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东软学院

教师简介:马君宝,燕山大学物理学硕士,现为成都东软学院物理专职教师,从事大学物理及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工作。

课程简介:物理学被称为“科技之母”,是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真正原动力,本课程注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重点介绍对科学技术起着引领作用、以及对人类文明产生重大影响的物理概念和理论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常识、发展和远景,将物理知识和前沿应用融为一体。本课程主从10个不同的主题进行授课:改变世界的物理学、力学与航天技术、无处不在的波、绚丽多彩的光、冷热之自然法则、走进微观世界、时空观的革命、探索宇宙奥秘、日新月异的材料、能源与信息技术等精彩纷呈的内容将一一为你呈现。因此在这里,你将看到物理学的力、热、电、光等各种有趣的物理现象及基本原理,在这里你将听到物理学史上很多趣味横生的故事、了解发现背后的秘密;在这里,你将了解物理学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各种应用,惊叹于世界变化如此之快。

推荐教材:《改变世界的物理学》倪光炯等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

47.现代汉语基本素养与论文写作

教师简介:(1)彭方志,男,1968年生于四川乐至。北师大物理学学士、硕士,系统科学(从物理学分离出来的一门学科)博士,经济学教授,教育学博导,四川省教指委财经分委及课程建设分委委员。曾任研究生会主席,学生社团会长,中学物理教师,中共XXX市委宣传部新闻处长,XX学院教务处长等职,现任成都东软学院基础教学学院院长兼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从事过《数学物理方程》、《大学物理》、《高等数学》、《经济学》、《思想道德与法治》等课程的本专科教学工作。在《物理学报》、《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生产力研究》、《人民论坛》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特点在于善于发现他人尤其是年青人的优点,因此而交游满天下。(2)乔瑢,女,助教。四川大学中文系学士、硕士,在《四川戏剧》、《名作欣赏》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篇,毕业后曾在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华润集团下属企业工作,2021年6月入职成都东软学院,讲授《沟通与演讲》课程。

课程简介:《现代汉语基本素养与论文写作》课程旨在引导学生夯实现代汉语运用及写作基础,为学好其他专业课程和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具体而言,本课程的学习目标体现在知识、能力、素养三个层面:知识层面,掌握必要的语言、文字、文学常识;能力层面,掌握听、说、读、写四大基本技能,能够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能够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具备相应的阅读、表达能力;素养层面,获取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为自身继续发展和不断提高的奠定基础,以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课程拟讲授的主要内容:讲授内容分为名篇赏析、语言篇、写作篇三个模块,名篇赏析主要讲解古今经典的说理文、议论文,语言篇主要讲解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等内容,写作篇主要讲解议论文、学术论文的写作技巧、规范。

推荐使用的教材或参考书:

《应用文写作实训教程》,李佩英,东软电子出版社。

《大学语文》,谢卫平,机械工业出版社版。

48.恋爱婚姻与家庭

教师简介:水海磊,西南民族大学法学硕士,现为成都东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部教师,从事思政教育工作十年,主要开设《思想道德与法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职业道德与法治》、《哲学与人生》等课程。参与省级课题两项,校级课题两项,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等。

推荐教材:《爱的艺术》,作者:弗洛姆,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49.中外音乐经典赏析

教师简介:刘华强,毕业于武汉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大学本科学历,学士学位,武汉音乐学院研究生课程班指挥专业结业。

课程介绍:本课程是向学生讲授音乐鉴赏知识,培养音乐欣赏能力和进行作品分析的理论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思维方式,使学生在聆听过程中感受中西方的音乐经典作品,从中领会作品所体现的文化意蕴,从而提高音乐鉴赏的能力。本课程应激发学生对社会生活敏锐的感觉和丰富的感情。培养学生的艺术想象力,让理工科学生把对美的欣赏和能力渗透和转化在所学专业之中

推荐教材:《音乐鉴赏》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世界名曲欣赏》上海音乐出版社

《音乐分析基础教程》人民音乐出版社

《曲式学基础教程》人民音乐出版社

50.乐理视唱与音乐欣赏

课程介绍:本课程是向学生讲授乐理视唱和音乐赏析、掌握音乐基本理论常识的课程。提高对中外经典音乐的鉴赏能力。把乐理视唱从入门程度循序渐进过渡到实用的程度,在理论和技能技巧上,提高学生的感受、表现、参与音乐的综合能力,并将艺术素质渗透和转化在所学专业之中。

《乐理视唱与和声基础》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51.合唱

课程介绍:本课程是向学生讲授合唱知识、合唱训练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思维方式,使学生在训练过程中感受合唱的艺术魅力,从中领会作品所体现的文化意蕴,从而提高音乐审美的能力。本课程通过艺术形式体现课程思政,激发学生对艺术美的追求,培养学生的艺术想象力,提高理工科学生的审美水平,并渗透和转化在所学专业之中。

