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边境地区壮、岱族婚姻文化,本文是关于婚姻类论文范文和中越边境和婚姻和岱有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刘荫凉
(玉林师范学院,广西玉林537000)
壮族和岱族分别是中越两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两广地区和云南省的东南部,岱族主要分布在越南的东北部,两个民族为同源民族,居住地域相邻,婚姻文化极为相似.
一、婚姻观
壮族人和岱族人都认为人的一生中建房、娶妻、孝敬父母是大事.所以他们很重视儿女的婚礼并且举办得非常隆重.他们还认为结婚不仅是个人、家庭的行为,还是宗族以及亲友们共同的活动,是组成家庭,维系氏族关系的基础.壮族人还将其视为男方家庭体现社会关系、体现家庭地位的机会.
二、婚礼的组织形式
(一)组成族朋坊
族朋坊是由一些具有相同境况如都有儿子要娶妻或者都有女儿要嫁人的家庭自愿组成的.组成族朋坊的主要目的就是在婚礼中在人力和物力上相互帮助.族朋坊一般由20到30个家庭组成.族朋坊的管理班子包括坊长、副坊长、秘书、出纳.族朋坊有着严密和清楚的规定,有共同财产,如碗、碟、茶壶、杯等供各成员使用.
(二)亲朋间相互帮助
(三)男方承担婚礼费用
男方承担婚礼费用体现了男方家对女方父母养育女孩的感谢之恩,并以此来报答女方父母.女方家会从男方给的钱中拿出一部分购买嫁妆送到男方家.虽然如此,女方家庭也会根据男方的家庭情况,多要或少要彩礼,体现了壮族和岱族的善良、包容之心.
族朋坊的存在与亲朋间互助形式的自发形成是由于壮、岱族居民居住地比较荒僻、分散,他们需要依靠相互间的力量抵御来自自然的和社会的威胁,需要相互帮助来完成单靠个人或家庭无法完成的事情,这不仅体现了壮族和岱族社会的纪律性、团结性和互助性,也是维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维系家庭关系的重要纽带,是影响社会稳定,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壮、岱族婚姻观和婚礼组织形式存在异同的原因
(一)相同的原因
再次,由于两个民族都是从事农业生产,婚礼中的礼物通常是他们生活中熟悉的农产品.如猪,鸡,酒或茶等.两个民族婚礼中的特别之处是都体现了他们热爱诗歌、音乐的心灵,每一个仪式,都有符合该仪式内容的歌曲.
(二)不同的原因
在被分开,区别的过程中,壮、岱族各自逐渐与新的文化环境相融合是导致他们婚姻文化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岱族在越南国境多受越南本土民族——京族的影响,吸收了京族文化的因素,如以槟榔相互敬请.而壮族生活在中国国境内则更多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且由于地区发展水平的差异,壮族人婚礼中的仪式、出现的物品等更趋现代化.
另一方面,由于受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人们的生活水平日渐提高,交通、信息工具日渐便利,年轻一代人的生活方式不断改变,这也在某种程度使两个民族婚姻文化差异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