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法律视域中的大学生恋爱观和婚姻观教育大学生教育论文

:[论文摘要]高等学校肩负着“育人”的神圣职责。一个人恋爱是否和谐、婚姻是否幸福,与其持何种恋爱观、婚姻观有直接关系。良好的法律素质对大学生形成健康婚恋观有着很大的影响,也是大学生人性完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法律的启蒙教育对构建当代大学生正确的恋爱观、婚姻观,完善人格再造,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论文关键词]法律启蒙理性善规则意识

一、大学生婚恋观的现状

2.大学生对恋爱的看法较为理智。关于“大学谈恋爱的动机”,有72.5%的学生是“出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欣赏,彼此被对方的某些优点所吸引”,有15.9%的学生是“想弥补内心空虚,寻找精神寄托”,有4%的学生是“因为看到大家都有男女朋友,觉得自己单身没面子”,有1.5%的学生则是“对方追求激烈,自己不好意思拒绝”。对于“大学谈恋爱的态度”,42%的学生认为“是一种真挚的感情,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段宝贵经历,至少应该经历一次”,有50%的学生觉得应“顺其自然,有也好,没有也不强求”,有3%的学生认为“会影响学业,得不偿失”,有2%的学生是“玩玩而已,何必当真”。关于“不求天长地久,但求曾经拥有”的爱情观的看法,54%的学生选择了中立,表示不同意的有41%。可见,大学生较为理性,说明恋爱观内容、原则、理念等教育产生效果,他们选择恋人更注重内涵,人生观、价值观的共通点。

3.大学生婚姻自主,有较强的权利意识。当代大学生作为现代公民具有独立的人格,尊重自己的意愿,重视自身的权利。对于“从2005年9月1日起,在校大学生可以结婚,你是怎样看待对这一问题的”,7%的学生选择“反对,会影响学业和今后的发展”,75%的学生选择“不反对,但我肯定不会在大学结婚”,12%的学生选择“如果可能,我会在大学结婚”。在回答“只要两人感情好,结不结婚都一样的观点”,53%的学生选择“不同意”,15%的学生选择“同意”,31%的学生选择“中立”。结果显示大学生有一定的权利意识。通过法律基础课学习,就是要让学生懂得现代社会权利意识构成了公民意识和宪法精神的核心。法治社会以保证公民的权利为根本,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不可侵犯的权利。不珍视自己的权利,或者不尊重别人的权利,都是公民意识缺失的表现。

4.面对婚姻,大学生有一定的法律意识。对离婚的看法,选择“既然结了婚就不要轻易离婚”的占56%,选“如果不合适,就应当早点离婚”占32%,选“婚姻就应该天长地久,不应该离婚”的占12%。关于父母离婚对子女的影响程度问题,41%的学生选择“负面影响非常大”,40%的学生选择“负面影响比较大”。“面对离婚你主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45%的学生选择争取更多财产,53%的学生选择抚养小孩,2%的学生选择找机会报复对方。对“你会因为婚外恋离婚吗”,选择“不会,情人只是过眼云烟,一场游戏一场梦,梦醒回家”的占43%,18%的学生选择“不会,虽然家庭、情人两不误,但还是不能没有家庭”,1%的学生选择“会,如果遇到的是真爱,本身婚姻就有问题,可能会离”。可见大学生是比较看重婚姻、家庭的,对婚姻中法律关系、父母子女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认识比较明确,具有一定法律意识。

5.大学生性爱观呈现较强的责任意识。针对“一夜情”的看法,“坚决反对”的占38%,有37%的学生则选择“要慎重,在不伤害别人的情况下可以”,25%的学生表示“不反对,但自己不会这么做”。关于对“大学生同居现象”的看法是:62%的学生选择“这是恋爱双方自己的事,如果别人发生了,可以接受,但自己会慎重考虑”,29%的学生选择“短暂的快乐过后带来的是无尽的悲伤和更多的无奈,大学生应该更好地克制自己”。性爱关系中体现着道德责任感,对感情的尊重,对性爱的慎重,说明大学生的性观念、性意识已经趋向成熟,具有一定的责任意识。

二、法律启蒙是健康婚恋观形成的前提

三、重视法律教育,构建健康婚恋观

婚恋观教育水平的高低不仅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而且反映了一个国家的道德水平、法治程度,反映了一个国家国民的素质。一个人恋爱是否和谐、婚姻是否幸福,与持何种婚恋观有直接关系。然而也有部分大学生,由于心理尚未完全成熟,对爱情与婚姻的理解不透彻,法律意识淡薄,缺乏健康婚恋观的指导,又受到一些错误的择偶标准、价值观念和恋爱方式的影响,对婚恋问题的认识还存在着一定的扭曲和偏差,对学业和身心健康带来了某些负面影响,也影响着他们未来的婚姻质量和社会和谐。因此,应加强法律教育,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婚恋观。

