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记者亲历高考志愿填报app:需下载付费可信度引质疑)
正义网北京7月2日电近日,随着各地高考分数陆续公布,如何填报志愿、选择自己心仪学校和专业一时成为考生和家长头等大事。相比于翻看报考指南,“互联网+”大数据为志愿填报提供了不少便利,但这似乎也成为了许多商家眼中的巨大商机——高考志愿填报类app如雨后春笋般露出头来。
市面上的app鱼龙混杂,有免费咨询的,也有不少打着免费名头但下载之后却发现需要付费才能使用全部功能的app,而付费价格从百元到万元不等,差价之大,类别之多,令考生和家长眼花缭乱。但付了费成为了vip,就真的能像app里承诺的那样,收获一份“完美志愿”吗记者亲自体验了应用付费志愿填报类app。
付费后系统自动生成志愿表。
app价格参差不齐效果难辨
在极志愿页面输入“浙江”“650分”“历史、政治、生物”和名次“9856”四个条件后,看到的结果是冲刺24所、稳妥43所和保守984所,但每一项结果都只能看到前四所大学,并显示“极志愿暂不支持ios设备,请使用安卓设备体验全部服务”。
优志愿则显示冲刺66所、稳妥362所和保守215所,但需要付费才能查看全部院校。
完美志愿的数据为冲刺157所、稳妥683所和保守8330所,较前两个app,为考生和家长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但同样需要下载app并付费使用。
记者下载“优志愿”app并付费300元后,得到了该app推荐的858组专业推荐,如属于“冲刺”的武汉大学哲学类专业预测位次为6036名、“保守”的湖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预测位次为8311,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高考位次进行对比,在858组专业中选择自己心仪的80组生成一张模拟的志愿表。据这款APP介绍,已有22万余人次充值成为vip。
记者充值成为vip后却发现无法使用页面上“测录取概率”的功能。
另一款“完美志愿”则需要支付398元开通vip后才能试用,在app的页面上显示成为vip后能够“尊享”智能生成志愿表、录取概论分析、报考热度监控等服务。记者充值成为vip后却发现无法使用页面上“测录取概率”的功能,提示为“因浙江省政策特殊调整,算法正在加速配适,敬请期待”,但直到发稿前,记者都无法使用该功能。
分析服务会有偏差可信度引质疑
记者粗略统计了数位家长的意见,大部分对这类服务产品还是持观望甚至怀疑的态度。
“云择校”打出了“专家一对一填志愿,落选最高赔付10万元”的宣传口号。
参考大数据理性填报志愿
“互联网+”时代下,高考志愿填报类工具得到持续发展和优化,各类预测结果的准确性也因机器学习技术的成熟和应用得到不断提升。然而市场驱动下,产品的真实性、有效性值得我们重视。
针对“可能被误导”的情况,高考升学大数据平台“录取吧”创始人胡浩表示,消费者可以参考APP上的数据,但收集后需要与官方的志愿填报数据进行对比,避免数据偏差造成判断或选择失误。
高考志愿填报专家“一鸣惊人”也给出类似建议,即家长和考生应依靠官方资讯,通过考试院官网、学校官网等渠道获取原始信息,通过官方媒体而非社会渠道去学习志愿填报方法和技巧,再结合个人情况做好志愿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