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周刊:谁说我们把《婚姻法》改得保守啦?

杨大文显然上了年纪,神态安详,步态迟缓。一件样式很老的黑色短大衣里,是一件看起来年头更久的旧军装。当记者询问“先生贵庚”时,他含蓄地回答,“我属鸡”。

这位今年已经67岁的老学者透露,新《婚姻法》建议稿起草小组的成员里,没有年轻人,“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保守,”他立刻补充说。

离婚难度,难说是加还是减

这都是误解。而且不客气地说,其中不乏一些社会学者对此的误读和误导。

我举个例子,比如,“因感情不和分居两年”是离婚的一个依据,这句话就被误读了。很多人把它理解成:谁想要离婚,就一定要分居满两年。这难道不是增加离婚难度了吗?

这种理解是错的。

实际上,离婚的条件过去和现在一直都是:“夫妻双方感情确已破裂”。问题是,法官怎么判断他们的感情是不是“确已破裂”了呢?我们当然不限制离婚,但也希望尽量避免草率离婚。离婚应该是夫妻双方自由而且成熟的选择,尤其在有了孩子时。

以前,在这方面没有什么规定,很笼统。所以,离婚是不是“夫妻双方感情破裂”的结果,跟法官本人的主观判断很有关系。如果碰上一个老法官,他可能会苦口婆心,一次两次劝他们两口子好好想想,但要是碰上一个年轻点的,可能问两句,一抬手,就给办了。

我们修改离婚条件这部分,不是增加了离婚的难度,而是希望把“感情破裂”的依据给具体化了,规范了,好操作了,减少法官个人的主观影响。

中国新闻周刊:具体化的依据有多少?

杨:在草案中,规定了7种。包括: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一方重婚或有其他违背夫妻相互忠实义务行为的;一方有赌博、吸毒等恶习的;一方有被追究刑事责任,严重伤害夫妻感情的;婚后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的;一方被宣告失踪的;以及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两年的。

只要符合“感情破裂”的任何一种条件,都可以离婚。“分居两年”只是其中一条。

中国新闻周刊:但是,如果没有前6种理由,而夫妻间确实已经“感情破裂”,就一定要“分居满两年”吗?

所以,绝不能理解成凡要离婚者,就必须分居满两年。

中国新闻周刊:据说,有关部门曾经提议过具体的离婚依据达14条?

杨:如果法律粗疏,将来可以完善,越来越严密。重要的是:现在开始,要搭好一个制度的框架。

离婚对比率13%,仍属健康

中国新闻周刊:一些舆论认为,《婚姻法》修改草案有限制离婚之嫌,是跟中国近几年上升的离婚率以及政府对社会稳定的担心有关?

杨:我从来都反对把离婚率作为修改婚姻法的出发点。《婚姻法》要保障的不是稳固的婚姻,而是幸福的婚姻。

1978年时,我们做过一次调查,全国离婚对比率(当年结婚和离婚的比例)是3.4%,也就是说那一年,100对结婚的夫妻中,有3.4对离婚。到了1997年,这个比率上升到了13%。

开放20年,离婚对比率涨了10%。这样,有些人就说,中国人的道德败坏了,社会不稳定了。

我的观点是:离婚率的增长,主流还是健康的。它其实反映了现代人对婚姻质量的期望大大高于过去。

中国新闻周刊:那倒是,从前中国的离婚率低,一个原因是很多人都凑合了。

杨:就是呀。

那时候,结婚不是自由的选择,离婚也一样。更可笑的是,当时我们还把离婚率低当作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指标,谁家要是有人离婚,被认为是丢人的事。

其实,离婚率与社会制度的优劣没什么关系。资本主义国家也有离婚率很低的。意大利、希腊在70年代以前,甚至都禁止离婚,他们认为婚姻是神作之合,人不得拆散。

而前苏联不也是社会主义国家嘛,它70年代的离婚率比日本都高。

就是目前,中国仍然是世界上离婚率低的国家,仍然是婚姻家庭关系比较稳定的国家。最重要的是,现在大多数人认为:他们的婚姻质量比父辈提高了。

法律不问“第三者”

杨:第三者的问题,我认为比较复杂,它牵涉到不同人的不同感情经历,没有一条普遍的准绳。甚至有些人认为:第三者这个词本身怎么定义都需要讨论。夫妻之外的第三个人是第三者呢,还是感情之外的第三个人是第三者呢?

