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婚又闪离,村里的婚姻不谈冷静期澎湃号·湃客澎湃新闻

当城乡的生活方式逐渐趋同,当农村青年拥有了婚姻家庭的“退出权”,自主离婚已经不可回避。归根结底,缺乏考量地走入婚姻才是不幸的源头。

此后“头婚的找不上,二婚的不甘心”,小王至今没有成家。父亲认为,“就是这一个月的婚姻坑害了一家人”。

当闪婚闪离还是都市传说的时候,大家都戏称“城市套路深,我要回农村”。转眼间,“快餐式”婚姻也成为了农村婚姻的新典型。

年前说媒,初三见面,初五下婚帖,初七办酒席。在农村,愁死人的终身大事,只需七天就成了。

传统相亲市场上,只要门当户对彩礼合适,就可以结婚了。仪式前,男女主人公甚至都没有见过几面。

如今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但家里的父母仍以早日操办孩子的婚姻为生活目标。根本互不相识的年轻人,就这样不容拒绝地匆匆走入未经考量的婚姻。

年底相亲热,年后闪婚潮,到了来年,可能就是排队闪离的景象了。

对于农村青年来说,他们同时是传统习俗和现代生活方式的双重边缘人,闪婚的现象是这种矛盾的结果,却又是闪离的原因。

《礼记·昏义》说,“婚姻者,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

可见,家族意义和子嗣繁衍才是传统婚姻的目的。结婚就是一桩彻头彻尾的公众事件。

本世纪以来,一向重视家庭稳定的宗族农村却出现了普遍的闪婚现象。一项在赣南村落的调研显示,148人的村民小组,在2000年到2010年间,娶亲的14户中有11户是闪婚。

其中最极端的例子是,“今天上午见了面,晚上就可以把女孩子带走”。

村主任表示,2007年以后村里从见面到结婚一般是7天到15天,见面、看院落(可免)、过彩礼、结婚,婚都闪结了流程还不简化吗。

“闪婚”虽然听着是个新潮的词,但农村闪婚的根本原因仍显得似曾相识。

为儿子建房子、娶媳妇,是农村人一生中重要的使命。就算省吃俭用、债台高筑,也要尽力完成,不然不仅对不起孩子,也对不起“宗族精神”。

甚至自己孩子多快能娶上媳妇,都是村里的攀比资本,一位村主任认为,“你有钱有势才能这么快娶上媳妇咯”。他不主张儿子在外面找媳妇,“不稳定,走掉了,名声不好”。

有了极愿意为孩子安排本地婚姻的父母们,专业的媒人自然嗅到了商机。因为利益而出现的他们,“只要结婚,才不管合不合适呢”。

当地婚姻的质量和可信度受到巨大冲击,也给一个个家庭埋下了危机。

进城务工永远地改变了这一代年轻人。英克尔斯有云,“工厂是培养现代性的学校”,从此,农村青年的生活方式和观念不得不在传统和现代中来回兜转。

这里有一个结论或许令人惊讶,农村闪婚一定程度上也是社会流动所致的。

城市是慷慨的,它的光鲜、多元向所有人敞开,但是能享用多少,每个人的处境却大不相同。

多数情况下,农村务工青年在城市里社交范围狭窄,工作的“同性聚集”程度较高。比如男性主要集中的建筑行业,女性主要集中的轻纺、食品加工或家政行业。

工作环境性别比例的失调限制了他们的择偶范围。

对于既不固守传统,也仍没有完全融入城市的他们而言,接受父母的安排,在过年时回家相亲闪婚,是无奈也是一种选择。

工厂的假期在腊月二十到正月初十之间,预备结婚的年轻人们,要在这20天里完成结婚所需的所有步骤,可不就是彻头彻尾的闪婚。

对传统婚姻模式的路径依赖,加上城乡“双重边缘人”的身份,构成了农村闪婚的大致基础。从这个并不稳固的起点出发的婚姻,很可能只通向快餐式的体验。

“闪离”的增长,

暗示着女性主导婚姻的新秩序

川西平原西北部的城郊,有一个主要种植蔬果的村庄。自2010年以来,这里的离婚案例增至19例(截至2019年)。

鲁西北一座典型北方农村,村民的宗族认同和日常行走都在五服之内。2010年后,离婚案件达12例(截至2016年),甚至不乏诉讼至人民法院的决绝方式。

还有河南、陕西、山西,中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村级数据库(2006-2013)显示,离婚率呈现了波动上升的趋势,以年轻夫妻为主,他们的婚姻大多只维系了十年以下。

