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很多家长也都遇到过孩子的这种现象,他突然和某个异性小朋友非常亲密,要和某个小朋友结婚,或者要和爸爸妈妈结婚......有的家长会对孩子亲、抱异性小朋友,或者说要和谁谁结婚这样的事惊慌失措,如临大敌,一看到就呵斥,制止自己的孩子,生怕孩子被别人指责为“耍流氓”。
其实,孩子们所说的“结婚”只是他们表达喜爱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既简单又美好,和成人世界的婚姻观、道德观完全是两码事,只是单纯的表达喜欢而已。这个时期通常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经的一个阶段,叫做婚姻敏感期。
孩子一般在5-6岁会进入婚姻敏感期,也有孩子在4岁就有了婚姻敏感期的表现。发展过程大致为:
首先,一开始表现的是对父母的喜欢。女孩会说我要和我爸爸结婚,男孩会说我要和我妈妈结婚。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对婚姻的认识也会逐渐发展。比如,最早要跟妈妈结婚的,进而会想要跟老师结婚。
再往后,孩子会突然意识到“我应该跟同龄人结婚”。这时,孩子就会在同龄人中间“选择”结婚的对象。
婚姻敏感期是孩子爱情的“早练”,儿童教育专家孙瑞雪曾说,它的发生是纯心理和精神性的,它使儿童变得向上、助人、自爱、自觉,使儿童经历快乐和痛苦,使他们的心理意识和社会意识“上个台阶”。
如其所言,孩子如果顺利度过这个敏感期,到了小学、中学阶段,他们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就会理性、客观、包容。但是,如果没有这个基础,等孩子青春期到来时,因为生理的原因再去面对这个问题,他们的心智可能已经变得有点混乱了。
那么,家长如何引导孩子正确表达喜爱,顺利度过这段时期呢?
01
平常心看待,避免强化
当孩子用“男朋友”“女朋友”“老公”“老婆”称呼其他小朋友时,家长不要大惊小怪,这只是孩子表达喜欢和关系亲近的一种方式。
对待孩子的“婚姻敏感期”,如果家长反应很大,孩子很可能会受到强化,甚至炫耀似地经常说起。因此,以平常心看待,忽视、淡化孩子的这种行为,孩子就会减少这种做法。
02
教孩子正确表达“喜欢”
在与孩子交流的过程中,家长可以适当地让孩子明白,男孩子和女孩子的不同。比如当孩子回家告诉你,幼儿园里谁谁是他的女朋友时,你可以这样引导他:“我们叫她好朋友好不好,你亲小妹妹,是因为你喜欢她,对吗?但是小妹妹也许不喜欢这种方式,下次你可以和她握手,一起做游戏……”让孩子明白“喜欢”可以有很多种表达方式,从而学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情感。
03
引导孩子保护自己
强烈推荐爸爸妈妈们收听学习亿童情商智商课程·父母课程中的《给家长的儿童性教育指南》系列教育音频,通过该专题课程学习,您将抛开误区,用更科学、合适的方法对孩子进行性教育启蒙,用更有效的方法保护好孩子!
点击图片,开启学习之旅吧!
孩子的婚姻敏感期不是洪水猛兽,恰恰相反,当孩子开始谈论“婚姻”“爱情”时,我们应该为孩子感到高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可以丰富孩子的情感世界,为孩子建立起更好的爱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