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们身边,就在大叔公号的读者之中,有这样一个勇敢的女孩,她叫Alice。
上周,大叔在后台收到了Alice的留言:
“那就是:初恋。”
“我的初恋,可能和很多人一样,发生在大学时代。说来也很简单,就是一起上上课、一起参加课外活动,就这样彼此认识、彼此了解,他也帮过我许多……我想,喜欢上他是件很自然而然的事吧。”
“渐渐地,和他之间发生了许许多多的第一次。第一次触电般的牵手、拥抱、亲吻,第一次旅行,当然还有……第一次美好的性经历。”
“后来毕业之后,他去了另一个城市,而我回了老家,两个人就这样分手了。不是因为我们之间产生了什么矛盾,只是对异地恋和未来的不确定性充满恐惧。所以,继续下去似乎不切实际。”
“回家后,我有了稳定的工作,没过两年,经过父母和亲戚的介绍,我和现在的丈夫组建了家庭。”
“今年的十一长假,时隔四年,我第一次回母校参加大学同学聚会。之前都没去,说实话,是有点怕遇见初恋。不过这次老同学盛情难却,我就去了。”
“然后我突然发现:天哪,面对自己的初恋,虽然已分开四年,但我现在再看见他,感觉居然还是……那种初恋般的感觉。”
以上几条,Alice都是用语音消息发来的。消息到这里过了十分多钟,Alice接着改用了文字,继续跟我说:
“大叔,我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我很珍惜现在的家庭。我和先生都已经准备要孩子了,他爸妈待我也很好,我们两家人相处都很融洽。”
“大叔你说:我是不是个坏女人?丈夫对我这样好,我怎么还可以对初恋这样念念不忘?我该怎么办?”
我回复她说:“大叔会认真思考下这个问题,也去搜集关于初恋的心理学知识,再给你一个完整的回答。不过我现在就能告诉你的是:你绝对不是个坏女人。你是个真诚勇敢的好女孩。”
征得Alice的同意,大叔把她的故事作为今天这篇推文的第一章节。她甚至说:“你就用Alice这个名字就好了,不需要化名处理。”
我回过头去在后台留言库里搜索了一下,不搜不知道一搜吓一跳,“初恋”这个关键词,居然触发了平均每周两次的搜索结果。
只可惜,尽管大家很想看这方面的内容,可是心理学家对初恋的研究和理论甚少。大叔找了一大圈,算是能比较充分地回答这两个Alice想知道答案的问题,也希望能给更多有这方面的困惑的读者朋友,一些心理学能够提供的答案:
初恋为何如此难忘?
已经处在一段新的关系中,想起初恋,发现自己还有感觉,该怎么办?
不要慌,不要怕。愿意提问,愿意思考,你已经很棒。我们一起,来找到答案,也找到自己。
初恋的力量,为何如此强大?
“第一次”,自有光环加持
我们人啊,从呱呱坠地来到这个世界,就开始打破自己身上一次又一次的“第一次”。
我们的心理机制决定了:“第一次”这三个字,天生是自带光环的。在初恋之中我们还经历着各种各样代表我们成长、塑造我们这个人的第一次。
先来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假设你在一个完全漆黑的房间里,这里有三盏灯,功率和亮度都完全一样。
这时候如果我先打开第一盏灯,你一定会觉得这盏灯无比地光芒万丈。再打开后两盏,即便它们为这个房间贡献的亮度和第一盏一模一样,但在你看来,第一盏灯似乎自带光环,就是比后面两个家伙厉害。
说白了,初恋也是一样。假设我们的每一段爱情都是真爱的话,那么初恋就有“第一次”的光环加持。
“你每样经历的第一次,比起之后第二第三次的经历,肯定会被更加牢牢地记住。”
“初恋往往会让人感到害怕。在初恋开始之前,你可能会害怕自己遭到对方拒绝;初恋开始之后,你也会害怕自己会不会做出什么事情,让对方失望,或是担心对方会不会让自己失望。于是,害怕会牵扯出兴奋、紧张、焦虑等很多情绪。”
这些情绪,加上我们对美好的期待,就是“第一次”为何有光环加持的原因。
许多心理研究表明:在我们人生众多的经历中,凡是那些感情充沛又强烈的,会更容易被牢牢记住、回忆起来的时候更容易觉得历历在目、甚至当时的那些情绪会重新回到我们身上。
Singer教授表示:我们不能忘了,大多数人的初恋都发生在15-26岁这个成长的关键时期。
