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不敢?不会?用数据解读年轻人远离婚恋的原因

最让我好奇的是年轻人的结婚意愿到底有多强,结果令人大跌眼镜:恋爱中的年轻人,只有38%有明确的结婚意愿,其他大多抱着顺其自然的态度;单身的年轻人有一半甚至连对象都不想找,在单身女性中,这一比例更是高达60%。

既然恋爱的不急于结婚,单身的追求自由快乐,这么多人高喊“不婚不育”“单身万岁”也就不足为奇了。

至于那另一半希望“来年脱单”的年轻人,可能是奔赴开封的单身男女;可能是相亲无数仍未邂逅爱情的“特种兵”;更可能是困于“冷酷”现实,进退维谷的孤家寡人。

这个局面是如何形成的呢?为便于理解,我们不妨把两个人步入婚姻殿堂这件事概括为一个简单的数学公式,即:

(动力-阻力)×机会=婚姻

接下来,我们就从这个公式入手,用调查数据来解读年轻人的婚恋难题。

德国社会学家L·穆勒将婚姻归为三种动机,即经济、子女、感情。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年轻人的婚恋观念发生了很大改变。

>>>>婚姻的经济支持功能逐渐弱化

现在,收入水平上去了,男女平等深入人心。虽谈不上人人月入过万,但至少能“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年轻人不再迫切需要同另一个人共同生活来获得经济保障。

调查数据显示,中等收入群体的脱单意愿相对强烈,而高收入群体则显著降低。在单身女性中,这一特点尤为显著,月薪达到八千后,脱单意愿呈断崖式下降。从经济学角度看,如果两个人结合后1+1小于2,为什么还要结婚呢?

随着时代发展,人们对姓氏传承、血脉延续不再那么执着,“养儿”也不再是“防老”的唯一路径,年轻人的生育意愿急剧减弱。作为多数人意识中的生育前置条件,婚姻自然会受到波及。

自80后开始,将“传宗接代”视作结婚目的的人群比例大幅降低。在00后中,持有这一观念的仅剩14%,女性中这一比例更是跌至了惊人的5%。

不论世界如何变化,爱情都是人类永恒不变的精神需求,是自古以来一直被竞相讴歌的美好事物,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不胜枚举。但相较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婚姻自由的历史可能短得超乎想象——迄今为止也不过数十年。

当下年轻人再也没有古人那么多的枷锁需要打破,对婚姻自由、美好爱情的向往可以毫无保留地释放。数据显示,将“与相爱之人共度余生”作为婚姻的首要目的,是全年龄层的共识,60后持有此观念的占比61%,随着年龄减小,这一比例逐步攀升,到00后,已达到83%。

但是,如果我们把这看作婚姻驱动力的增强就大错特错了!我们能以爱之名步入婚姻殿堂,同时,我们也能以爱之名拒婚姻于千里之外,因为婚姻是自由的!

当对爱情的向往高到无以复加时,一部分人会因为得不到满足而放弃追求,或将其他事物作为“代餐”。的确,与其苦苦追求并认真经营一段感情,偶像、密友、宠物、虚拟恋人显然更有“性价比”。

总而言之,在年轻人看来,婚姻可能不再是必需品了,婚姻公式中的动力因素显著下降。

时代的一粒尘埃,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在寻觅“爱情”之路上的年轻人们,只有跨过山和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似乎才能获得一个“执子之手”的机会。更令人唏嘘的是,年轻人们此时此刻却又在“负重”前行。

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越来越多的人笃信:婚姻关系如果建立在良好的物质基础上,也会更加稳固。无论男女,对这一观点的认同度均呈代际递增趋势。

结果就是,婚姻市场中的“潜力股”失去了市场,“绩优股”获得了压倒性优势。车子、房子、彩礼成了摆在年轻人面前的第一大阻力。单身男性中,有54%表示因“高彩礼”“缺少房、车等物质基础”而单身;恋爱中的男性,也有48%因此尚未和另一半步入婚姻殿堂。

一套房、一辆车,价格几何不必多说,单就彩礼一项,根据调查数据,目前河北省的彩礼平均数在14万上下。对于刚进入社会的普通年轻人,除非父母倾囊相助,否则集齐这“三大件”几乎不可能。

在现实面前,一部分年轻人(28%)仍然心中有火,眼里有光,立志先成为“了不起的盖茨比”,再以强者姿态迎娶自己的“白月光”,顺便让这社会的疾风见识一下自己这棵“劲草”。

更大一部分年轻人(33%)以“社畜”自称,忙碌又疲惫地往返于单位与出租屋之间,过着枯燥乏味的两点一线生活,被眼前的苟且打磨得不再相信诗和远方,创业者、公务员、企业职工概不例外。

