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特的春秋战国婚姻观:恋爱自由,但婚姻却充满政治性程序化诗经

现如今的年轻人更热衷于拥有甜甜的恋爱,而关于恋爱的观念也变得愈加开放,婚姻也变得不那么受约束,还有更多的人闪婚,继而有了闪离这个词语的出现。婚姻是一个神圣的词汇,其实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中也可查证出来,婚姻被赋予“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可见,有关婚姻的问题很受重视。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爱情是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产物,是男女双方的精神和情爱的结合,当然在我国古代多数婚姻的存在,并不是因为恋爱,而是来自家族的决定,因此在古代的婚姻中,多数与爱情没有关系。而我们今天所讨论的便是春秋战国时期欢饮、恋爱观念及形式的讨论。

春秋战国时期的婚姻观念及形式

人类的繁衍是人类社会得以发展的前提,其中,婚姻便是人类延续的形式。春秋战国时期,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也是大变革的时代,因此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婚姻,便成为我国婚姻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

1、春秋时期的婚姻

在我国春秋时期大概有三种婚姻形式。

在此时期的婚姻制度,男子需要嫁到相互通婚的其他氏族中去。随着生产力提高,男性地位上升到主导,女子需要嫁到互相通婚的其他氏族中去,并且男子氏族可以多妻,这种现象尤其在帝王、贵族等之家更容易发生。而媵婚的制定,让侄娣陪嫁的现象,可以维护家庭和睦与团结,而且历代权贵之家配送的丫环侍女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近代。

在春秋时期“同姓不婚”是最大的戒律,因此当时的婚姻多是在异性之间进行的。异性婚姻在一定程度上会决定家族、国家的政治利益,所以说,这种婚姻形式实质上是一种政治行为。

春秋时期的聘娶婚是被社会接受的婚姻形式,即男子需要用“聘”的流程娶妻子,女子要安正“聘”的方式出嫁。聘娶婚有三个要素,一是媒妁之言,二是父母之命,三是纳币。由此可知,聘娶婚的出发点是繁衍子孙,而忽略了男女双方的爱情。

2、春秋战国之际的婚姻

春秋战国之际,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因此婚姻观念及形式也有所改变。

第一,一夫一妻家庭的形成,从春秋到战国,我国的生产力提高,封建经济萌芽,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为了建立小家庭制度一夫一妻制应运而生。

第二,同姓相婚逐渐盛行,同姓相婚形式的出现有利于子孙的发展,避免内乱纷争。

第三,蒸报婚日渐消亡,随着一夫一妻形式的兴盛,蒸报婚日渐消亡,因为蒸报婚不再被社会所接受,直到春秋末期,在史书上绝迹。

第四,婚姻风气相对开放,春秋战国之际的婚姻更加自由和开放,主要表现为:男女自由择偶,自由恋爱,甚至会发生私奔现象。

3、战国时期的婚姻

战国时期的婚姻处于变革时期,婚姻形式愈加整齐化和法规化。

第一,广泛的一夫多妻,在战国时期,贵族、庶民等普遍实行一夫多妻的形式。

第二,政治婚姻扩大,在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通婚其实是一种战略手段,他们之间的通婚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各国能够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

第三,制度化的婚姻管理,在战国时期,“媒妁之言”成为婚姻中不可缺少的程序,历史记载:“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由此可知媒人的重要性。

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婚姻观念及形式不断发生变化,在内容上不断发展,社会的整合功能也变得突出。

春秋战国时期的恋爱观念及形式

1、民间自由恋爱风气浓炽

春秋战国时期的恋爱观念及形式,处处体现着男女恋爱的事实。这种恋爱观念及形式虽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主体的婚姻制度,但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传统的婚俗。

郎情妾意

2、男性大量减少,导致恋爱更自由

在春秋战国时期,多数女子都较开放,因为在这一时期,国家需要征集大量男性去参军,这样一来,每次战争结束,都会有大量男性因为战争失去生命,再也无法回到家中。对于那些在战场上失去生命的男性,他们的妻子就没有义务去坚守自己的忠贞,而是再次改嫁。

春秋战国时期是自由恋爱的鼎盛时期,在《诗经》里有非常多有关自由恋爱的故事,占据《诗经》的四分之一。如赞美爱情转移的诗句:“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所思”,这句诗句便体现了,男子对某位女子的专一爱情。

秋战国时期,鼓励男女恋爱,也不限制他们的爱情,但是要遵守礼仪,这样的恋爱观念更加自然。这在《诗经》中有很多的彰显之处,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由此可知,在春秋战国这一动荡时期,妻子和丈夫的婚姻关系没有办法保持稳定和长久,在这样的情况下,百姓和贵族们都已经接受了“好聚好散”的思想,因为即使现在不散,哪一天也会因为战乱而自动散开。这样的现象,就导致男女在恋爱和婚姻的观念及形式上产生了变化,从而使恋爱变得愈加自由。