这个时候,我们接触各种各样的人,生活环境也产生多次变换,也在对这个世界的探索过程中,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总觉得这个过程行进得很迅速,而且有太多的记忆都历历在目,这正式因为在这段青春岁月,我们经历了太多太多的“第一次”。
举个例子:第一次在实验室做实验、写第一篇论文、做第一次演讲、第一次获得奖学金……这些都是相对短暂的经历,而如果你经历这些第一次的时候正处在你的初恋之中,这些“第一次”会和你的初恋记忆交叠、更一次次刷新初恋中的“第一次”光环,于是就变成了:
“第一次做演讲,台下的他一直在用眼神为我加油、为我鼓掌”
“第一次获得奖学金,本来是我想请初恋吃饭的,结果他为了给我庆祝,还是他掏的腰包。本来都说好了要AA的,哦对哦,这是我们开始施行AA制之后,第一次打破”
…………
看到了吗?那么多的第一次,一而再再而三地都在和自己第一次爱上的那个人发生各种交叠,所以初恋,这场人生第一次的恋爱,本身就已经足够强大,偏偏在初恋之中我们还经历着各种各样代表我们成长、塑造我们这个人的第一次。
所以啊,亲爱的Alice:你跟大叔说到的这些,真的不能代表你是个坏女孩。你其实再正常不过,换了谁都会产生同样的反应,更何况在同学会上,你的初恋对象就活生生站在你的面前、又是在你们谈恋爱时所处的大学校园。此人此景,触发此情,实属人之常情。
但大叔也知道,常见的、可以被理解的现象,未必能让人心安。初恋对象的出现,已经扰动了你此时此刻的平静生活。所以,在明白自己为何对初恋如此难忘之后,我们要再来看看:心理学家给了我们哪些建议呢?
想起了初恋小鹿乱撞?
心理学家给的4个建议,帮你理清头绪
上面我们已经看到的是,想起初恋很正常,特别是在认认真真为初恋付出过感情和真心之后,这段记忆真的就是如此强大。
但是,想得起,不代表放不下。像Alice这样,明确表示自己现在家庭生活快乐稳定、反而是初恋的出现让她心神不宁、担心会作出伤害到先生的情况。我们可以努力尝试做到的目标是:
学会和这段记忆和好,让它和他都成为美好的过往,然后带着这份美好,继续和现在的他,过安稳的生活。
SO,我们先从以下4步开始。
1.允许自己想起初恋,但规定明确的时长、和回忆的方法。
认知心理学上有个很有趣的“白熊效应”。假设你很想忘记自己见过的一头白熊,于是你就叮嘱自己说:
“忘掉这头白熊、忘掉这头白熊、不能再想起那头白熊了……”
结果呢?这个咒语你念得越多、反而会把白熊记得越深。这个时候,我们其实可以依靠一种更靠谱的做法。
美国心理咨询师JayDixit在今日心理学网(PsychologyToday)的专栏“第一次的力量ThePowerofFirstExperiences”中,给出了这样的建议——
先回忆一件具体的场景,然后再分析当时对方说的话、做的事,你是如何反应的、最后事情如何发展了、你又有什么情绪?
每次在你过生日、ta过生日、你们的纪念日、情人节等等重要日期的时候,你们是如何为对方安排“惊喜”的?对方喜欢、珍惜你的安排吗、尊重你的努力吗?Ta为你所做的安排,你又怎么看?
上面这些问题的答案,勾勒出了一段感情中,怎样的你、怎样的ta?
2.思考:我的初恋,塑造了我怎样的爱情观?
人生经历最大的价值,就是为我们的此时以及未来,提供参考和借鉴。
既然关于初恋的记忆如此深刻、当时的经历又是无比用心的结果,那就一定要珍惜这段经历,给它“利用”起来啊!
你可能要说了:“嗯对,经历了初恋之后,我找的第二任、肯定比第一任要更优秀吧?更适合我吧?”
——呃,听起来还挺有道理的,但恕我直言,这种想法天生就不健康。
说回上面美国的那位Singer教授。他说:“我们很容易把现任和初恋对象进行对比,这实际上是把我们的第一任当成了一个模板(template)、或是一个进行比较的基准线(baseline)。”
这样做最大的坏处就是:忽略了生命的流动性(fluidity)。
你对ta的记忆可能停留在那年那时那地,但此时此刻此处的你和ta,都已经改变了啊。哪怕你们能重逢、两人此时此刻再来一次,未必那个时候你们为彼此能做到的事情,现在还能成为现实。
所以更重要的是:你们彼此当时共同努力营造的美好,是如何做到的?那样的结果到底美好在什么地方呢?