当谈及单身原因时,有三个选项提及的人很多:

这不禁引起了我的疑惑:人是群居动物,会有这么多人天生就喜欢单身生活吗?思想解放、高度信息化的当今社会,接触异性的机会怎么会少呢?因“没有遇到合适的人”而单身似乎又是一个缺乏实际意义的解答。

用魔法打败魔法!借助关联规则算法将众多选项的因果方向标注后,得到了这颗色彩斑斓的球。

思考良久后,我的看法是:前面三项原因可能不是年轻人寻求爱情的真正阻力,而是某些深层原因的表象。深挖一层真相便浮出水面:信心和社交能力。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数据显示,单身青年中有28%表示因“对爱情失去信心”而单身,有25%表示因“对自身缺乏信心”而单身。

当代爱情艺术作品让我们见过了太多的阳春白雪和水月镜花。“骨感”的现实中,一部分人再也无法接受“下里巴人”,也害怕面对追求失败后的“一地鸡毛”。更糟糕的是,让年轻人每天消耗N小时的互联网,似乎总是在上演各种情感破裂、性别对立的人间“悲剧”。年轻人的婚恋信心遭遇着史无前例的考验。正如那首歌:爱真的需要勇气!

“e人”和“i人”的说法,源于近几年流行的MBTI人格测试。其中,e人普遍性格外向,善于与他人互动,乐于展现自己;而i人恰恰相反,社交容易使他们感到局促和紧张。

如果说经济压力和事业压力让年轻人“不能谈”,缺乏信心让年轻人“不敢谈”,而缺乏社交能力,则导致年轻人“不会谈”。

摆在情场i人面前的冰冷现实是:当下年轻人的择偶标准中,“性格相合”“价值观和兴趣爱好相投”高居前两位,而不善表达让情场i人的通关难度大幅增加!数据显示,有35%的年轻人表示因“不擅与异性相处”而单身。

“王婆”的一个成功关键,就是她在台上为年轻人有效地完成了社交“助攻”,并在那些缺乏主动、犹豫不决的人屁股后面有力地踹了一脚。看,有时候恋爱就是这么简单。

谈“婚”的问题,就不能回避“配”的问题,这也是婚姻公式中的最后一块拼图。“配”有两层含义,一是资源匹配,二是需求匹配。

根据七普数据,我国男性比女性人口多出近3500万,其中2000多万未满20岁。这意味着,未来婚姻市场上“男多女少”的情况仍会加剧,同龄适婚女性短缺会让更多男性从低龄女性中择偶,进而加大另一部分男性的择偶难度,也就是所谓的“婚姻挤压”。这种挤压同时也体现在地域层面和择偶期望层面。

从地域层面看,农村男青年“娶妻难”问题突出。根据官方数据,20~34岁乡村青年中,男女性别比达到120(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男性比女性多出750多万。

从择偶期望层面看,高收入女性和低收入男性都面临更大的择偶困境。数据显示,月收入1.5万元以上的女性有41%处于单身状态,比男性高出一倍;月收入低于3000元的男性有27%处于单身状态,显著高于女性(19%)。

从“衣食无忧”到“有车有房”,从“有个伴儿”到“提供情绪价值”,人们的物质精神需求越来越高。

需求层次提升导致了择偶要求“水涨船高”。在选择结婚对象时,单身青年平均每人看重5项条件,而已婚人士平均每人看重3项;分年龄段看,择偶条件数量同样呈代际递增的态势。这么看,年轻人的需求确实比以前多了,要求也更高了。这带来了什么影响?我们运用费米推定,简单评估个大概:

式中:P为择偶时遇到满足条件的他(她)的概率;q为满足某一择偶条件的人群占比;n为择偶条件的数量

如果把满足每项条件的人数降至20%,当看重5项条件时,概率将会降至0.032%。即一万人中仅有3人符合需求,这解释了要求提高带来的影响。

注意,婚恋是双向选择,自身是否在对方的概率圈内还是未知数,看来还真是“千年修得共枕眠”啊。

古话讲,“男大当婚,女大当嫁”,长辈们常说:到什么年纪就该干什么事。国外也有一个类似的概念——社会时钟,它反映了社会对个体的期望,即人们应该在不同的阶段完成相应的人生目标。

一则数据让我不禁感叹社会时钟那无比真实的存在:年轻人自离开校园步入职场后,学业、兴趣圈子、互联网等结识异性的渠道不断收窄,工作关系、他人介绍成为新途径。

30岁之后,通过学业、兴趣圈子、互联网结识异性的大门趋于关闭,通过工作关系、同学朋友介绍结识异性的机会也逐渐减少,亲人长辈安排的相亲成为主流,一部分人开始寄望于婚恋中介和相亲网站。

正因为社会时钟的强大影响力,很多人会不自觉地将其作为人生规划的参考标准,而结识异性渠道的演变正是社会时钟在婚恋层面的具体体现。可见,年轻人想要顺利脱单,对窗口期的把握就显得十分重要!

