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娱乐化倾向对当代青年价值取向的影响

综观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可以看出文化是一个符合逻辑和历史发展的过程,近现代以来,科学技术特别是传播媒介的发展,使文化发生了质的变化。文化,成为了一种商品化了的生活方式。时空的同步性,大量复制性,文化产品的商品化,广泛的流行性以及社会各个领域的泛娱乐化等特征使文化呈现出一种多元的、多样化的状况,其中最突出的泛娱乐化倾向特征对现代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地影响。青年群体作为社会结构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年龄阶段、生理心理发展阶段的关系,表现出思维活跃、反应敏锐,求新求奇等特点,其价值取向不可避免地受大众文化时代泛娱乐化倾向特征的影响。

一、泛娱乐化倾向影响当代青年价值取向的内在逻辑

大众文化时代是以印刷时代式微,电子媒介时代兴起为标志的,新的传播媒介改变了人的思维方式,也改变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这一阶段,所有的信息都以瞬间地快速传递、大量的复制即全面的商品化为特征。这些特征使人类的思维方式逐渐平面化、视觉化,不再有深刻的思考,失去了印刷时代所具有的读写能力和阐释能力,而进入了一个失去严肃的思考,除了娱乐还是娱乐的泛娱乐化时代。

青年价值取向作为价值取向的特定展开形式是青年行动中的价值观,它表明青年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自我和社会,是青年进行价值活动时所表现出的一种倾向性态度,一种选择。它涵盖青年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人的价值意识是由社会文化建构的。因此,当代文化的泛娱乐化倾向必然影响当代青年的价值取向,其内在逻辑是由大众文化时代泛娱乐化的特征和当代青年自身的特点以及当代青年价值取向的特殊性决定的。它主要体现三个方面:

1.文化与价值的关系

2.当代青年人的基本特征

当代青年人除了具有所有时代年轻人朝气蓬勃,乐于求新求知的特点之外,也具有很多明显的时代特征,一方面他们伴随着心理和生理的成熟,思想独立,具有批判性。比如他们不再迷信宏大的意识形态话语宣传,但又很实用主义,他们会乐于配合现实制度,从中获得利益。另一方面他们思想意识超前,追求时尚。当代青年人受大众传播媒介和全球化的影响,很容易接触到来自全世界的流行文化,音乐、小说、服饰、电影……所有这些成为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3.当代青年价值取向的特殊性

青年价值取向作为人的价值观念的特定内容,体现的是青年对人生价值的看法、对生活意义的评价及对行为方式的选择,是以实践为基础的青年心理与文化世界的内在有机契合,它具有价值取向的一般性,同时也具有青年自身的特殊性:第一,青年价值取向的不稳定性。青年价值取向由于生理心理年龄的特点,人生观价值观尚处于不稳定时期,所以其价值取向也不可避免地具有不稳定性,容易受各种社会文化思潮的影响。第二,青年价值取向的单一性。由于青年人生活阅历少,生活方式相对单一,除了接受学校教育,就是通过媒介来自于电视网络方面的影响,因此,他们更容易受流行文化的影响。第三,青年价值取向的群体性。青年人由于生活环境相对单一,大部分集中在学校或者工厂,因此,同龄群体对他们的影响非常大,由于同龄群体年龄阶段一致,价值观、价值取向也表现的相对比较一致,体现出群体性特征。因此,从文化与价值的关系,当代青年人自身的特点和当代青年价值取向的特殊性这几个方面来看,当代大众文化的泛娱乐化倾向对当代青年价值取向产生影响,理所当然具有其内在逻辑性。进而从现实层面上看,当代青年的价值取向,又具有泛娱乐化的表征。

二、当代青年价值取向的泛娱乐化表征

当代青年在现实生活中不同的需求、经历、信仰,决定了其价值取向各不相同。大致可分为道德的、政治的、信仰的、审美的、认知的、学习的、择业的、婚姻的、消费的等诸多取向。政治价值取向、人生价值取向、道德价值取向、审美价值取向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四个方面都表现出了泛娱乐化特征。