这在以前是不敢想的,村民们都戏称“离婚潮”来了。

多少让人意外的是,这些闪离大多数都是由女性提出的。关中某村的17起离婚中,13例由女方提出;鲁西北某村的12起离婚中,10例由女方提出。

可以说,女性主导了农村离婚的新秩序。

即使在农村,离婚也越来越成为了个体化的事件,社会、家庭的约束不再犹如桎梏。思想观念上的差异在两代人对待不幸婚姻的态度上最为明显。

离婚的污名化已经得到了改善。陕西某村一位50多岁的女性说,她年轻的时候也过得不幸福,丈夫脾气暴躁,夫妻之间经常打架,无数次都让她失去了过下去的信心。

“但八九十年代离不了,顾脸面、顾家、顾老人,现在的娃什么都不顾,说走就走,把娃都抛下”,年轻人离婚的心理成本已经不像从前。

一方面,换婚、买办婚姻已经无法把年轻人拴在传统的“家庭政治”中,父母媒人强扭的瓜,成了随时触发闪离的根源。

另一方面,女孩的家人也能接受婚姻不睦的孩子离婚。甚至还出现了娘家人为再次获得彩礼教唆女儿离婚的极端案例。

“以前娘家母亲都会教,在家要勤快一点,什么活都要干。现在娘家人都不这样了,都只看钱,条件不好就让女儿分手(离婚)”,男性村民们将此归结为“娘家人心术不正”。

从这种道德指责中可以看出,女性主导的离婚获得了亲属网络的支持,日益走高的彩礼也助推了这种改变。

传统的婚姻模式在不可逆转地异化,最重要的变革驱动就是外出务工。

以前的农村生活是静止的,当打工经济改变了女性的生活空间,城市的精神理念成为农村年轻人的参照系,原来的乡土规则就失效了。

有村民指责他外出务工的妻子,“心野了,看不上农村,回来看什么都不顺眼,就和外面比,光给你寻事、吵。当初就该让她一直在家带娃。”

原本,女性是农村的边缘劳动力,打工让她们的经济价值得到了直接的体现。女性的依附地位改变了,她们完全可以离开丈夫独立生活。

打工经济的普遍,确实让不少女性将婚姻视作向上流动的手段。她们在婚姻和家庭中逐渐拥有“退出权”,可以说是一种进步,只是暂时多发的“闪婚闪离“也增加了农村婚姻的道德和社会风险。

对于农村来说,婚姻市场已经永久地发生了改变。

原本22-23岁的初婚市场是地域性的,人们对婚姻和未来有着稳定的预期。随着外出务工潮的兴起,地方性通婚圈被打破,婚姻资源不再局限于十里八乡的内部流动。

以“闪离”来结束没有期待的生活,就是对传统婚姻模式的再次校准。

一旦婚姻越出了传统村社的边界,婚姻市场就是无规则的。竞争不再仅存于本地,还拓展到了城市和发达地区。

由于我国失衡的性别比例,2020年将形成3000万光棍。女性在结构上成为了稀缺性资源,彩礼也随之水涨船高。

在西部河镇,结婚彩礼大约是六七万元,加上建房,置办家具,三金和酒席,总花费不会少于20万元。

一旦婚姻失守,就会面临经济贫乏的巨大风险,因此导致的社会影响,实在不容小觑。

半月谈曾报道了盐池县农民王建国(化名)的小儿子一个月的短暂婚姻。女方提出离婚后尽管退还了彩礼,但王建国一家还是损失了10万元左右。

婚姻秩序的突变,让农村贫困群体面临着难以估量的地位焦虑,“娶个媳妇掏空了一家子,不心疼人也得心疼钱”。一旦男性“重返光棍”,他们将无法再次承受婚姻的支付成本。

河镇和平村就由此发生了一起悲剧。村民刘洋在妻子提出离婚后,一起去乡政府办理手续。路上两人因为孩子抚养费产生了纠纷,刘洋就用事先准备好的匕首刺死了妻子,而后自杀。

在同村另一个不幸的家庭中,当儿媳提出离婚,公婆反复劝说无效的情形下,婆婆选择以投入水库自尽的悲壮方式,最后挽回这段婚姻一次。

再婚困难、高价礼金的焦虑缠绕着农村男性,由此发生的以男性为主的家庭暴力、赌博成性迫害着囿于婚姻的女性,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未成年人的犯罪几率也将大大增加。

一个月的“快餐婚姻”,三代人的伤痕累累。

为缓和此类问题,不少观点将希望寄托于减少农村闪离、劝和夫妻矛盾上,但任何治标不治本,都不可能是降低社会风险的途径。

当城乡的生活方式逐渐趋同,当农村青年拥有了婚姻家庭的“退出权”,自主离婚已经不可回避。

归根结底,缺乏考量地走入婚姻才是不幸的源头。婚姻市场上男女双方的地位差异,反而加剧了男性择偶时的随性。“随便找个人过日子”很可能是出于现实处境下的无奈,但它的另一种说法依然是,心思不在“过日子”。

“快餐式”婚姻的增长本就不是问题本身,而是问题的结果。

彭小辉,张碧超,&史清华.(2018).劳动力流动与农村离婚率——基于劳动力双向流动视角.世界经济文汇,000(004),36-52.

