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关系里出现这1个信号,说明你爱对了人婚姻结婚傅首尔参与感

想必很多人都在网上看过这样的视频:

主持人问受访者“结婚的意义是什么”,几乎没人答得上来。

代入一下自己,你的答案又是什么呢?

最近,在同类话题下,有个网友的答案获得了上千人点赞:

当你想好好生活,有个人和你一起健身逛街、一起种草某家餐厅、一起安排周边旅游;当你想要下一代,有个人和你一起研究叶酸、一起做孕前检查、一起规律生活调理身体;当你累了病了,有个人帮你把咖啡冲好、出门买退烧贴和药、扶你去医院挂号看医生。

已婚的我,看完深有感触——原来,有“参与感”的关系,就是结婚的意义,也是在一起的意义。

简单来讲,关系中的“参与感”就是指:

有些事其实一个人也能做,但因为有了另一个人的参与,就会变得格外满足和幸福。

在现实中,有太多的婚姻,并非存在多严重的问题,但往往因为缺乏伴侣的“参与感”,最终走向不好的结局。

那么,为什么参与感在关系中如此重要?伴侣没有参与感,应该怎么办?如何提升自己的参与感,让关系更牢固?

今天,壹心理想跟你聊聊:决定一段亲密关系好坏的3个字——参与感。

一段融洽美满的关系,一定少不了双方的“好好参与”。

傅首尔和老刘,就曾是一对参与感极强的伴侣。

她清楚老刘虽然花钱大手大脚,但每个月用的钱也就那么多。

于是结婚后,她把财产交给老刘打理,不让他报账,也从不控制他的开支。

傅首尔参加《奇葩说》决赛前,压力大到想退赛,给老刘发消息:“我快坚持不住了。”

老刘回她:“没关系,想退赛我们就退。”

决赛当天,老刘带着一束花坐高铁到节目现场,给傅首尔加油。

生活节奏逐渐错开,彼此的参与度也越来越低。

傅首尔说:“我俩都有各自的快乐,但是越来越少和对方有关系。”

其实参加《再见爱人3》之前,他们就已经离过一次婚了。

后来会复婚,原因也和参与感有关:老刘觉得傅首尔需要自己。

一篇关于婚姻满意度与稳定度的文献提到:婚姻难以令人满足时,夫妻更不健康、更痛苦、更短寿。

另外,还有研究表明:影响婚姻幸福感的关键因素,是伴侣互动质量。

由此可见,亲密关系来来回回也就那三件事:有人爱,有人陪,有人护。

而没有参与感的婚姻,容易缺乏爱意、陪伴和守护。

1、爱意匮乏。

《2021婚姻幸福满意度白皮书》显示,中国女性婚姻满意度低于男性。

为什么满意度低?答案可能跟大家想的不太一样。

近3成受访女性表示,在进入婚姻之前没有被求婚,感觉不到“丈夫真的爱我”,她们的婚姻满意度明显低于被正式求婚过的女性。

2、缺少陪伴。

超过25%的男性受访者表示,过去一年内没有约会、倾诉情话、互赠小礼物,他们妻子的婚姻满意度明显更低。

3、没有守护彼此。

资料显示,婚龄达到5-9年的伴侣,双方的婚姻满意度最低,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倦怠”:

白天面对面说不到几句话,晚上背对背躺着玩手机;双方都懒得再为对方做点什么,日子就这么不咸不淡地过下去。

婚龄达到9-15年,中年人的身体健康开始走向低谷,这里痛、那里酸,少不了另一半的陪伴和照顾。

随着伴侣的参与度提高,婚姻满意度也有所上升。

好好参与彼此生活的夫妻,感情羁绊更深,哪怕激情褪去,这日子离开对方也索然无趣;

而参与感低的夫妻,感情羁绊更浅,谁都不需要谁,发生点小摩擦可能就一拍两散。

心理学家约翰·戈特曼通过观察50对夫妻,得出一个结论:

决定婚姻幸福的关键是“深厚友谊”。

具体包括:知道伴侣的好恶、怪癖、希望、梦想;

愿意陪伴伴侣度过低谷时期,也愿意和对方一起走出来。

简单来说就是:无论我好或不好、快乐或悲伤,你都在我身边,参与着我的生活。

但有时,大家会丧失对这份“友谊”的热情。

具体原因包括:

1、情感盲区大。

前两天回老家,有一对邻居夫妻闹矛盾,左邻右舍都来劝架。

妻子怒气冲冲地控诉丈夫:

“结婚时你承诺要给我幸福,现在我幸福在哪?”

