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婚姻关系的本质

作者简介:王单媛,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婚姻,是指男女两性互为配偶的结合,是得到社会认同的社会关系及生活模式。婚姻关系是家庭产生的前提和基础。在中国的传统观念看来,婚姻的初衷是对爱情的渴求。而在物质生活急速发展的今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逐渐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对于许多人来说,竞争意识和快节奏成为了他们生活中的主旋律,这种生活状态给婚姻的维系造成了很大的不确定性。于是,许多人便通过签订婚前财产协议或者婚前协议书的方式,来保障自己的婚姻安全性。这种现象一方面反映出人们的权利义务意识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呈不断增强的趋势,而另一方面,则呈现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和依靠感在不断降低的一个过程。

在我看来,婚姻关系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维系特定人身财产权利义务的合同关系,或者说是契约关系,当然,不能否认这种关系的建立是以一定的感情作为基础的。这个结论在许多感性的人看来也许是对神圣高尚爱情的一种玷污,但在当今社会,它显得尤为重要,也越来越在实践中证明着它的真理性。著名女作家苏芩在其新书《七天女学馆》中就曾提到实行婚姻合同制是正确的选择。接下来,将以《合同法》为视角,浅析婚姻是特殊合同(契约关系)观点的合理性。

一、婚姻的含义

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婚姻作为自然人的男女两性互为配偶的结合,这也就等同于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设立、离婚是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终止。所以从定义上看,两者都所差无几,婚姻属于合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婚姻关系的建立

三、婚姻的效力

无效婚姻制度与合同法中的无效合同的规定也存在着不少的类似之处。无效合同的法律特征表现在:一是合同成立是无效合同产生的前提;二是合同不具法律约束力,合同条款对当事人无约束;三是自始合同无效。所谓无效婚姻,是指当事人的结合不符合结婚条件或法定程序,在法律上不具备婚姻效力。《婚姻法》第10条的规定实质上与无效合同的本质规定也是完全一致的,在本质上也体现出对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序良俗原则的维护。另外,从《合同法》对可撤销合同的定义与《婚姻法》第11条对可撤销婚姻的定义中,可见两者都存在可撤销的权力,且请求撤销的期限都是1年。法律规定撤销权的目的都在于充分保护受害人和尊重受害人意愿而非强制宣布其无效。

四、婚姻的终止

合同的终止是指合同当事人双方在合同关系建立以后,因一定的法律事实的出现,使得合同确立的权利义务关系归于消灭。婚姻终止,是指合法有效的夫妻关系因发生一定的法律事实而归于消灭。婚姻终止的概念包含三方面的含义:一是婚姻终止具有严格的法律意义;二是婚姻终止基于一定的法律事实;三是婚姻终止必然产生一系列法律后果。可见,两者在概念、成立条件、终止事实等方面都存在很多的相通之处。

五、婚姻关系的损害赔偿制度

所谓离婚过错赔偿制度,是指因配偶一方的侵权行为而导致离婚的,过错方应对无过错方的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失予以物质赔偿的法律制度。其与《合同法》第107条条款所规定的内容是一致的,这也说明婚姻在法律行为上来说也是一种合同形式。为适应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发展的新情况,1980年的《婚姻法》加强了对妇女、老人、儿童等弱势群体的保护,这也是婚姻法在合同法的范畴内的进一步深化。其中,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是这方面的一个典型例证。

婚姻关系的上述损害赔偿规定与合同法的违约责任承担与损害赔偿也存在许多共通之处。因一方的过错导致的离婚可视为特殊的违约,过错方没有履行或没有完全履行婚姻中相应义务,导致另一方的利益受损。

将婚姻关系作为特殊的合同关系,与合同之间存在的差别也是不容忽视的,具体体现在下列两个方面:

1.物或财产是合同的主要标的,身份关系是婚姻关系主要体现。所以可见两者在范围、内容等方面还是有所差别的,在《合同法》中婚姻是作为一种特殊合同对待的,是合同的组成部分,而非全部。

