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卫爱情”该不该从大学生抓起婚恋婚恋观恋爱婚姻

(原标题:“保卫爱情”该不该从大学生抓起)

有人觉得大学阶段开设婚恋课,直面社会痛点,可以帮助年轻人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家庭观;也有人质疑:“大学应该鼓励恋爱,还是鼓励学习?”;还有人有些抵触,觉得开设恋爱课就是一种“变相催婚”。

大学该不该开设婚恋课?婚恋教育又该怎样跟上时代步伐呢?

恋爱、婚姻是每个年轻人成长过程中绕不开的话题,对年轻人进行婚恋教育也是我们党开展青年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比如,延安时期,毛泽东就专门对青年人作过一场“革命与恋爱”的讲演,提出了革命青年在恋爱时应遵循的“三原则”——革命的原则、不妨碍工作和学习的原则、自愿的原则。

当下,多元多样的思想观念正深刻影响甚至形塑年轻人的婚恋观,对年轻人进行恰当的引导尤为必要。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中就指出,要“将婚恋教育纳入高校教育体系……引导青年树立文明、健康、理性的婚恋观”。

对青年进行恋爱教育不是中国的“专属”,国外很多高校也开设了恋爱课。比如最近韩国全南大学就开设了名为“恋爱第一步”的课程,同学们从“模拟约会”当中学习健康的两性关系。纽约大学也曾开设名为“LoveActually”的课程,从神经生物学、进化心理学等视角来研究爱情对人的影响。

可见,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有一个共识:婚恋教育是年轻人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但具体而言,如何上好这门课程仍然值得思考和探索。

婚恋教育、情感教育本身就应该是常规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我们对恋爱课的讨论,除了该不该开,更在于开什么样的课、怎样开才能让大学生学有所获。

中国科学院发布的心理健康蓝皮书中提到,在大学生群体中,抑郁风险和焦虑风险的检出率分别约为21.48%和45.28%。也有高校辅导员反馈,人际交往和情感困惑是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恋爱课所要传递给年轻人的是,如何建立并经营一段积极向上的亲密关系;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做有效有用的沟通;如何懂得自尊、自信,学会爱自己、爱他人……这些问题不只在恋爱婚姻中有所涉及,更可能贯穿一个“社会人”的一生。

情感关系的背后是性别角色的互动、社会关系的连接,青年的情感教育也是一个社会性课题。近年来,不乏有人打着“物化爱”“女德”等旗号传播扭曲的恋爱观,也有借着极端女权主义、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潮挑起社会对立。如何在纷繁复杂的舆论场中保持冷静理性、透过现象看清本质,同样离不开学校、老师、家庭的积极引导。

笔者认为,婚恋教育不是狭隘地教人“搭讪妙招”“择偶秘决”,更不是为了“催婚”“催生”,更多地是要让年轻人懂得爱的本质,理解何为平等、何为尊重、何为责任。

人们对于婚恋课的担忧,还在于学生是否会沉迷于恋爱,从而荒废学业。其实,学知识与学婚恋,并不是互相矛盾、非此即彼的。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一个“全面的人”,把情感教育与价值教育、知识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应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需要反思的是,过去我们过于重视知识教育,而忽略了情感教育、婚恋教育等。事实上,这方面的教育也是“严肃的教育”,恰恰是因为这类教育的缺位才引发了一些社会悲剧。像之前的“胖猫”事件、某高校的“PUA事件”等,都反映出当事人处理情感问题的缺陷。

随着社会发展,每一代年轻人对于婚姻恋爱的理解和期待都是不一样的,这就意味着婚恋教育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需要紧扣时代发展特点、青年成长规律不断迭代更新。对于上好这门“恋爱课”,笔者还有三个观点。

“恋爱课”是人生的“必修课”,需以平常心看待。虽然恋爱、婚姻属于个人选择,但与婚恋连在一起的人格塑造、情感独立、责任担当等,却是年轻人成长过程中需修炼好的基本功。如何选择志同道合的伴侣,如何把爱情与学业、事业统一起来,如何坦然地面对情感挫折,解答这些问题都需要理性的态度、成熟的心理、积极的心态。不妨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多听听父母、老师的意见,找到与自己价值观、人生观相符合的爱情模式,自己争取想要的幸福。

“恋爱课”不必羞答答地开,学校、家庭、社会都是教育的主阵地。恋爱教育涉及心理健康教育、道德教育、价值观教育等多个方面,需要适时嵌入青年成长周期。高校可以结合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等学科优势来构建课程体系,中小学可以结合思政课、德育课作适当的补充和延伸。对于家长而言,不妨早点把“爱情”纳入亲子交流的话题,潜移默化地进行一些正向引导,而不是读书阶段避之不及、工作后直接进入“催婚”模式。此外,还需要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避免在一些公共话题的讨论中产生对立与撕裂。

婚恋既是家之小事,也是国之大事,需要营造优婚优育的环境。婚恋教育十分必要,但不能把年轻人晚婚晚育的现象完全归结于婚恋教育的缺失,光靠教育发力也不能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关键是要拿出更多帮助支持年轻人成长发展的务实举措。比如民政部推动婚姻登记“跨省通办”,持续深化婚俗改革,浙江等地出台延长婚假政策,受到了年轻人的欢迎。此外,还需着力破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大城市青年租住房等难题,帮助青年解决实际问题,更好地缓解婚恋焦虑。

