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青年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情况及建议

(一)青年人婚恋现状、观念转变及原因

青年人婚恋现状。中央民族大学杨菊华教授认为,当前我国青年婚恋现状有以下几个特点:

(1)青年人初婚年龄持续推迟。《中国统计年鉴(2022)》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全国15岁以上单身人口为2.39亿人。《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20》显示,除1999~2001年外,我国人口初婚年龄持续推迟。1990~2020年,男性、女性初婚年龄由23.59增长到29.38岁,由22.15增长到27.95岁。

(2)青年人结婚率下降与离婚率上升并存。我国初婚人数自2013年后持续下降,2020年下降近50%。2021年、2022年结婚登记数分别为764.3万对、683.5万对,2013年后逐年下降。据《2022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我国结婚率自2013年持续下降,2022年下降近一半。离婚率总体呈上升趋势,由于民法典“离婚冷静期”制度实施,离婚率近3年有所下降。

青年婚恋观念的转变。杨菊华提出,结婚比例降低、初婚初育年龄推迟的现状背后是中国人婚育观念的改变。主要表现在:

(1)择偶观念开放化。青年人更倾向于自主选择配偶,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门当户对和父母安排的相亲,更看重感情和个人价值观的匹配;

(2)婚姻行为多元化。对于婚姻的定义越来越开放,传统婚姻模式不再是唯一的选择。同居、重组家庭、同性婚姻等形式也被大众日益接受,离异家庭也受到尊重;

(3)夫妻关系平等化。男女在家庭中的地位逐渐平等,婚姻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也越来越平衡。

影响青年人婚恋的因素。上海社科院二级研究员杨雄指出,青年婚恋观转变的因素影响,包括:

(1)经济压力。高房价、生活成本的上升和就业竞争加剧使年轻人感到经济压力重大,这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婚姻计划,因为拥有稳定的经济基础通常是婚姻的前提;

(2)教育和职业发展。许多年轻人追求更高的教育水平和职业发展,这可能导致他们延迟婚姻和生育,以专注于自己的职业目标;

(3)婚恋观念变化。年轻一代的婚恋观念逐渐变化,更强调自由选择、平等和幸福感,而不是传统的家庭责任和压力;

(4)长距离恋爱。由于工作和教育机会,一些年轻人可能会面临长距离恋爱的挑战,这可能会增加婚姻决策的复杂性;

(5)社交压力。社交媒体和社交圈子可能对年轻人的婚恋观产生负面影响,感受到他人期望和评判的压力。

(二)青年人生育观念的转变及影响因素

青年人生育现状。第一,人口总数持续减少。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2年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出生率为6.7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第二,育龄妇女生育意愿持续走低。我国育龄妇女生育意愿持续走低,育龄妇女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数,2017年调查为1.76个,2019年调查为1.73个,2021年调查降到1.64个。第三,三胎生育比重较低。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2022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显示,出生人口中一孩占比为46.1%,二孩占比为38.9%,三孩及以上占比为15.0%。

超低生育文化全面形塑年轻人婚育意愿与行为。杨菊华认为,从制度与结构因素来看,由于社会分工模式转换,婚姻、孩子的价值降低,青年人生育控制意愿增强;同时,青年人尤其是女性面临工作家庭的矛盾冲突以及各类生活成本的持续攀升,将婚育意愿转换为婚育行为的过程大打折扣。

“入托难”是影响女性生育的最现实因素。国家卫健委人口家庭司副司长徐拥军认为,女性因生育而受到就业歧视、影响职业发展的问题日益突出,很多女性不敢生孩子,怕影响就业和前途。影响女性生育最现实的困难就是“入托难”。目前,我国有3岁以下婴幼儿约3200万人,超过三成的婴幼儿家庭有入托需求,实际入托率仅为6%左右,远低于OECD(经合组织)国家入托率35%的水平。

