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柜姐:不是和同事“宫斗”,就是被当佣人使唤

她们每日服务着社会最顶流,但自己的薪资其实和普通人没什么两样。

每天在两个差异悬殊的社会阶级穿梭,让人们对柜姐的婚恋观、价值观产生了好奇。

他们是嫁给了“顶流”还是最终过着平凡的生活?他们的职场生存是否真的如电视剧里所表演的那样,“晋升如宫斗”?

奢侈品柜姐这一职业,它远没有电视剧里展现的那样Drama,却也足够动人。

以下是关于他们的真实故事:

为认识有钱人当柜姐,最后转行到互联网公司

Marry33岁品牌已加密柜姐3年

我毕业于中部地区的一所名校,校招期我拿到过好几份offer,但还是选择了奢侈品牌柜姐。

大学时候我喜欢看时尚杂志,觉得奢侈品是个很高端的行业。毕竟,能买奢侈品的群体都是精英。

但我爸妈非常反对,他们的职业分别是公务员、医生,是大众眼中的“铁饭碗”。他们觉得我既然读了名牌大学,为什么要去站柜台,去当服务员?

为了让他们放心,我常“扮演”出光鲜亮丽的样子,比如用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一些奢侈品来打造自己的形象,那时候我也和王漫妮一样希望“活得精致”。

刚入行的时候,有钱人的消费观确实会给我带来一些冲击:看到有人带着妻子,来店里,几乎不眨眼睛的花上几十万甚至百万元。

当时我想,未来十年我都不知道能不能赚到这么多钱。

我有过一段“虚荣”期,当时但凡有有钱的客人要我联系方式,我都不会拒绝。多交一个朋友也没有什么不好,如果能成为男朋友我更不排斥。

我曾和其中一个客户谈过恋爱。虽然两年后,我们分手了,但我们依然是好朋友。后来我在职场转型的时候,他还帮了我一把。

大概工作了3年,我离开了柜姐那个行业,让我离开的并不是父母、失恋等,而是那些影响我价值观的客户。

我所在的那个品牌,低调,不怎么营销,来逛的基本都是熟客。

她们并不仅是为了买东西来这里,有时候也会因为情感诉求来这里,找我们说说话,互相谈谈近况,与其说是销售和客户的单纯商业关系,倒不如说更像是朋友。

配图由受访者提供

曾经我跟一个女客户说,“你就是我想活成的样子”。

她和她老公都有着自己的事业,有一个孩子。我有靠运动两个月减肥了15斤的经验,正好她产后也打算减肥,我们就这么因为减肥的话题成了好朋友。

有一天,她一下在我店里买了四个新款包——平常她也就买一个。

当时我还以为她有什么喜事。结账时,她没忍住跟我说“Marry,我离婚了”。说完她就哭了,我给了她一个拥抱。

现在这位顾客也是单身,还把她打网球、舞蹈的兴趣爱好都捡回来了。减肥成功后,身边不乏追求她的人,状态比结婚时好多了,但她还是想一个人过。

受她影响,我很多观念都发生了变化。

以前我想嫁个有钱人,但现在我只想像无论碰到什么情况,都可以和她一样活得很漂亮。

我以前很怕老,现在却不恐慌了。四五十岁也可以很优雅,有自己的事业,也不一定要依附男性。

我也开始思考我的未来。我英文很好,在我前男友推荐下,我跳槽去了一家互联网公司做海外公关。

干了几年后,又有猎头把我挖到了现在的公司,带着差不多有十个人的海外公关团队。

在新公司,我发现柜姐的经验给我带来很大的复利:比如开放包容的心态,稳定的情绪管理,恰如其分的沟通方式,为客户解决困难的能力,这些都成了我新工作的优势。

做柜姐的每一天,我都感到“剑拔弩张”

Monna品牌名已加密柜姐5年

我做了一年多的柜姐。

很多人说“柜姐晋升如宫斗”。我觉得还好,奢侈品牌发展至今早就有完善的制度:个人KPI、凝聚力、店铺影响力……

我们会通过多种维度评判对方能否胜任晋升后的工作,透明的很,宫斗也没用。

不过,即便晋升没“宫斗“,但日常的工作里却是剑拔弩张。

客人要换货的时候,就是柜姐们关系最微妙的时刻。如果客人来换货时,最初卖货的柜姐不在,就可能被其他柜姐“抢走”,销售额就算在另一个柜姐的业绩上。

我们店就发生过这样的事情。

那天之前带客人的柜姐不在,这位顾客就由一个新入职的小姑娘服务,最后销售额就算在了那个姑娘身上。

按公司的规则来讲,这个柜姐的做法其实算是“抢单”,是被明令禁止的。但无奈小姑娘是新人,为了长期生存,这些都是她必须经历的事情。

柜姐之间很少有真的友情。明面上礼貌、和气,但背地里老员工是绝不会指导新人的,因为新人的存在就是抢她们的业绩。

新人想要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必须“牺牲”很多利益。比如,哪怕新人很积极、协助老员工做事,但也换不来一句感谢。