恋爱,是一门关于爱的学问,是认识自己的过程,它没有固定模式、没有标准答案,但也需用心学习、悉心经营。走出教室,相信每个人都可以写下专属的幸福答卷。

THE END
1.婚恋观教育范文12篇(全文)针对当代大学生缺乏对失败和挫折的心理体验和承受能力, 可通过心理咨询、热线电话等方式, 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 增强心理调适能力, 学会正确对待和处理恋爱婚姻中的问题。另外, 要加强家庭教育, 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合力, 创造良好的大学生婚恋观教育环境。https://www.99xueshu.com/w/ikey9zv8i7y7.html
2.婚恋观教育:树立正确的婚恋观(通用6篇)教育目的:通过教育,使全体官兵正确认识树立正确婚恋观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保持军人本色、正确处理婚姻恋爱关系的思想道德基础,确保官兵思想健康、文明、稳定。授课要点: 一、培养高尚的婚恋道德 二、陶冶高尚的婚恋情操 三、保持良好的婚姻家庭美德 授课方式:多媒体教学 授课时间:2课时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1aa1kb11.html
3.大学生婚恋观文献综述.docx本研究以家庭关系中的父子关系为视角,探讨父亲在位对大学生婚恋观的影响。父子关系与大学生婚恋观有密切的关系,父子关系处理的恰当与否对孩子的婚恋观会引起一定的差异。因此本文研究的意义在于,父亲在位理论对当前家庭教育和父子关系研究都有一定启示,通过研究父子关系与当代大学生婚恋观关系,引起大众认识到父子关系会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6/1122/64665812.shtm
4.《父母规》全文及翻译,是家庭教育家长教育之最佳读物★《父母规》全六篇,共有三重、六责、六戒、六道、六观、一告,计1095字。《父母规》集古圣先贤之教与中西方家庭教育,合传统文化与教育学、心理学、亲子学之要义,涵盖教子成长之胎教、育婴、启蒙,学习、处世、婚恋、事业各个层面,在语法格式上与《弟子规》、《三字经》相似,采用三字一句,两句或多句连意,阅读轻https://www.360doc.cn/article/32353910_859771036.html
5.当代青年婚恋观调查问卷9. 您认为什么会影响自己的婚恋观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朋友影响书籍及网络 10. 您认为爱情和婚姻的关系 爱情和婚姻是两码事婚姻必须建立在爱情上 11. 您认为爱情和婚姻不同的是 婚姻是爱情的坟墓爱情是精神,婚姻是现实爱情是顺其自然,婚姻是有责任的爱情自由,婚姻是固定的 12. 您认为对青年的婚恋辅导是有必要的吗 https://www.wjx.cn/xz/248901874.aspx
6.温州教育在线:温大教师参加树婚育新风建和美家庭——全省“婚育服务进周教授表示,在快节奏的社会状态下,经济压力的增加、职业发展的优先、婚育观念更加多元化,当代婚育观也发生了变化。温州大学家庭教育研究院、温州大学教育学院妇联与时俱进,在家庭教育课程中融入大学生婚恋等相关问题探讨,重视大学生的婚恋、生育、家庭等问题的积极引导。当前,部分大学生将婚姻视为一种功利性的选择,过分https://www.wzu.edu.cn/info/1321/79067.htm
7.加强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引导营造婚育友好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国近年来,年轻人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呈多元发展趋势,不同程度存在“恐婚”“恐育”等问题,以及“过养过教”“不养不教”“不会不善”等家庭教育问题,急需多措并举开展“宣”“导”“建”,引导年轻人树立正确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 全方位“宣”,让正确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常态常效可感可知可及。 由党委宣传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youyue.youth.cn/yw/202411/t20241101_15619643.htm
8.我院举行“爱的启航——当代青年及大学生婚恋观探索”主题讲座为加强青年婚恋教育,提升大学生情感认知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文明、健康、理性的婚恋观,培养他们创造、收获幸福的技能,更好地促进家庭幸福,推动社会和谐发展。5月14日,民政与社会治理学院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术报告厅举行“爱的启航——当代青年及大学生婚恋观探索”主题讲座。本次讲座积极落实2024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https://www.cswu.cn/mzyshzl/2024/0517/c2685a78390/page.htm
9.岂能独以“穷”“富”论而教养之———兼谈孩子正确“婚恋观”的无论是富裕的家庭还是贫困的家庭,都需要进行良好的家庭婚恋早期教育。婚恋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乎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未来幸福。然而,在当今社会,许多家庭对孩子的婚恋教育存在误区,甚至忽视了这一方面的教育。因此,我认为,家庭应当对孩子进行早期的婚恋教育,以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婚恋观。本文拟从以下几个谈一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009/21/46601607_1136147042.shtml
10.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与作用一般来说,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权威作用胜过母亲。这与我国的传统婚恋观密切相关:女的要找比自己高的,如果找到比自己低的,家庭结构就不那么合理。因此,大多数家庭中,男人比女人在文明、智力等方面的水准要高一点,这个事实在家庭教育中也会表现出来。 当然,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权威作用,既可以在教育过程中不断强化和发http://www.zhjtjyw.com/kcms/blog/vblog?b_id=164376&u_id=492
11.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规范第1部分:家庭教育指导师6.1.2 帮助未成年人父母和他监护人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观. 思想引导 6.2.1 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6.2.2 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 6.2.3 开展家庭文化教育. 健康促进 6.3.1 帮助未成年人父母和其他监护人学习不同阶段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知识. 6.3.2 帮助未成年人父母和其他https://dbba.sacinfo.org.cn/attachment/downloadStdFile?pk=1fd47dac220e699bbb94bd7d7a94e94978248e73e9cb63b308098d3da55de2a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