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想不到!决定孩子职业和婚姻的是……

爸爸做不做家务,不仅影响妈妈的身心健康,更直接影响孩子的职业选择,以及未来的婚姻是否会幸福。

1

爸爸的家务量影响女儿的职业选择

很多爸爸都不喜欢做家务,并找来种种借口逃避,比如工作忙啊,要应酬啊,要为孩子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啊……

但是,你知道吗?你的每一次逃避,都一点一滴地影响着女儿的未来。

哥伦比亚大学做过一个实验:观察了326名七至十岁的孩子,以及他们的父母,研究家务量及分配对孩子的职业选择,结果令人吃惊:

如果爸爸从来不做家务,女儿脑海里就会产生男女不平等的观念,继而在选择职业的时候,只敢选择那些护士、家庭主妇之类的女性传统职业;

如果爸爸在家里和妈妈共同分担家务,洗衣做饭照顾孩子,无所不做,女儿在选择职业的时候,就不会受性别思维的束缚,她们敢于挑战军官、CEO之类的传统男性职业。

爸爸干的家务活越多,女儿的职业选择就越大胆越多样。

也就是说,如果爸爸们不是把男女平等当作口号挂在嘴上,而是在日常生活中落到实处,则更容易激发孩子性别平等价值观,从而让她们的职业选择变得多样化,让她们的未来变得丰富多彩。

这一研究结果,颠覆了许多人的传统观念,可能很多爸爸会认为,自己做不做家务无所谓,只要在事业上努力打拼,做一个成功人士,就会给孩子传递正能量,让他们变成刻苦上进,敢于拼搏的人,生活就会过得幸福,事实却可能不是你想象的这般。

如果你对这个研究结果有质疑,可以看看周围,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我们的爷爷辈,那一辈的男人在外无所不能,在家却都是油瓶倒了都不扶的主儿,相应地,他们的女儿,我们的妈妈辈,她们的职业选择真的很窄,总是拘泥于做售票员、做教师。

而到了我们的父亲辈,他们或多或少地因为各种原因参与到了家务劳动中来,他们的女儿,我们这一辈的女性,职业选择就变得宽广了不少,涌现了一批企业高管、成功商人。

所以,爸爸们从现在开始,投入到家务劳动中,让那些五花八门的借口都拉倒。

爸爸的家务量影响女儿的婚姻

看到过这样一个刷屏的视频:

而女婿则坐在沙发上一边玩电脑,一边喝着女儿端过来的茶水。

父亲看到后百感交集:

亲爱的女儿,我为你感到自豪,但也很对不起你。

我从没有帮你母亲干过家务。所以你看到了,也学到了。

你的丈夫肯定也是从他的父母那里学来的。

我为他的父亲感到抱歉,

为你的父亲感到抱歉,

为所有做了错误榜样的父亲感到抱歉。

……

但一切还不算太迟,我会努力去帮你母亲做家务,也许还做得不好,但起码能洗洗衣服。我错了这么多年,是时候做回正确的事了。

看过短片后,你还认为这样就足够了吗?

爸爸不会与妈妈分担家务,不管家事,只会让女儿理所当然地认为家务都是女人干的,也会让儿子学会翘着二郎腿,去劳累别人家的女儿。

为什么爸爸要帮忙带孩子

很多爸爸会以工作忙为由,把照顾孩子的重任完全交给了妈妈。

有些工作,晚些做并不会让你失去什么;而孩子的成长,错过就不再拥有!

父亲作为一名男性,与生俱来的角色属性使他们不太懂得与女孩子相处。一开始接触自己的女儿时,都会有陌生感。其实,爸爸与女儿的情感,从出生听到爸爸的第一句嗓音时起,就可以开始培养了!

婴儿时期:换尿布、喂奶粉、爱的抱抱、多交流

给宝宝换尿布是一件很需要耐心的事。爸爸在给宝宝换尿布的过程中,通过温柔的动作和轻声细语,无形之中和宝宝完成了一次交流,会更加增进爸爸与宝宝之间的亲密感。

“有奶就是娘”这句话,是对宝宝感情依托的最好描述。宝宝们为什么容易粘着妈妈?因为妈妈不会让他们饿肚子。爸爸轻柔地把女儿抱在怀里,然后为女儿喝奶粉,会让宝宝渐渐熟悉爸爸的面孔,从而更容易接受爸爸的安抚。

一定要经常陪宝宝聊天。宝宝只有听到大人的声音后,才会产生交流的欲望,孩子的语言发育能力才会更加成熟。爸爸的声音与妈妈不同,他的低沉更容易让宝宝兴奋,久而久之,宝宝就会对爸爸的声音产生亲近感,从而对爸爸更加亲密。