只要涉及利益,老员工随时翻脸不认人。

这种利己氛围下,即使是一件小事,也会相互推诿,相互指责,最后几乎所有人都不愉快。

这就是我的日常,就像华丽的袍子上爬满了虱子。就算最后清理干净了,也是如鲠在喉,更不要说它还总是一日又一日地重复着。

中东人不缺钱、英国人看服务,但最让我暖心的是美国人

Tong30岁品牌名已加密(英国)柜姐2年

因为在这里,每天可以接触到不同国家的人,有来自全球各个地方的游客,和他们打交道让我觉得生活的每一天都很有新鲜感。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中东的客人。他们说话特别直接,语气也比较“霸道”,把柜姐当“佣人”使唤:“我要这个”、“给我那个”。

这倒不是说他们不礼貌,他们的表达方式就是这么直接。如果他们看上什么东西,都会直接付款,甚至不会问你别的问题。

中东的客人也多半花钱好爽,好像买什么、花多少钱都不介意。

比较讲究一点的客人是英国人。他们多半很礼貌,会问我“可以看一下XX吗?”但对产品的细节,则非常讲究,会拿在手里反复的看,并且询问一些特别细节的问题。

英国客人还强调服务质量,进奢侈品店,一定享受整套奢侈品服务:要求有VIP的座位、要喝香槟等。

通常每个款式的包,我们不会把所有的颜色都展示出来。但遇到了印度客人,他们通常就会要求我们展示某款包的多个颜色,还会强调,他们要“一个一个地看”。

但最让我暖心的是个美国客人。

当时我刚入职柜姐,还是个新人。那个客人当天买了很多东西,但我没有给他填写好退税单,导致他无法退税。

我特别惊慌,唯恐这件事情会对我的个人业绩、品牌都带来影响,我就打车把新的退税单送去。路上,我还在想如果他当面训斥我,我应该怎么处理。

没想到,见到他的时候,他先是拥抱了我一下,还对我表示了感谢。他还说,“没关系,你也是刚入职,第一次犯错是难免的”,这让我非常感动。

他是来伦敦旅游的,我本以为以后再也不会见面。没想到,第二年他又出现在我店里,还专门找到我和我聊起了去年的往事,说一直记得我搞的乌龙。

能嫁给有钱人的柜姐少之又少,最终和同行结了婚

Amanda品牌名已加密柜姐8年

奢侈品行业自带光环,吸引了不少不明真相的人,我就是其中之一。

大学毕业时,我正好碰上这家奢侈品品牌校招。我喜欢时尚、服装,再加上这公司名气太大,我毫不犹豫就投了简历。

面试那天,有200多个和我一起竞争柜姐的岗位,其中不乏名校毕业生和海归。经过三四轮面试,拿到offer的只有寥寥几人。

我还记得拿到offer那天我有多开心,觉得自己的未来大有可为,光鲜亮丽。

直到进来以后才发现,想象和现实的差距实在太大。刚进来的时候薪资只有8000元,在偌大的城市要过得富足几乎没有可能。

柜姐每天要做的事情很琐碎。

除了跟人沟通、教顾客搭配、卖货,柜姐大部分要做的事情跟销售无关。我们需要了解如何沟通货品、货品如何在货架上摆放展示、维护客户关系、调动一切人力来做品牌活动等等。

柜姐和店长,本质上就是稳打稳扎地经营一家店,没有光环加成,每天思考的都是人、货、场的问题。

刚做柜姐的时候,我特别迷茫,每天都在想我是谁、我在哪儿、为什么我要做这样的事情、我要不要转行?