丈夫涨红了脸,憋了半天才憋出一句:

“我哪知道你要的幸福是怎样?我又没做错啥!”

跟这对夫妻一样,很多人在婚姻中,只懂得延续一种传统的相处模式:搭伙过日子。

TA们没有习得拉进情感距离的正确方法,以至于双方的参与感极低。

一旦另一半想要换种相处模式,就感到恐惧不安、迷茫无措。

2、回避与焦虑。

多项研究发现:回避型依恋者、焦虑型依恋者,都无法好好参与到另一半的生活中。

这一点,在婚育阶段尤为明显。

婚育阶段,往往更能检验丈夫的参与感,从而体现他的责任感。

而回避型依恋和焦虑型依恋这两类男性,通常都无法做好孕期陪护。

妻子在怀孕的过程中,由于各方面的因素,需要得到丈夫更多的关心和照顾,如果丈夫是回避型依恋者,往往给不到妻子更好的陪伴,无法好好表达关心,因为他们总是非常被动;

而如果丈夫是焦虑型依恋者,则会过度紧张,情绪起伏大,很容易和妻子发生冲突。虽然参与了,但比没参与更令人糟心。

3、心灵结构原始。

有的人在生理上成年了,心灵却还停留在孩童时期的“原始结构”里:

妻子要产检,推脱“工作忙”“要出差”“领导喊加班”;

妻子孕期不舒服,一晚上起夜好几次,他却怎么都喊不醒,醒了也装睡懒得伺候;

妻子生产完又痛又累,结果他只顾着玩手机,听到妻子的要求甚至很不耐烦:“你咋那么多事?”

身边姐妹常常吐槽这类伴侣“自恋”“巨婴”“自私”“没责任感”……

但本质上,他们就是只关心自己,不愿意为另一半付出。

既然“低参与感”的伴侣如此糟糕,那么,伴侣多多参与是不是一定有助于关系呢?

其实不一定。

一位网友抱怨:“丈夫的参与感太强了,导致我产后患上焦虑症,天天和他吵架。”

试想一下,喂奶时,有个人在旁边不停地指点你:“抱娃姿势不对”“让孩子多喝点啊”“你能不能好好喂”;

换尿布,有个人在孩子周围打转:“怎么拉那么少”“怎么屎那么硬”“是不是病了啊”;

娃咳嗽一声,你还没反应过来,他“嗖”地一声弹起来:“糟了糟了,肯定病了”“别乱给娃吃药”……

长此以往,夫妻之间肯定会产生很多摩擦。

参与度太高或太低,本质都是因为不知道该怎么平衡自己和伴侣的需要,不是忽视了别人,就是亏欠了自己。

2015年的一项研究显示:这个时代的婚姻正在走向两极化,好的更好,坏的更坏。

其中一个原因是:现代婚姻里的投入产出变得公平。

每周至少和伴侣单独相处一次的人,拥有美满婚姻的可能性高于其他夫妻3.5倍。

但这种投入,必须是在平衡自我空间的基础上。

适度参与到另一半的生活中,同时照顾好自己的需求,才算真正做到了“好好参与”。

想要参与感强的婚姻,到底该怎么做呢?

至关重要的一点是:不要以“参与”为目的进行参与。

而是将各自的角色归位,丈夫做好丈夫的事,妻子做好妻子的事。

丈夫和妻子各自有自己的婚姻功能,各自守好自己的站位,就已经是对彼此最好的支持。

朋友小娜产后那阵子,常常一个人忙着带孩子,脾气变得非常暴躁。有一次,她跟丈夫说想吃榴莲,结果丈夫说了一声“贵”。

她失控了,打了丈夫一巴掌,夫妻俩大吵一架。

晚上她跟我们怒骂丈夫:“他凭什么喊贵?根本没管过孩子!没管过我!”

