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见过婚姻美好的样子,即使自己没有结婚,也看过身边人的婚姻状态。
那些感情和睦的,基本上都是彼此双方付出,相互扶持和包容。
而那些整天吵到晚的,都是斤斤计较,生怕自己吃亏的人。
因此,良好且和谐的婚姻是正确地做加减法,相处中少一些争吵,多一些沟通,生活上少一些指责,多一些理解和鼓励,日常上少一些抱怨,多一些支持和肯定,就能避免婚姻生活中百分之九十九的争吵,从而让婚姻关系更加的稳定,持久。
近几十年来,中国的离婚率持续增长,中国人口调查机构有数据显示,90后的离婚率高达56.7%……那么,让年轻人离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主要还是生活琐碎导致的,在离婚原因里占比最高,达到了34.21%。其次是长期分居,占比为30.16%,最后是感情基础薄弱,占比为8.31%。
她最近陷入了严重的情绪内耗,整个人无心工作,甚至想着要离职了。
看看统计结果就会发现,其实那些出轨啊、家庭经济等因素,反而不是导致离婚率攀升的主要原因。
而生活琐碎能够成为离婚的最关键原因,还在于婚姻中双方的性格。有研究表明,具有指责型人格的人往往更容易离婚。那么什么是指责型人格呢?
指责型人格的人会把糟糕的结果或自己不好的感受简单地归结为另外一个人。
指责型人格严重者会感觉全世界都在跟他(她)作对,他(她)对幸福的体验度很差,这个太蠢,那个太奸,自己太善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指责型人格者无法体会到幸福感,遇到不好的事情人们要么归因于内,自我反省,以便下次进步;要么归因于外,认为环境不好,别人不好,基因不好,命运不好等。而指责型人格往往都归因于外!
这种体现在婚姻中尤为常见,指责型人格者的案例比比皆是,例如不停唠叨老公孩子的主妇或主夫,与指责型的人相处,会感觉非常糟糕。
在指责型的眼里,你就像一个无能的废物一样,一无是处,毫无优点。如果你有一个指责型的伴侣,那么你的生活将会一直处在水深火热里了,最终的结果便是实在忍受不了而离婚。
经研究发现,指责型人格形成的原因可能与其父母有关。他们的父母大概率是指责型人格,由于从小被父母打压以及指责,长大后也开始指责别人,包括伴侣和孩子。
如何不让自己陷入对方的指责中呢?
想要改变对方很难,不如先改变自己。这类人只是习惯性的不满,喜欢把坏的情绪发泄给别人,而自己却可以轻松地自以为很"完美”。
难道他们真的认为自己没有错吗?还是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
他们其实是在转移自己对自我的错误认知,想要找一只“替罪羊”来承担错误。
所以不要轻易被对方套路,要清楚了解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别因为他人的几句话而自我怀疑和贬低,更不要与之争辩。
争辩只会催化他们的不可控情绪,听到一些否定言语
面对指责型人格的人,在不能离开的情况下,一定要学会一些应对措施:
首先得审视自我,暗自提醒自己并不是这样的人,注意自己的感受和对方的表情动作。或者开口赞美对方,不要与之争吵,不要轻易动怒。
控制自己的情绪减少争吵。不断自我提升,创造和发现自己的优点,要学会自我肯定,完全接纳自己,让自己有足够的信心以及勇气。
当你的内心变得强大时,他的“评判”与指责就无足轻重了。其实在一些婚姻案例中,也有很多人能与指责型人格相处好,只要你不在意他人的指责,时常满足他们内心的需求,多表扬他们的优点,也就减少了他们指责的频率,自己也不会受影响。
幸福的婚姻是大家向往的,需要彼此相互包容,共同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环境。我们只有改掉自身性格中的缺陷,提高认知,才能拥有幸福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