这个问题不好说。

我个人的倾向是:第三者的问题,还是属于道德范畴的问题,在法律上,没有“第三者”这么一说。

中国新闻周刊:那就是说,不会因为一个人是所谓的第三者,就要在法律上受到惩罚。

杨:对。

第三者要不要受到惩罚?还是要看这个第三者干了什么违法的事没有。如果他出于嫉妒杀了人,那么有刑法惩罚他;如果他伤害了第二者,但不构成犯罪,那有《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总之,违犯哪条按哪条惩罚。

如果是导致了夫妻双方感情破裂,那么它可以作为受害方的离婚理由。

“新婚姻法”管不住“包二奶”

中国新闻周刊:第三个焦点问题是:“包二奶”会不会被扩大到“重婚罪”的范畴里?

杨:这方面,的确有呼声,尤其在妇女界,不少人确实要求扩大对“重婚罪”的解释。

可我看这很难行得通。如果“包二奶满半年,就按重婚处理”,那么到了第五个月时,换一个二奶不就规避了你的规定了吗?

对这个问题,我们仔细讨论了,也征求了各方面的意见。在提交给全国人大法工委的建议稿中,是这样表述的:如果“包二奶”是以“夫妻”名义同居的,那么,按重婚罪处罚。如果不是以“夫妻”名义同居的,那就不能解释为重婚罪。

中国新闻周刊:可是,这个界定好像也没什么实际意义呀?“包二奶”,是很少用夫妻名义的。

杨:对。现在的人哪有那么傻!把二奶改叫小秘,公关经理,办公室主任不是更好,这样一来还是为了工作要经常在一起,冠冕堂皇,名正言顺。

所以,怎么说呢,“修改草案”在惩治“包二奶”方面其实没有什么突破。

如果有关方面真决心惩处“包二奶”的话,我倒建议他们不如干脆在刑法中加一条,叫“已婚非法同居罪”好了。

我们不年轻,但也不保守

中国新闻周刊:还有一个问题大家很关心:就是起草建议稿的专家组成员,性别与年龄状况是怎样的?

杨:(皱眉)我觉得这与婚姻法的修改没什么关系。

中国新闻周刊:如果起草修改案的人都是老年人,那怎么保证反映出了年轻人的声音呢?如果都是男士,怎么保证考虑了妇女的要求呢?

杨:专家组嘛,都是北京法学界的学者。男女都有,而且女的还多一点,年轻人嘛,确实没有,中年人最多。

不过,我还是认为,我们的性别、年龄、婚姻状况,不影响草案的公平性。法律不会受个人因素的影响。

中国新闻周刊:但现在有舆论认为,这次《婚姻法》修改草案比较保守。

杨:我不认为我们保守,起码我就不保守。我说了,这部法只是规定得具体了,不是严了。很多人不明白,其实法律越笼统才越容易严,而且是人为地搞严了。

国外的《婚姻法》有几百条,法国有500多条。而我们现行的《婚姻法》,只有37条。这次修改草案增加了一些,也不过近百条,而且,我们建议的一些条文拿到全国人大时,还被删减了。

中国新闻周刊:哪些被删减了?

杨:比如,有关亲属制度的通则规定,包括亲属的种类,亲属的亲疏等级。这是基本的很重要的通则。因为它关系到许多方面,举个有趣的例子。现行婚姻法规定:“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通婚。这是按照血缘关系规定的。

有一位外国记者就问我,你们不允许“近亲”通婚,那么是不是允许“姻亲”通婚(指儿媳妇和公公,女婿和丈母娘之类的联姻)?我们的《婚姻法》显然没有禁止这个,既然法律没禁止,那就是可以做的。但这又不符合人们的伦理观念。如果法官遇到这样的事,怎么判?

这还是一个少见的极端的例子,其他比如遗产分配、涉外移民等都与亲属等级有关。

所以,我认为,这次《婚姻法》修改,应该确立一些框架性的通则。

中国新闻周刊:您认为现在它偏重了实际社会问题?

