思,是借的时候人家说明不让转借才拿来的。咱俩关系不错,你可不能让我为难哪!”

【点评】这是—种强调“外因”难以克服、双方友谊值得珍视从而“推脱”拒绝方法。

第四招寻求谅解法

【阐释】在拒绝的同时,力求得到对方的谅解,这是常用的拒绝方法。运用这种拒绝方法,首先应抱诚恳的态度,也就是说自己确有不能满足对方要求的理由;同时还要尽量让对方理解自己拒绝的原因,使友情不受到伤害。

【举例】例四:针对例三的情况,用寻求谅解法,可以这么说:“你爱摄影入了迷,我比谁都清楚。可今天这事只能委屈你了,算我对不住你,请多多包涵。”

【点评】这是一种突出“恳求”,从而拒绝的方法。

第五招心理满足法

【阐释】在拒绝别人之前,可以明确表示你很希望满足对方的要求。这样做,至少可以在心理上使对方得到满足。

【点评】由于你对没有答应他的要求表示了遗憾,他虽遭到拒绝,心理还是感激你的。需要注意的是运用该法内心一定要坦诚,否则就会让人觉得你很虚伪,从而适得其反。

第六招正面诱导法

【阐释】通过从正面诱导使对方否定自己提出的要求来达到拒绝的效果。

【举例】例六:有一位同学在学校正常上课期间想随父请假。这当然是违反学校纪律的。如果班主任老师直截了当地拒绝他,甚至批评他都是可以的。但是有位班主任老师却是这样对这位学生说的:“能和爸爸一起去泰山游玩,确实是件美事。不过这几天我们学校要举行作文比赛,我们班还指望你拿名次呐。去泰山游玩的机会多得很,以后我们找个放假的机会多组织一些同学一块去玩不是更好吗”这位同学听了班主任老师的话后说:“老师,那我这次就不去了。”他高高兴兴地收回了自己的请求。

【点评】你不觉得这位班主任老师运用正面诱导的方法拒绝得十分高明吗

温馨提醒

适当的方法,还要配合尊重对方的人文情怀,当你拒绝别人时,还要注意:

1.要用最委婉、最温和、最坦诚的方式表达你的不同意见。

2.必要时,要向对方详细解释不能答应其要求的理由。

3.解释理由时,语气要委婉,态度要诚恳,用语要得体。

4.尽管自己有理,也要学会敬人、让人,而拒绝人,即态度上让,理上不让。

这样才可以把由于拒绝可能引起的种种不愉快尽可能减少到最低限度,从而得到对方的谅解和认可,还能够传达出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和气度。

让我试试

练习一

练习二

练习三

练习四

练习五

【操练试题】一位好朋友在你上晚自习的时候邀你一起去看电影,你当然不能去,怎么说呢

谈谈收获

1.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2.当对方向你提出某种无理的不正当的要求时,以上所说拒绝的方法都不适用,那怎么办?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当对方向你提出某种无理的不正当的要求时,以上所说拒绝的方法都不适用,这时你对他拒绝的语气毫无疑问必须是坚决而不容商量的,一味的迁就最后只能损害到自己或他人的正当利益,甚至违法乱纪。

课后演练

(1)“我不去给你请假。你为什么不自己去”

(2)“怎么能不上课去书店呢要让老师知道了怎么办”

(3)“一定要今天去吗等哪天有空,我陪你一道去怎么样”

======================================================================

电子信箱:(第三个字符为英语小写字母“l”,不是数字“1”)

THE END
1.《5拒绝诱惑》教案(通用10篇)篇2:《5 拒绝诱惑》教案 1、知识与能力 社会生活的复杂性,知道来自社会的各种不良因素的诱惑,了解黄赌毒和邪教对未成年人的危害,认识抵制不良诱惑对青少年的重 要性。 学会对各种不良诱惑说“不”的方法,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在实际体验中提高分辨是非善恶,作出正确的判 断的能力。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6f9w56q.html
2.毒品预防教育课教案内容毒品预防教育课教案 课题:遵纪守法,抵制毒品 一、教学目的 进一步让学生了解毒品是全人类的公害,必须牢固树立禁毒法律意识,遵纪守法,抵制毒品,增强与毒品违法犯罪作斗争的自觉性。 二、教学构思: 运用电教手段,展示毒品违法犯罪的典型案例,宣传国家关于禁毒的有关法律条文,采取教学互动方式,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参与讨论https://gqxx.xhedu.sh.cn/cms/app/info/doc/index.php/27577
3.小学六年级上册思想品德第一单元《走进文明》教案四课4.六年级学生有较强的可塑性,他们需要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拒绝不良诱惑,以成长为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身心健康的人。老师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网络”入手,与学生一起讨论它的利弊,一起探讨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的方法,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周围的事物,提高辨别能力,并能运用正确实用的方法抵制诱惑。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https://www.51test.net/show/8551592.html
4.3.2《拒绝危害有方法》(教案)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2. 掌握拒绝烟酒和毒品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 1. 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拒绝不良诱惑的能力。 2. 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 三、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能够通过观察、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方式进行学习。他们对烟酒和毒品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还不够深入。因此,本节课旨在通https://www.zxxk.com/soft/40319243.html
5.让降伴我行教案10篇(全文)教学还中应注重引导学生从身边出发,关注身边人的生活习惯,感受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指导他们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科学健康生活方式,学习拒绝不良诱惑的方法,形成自觉抵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任的态度。 让健康伴我行教案 第2篇 教育目标: 了解和适应初二男孩可能或者已经发生的生理变化和心理变化;了解自己https://www.99xueshu.com/w/filer95z3jnm.html
6.《校园安全教育》教案第6课远离色情,拒绝赌博,抵制毒品.doc《校园安全教育》教案 PAGE V PAGE V 第6课 远离色请,拒绝赌博,抵制毒品课 程名第6课 远离色请,拒绝赌博,抵制毒品课 时 1课时(45 min)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 1.提高学生远离黄赌毒的意识; 2.通过学习增强自我保护能力,能够在遇到黄赌毒诱惑时,具备自制的能力。思政育人目标:培养学生积极阳光的价值观,不参与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2/0620/6215015201004201.shtm
7.禁毒教案小学生10篇font-size:21px;''>禁毒教案小学生【10篇】禁毒(prohibitionagainstdrugs)是指预防和惩治毒品违法犯罪行为,保护公民身心健康,维护社会秩序的工作。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禁毒教案小学生【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第一篇:禁毒教案小学生 活动班级:xx 活动主题: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http://www.360doc.com/document/23/1209/22/82817875_1106888434.shtml
8.宜良县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七单元乐观坚强7.2磨砺意志教案177,2,2磨砺意志磨砺意志教案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并掌握一些磨砺意志品质的基本方法,主要有,第一,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开始,第二,拒绝不良诱惑,第三,持之以恒,善始善终,第四,要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第五,做有意义的事,2,初步形https://www.jinchutou.com/d-45761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