1.政治价值取向戏谑化与边缘化

政治价值,是指能满足社会主体政治生活需要的客体的价值,也就是人们的行为对于国家政权的巩固和发展,对社会生活的意义和作用。青年政治价值取向在众多价值取向中居于核心地位。青年对党和国家政策、方针、路线的政治认同,某种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2.人生价值取向游戏化与实用化

人生价值指个人的一生对他人和社会所具有的意义,亦即个人在一生中对他人社会所作的贡献。青年人生价值取向表征青年在处理个人与他人和社会关系时采取的倾向性态度。明确的人生价值取向是青年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首要前提。

由于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的影响,西方后工业社会的意识形态也渗透到当代中国青年的思想价值观,当代文化中充满了一些粗制滥造文化产品,技术上的粗糙使大量的复制无法在质量上得到保证。后现代主义文化又强调去中心性、消解权威,对一切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讲求“去魅”,所有这些价值取向,导致当代青年的人生价值取向一方面表现为“无所谓”、“游戏人生”,另一方面又表现为实用主义的倾向,对能够带来金钱、地位、名誉的东西孜孜以求,希望通过非正常手段“一朝成名天下知”,重功利,讲实惠,对物质利益越来越看重,蕴含着趋乐避苦的趋向。

3.道德价值取向嘲讽化与疏离化

道德价值是作为道德客体的人的道德属性能够满足作为道德主体的他人、集体和社会的道德生活需要的一种关系,它包括道德规范的价值、道德认识的价值和道德理想的价值。

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那些拖沓的、缓慢的、复杂的、所谓的能引起深度思考的文化样式是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感官的享受在以前的时代被压制的太久,追求快感、刺激也许是自古以来我们人类都梦寐以求的,只是没有条件实现罢了。因此虽然与过去相比,缺少深度的思考,但也并不只是浅薄的无深度的。视觉文化时代的思维方式是不同于印刷时代的思维方式的,文化多样化是当代文化的特征。在当代读图时代、视觉时代的文化氛围里,一方面传统社会的道德价值体系崩塌了,另一方面新的道德体系尚未建构起来,人们在快速的社会发展中找不到自己的伦理标准和道德方向,而青年人处在这样的时代,本身身体和思想处于成熟的不稳定期,所以容易出现动摇,容易偏激。具体表现就是对传统的道德标准不认同,甚至是进行嘲讽,尽管在他们的内心依然对真善美的追求有根本的渴望,但叛逆的性格和不稳定的道德价值取向,使他们对社会中现有的道德进行无情的嘲讽,崇尚一夜情,大学校门外的旅馆爆满,网络上肆意的谩骂攻击,对权威和道德偶像的讽刺与恶搞,成为这个时代青年人的强烈的外在特征。

4.审美价值取向直接化与感官化

审美价值是指艺术创造与欣赏对象对审美主体需要的满足,是审美主客体关系的特殊表现和结果,是艺术对象的特定属性与主体需要相作用时而呈现的一种令人愉悦、自由和净化等审美效应的价值存在方式。

当代青年的审美价值取向是与当今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同步的,当代西方的流行文化通过电子媒介即时传播到世界各地,无论哪种信仰的种族、哪一个地区的年轻人,都无法抵挡流行文化的冲击,而流行文化的典型特征就是复制化、流行化、通俗化和感官化。因此,当代青年的价值取向的特点就表现为直接化与感官化,他们拒斥形而上学的思考,深信身体的感受代表了一切,拒斥宏大叙事,强调个体感受,身体的快感与视觉听觉上的刺激是真正意义上的享乐。对待艺术的态度正如安迪·沃尔豪声称:真正的艺术只是依据某一时期的统治阶级的品味和财富来判断的。这不仅意味着商业艺术与“真正”的艺术一样优秀,而且也说明其价值只是通过其他社会团体和其他消费方式来评价的([英]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杨竹山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0页)。