THE END
1.社会关注新时代中国青年婚恋观变迁研究青年人的婚姻观同样深受个体、家庭与社会因素的影响。在个体层面,个体婚姻价值会随着年岁的增长而变化,表示绝对要结婚的人明显增多;结婚意愿也随着教育程度的提升而降低,高等教育会改变个体的婚姻品味,形成独立自主、尊重个性自由的婚姻家庭观念;个体的恋爱经验也对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3NjQzNTg4Mw==&mid=2247576162&idx=4&sn=86762bc60c94c5374d3bf0b7d3b8dd6c&chksm=ea943e02002139864025bd535e1a0c716655b949b18df82e0a69b0348a36ad8ba7a2fdb6c7cf&scene=27
2.大学生婚姻观论文(精选9篇)篇2:大学生婚姻观论文 张肖赫,靳健,李创,刘敏,薛文阳 (中北大学朔州校区,山西 朔州,036000) 摘要:"90后”大学生己经成为我国高校大学生群体的主力军,在网络环境下长大的他们,对待爱情和婚姻有着和以往大学生不同的态度。他们的恋爱婚姻观不仅决定他们自身婚姻家庭的美满幸福,更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文章运用https://www.360wenmi.com/f/file3up3p9vm.html
3.关于大学生恋爱论文8篇(全文)关于大学生恋爱论文 第3篇 一、女大学生恋爱的特点 1、普遍性。 如今, 大学生恋爱已经越来越普遍。据统计, 近十几年, 涉足爱情的大学生已经占总体的64.5%。2005年, 国家还颁布了在校大学生是否可以登记结婚的问题可按婚姻法有关规定执行, 这使得爱情对于大学生而言再也不是遥不可及的, 而是提上议程的一件大https://www.99xueshu.com/w/file7xr76ee1.html
4.文学院社会学系毕业论文,1944年5月)(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书评一个过渡时代的家庭蔡文娜(华西协合大学毕业论文,文学院社会学系,导师姜蕴刚 ,系主任李安宅,院长罗忠恕,1944年5月)1944年初夏,华西协合大学社会学系女生蔡文娜提交毕业论文,题为《一个过渡时期的家庭》。(蔡文娜:一个过渡时代的家庭,何一民等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四川大学卷》三编上,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01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4074072/
5.浅谈马克思主义的婚恋观马克思主义论文马克思主义婚恋观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有利于当代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婚恋观;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代际关系,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家庭。无疑,马克思主义婚恋观具有前瞻性、科学性,但毕竟有时代局限。因此,我们应吸收其精华,为我所用。在恋爱中,我们要理解爱的本质、端正爱的动机、掌握爱的尺度;在婚姻中https://www.lunwendata.com/thesis/2019/156931.html
6.潘绥铭43. 《婚内强奸为什么难以定论?》,载于《反对家庭中对妇女的暴力:社会、伦理和法律问题专家研讨会论文集》,1997年10月。 44. 《中国大学生的艾滋病知识水平》载于《中国预防医学》1997年4期。 45. 《三角洲的“二奶问题”》,载于《街道》,97年12期,8000字。 46. 《误导的男性性文化》,载于《婚姻与家庭https://baike.sogou.com/v7932272.htm
7.caj格式论文只有渴望了解性神秘的冲动,谈不上有感情,因此,这时候的关系叫“恋爱”,不叫“爱情”。性结合后的关系才叫“爱情”。爱情的成功,是生活幸福的源泉。性爱,在爱情中起关键作用,没有和谐的性生活,爱情就是空中阁楼。性生活的不和谐,往往导致感情的破裂,于是婚姻成了爱情的坟墓。 婚姻的美满程度取决于性生活的和谐https://www.qwqk.net/news5867.html
8.加强大学生心理降的意义论文9篇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意义论文9篇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意义论文 -- 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 院系:西方语学院德语1503班学号:2015000527姓名:吴赫嘉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应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意义论文9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意义论文 https://www.newsipay.com/zhuantifanwen/gongwenfanwen/34170.html
9.谈婚论嫁:城市中产家庭的婚恋代际沟通婚恋代际沟通的主要涉及子女恋爱关系确立和婚姻关系确立两个阶段中的代际沟通。在论述前一过程时,研究回顾了女性从青春期到成人初显期浪漫关系的发展脉络及家庭沟通,发现在青春期阶段,浪漫关系受到父母的严格管制而未能得到发展,而进入成人初显期后,亲子之间通过婚恋沟通逐渐打破原有的亲子文化范本,子女获得了“长大成人https://wap.cnki.net/lunwen-1022055854.n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