我们常羡慕离经叛道之人活的精彩,越来越多年轻人不愿接受“行军打卡式”的人生旅途,希望按照自己的节奏享受人生,并喊出了“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的口号。

但对于多数人,即便有此想法或浅浅尝试,最终也会被社会时钟那强大的万有引力从半空中重新拽回地面。不过那些勇于“倒拨时钟”的人并不是没有留下任何印记,较30年前,初婚年龄已经延迟了整整5年。

每当社会时钟响起,我们才猛然发觉一些门被无情地关上,而人生是一场无法读取存盘的游戏,承载不过几声钟响,人生的试错成本太昂贵了。

不在时钟里的人,可以得到自由,但也要接受代价;在时钟里的人,得到了安全稳定,但时刻不能懈怠。人生不能没有坐标,也不能像游戏中的NPC那样失去自主选择的权利;人生既可以欣赏月亮正面的美丽,也可去探索月之暗面的奥秘。只要勇气不缺席,人生永远是花期。

几年前,网上流行过一个段子:“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你冷”。因为只要一入秋,妈妈便会嘱咐孩子添加衣服。当孩子说不冷时,妈妈们往往不容分说。

长大后,长辈们的“关心”,成了不少年轻人心中的“负担”,催婚着实让他们倍感压力、焦虑甚至有挫败感。究其原因也是上一代人常常忽视孩子的真实感受,倾向于按照自己的人生轨迹来为孩子做决定,和妈妈们一样,都陷入了“投射效应”。

调查发现,在年轻人心中,“没有遇到合适的人”是单身的主要原因,在父母眼中,这却是“择偶要求过高”;不少年轻人希望“先立业后成家”,但多数父母忽视了孩子的事业心,将原因归结为结婚成本过高;年轻人苦于找不到接触异性的机会,在父母眼中,年轻人交往的机会貌似遍地都是......

投射效应是一种认知心理偏差,难说谁对谁错。就像情侣间感情关系的破裂常由相互误解开始,两代人在结婚问题上冲突也常因双方缺少理解和倾听导致。好在人类有另一种对抗投射效应的手段——同理心。

尽管阴差阳错下,这对夫妻送给彼此的礼物,都失去了实用价值,但他们两人却都懂得换位思考,知道对方的做法是深爱自己的体现,所以他们更加懂得珍惜彼此之间的爱情,这就是同理心的强大作用!

心理学家研究指出,人类的婚姻只有30%是自己找到的另一半,70%需要借助其他人的帮助。不论我们是谁,作为社会中的一员,都可以扮演积极的角色,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年轻人,尊重追求理想的年轻人。

作为子女、长辈、朋友、单位领导,不妨多一些开诚布公,少一些“搪塞敷衍”;多一些温暖的理解和尊重,少一些恨铁不成钢的苛责;多一些推心置腹的倾听和鼓励,少一些大义凛然的“同仇敌忾”;多给年轻人一些生活空间和自由,少一些繁琐和压力。