相对于过去“灵与肉”二元对立、崇尚自律、理性压抑欲望、感性的审美方式,当代青年审美价值取向的感性化发展是审美的进步和历史的必然。

三、当代青年价值取向的提升路径

泛娱乐化的时代特征尽管是大众文化时代的阶段性特征,但大有席卷一切社会领域的趋势,文化的经济化和经济的文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文化互相交融的两大趋势。未来发展是文化、经济、科技三位一体化的趋势。它代表着未来生产力发展的方向。而在政治领域,当代的商业性的文化成为大众自己的意识形态,他们利用自己的意识形态来反抗统治者,成为自己的有力武器。大众在文化全球化这样的背景下,忽略了宏观政治,以自己微观的身体的层面作为解放的起点。使国家意识形态机器对于大众的作用逐渐失效。大众用娱乐解放自己,也推行着一种新的政治观,以改造着当代社会。所以,既然当代青年人的价值取向无法避免时代娱乐化特征的影响,那么在娱乐化的背景下探讨如何提升青年人的价值取向,才显得有如此重要的意义,如何避免我们这个时代的弊病,正确引导青年人的价值观,不把握我们这个时代的真实状况,就难以有效解决青年人的问题,因此基于娱乐化时代特征背景下的路径实施具体表现几个方面:

1.辩证看待青年的泛娱乐化价值取向,注重从媒介教育的角度使青年人认清时代特征

2.引导青年深入具体政治生活实践,改变仅从媒介层面认识、理解政治的倾向

当代青年的政治价值取向出现戏谑化与疏离化的根本原因是对政治了解不够,也没有更多的政治实践,而仅仅从媒介层面了解国家大事,了解政治制度。从出现的抵制家乐福事件,到保钓事件,再到网络流行的对政治人物、政治事件的恶搞和调侃,充分证明了一方面他们缺少媒介认知能力,另一方面缺少具体的政治生活实践,再加上网络时代不再有统一的观点,很容易被各种各样的媒体观点所左右。因此,要使当代青年具有正确的政治价值取向,就应该从具体政治生活实践做起,引导青年了解政治制度,学习国家政治基本国情,感受政治生活,树立起对政治的基本态度和正确认知。

3.尊重个体追求,兼顾人生理想及道德修养

尊重当代青年人的个体追求,也是与时代主题相吻合的,生活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我们无法再要求年轻人首先树立崇高的理想,再去兼顾个体的基本生存需求,这也与后现代主义尊重个体,反对宏大叙事的思想一脉相承的,因此,尊重个体追求,充分认识到身体的感官的基本需求,使个体自由充分的得到发展,才是现代生活的最基本含义,在此基础上,无论从个体自身需求还是国家层面的引导,才显得更符合人性。建立在人性基本需求之上的人生理想和道德修养,才显得更有亲和力,也更有生命力。

4.坚持感性与理性的辩证统一

青年树立正确的审美价值取向应该坚持感性与理性的辩证统一。片面追求审美理性化,即强调理性对感性与欲望的超越,会导致青年审美陷入困境,具备了超越性失却了现实性,走向了神性却丧失了人性。片面强调青年审美的感性化,即摒弃理性和某种形而上的超越与反思,同样会使青年审美局限于欲望和感官的满足,导致青年审美活动的平面化、庸俗化、低俗化。因此,青年树立正确的审美价值取向,应该辩证的坚持身心一体的立场和审美活动是味、嗅、触、视、听的全身心地体验的观念。离开了生命的体验,就根本无法完成对自我生命、审美的确认;而离开理性的反思,青年同样不能达到审美和生命的升华。