不过这几年熬下来,我忽然发现,有些事情不用这么着急的去想答案,问题会随着自己的经验迎刃而解。

现在我基本把店里所有的岗位都做过:陈列、数据、店务管理、甚至是店长的工作。慢慢的我的薪资也上去了,加上业绩提成能够到2万~3万上下。

现在还是回归到做柜姐,走专业岗的方向,每天和客户沟通,跟她们讨论搭配,我觉得跟她们交流本身就是件愉快的事,如果再得到正向的反馈,那这一整天都会变得很开心。

也有人问我,我老公是不是有钱人?其实不是的,我老公是个同行,是个普通人。

能和有钱人结婚,一个行业能数出来就那么几个吧,毕竟能嫁给刘銮雄和C罗的柜姐也是几万个人里面出了一个。

别说有钱人了,就是跟有钱人成为朋友也有很高的门槛。

只有那些情商高、学历不错、本身见识也不错的人可能会跟客户成为朋友,大多数时候我们和客户间还是有着天然的屏障。

THE END
1.欧美姓爱:在文化差异中,我们如何理解和接受不同的爱情观念?西方国家普遍强调个人主义和自我实现,这种价值观体现在他们对爱情关系的理解上。许多学者指出,在美国等国,人们倾向于将爱情视为一种选择,而非命运使然。这种观点使得恋爱关系更加灵活,但也可能导致情感上的不稳定。例如,一项关于美国家庭结构变化的研究显示,离婚率高企部分源于人们对“完美伴侣”的追求,使得许多人在面对http://cloud.51sir.net/szx/7909.html
2.英国未婚男女因“不合时宜”的结婚誓言而遭人怒斥国际保罗是一名喷漆工,他对新婚妻子发誓说:“我保证,无论你外出就餐时花多长时间从菜单中挑菜,我都会在你身边。”据英国《每日星报》报道,“我保证在你月经周期的第二周容忍你的坏态度,在你被困住的时候帮你脱下你那难闻的跑步设备,无条件地爱你,或者至少直到你真的把我滚蛋。” https://blog.joeystudio.cn/post/1663.html
3.东亚人情感与欧美情感区别:深度剖析在人类的情感版图中,东亚人和欧美人展现出了各具特色的色彩和纹理。这种差异并非偶然形成,而是深深植根于历史、文化、社会和价值观的土壤之中。 东亚人的情感表达往往较为含蓄和内敛。这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传统文化中强调的谦逊、克制和尊重他人的影响。比如,在表达爱意时,东亚人可能不会直接说出“我爱你”,而是通过http://www.mmsweet.vip/mmdt/3469.html
4.一项民意调查显示,大多数英国人认为谈论自己的感受“极具挑战性英国人仍然保持着沉默寡言的传统,59%的人表示谈论自己的感受极具挑战性。 一项新的民意调查发现,42%的人更喜欢装出一副“勇敢的面孔”,而不是在难过的时候告诉朋友或家人。与此同时,30%的人表示他们根本无法讨论情感话题,27%的人认为他们应该能够自己处理问题。 http://5g.chengyipeizhen.com/866.html
5.英语翻译文化范文8篇(全文)《愤怒的葡萄》中失土农民的抗争历程 从美国核心价值观分析美国家庭学校产生的必然性 Positive Transfer of Chinese Reading Strategies in English Reading Comprehension 论查尔斯?狄更斯《双城记》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中西方婚礼习俗的差异 浅析《愤怒的葡萄》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英语新闻标题的语言特点及翻译 On the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jcmy0z4n.html
6.中国人婚恋调查(精选6篇)近日,某知名婚恋网站发布《20xx中国人婚恋状况调查报告》,这份收集了7万余份样本的调查报告显示,独处时间太长以及圈子太小,是单身主要原因。报告显示,71.8%的女性认为男性有房才适合结婚,需要有车的比例为17.8%。调查报告还显示,在当代人的择偶观中,爱情已不再是进入婚姻的唯一通行证,人们在婚姻面前更加务实和理性。https://www.360wenmi.com/f/filemccejmzq.html
7.水星最主要的成份是什么?据美联社报道:围绕解决“财政悬崖”危机的问题,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博纳于2012年12月18日提出一套代替方案(“B计划”),计划延长年收入百万美元以下家庭的所有现行税率。但这套备选方案提出不到24小时,白宫方面就于19日发表声明说,这套“B计划”即便获得国会通过,奥巴马也会否决它。上述材料表明美国()https://www.shuashuati.com/ti/6eeb88ef23bc4ddbaa3c39548d15cd24.html?fm=bd0f094d7cad3167e1661b048fa8091364
8.PrideandPrejudice的书评(2640)在读傲慢与偏见这本书的时候我们肯定是要了解一下故事的发生背景和作者个人背景的情况之下再进行分享,傲慢与偏见是一本现实主义的爱情小说,现实主义的小说都会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批判故事发生的那个时期的社会存在的一些问题,从小说中可以看到那个时期的英国社会”阶级固化”问题 (展开) 1 0回应 乔柯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471685/reviews?sort=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