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探索——以“爱情心理学”为例ExplorationofCurriculum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inCollegeMentalHealthEducationCourses—Taking“LovePsychology”asanExample

课程思政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探索

——以“爱情心理学”为例

宋晓月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收稿日期:2022年7月22日;录用日期:2022年8月20日;发布日期:2022年8月26日

摘要

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新时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举措。以“爱情心理学”课程为例,围绕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的育人理念,设立课程思政目标、梳理教学内容中蕴藏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运用多元化教学模式、建立课程思政考核体系,实现显性心理知识与隐性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合,并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课程思政,心理健康教育,爱情心理学

ExplorationofCurriculum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inCollegeMentalHealthEducationCourses

—Taking“LovePsychology”asanExample

XiaoyueSong

NorthChinaElectricPowerUniversity,Beijing

Received:Jul.22nd,2022;accepted:Aug.20th,2022;published:Aug.26th,2022

ABSTRACT

Curriculum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isnotonlytheinherentrequirementofthedevelopmentof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butalsothekeymeasuretoimplementthefundamentaltaskofbuildingmoralityandcultivatingtalents.Takingthe“LovePsychology”courseasanexample,focusingontheeducationalconceptofvalueshaping,abilitytrainingandknowledgetransferring,sortingoutthe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resourcescontainedintheteachingcontent,exploringtheestablishmentofideologicalandpoliticalobjectives,establishingideologicalandpoliticalassessmentsystem.Theorganiccombinationofexplicitpsychologicalknowledgeandimplicitideologicalandpoliticalelementsinthiscoursecontributetotherealizationoftheoverallgoalof“curriculum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incollegementalhealtheducationcourses.

Keywords:Curriculum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MentalHealthEducation,LovePsychology

ThisworkislicensedundertheCreativeCommonsAttributionInternationalLicense(CCBY4.0).

1.引言

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该会议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更为心理健康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丰厚的土壤。2020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要求让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至此,课程思政建设与实践已成为当下高校教育教学的工作重点。

2.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该理念基于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把实现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推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的有机结合是回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问题的重要抓手。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十大”育人体系之一,承担着培养学生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的重要职责,对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是塑造受教育者价值观的心理基础,是提升课程自身内涵的有效手段,更是形成新时期“大思政”格局的必然要求。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相联,二者相辅相成、协同发展、互为前提。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在培养目标上存在一致性[1],两者均为培养拥有积极心理品质、高尚道德情操、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青年人才而服务。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互为基础、互为补充、协同发展[2]。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助于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良好的心理状态能让学生更易形成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观念;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为思政教育提供多样化教学手段,思政教育能够为拓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丰富度、提升心理育人内涵添加动力,两者的有机融合为培养青年人才提供进一步保障。

3.“爱情心理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3.1.“爱情心理学”课程简介

“爱情心理学”课程旨在以心理学、社会学理论知识为载体,通过前沿科学研究结果阐明亲密关系的内涵及发生发展过程;着重培养个体提高自我效能感的能力、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提升人际沟通及解决人际冲突的能力、处理爱的丧失的能力,引导个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理解,从而为受教育者建构正确的爱情观,提升其道德责任感,使受教育者既具备多元、平等、尊重的人际态度,又具备包容、宽厚、博爱的心胸,从而促进其心理、人格的健康成长与发展。

Table1.Ideologicalandpoliticalgoalsystemof“lovepsychology”course

3.2.“爱情心理学”课程思政目标体系

3.3.“爱情心理学”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

“爱情心理学”五个教学模块,分别对应爱情的萌芽、发展、维持、结束过程,婚姻与家庭的建立,性安全观念与法律知识的普及。每个教学模块均力求实现知识传授与育人培德的自然统一。

“爱情概论”模块教学内容结合多学科理论视角,阐述爱情的内涵、亲密关系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前沿研究成果。该模块旨在引发学生对爱情本质的探索与思考,反思自身对于亲密关系的期待与动机,引导学生合理化关于亲密关系的信念、明确亲密关系的正常发生发展历程。课堂采用理论讲解、视频观看、课堂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在理论讲解中融入马克思主义爱情观念、引入红色革命爱情故事;在课堂讨论活动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品质与个人价值为线索,引导学生思考自身和他人所期待的爱情品质,促进学生对于平等、尊重、包容等健康爱情观念的认同,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理性的价值取向,继而更好地在生活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4.“爱情心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方式设计