(三)家庭现状及青年人在家庭中面临的挑战

家庭规模小型化。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共有家庭户4.9亿户,家庭户户均人口为2.62人,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10人减少0.48人。“二人户”是占比最大的户类型,约占30%。城市的“三人户”占比仅仅为22.35%,比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3.16%下降了十多个百分点。最大的变化则来自于“一人户”的增长。2020年全国一人户占比约25%,城市、镇和农村几乎都增加了约10个百分点。

家庭面临的挑战。杨雄指出,包括:

(1)家庭结构的变化:传统的家庭结构正在发生变化,年轻人不确定应该如何构建他们自己的家庭;

(2)家庭压力:家庭中的经济和情感压力影响年轻人的家庭观。他们需要面对养育子女、照顾年长亲人以及家庭内部冲突的挑战;

(3)婚姻稳定性:离婚率上升,一些年轻人可能对婚姻的持久性感到担忧,这可能会影响他们对家庭的看法;

(4)职业和家庭平衡:年轻夫妇可能面临职业和家庭之间的平衡问题,尤其是对于女性,如何兼顾事业和家庭是一个挑战;

(5)社会期望和传统观念:社会期望和传统家庭观念对年轻人的家庭观造成影响。一些年轻人可能感到受到家庭和社会的期望压力。

二、培育新型婚育文化,引导青年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的建议

(一)构建婚姻友好型社会

加强婚恋家庭指导服务。杨雄提出,通过婚恋教育,帮助年轻人了解恋爱和婚姻的责任和挑战。婚恋教育包括沟通技巧、冲突解决和亲子教育等方面的培训。通过对青年人指导,加强青年人对家庭的责任意识,包括家务分工和共同育儿。鼓励夫妻共同分担家庭任务,打消青年人“恐婚”的顾虑。

降低结婚成本。杨菊华提出,在婚俗改革中,杜绝高价彩礼现象,鼓励年轻人奋斗、进取、实现梦想,激发青年人“愿婚”的向往。

(二)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

制定更加友好的社会政策支持婚姻和育儿。杨雄提出,产假、父母假期和儿童保育设施要体现育儿友好,确保法律体现性别平等和家庭权益。

加大生育政策宣传解读力度,营造“愿生”的氛围。内蒙古自治区妇联党组书记、主席王芳提出,要构建儿童友好型社会,增强“善育”的能力,推动社会保障措施落实,减轻“养育”的负担。

(三)构建家庭友好型社会

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宣传。杨菊华提出,弘扬优秀“家文化”,突出家庭价值,增强家庭凝聚力。杨雄指出,要弘扬“重家庭、讲家教、守家风”优良传统,坚持家庭首位、倡导家庭和谐、强调家庭观念、弘扬家庭伦理。

