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现代女性的婚姻观和家庭观日语论文开题报告

日本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经济经历了七八十年代的快速发展,再逐步走向平稳,九十年代初的泡沫经济破灭,直至现在日本仍然是亚洲乃至世界的经济强国。但是经济单方面的快速发展到底带给了这个国家社会怎样的影响呢?日本自六十年代开始,女性思想得到解放,逐渐从家庭走向社会,开始获得独立的经济能力,社会地位也较传统的家庭妇女得到了提高,但是随之而来的是日本的离婚率也是逐年攀升,未婚男女的理想结婚年龄的增大,少子化和老龄化现象的出现。这些现象的背后又反映了什么呢?与此同时,在女性不断的从传统的家庭妇女的身份转换为更加独立、坚强的状态时,一直以来处于支配地位的男性又是如何看待女性的这一转变呢?对于男性的生活和工作又会有怎样的影响呢?

1.2.研究意义

最为中国读者所熟知的渡边淳一的作品非《失乐园》莫属了,但是对于他的其他作品譬如本文所研究的《紫阳花日记》所知甚少,至于研究就更为少见了。本文借《紫阳花日记》这部小说试图从家庭婚恋观这一新的层面来探讨渡边文学,以增进中国读者对于渡边淳一这位作家的全方位的认识。当然,由于对于渡边文学的研究甚少,所以本文将大量引用其他对于日本现代女性的婚恋观和家庭观的研究进行佐证,以丰富单独研究一本小说可能隐藏的数据缺少证据不足等方面的隐患。此外,日本是亚洲最先迈进先进国家行列的国家之一,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关系而且中国也在经济发展途中,所以日本的现代化进程可以说在各个方面都可以作为中国发展途中非常合适的参考,而对于日本现代女性的婚恋观和家庭观的研究自然也可以作为我们今后的参考,非常具有借鉴的价值。

2.已了解的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渡边文学到底属于纯文学还是大众文学,这个问题在学者界中引起了广泛的争论,甚至有人将其勉强的称之为“中间文学”。本文以《紫阳花日记》为点,发散式的思考日本现代化进程中日本现代女性的婚恋观和家庭观的变化。

日本式亚洲经济发达的国家之一,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日本现代女性的思想意识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到她们的行为和观念的变化,而这些变化有对日本这个社会又有怎样的影响呢,这些问题不仅让日本的学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于中国的学者来说也是兴趣盎然的研究课题。

2.1.国内研究现状

何建军,在对日本女性择偶的标准研究的课题-从“三高男”到“三低男”中,总结道从“三高男’.到“三低男”,最大的变化当然是舍弃了“高身材”这一华而不实的条件,提出了“低姿态”和“低依赖”这两条经济实惠的条件。虽未再提及“高学历.,和“高收入”,但这两者仍潜藏在“三低”之中,并未销声匿迹。但是也可以看出日本女性在择偶方面日趋成熟,少了一份虚荣,多了几分实际,把情感的需求和满足放在了首位,越发重视婚后的生活状态和自我发展。

彭艳丽,在日本家庭妇女的地位演变中对战后日本家庭妇女的地位变化做了研究,指出战败后的日本,经过改革,最终完成了社会改革任务。经过战后民主改革,处于家族最底层的妇女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2.国外研究现状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本进入高速经济发展阶段,经济的高速发展给日本这个社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女权运动的展开也应运而生,日本女性的社会地位也不断的提升,家庭关系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此,日本的社会媒体、学者对于日本女性由传统的家庭妇女走向社会的现象也是颇有兴趣。对于这方面的现象也做了不少的研究和调查。

神田文人(2005)在《战后史年表1945-2005》中收纳了日本厚生省对于日本自七十年代的结婚率和离婚率的调查报告,指出日本自七十年代开始结婚率和离婚率的变化虽有小小的波动但是从总体的走势来看结婚率呈下降的趋势而离婚率则呈上升的趋势。

佐佐木毅(2005)在《战后史大师典1945-2004》中提到“女权主义”这一术语词汇在日本的最早用例,是20世纪70年代,渥美育子等创办了杂志《女权主义》(1997)。

江原由美子(2005)《性别支配是一种装置》中提到日本自七十年代开始随着妇女解放运动的开始,日本迎来了第二次女权主义运动,而这次的女权运动最为中心的主张就是否定长期以来关于家庭内夫妇分工的普遍观念,即“男人负责工作,女人负责家庭”。

1986年4月1日,日本《男女雇佣均等法》的实施。

1989年,日本总务省统计局《劳动力调查·地域·就业状态别(十五岁以上)》中日本女性就业率达到48.3%。

2004年,日本厚生省统计的《昭和22年(1947)至平成16年(2004)日本离婚件数以及离婚率的变化》显示,自1983年到1984年的两年,日本的离婚率打破了历史记录,达到16万件左右。

综上所述,日本自六十年代经济快速发展开始,社会各方面发生了巨变,由此浪潮的推动下女权运动应运而生。日本女性自七十年代开始逐步从家庭走向社会,从专职的家庭妇女角色转变为更多方面发展的角色。但是女性角色的渐变,也渐渐的影响到家庭结构的变化,女性对自我的认识也逐步发生改变。更加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和个人幸福感的满足。国内研究中多次提到日本妇女的社会地位的改变,从就业率、结婚率、离婚率等方面做出了丰富的调查研究。国外的研究也是着重在数据的搜集也研究上。但是国内外的研究中,多是从数据上着手更多的是看表层的现象。但是经济发展的浪潮下女性意识变化的深层原因以及女性的内心的又是如何看待这种角色变化的呢,这些问题的背后的潜藏的人性的价值观的问题应该更需要探讨。