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是提升学生课堂满意度的重要举措。良好的课堂体验能够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增进课程内容接受度,从而将课程中外显的专业知识与内隐的思政元素润物无声般被学生内化。由此,“爱情心理学”采取多元化教学模式,除传统课堂理论讲授外,开展丰富、有趣、贴近学生生活的授课方式,如案例分析、情境演练、角色扮演、研究结果展示、通读书籍及法律法规、精品视频观看、雕塑练习、正念练习等方式,增进课堂教学的生动性与有效性,增强其学习主体的认知度,提高课堂心理体验,努力打造教学相长、师生互助的学习共同体。

3.5.“爱情心理学”课程思政考核方式设计

合理的课程考核能够有效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在课程考核中引入思政教学效果评估能够将课程中思政元素的融入质量是否达标、育人效果是否提升直观地呈现出来,为课程思政教学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监督、反馈、调节和保障[4]。

“爱情心理学”课程考核办法兼顾显性心理知识与隐性综合素质,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课堂出勤与课堂互动情况(占课程总评的30%)。该部分主要考察学生自主学习态度、自我管理能力、个人诚信状况;第二部分为小组主题展示(占课程总评的40%)。该部分评分采用学生课堂互评加教师评价的方式,让学生针对课程的不同主题进行深入探索,并探讨相应社会现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考察学生的知识获取能力以及内隐价值观念;第三部分为期末论文(占课程总评的30%)。通过让学生书写对于爱情的看法、对于理想伴侣的期待及对自身品质的评估与展望,考察学生追求的积极人格品质及具备的恋爱观、家庭观与责任意识。教师在考核过程中通过课堂点评、论文反馈的方式进行个性化价值引领,从而实现知识育人与思政育人的有机融合。

4.结语

“爱情心理学”课程思政实践将育心与育德相结合,在课程筹备过程中充分挖掘专业课程资源内的思政元素,积极进行思政教育元素与专业知识的有机融合,并注重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的恰当性、适时性,精心设计课程思政目标与教学流程,运用多元化教学模式,不断拓宽课程深度、广度,将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潜移默化地被学生接纳、内化,从而达到启智润心的成效。

