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的事从来不是一桩小事,对于塑造一个人,这种感情尤为要紧。
作者:史铁生
1
有人说,世界上,每分每秒都有贝多芬的乐曲在奏响在回荡,如果真有外星人的话,他们会把这声音认作地球的标志(就像土星有一道美丽的环),据此来辨认我们居于其上的这颗星星。这是个浪漫的想象。
何妨再浪漫些呢?若真有外星人,外星人爷爷必定会告诉外星人孙子,这声音不过是近二百年来才出现的,而比这声音古老得多的声音是“爱情”。爱情,几千年来人类以各种发音说着、唱着、赞美着和向往着它,缠绵激荡片刻不息。因此,外星人爷爷必定会纠正外星人孙子:爱情——这声音,才是银河系中那颗美丽星星的标志呢。
2
但,爱情是什么?爱情,都是什么呢?
大约不会有人反对:美满的爱情必要包含美妙的性,而美满的性当然要以爱情为前提。因为世上还有一种叫作“友爱”的情感,以及一种叫作“嫖娼”和一种叫作“施暴”的行为。因而大约也就不会有人反对;爱情不等于性,性也不能代替爱情。如同红灯区里的男人或女人都不能代替爱人。
这差不多能算一种常识。
问题是:那个不等同于性的爱情是什么?那个性所不能代替的爱情,是什么?包含性并且大于性的那个爱情,到底是怎么一种事?
3
也许爱情,就是友爱加性吸引?
就算这机械的加法并不可笑,但是,为什么你的异性朋友不止十个,而爱人却只有一个(或同时只有一个)呢?因为只有一个对你产生性吸引?是吗?
也许有人是。可我不是。我不是而且我相信,像我这样不止从一个异性那儿感受到吸引的人很多,像我这样不止被一个美丽女人惊呆了眼睛和惊动了心的男人很多,像我这样公开或暗自赞美过两个以上美妙异性的人肯定占着人类的多数。
证明其实简单:你还没有看见你的爱人之时你早已看见了异性的美妙,你被异性惊扰和吸引之后你才开始去寻找爱人。你在寻找一个事先并不确定的异性作你的爱人,这说明你在选择。你在选择,这说明对你有性吸引力的异性并不只有一个。那么,选择的根据是什么?
若仅仅是性,便没有什么爱情发生,因而那是动物界司空见惯的事件与本文无关。你的根据当然是爱情。
但是爱情是什么眼下还不知道。
现在只知道了一件事:性吸引从来不是一对一的,从来是多向的,否则物种便要在无竞争中衰亡。
先简单说下此书的背景。它一共有三卷,是由美国的NealeDonaldWalsh所写的。他曾经做过报纸通讯员、杂志编辑、广播电台节目指导、脱口秀主持人等等。育有数名子女,也离过几次婚。但某次意外让他损失了一切,风餐露宿。面对人生的不幸,他开始拿起笔来写信抱怨,抱怨神。但当他开始写下来问为什么他要受这么多罪的时候,奇迹却发生了,他的手开始自动执笔写下回答……就这样,他与神之间的对话开始了。
首次接触《与神对话》,是在大二的时候,偶然情况下在图书馆借了这本书的第一部来看。这一部讲的主要是人生里面遇到的比较实际的问题,例如金钱、人际。看的时候,十分多的震撼,也做了很多的笔记。太多的观点颠覆和超越我那时的认知了。可能正是因为超越太多,很多不是很理解,也有一些怀疑,于是后来也就渐渐遗忘。
后来我接着又看了第三部,这一部范围更大,是讲宇宙的,如转世、灵魂、外星人等,并描述了高度进化的生灵社会的样子。这一部再次给我很多的震撼。不过这一次和几年前阅读第一部是不一样,那时对于我来说一切都是崭新的,而这一次更多是让我对很多问题有更深入的认识,加深理解,也把原先比较零散的知识串联起来了,看起来十分激动。
颠覆很多人的认识,这里的神直接说性是没有错的,热爱性也完全没有问题。
我们之所以否认它,觉得它是肮脏的,完全是因为外界的教导与影响(也不止是性,人们总是要否认很多东西),但是,哪里有禁止,哪里就会有扭曲,甚至反抗。人们创造出性羞耻、性压抑、性尴尬,也就产生了性禁忌、性障碍甚至性暴力。
性,是造物主内置在我们体内的生物机制,这很自然,完全不必以此为耻——甚至相反,只有承认这些所谓的低级生物本能,才会有更大的飞跃。否则只会导致可笑的无知与盲目。
不过,当承认了这种原始生物性后,它与神性之间又有着什么样的联系呢?
我之前的猜测是:生物性与神性并不是两极,这两者其实是一体的。而在这里,很惊喜地发现这个猜测是对的!