虽然大家都很心疼她,知道她丈夫因工作忙,照顾不到她和孩子,但也觉得打人有点“过”了。

小娜倒是听劝,冷静下来后给丈夫道了歉。

丈夫过了好久才回复:“我也有错,我以后会更关心你,尽量多陪你和孩子。”

即使在公司,他也会每天抽空和小娜视频通话,关心她和孩子;

回家前会问小娜想吃什么,买好带回家,或者陪小娜、孩子出去散步;

回家后会跟着小娜练习如何带娃,帮忙给小孩换尿布、洗澡。

这给了小娜莫大的安慰,她总算体会到“为人妻,为人母”到底是怎么回事:

为人妻,指的是有丈夫可以依靠,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他会永远做你的后盾;

为人母,指的是有个人和你一起爱孩子,当你快撑不住时,他会永远做你的避风港。

除了夫妻各自做好自己该做的事,还有一点也很重要:

好好参与,要建立在平衡“爱自己”和“爱他人”之上。

在爱自己的基础上关心别人,才能在关系里一直保有余力。

我另一个朋友小玲的丈夫,是一个合格的爸爸,在育儿上完全不让小玲操心,虽然产后才半年,但小玲身心都恢复得不错。

她会向丈夫撒娇、索要拥抱,这能够刺激体内荷尔蒙分泌,带来更多柔情蜜意的快乐;

她还会经常找一些能够平复产后抑郁的乐子,比如做瑜伽、追剧、逛街、聚会……

她的状态一天比一天好,在丈夫需要帮助时,她也觉得自己的能量是饱满的,很乐意参与到丈夫的事情里。

“为人妻、为人母”的同时,她也成为了自己。

就像伍尔夫所说:“没有什么比做自己更重要,等我们学会从事物本身看一切;我们的关系不仅仅是男人与女人的关系,而是人与真实世界的关系。”

高参与感的本质,不是有一方拼命付出,而是良好、有力的互动。

互相借力,变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大家都在婚姻中更好地成为自己,才不会对选择走入婚姻的自己失望。

进而,更愿意为创造好的关系,不遗余力地投入。

所以无论如何,请你记住:

唯有自己内心繁华似锦,世界方美好如春;唯有自渡圆满,生活方静好安稳。

世界和我爱着你。

作者:芒来小姐,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级婚姻家庭咨询师,中国心理学会会员,国际精神分析自体心理学协会(IAPSP)会员。真实姓名:李心洁。

编辑:一颗多肉、Jessica

图源:unsplash

想要保持长久幸福的婚姻关系,离不开彼此在生活中的互相参与和扶持。

如果你也想提升亲密关系中的参与感,构建更深层次的情感链接,收获幸福美满的婚姻,不妨加入壹心理疗愈互助群——【情绪加油站】。

在这里,你可以免费学习《470个心理学疗愈小妙招》,掌握倾听与表达的艺术,学会正确表达爱意与情绪;可以与群友交流互助,改善亲密关系中的相处模式;还可以免费观看干货直播公开课,与心理咨询师0距离互动,获得实用的建议,学会平衡自己和伴侣的需求,在亲密关系中成为更好的自己!