THE END
1.对于现代婚姻观的一些看法男女婚姻问题一直是社会上的大问题,在现代化社会的当下,传统的婚姻观已经无法满足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的男男女女,在这里我就说下我对婚姻观的一些想法。 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婚姻关系首先要处理好财产问题。现代社会提倡男女平等,男女都是独立的个体,那么旧时代的彩礼观念应当破除。因为彩礼问题是旧时代女方家庭采用类似卖https://zhuanlan.zhihu.com/p/9948496057
2.请告诉儿女:结婚对象,尽量找这三种家庭,少走弯路!婚姻父母家风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找到一个合适的人,合适的家庭,从而过得幸福。 大部分父母其实都是希望门当户对,都是希望对方家庭家风正,父母关系好,家境不错,人品过关的。 选择对象时,不仅仅看对方的条件,还要看对方的人品和家庭。 因此,请告诉儿女:结婚对象,尽量找这三种家庭,少走弯路!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8Q40990556B201.html
3.正视现代婚恋观,目前社会的婚恋观正视现代婚恋观,目前社会的婚恋观一、婚姻观念的变化当前社会的婚恋观念与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婚姻被视为传统的家庭和社会基础,人们普遍追求稳定、长久的婚姻关系。但http://www.aichao521.com/hunl/9189.html
4.浅谈现代中国婚恋观至此,我强烈呼吁在国家社会层面提高社会家庭经济保障层面,国家给予一定的倾斜的经济扶持政策,其次就是以教育协调和诱导方式,端正现代社会人们婚恋家庭观的认知和重塑,争取让他们头脑中形成一种朴素现实重感情的家庭婚恋观,从而更进一步加强中国家庭社会结构的稳定,返还中国婚恋家庭应有的本来面目,为建立起以感情为基础的,充https://www.meipian.cn/58anod1q
5.现代婚恋观带来的问题分析!尽人皆知,理性择偶才可能产生美满的婚姻,美满的婚姻是和谐家庭的前提。第一步没踩正,其后的发展不言而喻。时下有一种说法:“爱情是盲目的,热恋中的女人都是低智商的”。对爱情和婚姻满怀憧憬的女性在不正确的婚恋观的引导下又被“一见钟情”的激情撞成“瞎子”加低智商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497516839&efid=D8GuCeYUNR6C6V5nNAt4WA
6.中美家庭婚恋观的比较研究WWW.W8818.COM2010.07 343 2010年 第7期学术探讨中美家庭婚恋观的比较研究文/桂佳芸摘 要 本文将从家庭婚恋观来探讨家庭价值观。它对家庭成员的行为起着决定性的指导作用。本文选择中国和美国家庭价值观差异对比为论文的主题 从婚恋方向作了分析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不同的家庭婚恋观 以及它们各自的目的和意http://m.doc88.com/p-002904796181.html
7.树立正确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推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高质量发展主旨演讲环节,国家卫健委家庭发展司副司长徐拥军就“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平衡女性生育与职业发展”、内蒙古自治区妇联主席王芳“培育新型婚育文化,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引导树立正确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暨人口与民族发展研究中心教授杨菊华就“中国人生育观念的嬗变与重构”、上海社会科学院https://edu.youth.cn/wzlb/202312/t20231212_14959673.htm
8.大龄未婚青年择偶问题调查报告5篇(全文)工会组织要在青年群体中开展婚恋观宣传教育活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新风,指导青年形成科学的婚恋观、家庭观。要充分认识未婚大龄青年树立婚恋观的重要性,对于只重外表不重内涵,“没房没车,勿谈结婚”的想法,对于好安逸不吃苦的“青年啃老族”现象等,要以人为本,既要看到他们内心的实际需求,又要适时加强https://www.99xueshu.com/w/file76ujej9r.html
9.《树立正确的婚恋观》课件.pptxTHE FIRST LESSON OF THE SCHOOL YEAR树立正确的婚恋观ppt课件目CONTENTS婚恋观概述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婚恋中的挑战与应对如何培养正确的婚恋观婚恋观的未来发展录01婚恋观概述人们对婚姻和恋爱的认知和态度,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07539097.html
10.浅谈马克思主义的婚恋观马克思主义论文二、马克思主义婚恋观的内容概述 马克思主义作家在婚恋、家庭、伦理方面著作颇多,经整理归纳,现从恋爱观、婚姻观和家庭观三个方面依次阐述。 (一)恋爱观 1.爱情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作家认为:“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https://www.lunwendata.com/thesis/2019/156931.html
11.国内外学者对大学生恋爱的相关研究成果恋爱心理90 后大学生更加注重对方的品行和能力,更加注重精神生活,追求高层次的恋情。当代大学生的择偶标准越来越看重内在涵养,轻外在表现;重个人素质,轻家庭条件。这种更加重视个人能力的择偶观充分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在婚恋价值观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自尊自信的现代意识。http://www.dyxy.edu.cn/s.php/xl/item-view-id-67276.html
12.婚姻家庭观(精选十篇)家庭的范围扩大了, 家庭模式日益多样化, 非传统形式家庭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而这些变化都是尊重社会文化的体现, 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趋势。基于这种形式, 再充分考虑到整个社会的经济基础与年轻一代婚恋观的转化, 促成了当代具有中国特色的婚姻观与家庭观。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2sz127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