班涛,&陈讯.(2017).转型期农村离婚的类型、变迁及后果.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03),43-50.

严海波,&刘升.(2018).传统与现代的农村婚姻——基于江西d村"闪婚"的调研.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000(001),88-93,99.

魏程琳,&赵晓峰.(2013)."闪婚闪离":农村青年婚姻变革的社会基础及趋势.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15-22.

冯小,&陈靖.(2012).闪婚-闪离:农村青年的婚姻异化及其社会基础——赣南b村的新型婚姻模式.南方人口,27(1),34-41.

张欢.(2020).生活本位:新时期农村离婚现象的形成机制——基于川西平原z村的实地考察.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38-44.

张雪霖.(2016).阶层分化、社会流动和农村离婚新秩序——以鲁西北c村离婚经验为例.中国青年研究(12).

李永萍,&杜鹏.(2016).婚变:农村妇女婚姻主导权与家庭转型——关中j村离婚调查.中国青年研究,000(005),86-92.

李萍.(2011).当前我国农村离婚率趋高的社会学分析.中国青年研究,000(005),17-20.

农村青年快餐式婚姻:以前离婚丢人,现在见怪不怪《界面新闻》2019-07-26

THE END
1.婚前父母的三条金言,让子女受益终生!结婚爱情门当户对婚姻父母其实是作为婚姻的过来人,在子女谈婚论嫁的时候,会给子女一些提醒,就是想希望子女能够看清现实,能够看清婚姻的本质,不要冲动去领证结婚,先了解清楚婚姻的一些真相,才能做好心理准备,走进婚姻,开始新的人生阶段。 因此,父母最大的远见:在子女结婚前,就及时给出这3种提醒,非常重要。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9RPGE00556AP5G.html
2.30年代中国女性的婚姻家庭问题——以女子月刊为中心.docx免费这说明,大多数人的年轻人已经把个人 的幸福放在首要位置,婚姻的目的更加看重双方生活的和谐,打破了传统以繁衍子嗣为 目的的婚姻制度,这无疑是一大进步。此外,以前认为女子结婚后其本职工作就是照顾家庭,不赞成女子继续在外工作。 这时期对于一部分女性来说,她们更加倾向于婚后继续工作,试图找到家庭与事业的平 衡点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8/1126/8042113117001134.shtm
3.从圣经看基督教婚姻观及其意义弥尔顿则认为婚姻是一种精神关系而非性关系,其目的是能消除孤独的交谈和建立友谊。3) 性在婚姻中的位置神规定了两性让他们结合,但婚姻并不是因为性而产生的。性是人的自然本性,但也可以说最初性是因婚姻而产生的,因据《创世记》第一章第28节:“要生养众多,遍满地面,治理这地。”性是为繁衍子嗣所造,延续https://www.wm114.cn/wen/150/299452.html
4.读苏力教授《制度变迁中的行动者——从梁祝的悲剧说起》随感未必,许多个人特点和观点会在社会生活中变化,如容貌、身体健康以及新的异性出现等,现代婚姻制度只是把这个问题转化为“自己的选择自己兜着”,因此是隐藏起来了,或者是通过高离婚率转移了。 3、包办婚姻真的落后腐朽一无是处? 在当时的“繁衍子嗣作为最重要的任务”的社会认知来看,这种制度可能是当时的人们所能做的https://www.douban.com/note/756341453/
5.希伯来圣经中的婚姻法律制度研究《中西法律传统》 Legal Traditions of the West and China 2021 年第 2 期(总第 17 卷) 希伯来圣经中的婚姻法律制度研究 曾婷婷 摘? 要|古代犹太民族是恪守律法的民族,律法是古代犹太民族重要的生活之道.古代犹太民族的历史与律法都 记录在希伯来圣经中,其中蕴含了大量的律涉及古代犹太民族方方面面的生活,https://www.sciscanpub.com/index/index/down_article/id/2609.html
6.《不只是婚姻》李小雾^第1章^最新更新:201606索尼塔的婚姻以三个月匹配为主,帝国对于公民的教育是配合主脑的匹配,种族繁衍优于一切。因此三个月的伴侣时间成为索尼塔帝国的婚姻主流,但同样也存在着少数被称为“古典派”的“一生婚姻”一族。索尼塔的婚姻原则是三个月后,没有子嗣,雄性优先确认分离,雌性则和雄性享有同样的“继续生活”确认权利。而在索尼塔的大https://m.jjwxc.net/book2/1289680/1