THE END
1.樊登读书会书单樊登读书会书籍清单 整理更新至:2021年3月13日《樊登讲论语:先进》 共329本书。 文章末尾附有二维码,扫码下载可免费使用7天,下面所有书籍都可以聆听学习。 【心灵成长】 1、《我们终将遇见爱与孤独》 2、《这不是你的错》 3、《恰如其分的自尊》 https://www.douban.com/note/711739305
2.樊登读书会知识超市Kevil会员专享PDF百度网盘分享樊登读书会知识超市Kevil会员专享PDF 百度网盘分享,本课程由馨雅资源网收集整理。 樊登读书会知识超市Kevil会员专享PDF,百度网盘分享600M读书会PDF电子书分享。 资源目录 01-樊登:可复制的领导力\00-课程介绍樊登:可复制的领导力.pdf 01-樊登:可复制的领导力\01.什么是领导力.pdf 01-樊登:可复制的领导力\02.https://www.babyxy.cn/conntent/zyxz/7718.html
3.樊登解读婚姻樊登解读婚姻 一、为什么要改善婚姻 67%的初婚夫妇会在结婚后40年内离婚,其中一半离婚发生在头七年。二婚的离婚率比初婚高10%。不幸婚姻的承受者患病概率大约增加35%,并且平均寿命缩短4年。所以拿些时间来改善你的婚姻比去健身房锻炼对自己的健康要好得多。同时,糟糕的婚姻会伤害到孩子。仅仅靠改善沟通方式的婚姻https://www.jianshu.com/p/ec9b8776e0a3
4.樊登讲亲密关系亲密关系——婚姻是一个人的事情昨天在樊登读书上看了《亲密关系》这本书,书里有一个颠覆性观点——婚姻是一个人的事情。 大众认知里,婚姻和爱情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情,有句话叫,一个人的努力解决不了两个人的事情。怎么在这本书里,婚姻就是一个人的事了呢? 从哲学的角度,或者从一个人一生的角度来讲,婚姻真的是一个人的事。婚姻和求https://blog.csdn.net/weixin_31459035/article/details/112436276
5.[正版]如何让你爱的人爱上你樊登如何让一个人爱上你如何让你喜欢¥42.30 拥有多肉植物的生活 查看商品参数 图书 两性关系 两性关系 恋爱 中国华侨出版社 [正版]如何让你爱的人爱上你 樊登如何让一个人爱上你如何让你喜欢的人喜欢你恋爱技巧如何谈恋爱脱单修炼手册 情感爱情婚姻 https://m.suning.com/itemcanshu/0071512627/000000012424422195.html
6.《樊登张德芬你要的是幸福还是对错金韵蓉著如何让你爱的人京东JD.COM图书频道为您提供《【樊登、张德芬】你要的是幸福还是对错 金韵蓉 著 如何让你爱的人爱上你幸福的婚姻家庭生活密关系婚姻心理》在线选购,本书作者:,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买图书,到京东。网购图书,享受最低优惠折扣!https://item.jd.com/10076019498212.html
7.樊登曾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婚姻表面是两个人来自雪落无尘X樊登曾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婚姻表面是两个人,其实是一个人的事。因为你做了再多的努力,得到的回报永远是一半,那永远满足不了你的期待。如果一个人能懂的爱自己爱别人,收获的永远都是好的生活。他们懂得自己给予自己,而不是从伴侣身上索要。但是那些缺爱的人,他们不懂得爱自己爱别人,只知道找对方索取。你不能把https://weibo.com/2557862854/JELEv8a6Z
8.智慧学堂课程目录搜索课程 00 其它内容 01 千聊 02 荔枝 03 唯库 04 喜马拉雅 05 得到 06 樊登读书 07 十点读书 08 混沌大学 09 网易云课堂 10 三节课 11 知乎 12 馒头商学院 13 蜻蜓FM 14 炒股理财 15 36氪 16 一块听听 17 壹心理 18 功夫财经 19 职问 20 体制内课程 21 有道精http://zhihuixuetang.ruiqi123.cn/
9.相处婚姻幸福长期夫妻博弈爱的技巧经营生活婚恋相处婚姻幸福长期夫妻博弈爱的技巧经营生活婚恋幸福的婚姻樊登读书正版书心理学家约翰戈特曼男人与女人的长期相处之道两性关系情感婚恋婚姻生活经营技巧爱的博弈夫妻相处书籍风格: 相处 婚姻 幸福 长期 夫妻 博弈 爱的 技巧 经营 生活 去购买 收藏 图文详情 本店推荐 图文详情 亲密关系课中原生技巧不https://www.zhe2.com/note/626443176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