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市民反映在深圳离婚得预约一个月后才能办理。是因为疫情限制办理数量,还是疫情之后的报复性离婚,抑或因为某些政策的投机性离婚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18日上午的福田区婚姻登记处,大雨过后的香蜜公园空气特别清新,两对新人带着摄影师在园中取景拍照。登记大厅的门口已经不见疫情期间的队伍,前来办理事务的市民在扫码检查后都可以进入大厅轮候。
然而记者梳理数据发现,很多市民预约婚姻登记之后又放弃办理,造成了公共资源的浪费。据统计,2020年2月全市结婚登记预约数量4424对,离婚登记预约数量1498对,实际结婚只有1531对,离婚584对;3月结婚登记预约数量6044对,离婚登记预约数量1828对,实际结婚3835对,离婚1913对;4月全市结婚登记预约数量7962对,离婚登记预约数量3126对,实际结婚4186对,离婚3524对。
民政部门呼吁避免扎堆登记
“为了全力满足近期市民婚姻登记需求,即日起我市各区婚姻登记机关将继续扩大离婚登记预约号数量,市民如因预约系统满号,也可以前往户籍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现场预约办理婚姻登记。”该负责人表示。
针对已预约市民“爽约”的现象,该负责人表示也很无奈。“市民如果不想办理婚姻登记了,我们还是呼吁及时取消预约,避免占用预约资源,造成其他市民无号预约的现象。”
“我们还是呼吁办理婚姻登记的市民避免扎堆登记,遵守婚姻登记机关疫情防控措施和预约制度,优先办理预约登记,共同维护婚姻登记机关场所秩序顺畅和安全。”该负责人表示。
对比去年同期的数据,深圳今年以来的离婚量未见明显增长。据统计,去年1-4月,深圳实际登记结婚21272对,离婚10622对。今年1-4月,深圳实际登记结婚14812对,离婚8685对。
专家提醒“假离婚”不可取
“历年春节前后往往是离婚的高峰期,今年由于疫情原因,存在一定数量的离婚需求存量积累,目前是消化存量的过程,这是其一。其二,受疫情影响,长期居家隔离导致家庭生活空间高度重叠,父母、子女、夫妻共同长期相处,各种关系交织在一起势必引发更多矛盾和冲突,最终导致夫妻关系恶化,走向离婚。其三,近期恰逢学位申请,有部分夫妻受利益驱使,钻法律空子,利用离婚来买房或者申请学位,这也是不可忽视的客观原因。”刘伟民分析。
对于夫妻为了实现某种目的,选择到民政局办理离婚,在离婚之后依然共同生活的投机性“假离婚”现象,刘伟民提醒,“假离婚”最后假戏真做,变成“真离婚”的例子屡见不鲜,坚决不可取。“离婚需慎重。夫妻双方还是要敬畏婚姻、珍惜家庭。”
(原标题:深圳民政局:网传“离婚率爆涨”不属实,近半市民预约又爽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