THE END
1.社会关注新时代中国青年婚恋观变迁研究青年人的婚姻观同样深受个体、家庭与社会因素的影响。在个体层面,个体婚姻价值会随着年岁的增长而变化,表示绝对要结婚的人明显增多;结婚意愿也随着教育程度的提升而降低,高等教育会改变个体的婚姻品味,形成独立自主、尊重个性自由的婚姻家庭观念;个体的恋爱经验也对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3NjQzNTg4Mw==&mid=2247576162&idx=4&sn=86762bc60c94c5374d3bf0b7d3b8dd6c&chksm=ea943e02002139864025bd535e1a0c716655b949b18df82e0a69b0348a36ad8ba7a2fdb6c7cf&scene=27
2.大学生婚姻观论文(精选9篇)篇2:大学生婚姻观论文 张肖赫,靳健,李创,刘敏,薛文阳 (中北大学朔州校区,山西 朔州,036000) 摘要:"90后”大学生己经成为我国高校大学生群体的主力军,在网络环境下长大的他们,对待爱情和婚姻有着和以往大学生不同的态度。他们的恋爱婚姻观不仅决定他们自身婚姻家庭的美满幸福,更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文章运用https://www.360wenmi.com/f/file3up3p9vm.html
3.关于大学生恋爱论文8篇(全文)关于大学生恋爱论文 第3篇 一、女大学生恋爱的特点 1、普遍性。 如今, 大学生恋爱已经越来越普遍。据统计, 近十几年, 涉足爱情的大学生已经占总体的64.5%。2005年, 国家还颁布了在校大学生是否可以登记结婚的问题可按婚姻法有关规定执行, 这使得爱情对于大学生而言再也不是遥不可及的, 而是提上议程的一件大https://www.99xueshu.com/w/file7xr76ee1.html
4.文学院社会学系毕业论文,1944年5月)(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书评一个过渡时代的家庭蔡文娜(华西协合大学毕业论文,文学院社会学系,导师姜蕴刚 ,系主任李安宅,院长罗忠恕,1944年5月)1944年初夏,华西协合大学社会学系女生蔡文娜提交毕业论文,题为《一个过渡时期的家庭》。(蔡文娜:一个过渡时代的家庭,何一民等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四川大学卷》三编上,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01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4074072/
5.浅谈马克思主义的婚恋观马克思主义论文马克思主义婚恋观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有利于当代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婚恋观;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代际关系,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家庭。无疑,马克思主义婚恋观具有前瞻性、科学性,但毕竟有时代局限。因此,我们应吸收其精华,为我所用。在恋爱中,我们要理解爱的本质、端正爱的动机、掌握爱的尺度;在婚姻中https://www.lunwendata.com/thesis/2019/156931.html
6.潘绥铭43. 《婚内强奸为什么难以定论?》,载于《反对家庭中对妇女的暴力:社会、伦理和法律问题专家研讨会论文集》,1997年10月。 44. 《中国大学生的艾滋病知识水平》载于《中国预防医学》1997年4期。 45. 《三角洲的“二奶问题”》,载于《街道》,97年12期,8000字。 46. 《误导的男性性文化》,载于《婚姻与家庭https://baike.sogou.com/v7932272.htm
7.caj格式论文只有渴望了解性神秘的冲动,谈不上有感情,因此,这时候的关系叫“恋爱”,不叫“爱情”。性结合后的关系才叫“爱情”。爱情的成功,是生活幸福的源泉。性爱,在爱情中起关键作用,没有和谐的性生活,爱情就是空中阁楼。性生活的不和谐,往往导致感情的破裂,于是婚姻成了爱情的坟墓。 婚姻的美满程度取决于性生活的和谐https://www.qwqk.net/news5867.html
8.加强大学生心理降的意义论文9篇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意义论文9篇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意义论文 -- 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 院系:西方语学院德语1503班学号:2015000527姓名:吴赫嘉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应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意义论文9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意义论文 https://www.newsipay.com/zhuantifanwen/gongwenfanwen/34170.html
9.谈婚论嫁:城市中产家庭的婚恋代际沟通婚恋代际沟通的主要涉及子女恋爱关系确立和婚姻关系确立两个阶段中的代际沟通。在论述前一过程时,研究回顾了女性从青春期到成人初显期浪漫关系的发展脉络及家庭沟通,发现在青春期阶段,浪漫关系受到父母的严格管制而未能得到发展,而进入成人初显期后,亲子之间通过婚恋沟通逐渐打破原有的亲子文化范本,子女获得了“长大成人https://wap.cnki.net/lunwen-1022055854.n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