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一个学校专业实力的指标有很多,本文为考生整理了最基本的7个评价指标,即:学科评估(专业排名)、一流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博士点、硕士点、国家特色专业等。
除了这七大指标,还有许多其他的一些指标也能反映出专业实力,如:两院院士、ESI百分之一和千分之一以及万分之一、国家重点实验室、就业率、毕业薪资水平等等,本文不再统计。
图片分别标记为
我们通常把学科评估称为专业排名。学科评估每4年进行一次,最近一次的学科评估为第4轮学科评估,由教育部于2016年4月启动,2017年12月28日公布评估结果。
在学科评估中,按评估结果分成3个大段,分别用A、B、C表示,每个大段又分为3个小段,分别在后面用“+”号、无符号和“-”表示;全部排名分为9个等级,A+最高,C-最低。全国只有少量的学校少量专业没有参与评估,因此该评估结果可以视为官方专业排名。
学科评估以研究生一级学科为单位进行评估,评为A+的为国内顶尖专业,大部分一级学科全国只有2所院校能评为A+等级,少部分一级学科有3至5个A+院校。按评估结果,可以将评估结果分成以下层次:
需要注意的是,部分设有博士点的专业没有参与学科评估,比如南京大学的临床医学专业。而部分有学科排名的院校没有博士点,尤其是C级和C-级的院校。因此在评价实力的时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综合判断。
图片标记为“一流”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合称双一流建设,进入双一流建设的学科标记为一流学科。高校的一流学科分为评估学科和高校自定学科,评估学科由国家评估后指定,表示该学科已经是国内的一流学科,需要继续努力创建为世界一流学科;而高校自定学科表示该学科尚未能成为国内一流学科,但国家也大力支持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学科。
可以理解为带有“一流”标识的专业为国内顶尖专业,或者即将成为国内的顶尖专业。目前拥有一流建设学科的院校共有140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8所)。
图片标记为“重”
国家重点学科是国家根据发展战略与重大需求,择优确定并重点建设的培养创新人才、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国家重点学科是一个学校的优势专业学科。除了国家重点学科外,还有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严格意义上讲,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并不算国家重点学科。为了简化考生的选择,我将国家重点学科和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统一标记为“重”。
图片标记为“后”
博士后流动站全称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指在高等学校或科研院所的某个一级学科范围内,经批准设立的可以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的组织。
注意,博士后不是学位。一般设有博士后流动站的院校,都是科研实力较强的院校,因此博士后流动站也是衡量一个学校专业综合实力的标志之一。
图片标记为“博”
博士点是指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核批准的可以授予博士学位的学科。博士研究生是硕士研究生之后的深造学历。
图片标记为“硕”
图片标记为“特”
注意,不是那个代码后面加T的特设专业(叹服汉字的博大精深),这是一个聊胜于无的指标,在有其他指标的情况下,可以不用比较该指标。
在大部分情况下,我们可以简单的按下面的方法进行比较:
以上所列举的指标,只要满足其中一项即可;同时满足多项指标,以最高指标为准。当然上述排名亦非绝对,但大部分情况下能反映出高校专业实力对比。
为了让考生直观的进行专业比较,我们对每个专业进行了图标标注,例如人民大学的经济学专业标注:
从上图就能很直观的看出该专业的实力特征有:专业排名为A+、一流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设有博士后流动站、设有博士点、设有硕士点、国家特色专业。该专业为国内顶尖专业。
下图是从我们开发的浙江高考志愿指导系统中查出的武汉大学的部分专业,大家可以尝试分析该专业的实力特征:
下图是从软件中查询到的浙江省645分左右可以报考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院校及其专业特征,考生可以尝试比较他们的专业实力:
我是校园网,专注于高考志愿指导服务十年,专注于高考志愿指导软件大数据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