总结

爱情纵然是美好的,但往往也无法逃离悲伤和忧愁。古代的女子在爱情中,承受了痛苦、折磨,这在我们当代女性爱情中也或多或少的存在。随着时代的发展演变,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更多的女性追求公平,甚至有更多的独立女强人出现,他们不需要男性的帮助,自己就可以活得精彩。

从恋爱到婚姻,婚姻是对爱情的承诺,爱情是婚姻的结果。总之。不管哪个时代,哪个国家,当爱情来了,就用最真诚和纯净的心去接受它,去勇敢地体验爱情的快乐与难过。

THE END
1.2022考研政治思修暑期强化: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与婚姻观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与婚姻观 不能误把友谊当爱情、不能错置爱情的地位、不能片面或功利化地对待爱情、不能只重过程不顾后果、不能因失恋而迷失人生方向。 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大学生还要处理好:①恋爱与学习的关系②恋爱与关系集体的关系③恋爱与关爱他人和社会的关系。https://m.offcn.com/kaoyan/2021/0811/222981.html
2.精品收藏2019考研政治:思修法基道德法律高频汇总3.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与婚姻观 不能误把友谊当爱情、不能错置爱情的地位、不能片面或功利化地对待爱情、不能只重过程不顾后果、不能因失恋而迷失人生方向。 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大学生还要处理好:①恋爱与学习的关系;②恋爱与关系集体的关系;③恋爱与关爱他人和社会的关系。 https://www.wangxiao.cn/ky/2693651.html
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考点)3、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和婚姻观 不能误把友情当爱情 不能错置爱情的地位 不能片面或功利化地对待恋爱 不能只重过程不顾后果 不能因失恋而迷失人生方向 (处理好恋爱与学习的关系,恋爱与关心集体的关系,恋爱与关爱他人和社会的关系) 五、个人品德 1、个人品德及其作用 个人品德是通过社会道德教育和个人自觉的道德修https://m.360docs.net/doc/6198369.html
4.中国人的婚恋观12篇(全文)中国人的婚恋观 第1篇 婚姻恋爱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话题, 伴着改革开放的步伐, 我们大踏步学习西方, 同时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人们的生活质量发生了质的改变。但当我们努力学习西方先进生产科技的同时, 所附带的西方文化也被引进过来并与我国的传统文化在观念上产生了冲突, 其中典型https://www.99xueshu.com/w/ikeypgffjalw.html
5.婚恋观教育:树立正确的婚恋观(通用6篇)婚恋观教育:树立正确的婚恋观 培养高尚婚恋情操 教育目的:通过教育,使全体官兵正确认识树立正确婚恋观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保持军人本色、正确处理婚姻恋爱关系的思想道德基础,确保官兵思想健康、文明、稳定。授课要点: 一、培养高尚的婚恋道德 二、陶冶高尚的婚恋情操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1aa1kb11.html
6.大学恋爱心理论文2000字(3篇)尽管我们的高校一直在倡导和教育青年树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恋爱观,但现实的生活中这种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恋爱观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当代女大学生作为学校的一个独特的群体,是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恋爱观直接影响其自身的发展和高校的建设,并且对社会女性的婚姻观乃至下一代的婚恋观都会产生较大较深远的影响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319/17/79360359_1117698577.shtml
7.2023版思想道德与法治学习资料思维导图模板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 3.3弘扬家庭美德 家庭美德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互助为 主要内容。大学生作为家庭的重要成员,也要积极弘扬践行家庭美德。 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与婚姻观 3.4锤炼个人品德 涵养高尚道德品格 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激发正向的道德认同和道德情感。强化坚定的道德意https://www.processon.com/view/65781ec4c4eeff58c96e85cd
8.浅谈马克思主义的婚恋观马克思主义论文二、马克思主义婚恋观的内容概述 马克思主义作家在婚恋、家庭、伦理方面著作颇多,经整理归纳,现从恋爱观、婚姻观和家庭观三个方面依次阐述。 (一)恋爱观 1.爱情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作家认为:“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https://www.lunwendata.com/thesis/2019/156931.html
9.《中国妇女》:抗战妇女的时代交响综合资料在如火如荼的抗战中,在轰轰烈烈的革命中,《中国妇女》同样关注战时妇女的婚恋家庭。她批判封建婚姻旧俗,倡导自由平等的恋爱观和独立进步的婚姻观。 康克清、朱德夫妇在延安 一方面,《中国妇女》揭开了“旧社会一角里的婚姻悲剧”,批判封建婚姻旧俗。在《从征行》中,慰冰描述了兴县这个抗日根据地的妇女生活和买卖婚https://www.krzzjn.com/show-607-46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