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优良家风代代传·文明婚恋倡新风

近年来,永昌县把推进移风易俗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围绕“抵制陈规陋习、崇尚婚俗新风、倡树文明新风”总思路,着力打造“优良家风代代传·文明婚恋倡新风”志愿服务品牌,有效引导全县青年抵制高价彩礼,崇尚婚俗新风,共建和谐家庭,为推动乡村振兴、树立文明乡风注入青春活力。

聚焦思想引领,校准青年理想信念“航向标”。一是着力加强思想引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组织成立青年宣讲团,深入各社区广泛开展“党的二十大青年宣讲团”宣讲活动,教育广大团员青年听党话、跟党走,引导团员青年树立新时代年轻人正确的恋爱观,推动青年建立良好的情感态度与情感关系。二是着力培育核心价值观。依托红西路军永昌战役纪念馆、大沽政治部旧址等县域内红色教育资源,集中开展“追寻革命足迹传承陇人品格”红色寻访、“缅怀革命先烈赓续红色血脉践行强国誓言”清明祭扫、“重走百年初心路·砥砺奋进新征程”等实践活动,引导广大青年重温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三是着力抓好典型选树。发挥金昌市杰出青年、优秀共青团干部、优秀青年志愿者青年五四奖章等先进人物群体示范作用,积极挖掘先进事例,广泛宣传树立文明婚礼典型,汇聚社会正能量,加强舆论的正面引导,引领社会新风尚。

倾诚服务青年,架好婚恋新风“连心桥”。一是扩大服务覆盖面。新成立“永昌县电商团工委”“永昌县青年人才团工委”,新打造“青年之家”8个,并已全部入驻“青年之家”云平台,切实延伸团组织覆盖面,保障各类新兴行业青年感受到团组织的温暖,争做移风易俗的积极倡导者和自觉实践者。二是鼓励创业就业。联合县人社局等部门,成功举办2023年“春风行动”大型招聘会,邀约用工单位66家,提供岗位3000多个,活动现场吸引各类求职者5000多人参加,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0000多份。持续开展“扬帆计划”“三下乡”“返家乡”“大学生进机关”社会实践等活动,帮助广大青年有一份稳定的保障,为成家做好铺垫。三是强化心理疏导。依托团属社会组织“永昌惠人心理服务中心”,开展“敞开心扉交朋友”青少年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等心理健康志愿服务8场次,解决青年婚恋方面的心理困扰。

通过“优良家风代代传·文明婚恋倡新风”志愿服务品牌的创建,弘扬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服务精神,积极引导广大青年由文明新风的倡导者走向实践者。同时,更多的群众也积极参与到移风易俗行列中来,切实推动了婚嫁彩礼理性回归,喜事新办。

THE END
1.《中国人口报》刊文:高校要发挥婚恋教育主阵地作用构建新型婚育文化是营造生育友好社会氛围的重要内容。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在强调“大力倡导积极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的同时,首次提出“加强人口国情国策教育,将相关内容融入中小学、本专科教育”。 https://www.dangbaotoutiao.net/ttyw/c_158294.html
2.加强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引导营造婚育友好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国近年来,年轻人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呈多元发展趋势,不同程度存在“恐婚”“恐育”等问题,以及“过养过教”“不养不教”“不会不善”等家庭教育问题,急需多措并举开展“宣”“导”“建”,引导年轻人树立正确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 全方位“宣”,让正确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常态常效可感可知可及。 由党委宣传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youyue.youth.cn/yw/202411/t20241101_15619643.htm
3.完善生育支持措施营造良好生育氛围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卫健部门、高等院校加强协作,积极探索包括教育渠道、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在内的全方位教育模式,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渗透式的教育方式帮助大学生正确解读国家新生育政策,形成积极健康的生育意愿。 此外,高校教育中应增加婚恋观、生育观和家庭观的引导,增强学生对于生命历程中各个https://www.ynzxb.cn/content/2023-06/27/content_27492.html
4.国办:积极构建新型婚育文化大力倡导积极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格隆汇10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提出,营造生育友好社会氛围。积极构建新型婚育文化,大力倡导积极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加强社会宣传倡导,实施人口高质量发展宣传教育专项行动。加强人口国情国策教育,将相关内容融入中小学、本专科教育。https://finance.sina.cn/2024-10-28/detail-incuayyx9588856.d.html
5.17部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十五)加强生理卫生等健康教育。针对在校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通过定期举办专题讲座、开设公共选修课程等方式,开展生理卫生教育、青春期教育或者性健康教育,加强婚恋观、家庭观正向引导。 七、构建生育友好的就业环境 (十六)鼓励实行灵活的工作方式。用人单位可结合生产和工作实际,通过与职工协商,采取弹性上下班、居家办公等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208162481052053.html
6.国办:积极构建新型婚育文化大力倡导积极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措施提到,营造生育友好社会氛围。积极构建新型婚育文化,大力倡导积极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加强社会宣传倡导,实施人口高质量发展宣传教育专项行动。加强人口国情国策教育,将相关内容融入中小学、本专科教育。webview?url=https:/https://www.iyiou.com/briefing/202410281684237
7.国办:积极构建新型婚育文化大力倡导积极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财联社10月28日电,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措施提到,营造生育友好社会氛围。积极构建新型婚育文化,大力倡导积极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加强社会宣传倡导,实施人口高质量发展宣传教育专项行动。加强人口国情国策教育,将相关内容融入中小学、本专科教育。https://www.cls.cn/detail/1839711
8.滨州日报《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等政策的出台,明确指出加强青年婚恋观教育的重要性,为高校教育改革提供了重要参考。然而,政策落地过程中出现的内容与实际需求不匹配、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等问题,成为制约教育效果提升的瓶颈。因此,深入剖析政策执行中的痛点,探索个人自我认知提升、家庭正向引导、学校系统教育与社会广泛https://epaper.binzhouw.com/bzrb/20241128/mhtml/page_04_content_202411280050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