THE END
1.当代青年群体婚恋观的现状与对策研究摘要:本文探讨了当代青年婚恋观的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了青年对恋爱、择偶、性观念和婚姻物质条件的态度。研究指出,物质化、开放化和自我化是当代青年婚恋观的显著特点,并提出了通过强化家风家教和净化网络环境来引导青年树立正确婚恋观的对策。 随着时代的飞速变迁、社会的深刻转型以及主流价值观的多元化发展,青年婚恋http://sxqnb.com.cn/html/sxqnb/20240802/25932.html
2.大学生婚姻观念(精选6篇)摘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影响的大环境下,现代人的婚姻观念也受到西方自由主义的冲击而潜移默化,最突出表现在离婚率上升,婚前同居,单身主义,丁克家庭,婚外恋等社会现象上,这些社会现象的产生背景是什么?怎样才能树立正确的婚姻价值观?文章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总结。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y007g1c9.html
3.当代农村青年婚育价值观现状及建议20世纪80年代,国家开始推行计划生育,加之性别检测技术的出现,使得我国多数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开始出现新生儿性别比例失衡,并一直持续至今,造成在婚姻市场中的适龄男性人口数量远远超过女性人口数量,大量青年无法找到合适的结婚对象,尤其是农村的青年,在当前处于经济高速发展及信息交流便捷的网络时代,当代农村青年的婚育观正在https://www.gwy101.com/Article_Show.asp?ArticleID=187169
4.社会调查当代青年婚姻生育及家庭观念调查报告什么样的原因会让你走向婚姻【多选题】 太爱对方了,想要永远跟Ta在一起 到了婚嫁年龄 父母逼婚 社会的压力 *5. 你在婚姻中最看重的是 爱情 两个人的价值观是否相同 金钱 其他 *6. 你认为爱情是婚姻的必须品吗 是 不是 *7. 你赞同结婚应该“门当户对”的说法吗 https://www.wjx.cn/jq/117255168.aspx
5.毛概论文对于当代青年婚恋观念的研究课件.doc对于当代青年婚恋观念的研究当代青年人是伟大“中国梦”的主力军和践行者,拥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他们助力实现“中国梦”的基础。婚恋观作为个体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一种体现, 而备受关注。 婚恋观不仅反映了当代青年人对自己未来伴侣和婚姻生活的一种态度, 而且是当代青年人内心价值观体系的直接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9/0529/6122031225002033.shtm
6.当代青年价值观的分化与统合研究发现当代青年价值观分化的背后不但有其本身发展的自致性原因,还有经济、社会、文化等体制性原因,更重要的是清晰地反映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在快速发展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一些弱点和盲点。所有这些问题都指向价值观统合不足的现实,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当代青年价值观的统合。而在价值观的统合过程中,坚持以马克思https://wap.cnki.net/touch/web/Dissertation/Article/-1018269621.nh.html
7.当代青年婚恋观调研报告20240603.docx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多元化的推进以及科技的进步,青年一代在选择伴侣和婚姻形式上展现出了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趋势。为了深入了解这一现象,我们进行了一项针对当代青年婚恋观的调研,旨在分析青年人的婚姻态度、价值观和行为模式。调研方法与样本选择本调研采用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包括网络问卷、电话访谈和面对面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31282447.html
8.浅谈当代青年人的婚恋观(论文资料)关键字:青年人;婚恋观;原因 当代青年人是伟大“中国梦”的主力军和践行者,拥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 观和价值观是他们助力实现“中国梦”的基础o婚恋观作为个体世界观、人生观、 价值观的一种体现,而备受关注。婚恋观不仅反映了当代青年人对自己未来伴侣 和婚姻生活的一种态度,而且是当代青年人内心价值观体系的直接https://m.mayiwenku.com/Companys/s-c324/p-50661166.html
9.中国人的婚恋观12篇(全文)摘要:时代变迁, 男女青年婚恋观念发生了变化。本文对比了中西方青年的婚恋观念, 展现出当下中国青年婚恋观念及其出现的问题, 并总结了几条应对策略。 关键词:婚恋观念,当代青年,中西方文化 参考文献 [1]百度文库.中西婚姻价值观差异.2011.http://wenku.baidu.com/view/80a2eb43be1e650e52ea99a1.html.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pgffjal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