2.婚姻体现的一种以情感纽带为基础的结合是合同关系不曾具备的。这个显著特征也是多数学者反对将婚姻视为一种合同的主要原因之一。他们认为,这种观点将纯粹圣洁的婚姻关系染上了一层物质关系,进而会影响婚姻家庭的稳定,因此是不可取的。我们暂且不论这种观点是否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但其中还是有一定可取之处的。合同和婚姻固然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但其也存在着相互区别的显著特点。不然,立法机关也没有必要将合同法与婚姻法分开立法。

THE END
1.父母最大的远见:在子女结婚前,就及时给出这3种提醒门当户对婚姻父母其实是作为婚姻的过来人,在子女谈婚论嫁的时候,会给子女一些提醒,就是想希望子女能够看清现实,能够看清婚姻的本质,不要冲动去领证结婚,先了解清楚婚姻的一些真相,才能做好心理准备,走进婚姻,开始新的人生阶段。 因此,父母最大的远见:在子女结婚前,就及时给出这3种提醒,非常重要。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621BL70556A3I6.html
2.婚姻的本质目的与意义由此可见,人们对于婚姻的目的和它存在意义的理解在婚姻发展变化过程中的认识是有分歧的。或者认为它是一种“宗教神圣”的旨意;或者认为是一种“社会契约”的规定;或者认为仅仅是与个人的个性与独立性相联系的个人生活选择。这些不同的认识有助于我们得到关于婚姻本质的认识。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625/07/15991787_480498619.shtml
3.婚姻的本质到底是什么(论婚姻与道德)书评婚姻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时过百年,还能看到罗素先生对于爱情、婚姻、家庭、道德的真知灼见,真的备受震撼。读这本书之前我是带着问题来的,我对什么是婚姻,婚姻对个人、家庭究竟意味着什么充满着疑惑。任何事情,如果不了解他,我们就难以化解它。在法律领域,婚姻法律关系的本质是对弱者权利的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4495037/
4.马克思说婚姻的本质是经济,目的是降低生活来自圆融心语马克思说婚姻的本质是经济,目的是降低生活成本。婚姻是历史的产物,并将在历史中消亡。如果说婚姻实质是一种经济契约,那基础是诚信而不是感情。讲感情无非是模糊契约的边界,其中一方占便宜罢了。当然可能有人是这么稀了糊涂过了一辈子,那是运气好的特例,不具有普遍意义。so古往今来,婚姻的本质就是保全财产,完全可以https://weibo.com/2158876854/KfJala0pN
5.浅析婚姻的契约性本质关于婚姻的本质,各国学者观点不一。资本主义国家学者多主张婚姻在本质上是一种契约,认为婚姻是缔结婚姻的男女双方合意的结果,无合意即无婚姻;而且一旦依法缔结了婚姻,即在当事人之间产生了权利义务。并且多在婚姻法中明文规定婚姻为契约;而社会主义社会学者多主张应强调婚姻家庭中的身份性,强调国家、社会的本位利益,突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07/09/id/265761.shtml
6.《婚姻的真相》:婚姻的本质,是一场陪伴心理学文章从这个角度来说,婚姻的本质,是一场陪伴,这也是国内著名心理学家,著名家庭治疗师李子勋老师在《婚姻的真相》一书中强调的观点。 在他看来,婚姻生活是两个人心智化(心智化指能够通过对心理状态归因来解释自己和他人的行为,简言之,就是理解、感知他人)交汇的过程,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各自的感受,就是婚姻的真相,而https://www.xinli001.com/info/100478654
7.婚姻的本质是什么?常听到有人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是两个人风花雪月的终点,一旦结了婚,就会花灵凋谢,并随着锅碗瓢盆的奏响,原来的那些美好都会变得暗淡,有的人家甚至争吵不断,再也找不到从前那些甜蜜亲亲我我。 婚姻生活是两个人真真切切的走在了一起,要相互容纳和包容,容纳对方的缺点,要逐渐改正自己的脾气和毛病,接纳对方,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jhrqjtx.html
8.婚姻的本质其实是一种生存选择!在父母眼中,儿女三十不成家,就是对人生不负责任,就是不完整,将来就会后悔,所以他们催婚的目的是让儿女不要走上后悔的道路。简而言之,就是“我都是为了你好!”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一说婚姻的本质。婚姻的本质其实是一种生存的选择! 远古时期,人们生存条件差,需要抱团生存,所以先后差生了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https://www.jianshu.com/p/dfcc376627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