幼儿时期:赞美她、关心她

这个时期的女孩,充满了探索欲望,她们会想要逃出妈妈的怀抱,更多的走进父亲的世界。

青春期:尊重、认可

当女孩子进入青春期后,由于生理和心理的变化,会对爸爸产生一定的疏离感。怎样将这种疏离感最小化,是各位爸爸努力的方向。

青春期的女儿渐渐有了自己的想法,如果爸爸出于保护女儿的心态,阻止女儿去做她喜欢的事,便很容易引起女儿的反感。对于女儿喜欢的事情,只要无伤大雅,请爸爸尊重女儿自己的选择。

爸爸是女儿生命中接触到的第一位男性,所以,女儿很希望能够得到爸爸的认可,爸爸要学会适当的鼓励她、表扬她。

最后,还是那句话:

爸爸们,你的每一次逃避,都一点一滴地影响着女儿的未来,放下你的手机和游戏吧!

THE END
1.原生家庭4大影响,每种都会决定你的一生或许我们看不见,但那些父母的思想观念、性格特点、行为方式、夫妻关系等又确确实实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 从某种角度上说,原生家庭确实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命运。 原生家庭的第一大影响:亲密关系 在心理学中,有这样一个理论:我们的亲密关系、婚姻、情感模式往往来自于童年时期与父母之间互动的心理经验。 https://www.chunyuyisheng.com/pc/topic/2338072/
2.大学生婚恋观调查问题8篇(全文)4. 新婚姻观念模式。 随着网络的开放和普及, 许多婚恋新词汇应运而生, 如“毕婚族”、“丁克族”对待孩子要充分尊重, 少命令, 多协商, 让孩子在平等宽松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父母不应该随意爆粗口, A.只愿一生爱一个 B.每一次都是认真的 C.遇到合适的为止 D.没想过 由统计结果来看,不同的同学恋爱https://www.99xueshu.com/w/file0ys8l6r4.html
3.从《傲慢与偏见》的婚姻看妇女的社会地位(精选9篇)满族作为少数民族的一支,它有着自身民族特点,但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进步以及各民族间的交流,其社会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就婚姻状况而言,满族的婚姻形态、婚姻观念、婚姻习俗等在不同时期又有不同特点,女性的社会地位状况也发生了变化。本文试对不同时期的满族女性社会地位状况进行粗略探讨。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cgvt3vu5.html
4.心理诊疗室:那些隐藏在热点事件背后的心理动因只要有原谅,家暴就会周期性循环。没有性别观念上的改变,家暴男是不会改变的。而多少女人,还在误以为自己有能力改变他啊! 正是这种错误的认知,给了她们和家暴男生活下去的耐心。 此外,更多的女人不能和家暴男离婚,是因为——他们拿孩子做要挟:你要和我离婚?你离,离了你就别想见孩子一面! https://story.hao.360.cn/topic/LNrZQkrnNHC7Qw
5.为人父母凑合的婚姻,并不能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凑合婚姻下的孩子 凑合的婚姻,能给孩子的只是家的躯壳,却给不了孩子家的内核。 没有爱的家,算不上完整的家。 父母凑合过,虽然都还爱着孩子,但是少了最该有的样子。 孩子感受不到父母之间的爱,TA也很难拥有经营爱的能力。 前半生,在父母身上看不到爱。 https://www.jianshu.com/p/13cdb376b231
6.单亲妈妈怎么带好孩子?单亲妈妈如何教育孩子→MAIGOO知识当父母中的一人离开,不再生活在一起,孩子可能害怕另一个也会离开,因此要肯定的告诉孩子,即使父母不再住在同一个屋檐下,双方都深爱着他。当你要出门时,清楚告诉孩子要去的地方,尽可能留下连络电话,而且在约定好的时间回来。 鼓励孩子把自己心中的想法和感受说出来,帮助孩子接受父母的婚姻已结束的事实。你可以问:https://www.maigoo.com/goomai/193123.html
7.论婚姻家庭案件中中未成年人最大利益原则的确立(蓝宁)台湾地区的《民法典》第 1055 条规定:法院应以子女之最大利益原则决定有关事项。 (二)未成年人最大利益原则在我国的落实情况 面对不断升高的离婚率,面对许许多多因父母离异而受伤的孩子,将未成年人最大利益原则引入婚姻家事法律领域,以期增强社会对于未成年人的保护,自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http://www.sdcourt.gov.cn/qdsbqfy/404774/404833/776903/index.html
8.五观,决定你的人生格局孙兰花的爱情,是从一而终的悲剧,是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的牺牲品。 “嫁一人,终一生”的年代早已远去,离婚不是宣告一场婚姻的失败,而仅仅是一段感情的结束。 随着寿命越来越长,离婚和再婚的概率都会随之升高。 因为余生变得很长,而我们,都不愿意将就。 http://m.shangli.yun.jxntv.cn/p/96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