神虽然鼓励我们大胆去享受性爱的快乐,但这与纵情声色还是有点不一样的。
这里他提到了脉轮。接触过冥想的人估计听过这个概念。
据说脉轮是人体内的能量中心,它位于脊髓上。我们身体里有七个主要的脉轮,从下到上分别是:海底轮、腹轮、脐轮、心轮、喉轮、眉心轮、顶轮。
这里面没有哪一个能量是不神圣的。但大多数人的性爱都只是用到了一些低级的能量,并没有所有能量去触发。而这位神所倡导的,是建立在七个能量同时向对方打开的基础上的性。这才是全面的,才能达到最巅峰的体验。
其实也不仅仅是性交,无论做什么事情,只有全面打开自己的生命能量,才会进入高级境界,那个神性与动物性交融的境界。
也正因如此,当作者问他是否提倡把性和爱结合时,他说道:
是的,性和爱可以分开,也没有任何问题,我们可以放纵,就跟我们完全可以狼吞虎咽地吃饭一样。但如果带着爱去性,才有可能与神性触碰——不止是性,做任何事情都是如此。爱,促进了主体与客体的融合。
古往今来,不少宗教和道德都提倡禁欲,很多大师也的确不再碰性爱。于是这给人们一个感觉:性是污秽的,必须禁止。上文也已经说到,性只有得到承认,才有可能获得超越。但对于大师们的情况又怎么解释呢?作者也问到这个问题。
“尽管它很美味,但你已经吃够了”这句话简直一针见血。没错,对待欲望最好的方法不是禁止,而是超越。高境界的人绝对不是禁止欲望,而是根本没有欲望。对性的痴迷,的确是一种强迫性行为,应该摒弃。但一味地禁欲,又何尝不是另一种的强迫性行为?要想超越它,靠的不是禁止,而是灵性上的进化。
说完爱与性,婚姻自然也是一个绕不过的话题。
对于婚姻,一些人觉得它是爱情的升华,一些人则觉得是一项不得不履行的义务,这与自己想不想没有关系,更多地是为了迎合社会和父母的要求,是给父母的一份答卷。而在相对自由的现代,很多人开始对婚姻的必要性产生怀疑,甚至恐惧结婚。我也不例外。
之前看费孝通的《生育制度》时,里面说到婚姻其实只是一种人为的约定,是一种确立对孩子的双系抚育的文化手段,这种制度并没有生物本性作为保障。婚姻制度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所以它得到提倡。
看来婚姻真的只是一种人为的制度,爱是生物本性,但婚姻却不是。所以这么说婚姻就是可有可无的吧?或者说这项制度会不会不符合社会的发展需要而理应废除?……
很高兴在这里看到了神的看法——其实也不出所料,他既不会完全肯定,也不会完全否定。(真相总是超越二元性的)
首先他道出了大多数婚姻的不足:只是出于怕,出于内心的恐惧,只是为了寻求某一份承诺和保证,通过捆绑彼此来获得一份安全感。
这么看来,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我们把满足自己内心或外在需求的责任归到了对方身上。正是这,导致了如此之多不幸的婚姻,也磨灭了人们对婚姻的好感。
当然,神也绝不是否定婚姻:我们首先得明白自己想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如果婚姻有利于我们成为那样的人,有利于我们真实身份的表达,那么这就是值得鼓励的。同样,是否需要把一夫一妻制变成开放式婚姻这个问题的答案,也是如此。
所以,答案不在神那里,而在自己的心中。
但与此同时他也提到一个现象:古往今来结过婚的灵性大师寥寥无几。
初看这段,觉得有点惊讶,也有点恍然大悟。细想,这不就是之前萨古鲁说到的“当你可以和整个世界发生爱情的时候,为什么还要只爱上一个人”吗?
爱,本应是无限的,我们与万物都是一体。把爱限制在一男一女之间,实在是有点局限。所以,当在灵性上进化到一定层次时,就会超越这种局限。
当然,对于绝大多数凡人来说,一段关系,是很好的修炼场,无论结婚还是不结婚。而如果非要结婚,我们也可以积极做出调整,让婚姻制度有利于我们的成长,成为一个完人。
所以书中也花了几页的边幅列出了一份改进后的婚姻誓词,节选一部分如下
写得实在精彩,其实就是描述了一种真正的爱,有助于各自灵性进程、体验到合一的爱。
婚姻,不在于索取、不在于要求对方为自己做出违反本性的承诺,更不在于对安全感的要求,而是在于给予,在于彼此成长、彼此独立,因为每一个人的灵魂本来就是完整的,我们从来就不缺什么。我相信在这种基础上的婚姻,和谐、包容、理解、幸福、喜乐,甚至专一,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这些不应该是婚姻誓词中对对方的要求,而应该是自然发生的结果。
说了这么多,其实总结下来便是:性开放or保守,结婚or不结婚,多配偶or一夫一妻,都不是问题的重点,重点永远都是:我们是否在其中得到全面发展?我们的选择是否有利于创造、表达和实现我们的真实身份?如果有,那就是值得去做的。
神是不会替我们做任何评判的。只有人们借神之名编制出的戒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