THE END
1.大学生婚姻观论文(精选9篇)篇2:大学生婚姻观论文 张肖赫,靳健,李创,刘敏,薛文阳 (中北大学朔州校区,山西 朔州,036000) 摘要:"90后”大学生己经成为我国高校大学生群体的主力军,在网络环境下长大的他们,对待爱情和婚姻有着和以往大学生不同的态度。他们的恋爱婚姻观不仅决定他们自身婚姻家庭的美满幸福,更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文章运用https://www.360wenmi.com/f/file3up3p9vm.html
2.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婚姻与家庭专业委员会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注册系统019年3月2日上午,由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婚姻与家庭专业委员会主办,中科博爱(北京)心理医学研究院承办的首届全国婚姻家庭调解高峰论坛在北京湖湾酒店拉开帷幕,来自大陆、香港、台湾的心理咨询师、高校研究学者、婚姻家庭法律工作者等三百余位参会嘉宾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婚姻家庭调解的方法,提升处理婚姻家庭各类问题能力。 http://hy.cmfpc.org.cn/90
3.马克思主义婚恋家庭思想研究马克思主义婚恋家庭思想研究,马克思主义,爱情观,婚姻观,家庭观,爱情、婚姻与家庭是人类生活的永恒主题,无论历史上什么时期、什么年代,人类都从不同的视角来阐释和实践各自时期的爱情观、婚姻观https://wap.cnki.net/touch/web/Dissertation/Article/-1019801102.html
4.传统与现代之间——新生代农民工的恋爱与婚姻这在恋爱方面表现在现代婚恋消费、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择偶标准、日益开放的性观念、多样化择偶方式与传统择偶途径并存;而婚姻方面则表现通婚圈的扩展和"户籍对应"的婚配模式并存、"闪婚"的出现、传统观与现代交织的生育观和两地的分隔家庭模式等方面。新生代农民工的婚恋还面临着一系列的困境。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GQL201101006.htm
5.婚姻与家庭与此相关,婚姻制度也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为重要的社会制度之一。衡之以情理,封建时代夫妻结合的方式当有多种,但其主体应该不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他者安排。这种婚姻方式中,居主要作用的是家庭的门第或父母的私谊,而不是当事双方的意愿,许多人在婚前甚至对对方的品貌、性情、才学一无所知,历代层出不穷https://iqh.ruc.edu.cn/qdshsyj/hyyjt/593d59f0bf0c4751a83ab10a116a221a.htm
6.妻子的爱情测试陈军中图分类 恋爱、家庭、婚姻; 关键词 人正; 屡败屡战; 你喜欢; 无可救药; 太远; 测试题; 我害怕; 三星级酒店; 自助旅游; 最佳答案; 入库时间 2024-04-19 19:53:17 相似文献 中文文献 外文文献 专利 1. 用17年爱情斗癌魔,唐家三少与妻子的挚爱情深 [J] . 梧桐雨 . 健康生活 . 2016,第https://www.zhangqiaokeyan.com/academic-journal-cn_marriage-family-temperament-reader-part_thesis/020121673463.html
7.识谎言补恋爱课……湖南高校特色课,你最爱哪一门?课程为专题式教学,分为“爱情与人生”“婚姻与家庭美德”“婚姻家庭法律规范”三个大专题。目前,课程已开设两个学期,学生不仅在课堂中参与度较高,在课外亦常将自己在情感与人际交往中的心理困惑告诉授课教师。教师通过与学生谈心交流,帮助学生解答困惑。 “戏精”遇上谎言识别,“剧本”都不够用了https://www.icswb.com/h/100104/20191122/630137_m.html
8.Y世代爱情:漫漫结婚路TOPYS创意内容平台蒙蒂塞洛的婚姻则是既现实又浪漫。她说她的丈夫和她们的一帮朋友不再把婚姻视作“社会的中心组织原则”,而是转而接受各种不同的家庭组织形式,比如那种不结婚但抚育孩子的家庭。 事实上,蒙蒂塞洛即将于本月出版的第一本书《近距离》(Close Quarters,论文集)即是有感而发,她“父母的离异反而比某些婚姻状况起的作用更https://www.topys.cn/article/7429.html
9.夫妻视频:最新动态揭示了他们生活中的点滴,展现了甜蜜与挑战并存相关研究表明,共同参与活动能够增强伴侣之间的亲密感。根据《婚姻与家庭研究》期刊的一项论文指出,共同经历愉快时光是维持长期关系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这对夫妻通过简单而富有意义的日常活动,不仅提升了彼此间的情感连接,也为其他人提供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婚姻模式。 http://sex.nuolei.vip/kolei/26205.html
10.久久单男,或许是因为对爱情的期待太高,才一直未能找到合适的人现代社会的发展使得人们对婚姻和恋爱的看法发生了变化。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环境中,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将事业放在首位,而忽视了情感需求。《青年研究》中的一篇论文指出,经济独立带来的自由让年轻人更倾向于追求自我价值,而非传统意义上的家庭责任。这种转变虽然促进了个人成长,却也加剧了单身现象。 http://xxx.yueshuang.net/ysgl/18938.html
11.长恨论文范文12篇(全文)在爱情、婚姻与家庭中, 女性可以和男性一样去付出、去索取, 这是一个平等的双向交流的过程。当王琦瑶在情爱红尘中辛苦奔走的时候, 她作为女人的一面是明朗而突出的, 即便没能成功地做一个好母亲或者好妻子, 但仍是最纯粹的女人。从王琦瑶的一生, 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只有剔除传统女性文化中的软弱性、惰性https://www.99xueshu.com/w/ikeyb82fufgu.html
12.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法律与道德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不可分离。江泽民同志曾指出,我 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 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要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党 http://read.cucdc.com/cw/81587/215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