从1950到现在,《婚姻法》只修改过一次,坦率地说,1980年《婚姻法》补充修改的幅度并不大,今天甚至还可以依稀看到50年代,甚至30年代苏区“婚姻法”的影子。现在都是什么时代了?为什么我们还停留在“小二黑结婚,刘小二退婚”的水平?!

要真正使中国成为一个法治国家,应该首先使法律具体完善,制度化系统化。我们目前的法律还是太模糊、太粗疏了。

中国新闻周刊:回到刚才关于保守的问题。我想知道您对儿女们感情纠葛或者婚姻的态度。

杨:我基本不管,随他们去。

众口难调,偏重多数

中国新闻周刊:这次《婚姻法》修改的依据到底是什么?是民意调查、还是学界主张,或者政府意志?它最终体现了哪些人的观念?

杨:这还用说,当然是大多数人的观念。

中国新闻周刊:您怎么知道大多数的观念是什么?

杨:妇联在全国做了非常详细的调查,我们取了很多样。

不过,这也可以理解,《婚姻法》确实关系到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家家户户。但是,你要知道,今天中国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之间相差不是一年两年,而是一个时代。它跟年龄,性别,经济收入,文化程度,个人经历,地区差异,都有关系。

所以,我们只能说,情况千差万别,我们考虑的是大多数人的意志。众口难调,各执一词。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立法很难做到人人满意。

我个人以为,《婚姻法》之所以修改,不仅是为了适应变化了的、而且变化程度不同的婚姻观念,更重要的是,要保障大多数人的婚姻质量。

中国新闻周刊:这会不会导致法律滞后,而不具前瞻性?

杨:我只能说,中国的法制建设要逐步完善。

杨大文还表示,《婚姻法修正(草案)》初审没有通过,是很正常的。“像这样一部重要的法律,应该好好审议。”他同时很肯定地说,到明年春季全国人大会议,这部炒得沸沸扬扬的法律就一定会尘埃落定,水落石出。

THE END
1.夫妻分居离婚条件有哪些规定和规定夫妻之间因情感问题而选择分居以至走向离婚的前提条件,主要包括因感情不合而分别居住达到两年以上的时间。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分居并不意味着必然会引发离婚,因此还需结合其它多个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若仅仅由于工作、学习等原因而分居,便不宜定义为情感不合的情况。在分居期间,双方应当处在互相不承担对方夫妻https://www.64365.com/ask/36722384.aspx
2.婚姻家庭法知识点6篇(全文)婚姻家庭法知识点 第2篇 一、单选题(25道题,每题3分) 1.反家庭暴力工作应当 ___,保护当事人隐私。 *A、尊重受害人真实意愿 B、结合当事人亲属意见 C、结合当事人单位意见 D、结合当地派出所意见 2.___发现本单位工作人员有家庭暴力情况的,应当给予批评教育,并做好家庭矛盾的调解、化解工作。 *A、学校https://www.99xueshu.com/w/file3ghri41p.html
3.新婚姻法房产分配新婚姻法离婚找法网新婚姻法栏目为您提供最新的新婚姻法知识,在这里您可以看到新婚姻法房产分配,新婚姻法离婚等内容,如果您还有新婚姻法方面的法律问题,可以直接咨询找法网在线律师!https://www.findlaw.cn/134700/
4.2023新婚姻法分居多久可以离婚如果一个法院只判决解除婚姻关系,并没有明确说明分居满三个月多久可以要求离婚。根据《婚姻法》第四十条的规定:“分居满一年的,一方再次起诉离婚的,经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因此在分居满一年时间内申请离婚的不被法院支持;如果另有原因导致夫妻分居满三个月的,申请撤诉或判决准予离婚并解除婚姻关系也不被法院支持https://www.dalvlaw.cn/laws/14503.html
5.谁知道在婚姻法里分居多久就可以离婚想眷解决感谁知道在婚姻法里分居多久就可以离婚、想尽快解决、感情已经破裂、该怎么处理呢? 温馨提示:因无法面诊,医生建议仅供参考 戴听蓉 极速问诊 问题分析:因感情不各分居满二年的;适用此条款须满足四个要件、第一、有分居满二年的事实。一般情况下指分居处于持续状态。第二、分居的原因是因感情不和、而不其他原因。https://3g.club.xywy.com/wenda/924368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