7.婚姻是私有制的基石以前婚姻的目的是为社会繁衍后代,并由夫妻承担抚养、教育的义务,这是自然经济社会统治阶级为无偿获得人口发展的产物。而这一时期,因妇女束缚在家庭中,失去了经济支配权,家庭经济是男权掌控下的经济,“在家从父,出家从夫,夫死从子”,即使丈夫死了其妇女也必须承担起把幼儿抚养大的责任,妇女又是男权下的奴隶,因此,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0515/10/829250_211132244.shtml
8.头条文章女命戊辰日为魁罡贵人出生,此人做事比较有魄力,有霸气的,月做比肩,事业心比较强,有进取心的人,年坐伤官,长得清秀,有叛逆心,有主见的人,时坐偏印,聪明之人,日支辰为婚姻宫,时支辰为子女星,辰与辰自刑,从命理上显示出,此人会因为生孩子的事情而跟婚姻产生了自刑,致使婚姻方面有心结矛盾,从命理上【女方的https://card.weibo.com/article/m/show/id/2309404647678926782568
9.租用别人的妻子作为临时妻子的一种婚姻形式,其主要目的在于为更多“典妻婚,指男子付出一定的钱财,租用别人的妻子作为临时妻子的一种婚姻形式,其主要目的在于为自己生下子嗣以承续本门香火。”相关的问题 第1题 群婚是指一群男子和一群女子互为夫妻的婚姻形式。()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内婚制指在一定血缘或等级范围内选择配偶的一种婚姻规例,外婚制指只能在本人所属的https://m.shangxueba.com/ask/20281516.html
10.浅谈中国古代婚姻制度(精选8篇)篇1:浅谈中国古代婚姻制度 姓名:刘茜 学号;140109070024 班级:行政管理14-1 中国政治制度史讲义 ——第3组中国古代婚姻制度 群婚原始社会,杂婚状态。这种原始婚姻状态至少有二百多万年或几十万年的历史。 由于当时: 1、社会落后,人们全部生活的目的就是生存与繁衍;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xyr4b47y.html
11.中国古代婚姻制度的内容及其思考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知,中国古代婚姻“完全是以家族为中心的,不是个人,也不是社会”。婚姻的价值和目的在于维护家族的秩序,延续子嗣。这样尊长必享有绝对的主婚权,婚姻本身所具有的自然属性被忽视,婚姻必得门当户对。其次,中国古代姻缘的结成往往有其政治经济的目的。在中国古代,家族间往往用宗族观念维护同族关系,http://ylzy.sxfywcourt.gov.cn/article/detail/2012/12/id/2006325.shtml
12.婚育习俗三婚姻陋俗1生活三、婚姻陋俗1 纳妾陋俗 妾的来源 妾,今天俗称小老婆,但是我们在阅读古人著作,或者观看传统戏曲的时候,却会发现妾的花样繁多的别称,甚至会遇到妻也被称为妾的现象。从妾的花样繁多的别称中,可以发现妾的历史,婚姻制度的演变,妇女的卑下历史地位,以及许多有趣的文化观念和社会习俗。 妾这个名称是怎么来的呢https://www.idejian.com/book/11320927/5.html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释义婚姻和夫妻共同生活就其本质而言是为了种的繁衍。为了这一目的,夫妻要生育子女、抚养子女、教育子女。夫妻要相互扶养,还要赡养老人。夫妻要面对的,还有许许多多的事情。夫妻关系是人与人之间最为亲密、也最为复杂的关系。 夫妻关系是最为亲密、复杂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依其性质,我们可以分为人身关系与财产关系两http://www.taiwan.cn/flfg/flshy/200804/t20080416_625832.htm
14.佛山市博物馆(7)大理地区白族人普遍信仰本主,视本主为村社保护神,并认为本主能保佑人们风调雨顺、六畜兴旺、五谷丰登、子嗣繁衍、功名富贵。据不完全统计,大理地区的本主庙有近千座。白族人本主崇拜的对象和内容十分广泛和复杂,帝王将相和封建伦理道德所推崇的人物,以及儒、佛、道的神,纷纷加入到本主神的行列,精糟杂糅,https://www.foshanmuseum.com/learning/detail.html?id=9570
15.关于婚姻,你知多少(二)但是如果对方有出轨,有暴力,要坚决远离。那是垃圾人。跟垃圾人在一起,不管曾是多好的人都会被掏空正能量。而垃圾人是不配拥有婚姻和子嗣的。所以,婚前要了解对方人品。婚前就有的缺点,婚后也会有。 其次,看对方的脾气性格,自己能否接受包容。如果结婚前就要一味妥协和忍让,那婚后肯定是更累的生活。 https://www.jianshu.com/p/c80aa5319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