想清楚这两点,你也就更能明白,自己在一段爱情中,究竟渴望什么、究竟能做什么、以及对方能为自己做到什么。
还记得我们上面说过的第一点,你在允许自己回忆前任的时候,要设定具体的回忆方式吗?这样做的好处现在就体现出来了:
比如你在比较自己这几年来的日记,发现初恋给你准备的生日礼物,每次都能抓准你的兴趣爱好、又能有一些小惊喜,所以是爱好能满足,惊喜又到位,真是个可遇不可求的初恋对象。
面对这段回忆和分析,你要做的不应该是“要求我的现任也能这样”,而是要思考:过了这么多年,我的这一点有什么变化吗?如果没有的话,我现在的ta是否有做其他什么满足我这一点要求的事情?
也许你的现任,对生日和纪念日这种东西完全不在乎,而是一个把每天都过得平凡、安稳、踏实的人。但ta总会记得你的口味、咖啡和茶都不会加糖、水果总是饭后三十分钟准时为你准备好……
而你自己会坚持,在特殊的日子为现任准备各种小惊喜,对方似乎对这些不是很感冒,但是他对你的努力表示尊重和感谢,你送他的东西他也都有好好留着,放在家里显眼的位置,表面从未积过灰尘。
于是你懂了:自己需要的,不一定是具体满足什么爱好、特殊的日子要怎样过,而是对方能给自己安稳幸福的同时,ta能看见你对特殊日期的爱好、也能响应你在这方面作出的努力。
梁静茹唱的“其实爱过了人,情人节每天都过”,此时此刻你对这句歌词的理解就可以变成:“情人节那天的浪漫,和每天的幸福安稳,其实都不冲突,你都能拥有”。
以上两步,是通过理性分析能够化解冲动情绪的良方,也是能帮助你找准自己爱情观的妙招。
在上一步的末尾,我们其实已经从单纯的回忆过去、开始构建自己对当下爱情观的理解了。
不过在上面的回忆和分析中,主角都是你和你的初恋。现在你需要慢慢地,把主角变成你和你身边的现任。
接着上面在特殊日期送礼物的那个例子:
现任对日期的不敏感,可能一开始我是不舒服的,但我现在知道自己真正要的是什么,所以他的这种做法我是欣赏的。
然后你需要做的是,问问自己:未来的十年、二十年、我的余生,想要过的是怎样的生活?
我们还是先从小问题开始:
到了2050年的生日,现任还是给我做同样的一桌饭菜,我会珍惜吗?
再问大问题:
我想不想要孩子?什么时候要?我的伴侣想不想要?为什么?
将来会不会想要换一个城市生活?伴侣如果是只求安稳不想要变化的话,我能说服ta吗?怎样的情况会出现ta能反过来说服我留下?
怎样的关系问题是原则问题?我的底线是什么?Ta有和我沟通过ta的底线吗?我们之间就这些问题有沟通过吗?