给予新一代的关怀,不一定是让他们穿上“厚厚的衣服”,更要运用同理心去提供“有效的帮助”。

THE END
1.大学生婚恋观论文对大学生的恋爱教育需要社会、高校和家庭的共同探索和通力配合,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和培养大学生健康理性的婚恋观念和行为。社会教育将持续影响人的社会化过程,发挥正确舆论的导向作用,净化社会舆论环境,减少低俗文化对大学生的侵蚀,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婚恋观。家庭也是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摇篮,是传送健康理念﹑https://www.360wenmi.com/f/filettr2q5j8.html
2.大学生婚恋观调研总结6篇(全文)大学生的婚恋观 学生姓名:崔静 专业名称:社会工作 专业班级:五班 年8月201 3前言 恋爱已成为大学普遍的现象,然而大学生处在特殊的时期,其恋爱观和恋爱行为的正确与否会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也会影响大学生的事业和前途,影响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近年来,传统的大学生恋爱观不断受到各种因素的冲击,并形成了https://www.99xueshu.com/w/file25ve00nl.html
3.张新成模仿猩猩全场爆笑郑爽说安全感是自己给的《奇妙小森林》第七期今日上线,郑爽萌娃表演节目,吴奇隆给郑爽打call并喊话“C位出道”;张新成模仿猩猩公鸡惟妙惟俏,全场爆笑;陈哲远耐心哄娃喝苦药,巧妙解释“什么是苦”成功劝说;郑爽分享婚恋观,直言“没有必要去跟别人找安全感”,引发众人共鸣。 吴奇隆给郑爽打call喊话“C位出道”,张新成模仿猩猩全场爆笑 http://www.mopyule.com/index.PHP?m=home&c=View&a=index&aid=6647
4.2011婚恋新观:“男闺蜜”吃香正室战“小三”海口网12月22日消息生活频道综合报道,2011年,都市人情感话题不断上演,国人婚恋观念也在逐渐改变,从“淑女班”到“太太学院”,从“小三”人人喊打到渐被宽容,从早期的红颜知己到现在人人都爱的“男闺蜜”,人们对待两性关系的多样化更趋理解和宽容,下面就一起跟随中新网生活频道来看看这一年,我们的婚恋观究竟发生了http://www.hkwb.net/news/content/2011-12/22/content_562753_0.htm
5.公司法解释二全文中解散公司的规定是什么?如荼的创业大潮中,许多新兴行业、高新产业的企业、公司纷纷成立、不断成长、日益壮大,但也有许多管理不善、经营不良、连年亏损的公司苟延残喘、直至黯然离场,从成立、到壮大、到衰退、到解散,这是绝大多数公司必经的发展历程,但不论在哪一个步骤都必须遵循法律的规定,那么,公司法解释二全文中解散公司的规定是什么呢https://m.64365.com/zs/859792.aspx
6.新婚姻法的房产分割方面的规定是什么法律常识"新婚姻法",是国家颁布的一部司法解释。新婚姻法催生新择偶观"潜力股"成女人新宠。 针对最高人民法院2011年8月12日公布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知名网络交友网站世纪佳缘发布的《2010-2011年中国男女婚恋观调查报告粉皮书》,其理性剖析婚姻的种种新观念引发市民热议。不少市民认https://www.lawpa.cn/changshi/260934.html
7.黄昏恋是什么意思黄昏恋的解释是什么我看王管家就不错,年纪这么大了皮肤这么黑,正好帮他美美白,搞不好还能来个铁树开花,夕阳黄昏恋什么的。 而让观众记忆犹新的“容嬷嬷”李明启则扮演张国立的丈母娘,摇身一变成为老太太和白志迪出演一段黄昏恋。 子女应如何面对父母的黄昏恋? 随着婚恋观的转变,黄昏恋也日渐为社会所接受。 https://www.hao86.com/ciyu_view_9dbe6543ac9dbe65/
8.会计知识笑话大全如果你选择D,即贷记“资本公积”科目,既符合了目前会计准则的要求,也说明你拥有正确的道德观和纯洁的婚恋观,你暂时收下来,等与他最终走到一起后,自然而然就转为“实收资本”了,婚后相夫教子,还这个男人一辈子的幸福。 老会计与小会计的区别 人与人都是差不多的,要说差距,也就那么一点,但是那一点差距却是致https://www.oh100.com/kuaiji/1238471.html
9.活动方案模板(15篇)在莱西市内工作和生活,年满20周岁,热爱生活、品行端正、遵纪守法、具有正确的婚恋观、职业相对稳定的青年男女均可报名。 六、报名要求: (1)每个参加相亲大会的人需提供2张2寸免冠彩照,并填写报名表。 (2)报名者需提供个人身份证、毕业证原件及复印件各2张。 https://www.cnfla.com/huodongfangan/2846412.html
10.门当户对的意思解释笔趣阁最新章节啥意思门当户对的重要性门当户对 的当是什么意思门当户对指的是什么东西图片门当户对很重要吗门当户对结亲家打三个数字门当户对结亲家打一数字门当户对下一句怎么说门当户对的婚恋观对大学生而言仍未过时门当户对是什么意思门当户对的意思解释门当户对小说全文免费阅读门当户对指的是什么门当户对是什么https://www.dxbatw.com/tags/690639735/
11.解读青春密码在课堂上,老师就什么是美,什么是“标准”、“性感”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解释,并告诫孩子们要尊重青春期的自然发育规律,珍惜自己的独特性,不做无意义的比较,以充实的内在美去赢得别人的尊重和实现社会价值。孩子们能欣然悦纳自己的青春体貌,就多了一份自信和成长的力量。https://www.jianshu.com/p/cefda7bd4969
12.婚姻法新解释施行后南京咨询给房产证加名字者增多也有助于调整畸形的婚恋观。 买房、贷款、首付、产权,这几个关键词只要和结婚两个字连在一起,几乎就成了最能拨动老百姓神经的东西。这也是我们中国特有的现象。“我接手的离婚案件几乎都要分割房产,现在的独生子女们一旦离婚,经常为了财产争得头破血流,现在通过新解释将一些已经操作的方法更加明确化。”张明文说https://news.ifeng.com/c/7faB2cl7oU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