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观念一直随着社会进步在变化。通常情况下,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婚姻观念讲的是父母之命,六十年代讲的是媒妁之言,七零后刚刚开始自由恋爱,讲究的却是最实际的一起过日子,到了现在人们已经在讨论爱情和面包到底哪个更重要,随着时代变迁,不得不说婚姻观念的变化正是新时代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具体表现。
一、传统婚姻观念与现代婚姻观念的冲突。20世纪五六十年代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匮乏,这个看似没有爱情、没有婚房婚车、甚至没有彩礼婚礼、只有一纸婚书的时代,人们却靠着自己的双手,同甘共苦创造了财富,养育着儿女。在这个相濡以沫的过程中,他们悟懂了婚姻的真谛是责任担当、忠贞不渝、相互陪伴、渐渐老去。据统计,2019至2021三年内,元宝山区居民“40”、“50”后人群离婚率仅为0.03%,“60”、“70”后人群离婚率为37.3%,“80”、“90”后人群离婚率为59.2%。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后经济高速发展,新时代的人们向往美好生活过程中,思想观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彻底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婚姻观念。“将就过日子”的传统观念与“婚姻自由”的现代观念的冲突,按部就班的稳定生活还是追求多姿多彩的婚姻观念的碰撞,多元化的婚姻观念与传统婚姻观念的摩擦冲撞一直未停歇。还是以2019至2021三年为例,元宝山区居民“60”、“70”后人群离婚率占总离婚率分别为35.7%、39.5%、37.6%。
二、与时俱进的婚姻法律法规。除了婚姻观念受时代的影响,婚姻法律观念也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与时俱进,1950年颁布的第一部《婚姻法》是新中国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部法律,人们对婚姻在法律层面上初步有了形态认识;随着时代不断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不断变化,1981年新修订的《婚姻法》颁布实施,人们学习法律、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婚姻权利的法律意识逐渐萌生199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消除了男尊女卑的糟粕思想,男女平等成为婚姻幸福的支点,女性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成为家庭里的半边天,夫妻间的相互尊重、理解信任成为婚姻稳定的基石。20世纪九十年代,法律法规不断健全,人们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衣食住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单调沉默到追求个性,从物质富足到精神追求,年轻人对爱情和婚姻有着更为超凡脱俗的见解和思想。2019年至2021年三年中,“80”、“90”后人群的离婚率分别为60.7%、56.3%、60.7%。
三、婚姻家庭幸福促社会和谐。婚姻家庭关系作为与时代最密切的关系之一,写入了《民法典》,体现了新时代对婚姻家庭关系的重视和尊重。《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颁布实施从法律层面确立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引导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增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只有婚姻幸福了,社会才会和谐稳定,新时代的家庭才会幸福安康。新时代日新月异,人们的婚姻观念、法律意识都在潜移默化发生着改变,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人们都渴望幸福的婚姻,家庭的美满。
如今,我们倡导文明婚俗、移风易俗、简约适度、弘扬传统美德,传承传统婚俗礼仪精髓和优秀家风家教,就是要摒弃随礼攀比、铺张浪费、低俗婚闹这样的陈规陋习,让婚姻回归初心,让责任回归家庭,让爱返璞归真。(王右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