这些问题的奇妙之处在于,也许你和初恋之间也许早就有过探讨。也许你们都说过你们都喜欢孩子、将来要怎样教育孩子。你们将来都想换一个地方生活,可以一起去。你们也曾沟通过彼此的原则……
但现在要做的是:当你对这些事情经过前面的步骤回忆也思考清楚之后,你可以把现任放到画面中央来再问一遍这样的问题。
有的人会在思考过程中就找到答案,有的人会发现找不到答案,于是找现任来沟通。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同样的一段记忆,现在已经变成推动此时此刻你的生活、向着未来你们二人可以塑造的样子,去推动了。
4.学会和反复的记忆相处,也争取现任的理解。
还需要叮嘱的一点就是:初恋的记忆,总还是会闪现的。
实在遇到无法沟通的现任、但你又很珍惜现在的关系时,可以试试心理咨询。受过专业训练的夫妻、家庭心理咨询师,可以帮你们理清头绪、促成理解。在两人共同咨询之前,你也可以先试试单人咨询,让咨询师帮你理理自己的处境。
完成上面这些步骤之后(或是在咨询师的引领下、你已经看清楚了自己和初恋所处的位置之后),你就会很清楚,接下来再想起初恋时、要怎么做;倘若初恋再出现在你的生活中,你要如何对待。
其实大叔觉得,Alice是幸福的。她的现任丈夫对她很好,她自己也说,两个大家庭相处都很融洽。我相信只要她按照上面的方法,试着正确面对和处理自己的初恋记忆,那她离安稳的幸福,真的就不远了。
不过,每个人都会有自己不同的故事。
美国就有这么一位女性,DenisePavone。Denise的初恋是在高中,和一位名叫JeffreyStorck的帅小伙打得火热。
可惜高中毕业之后,两人因为一些没说清的误会闹了别扭、再加上两人被身处二地的不同大学录取,因此他们的初恋也就这样戛然而止。
巧了,Jeffrey大学毕业之后也就一直在华盛顿工作生活,两人的住处相隔不远,但此时他们两人还不知道:初恋情人,就近在咫尺。
有天Jeffrey在逛脸书Facebook,突然系统提醒他:根据你的朋友圈关系网和周围人的地理位置,我们发现了你小时候的亲密朋友——DenisePavone。
Denise以前的姓氏不叫Pavone(在美国,一般女性结婚之后,会把自己的娘家姓,改为男方的姓氏),所以Jeffrey一看就知道,自己的初恋情人已经嫁人了(或者,至少是嫁过人了)。
而这几十年来,Jeffrey一直没能忘记Denise,他从未和任何女性步入婚姻、组成家庭。
Jeffrey很绅士,怕打扰Denise太多,就没有莽撞地直接申请加Denise好友,而是发了一条短消息(Facebook允许用户在正式互加好友前,双方互相用简单的一条短消息问好)。
后来的故事你们想也能知道了,Denise收到初恋情人的消息,很是开心,两人又惊喜地发现高中时期最爱的初恋原来此时此刻就是社区里的邻居。
从1970年的分离,到2010年两人重修旧好、步入婚姻。53岁的JeffreyStorck和52岁的DeniseStorck,彼此见证、也收获了一场跨越世纪、从初恋走向永久爱恋的人生旅途,成为了名副其实的Storck夫妇。
这里有个小细节:Denise二婚后,并未抹去前任丈夫给她留下的Pavone这个姓氏,而是直接把初恋情人的姓氏Storck加在了原有姓名的后面,变成了DenisePavoneStorck。
毕竟,她和前任也拥有过真正的爱情,三个孩子也是那一段爱情的结晶,美好的记忆就总有美好的温度,值得被尊重、被纪念,无须抹去。
Jeffrey也很认可这一点,他爱的就是Denise这位细致又用心的女性。
这里我们要提到另一位心理学家:来自美国加州州立大学的NancyKalish教授。她的研究发现,那些相逢后重燃爱火的初恋、甚至能像这个故事中、年过半百终于执子之手踏入婚姻殿堂的CP,都有着以下三个特征:
当初彼此是真心喜欢对方
初恋发生在25岁之前
当初的分手,主要由外部原因导致(比如父母的反对、或是像Jeffrey和Denise一样因为异地发展而在物理距离上彼此分离等)
也许,你不是Alice,你也不是Jeffrey和Denise。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故事,每段初恋也有各自的刻骨铭心。但有一点你一定要记住:
初恋也好,二恋也好,二恋是遇上了适合的人也好,还是只适合了一阵子并非一辈子也好,最终是换了新的对象也好、还是在命运的撮合下找回了初恋前任也好……
认真过好当下的生活,也用心对待过去的记忆,美好的东西,总会在你的生命中,闪烁着光芒。
这些选题都来自不同读者朋友的一段段留言——这个公号,有你,有我,有我们,真好。
世界和我爱着你,我是你的,时差大叔。
无论如何,记得要爱,要幸福。
References/大叔用到的文献资料:
[1]EllenMcCarthyonTheWashingtonPost(2016).Whyweneverreallygetoverthatfirstlove.
[2]JayDixitonPsychologyToday(2010).HeartbreakandHomeRuns:ThePowerofFirstExperiences.
[3]KellyMcGonigalonPsychologyToday(2012).4Science-BasedStrategiesforGettingOveranEx.
[4]WikiHow.com.Howtogetoveryourfirstlove.
[5]PaulaGanziLicataonNewsday.com(2010).Facebookhelpsfindoldfriendsandnewl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