THE END
1.对于现代婚姻观的一些看法男女婚姻问题一直是社会上的大问题,在现代化社会的当下,传统的婚姻观已经无法满足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的男男女女,在这里我就说下我对婚姻观的一些想法。 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婚姻关系首先要处理好财产问题。现代社会提倡男女平等,男女都是独立的个体,那么旧时代的彩礼观念应当破除。因为彩礼问题是旧时代女方家庭采用类似卖https://zhuanlan.zhihu.com/p/9948496057
2.请告诉儿女:结婚对象,尽量找这三种家庭,少走弯路!婚姻父母家风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找到一个合适的人,合适的家庭,从而过得幸福。 大部分父母其实都是希望门当户对,都是希望对方家庭家风正,父母关系好,家境不错,人品过关的。 选择对象时,不仅仅看对方的条件,还要看对方的人品和家庭。 因此,请告诉儿女:结婚对象,尽量找这三种家庭,少走弯路!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8Q40990556B201.html
3.正视现代婚恋观,目前社会的婚恋观正视现代婚恋观,目前社会的婚恋观一、婚姻观念的变化当前社会的婚恋观念与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婚姻被视为传统的家庭和社会基础,人们普遍追求稳定、长久的婚姻关系。但http://www.aichao521.com/hunl/9189.html
4.浅谈现代中国婚恋观至此,我强烈呼吁在国家社会层面提高社会家庭经济保障层面,国家给予一定的倾斜的经济扶持政策,其次就是以教育协调和诱导方式,端正现代社会人们婚恋家庭观的认知和重塑,争取让他们头脑中形成一种朴素现实重感情的家庭婚恋观,从而更进一步加强中国家庭社会结构的稳定,返还中国婚恋家庭应有的本来面目,为建立起以感情为基础的,充https://www.meipian.cn/58anod1q
5.现代婚恋观带来的问题分析!尽人皆知,理性择偶才可能产生美满的婚姻,美满的婚姻是和谐家庭的前提。第一步没踩正,其后的发展不言而喻。时下有一种说法:“爱情是盲目的,热恋中的女人都是低智商的”。对爱情和婚姻满怀憧憬的女性在不正确的婚恋观的引导下又被“一见钟情”的激情撞成“瞎子”加低智商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497516839&efid=D8GuCeYUNR6C6V5nNAt4WA
6.中美家庭婚恋观的比较研究WWW.W8818.COM2010.07 343 2010年 第7期学术探讨中美家庭婚恋观的比较研究文/桂佳芸摘 要 本文将从家庭婚恋观来探讨家庭价值观。它对家庭成员的行为起着决定性的指导作用。本文选择中国和美国家庭价值观差异对比为论文的主题 从婚恋方向作了分析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不同的家庭婚恋观 以及它们各自的目的和意http://m.doc88.com/p-002904796181.html
7.树立正确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推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高质量发展主旨演讲环节,国家卫健委家庭发展司副司长徐拥军就“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平衡女性生育与职业发展”、内蒙古自治区妇联主席王芳“培育新型婚育文化,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引导树立正确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暨人口与民族发展研究中心教授杨菊华就“中国人生育观念的嬗变与重构”、上海社会科学院https://edu.youth.cn/wzlb/202312/t20231212_14959673.htm
8.大龄未婚青年择偶问题调查报告5篇(全文)工会组织要在青年群体中开展婚恋观宣传教育活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新风,指导青年形成科学的婚恋观、家庭观。要充分认识未婚大龄青年树立婚恋观的重要性,对于只重外表不重内涵,“没房没车,勿谈结婚”的想法,对于好安逸不吃苦的“青年啃老族”现象等,要以人为本,既要看到他们内心的实际需求,又要适时加强https://www.99xueshu.com/w/file76ujej9r.html
9.《树立正确的婚恋观》课件.pptxTHE FIRST LESSON OF THE SCHOOL YEAR树立正确的婚恋观ppt课件目CONTENTS婚恋观概述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婚恋中的挑战与应对如何培养正确的婚恋观婚恋观的未来发展录01婚恋观概述人们对婚姻和恋爱的认知和态度,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07539097.html
10.浅谈马克思主义的婚恋观马克思主义论文二、马克思主义婚恋观的内容概述 马克思主义作家在婚恋、家庭、伦理方面著作颇多,经整理归纳,现从恋爱观、婚姻观和家庭观三个方面依次阐述。 (一)恋爱观 1.爱情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作家认为:“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https://www.lunwendata.com/thesis/2019/156931.html
11.国内外学者对大学生恋爱的相关研究成果恋爱心理90 后大学生更加注重对方的品行和能力,更加注重精神生活,追求高层次的恋情。当代大学生的择偶标准越来越看重内在涵养,轻外在表现;重个人素质,轻家庭条件。这种更加重视个人能力的择偶观充分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在婚恋价值观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自尊自信的现代意识。http://www.dyxy.edu.cn/s.php/xl/item-view-id-67276.html
12.婚姻家庭观(精选十篇)家庭的范围扩大了, 家庭模式日益多样化, 非传统形式家庭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而这些变化都是尊重社会文化的体现, 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趋势。基于这种形式, 再充分考虑到整个社会的经济基础与年轻一代婚恋观的转化, 促成了当代具有中国特色的婚姻观与家庭观。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2sz127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