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小三级”工会组织建设工作开展以来,高庄社区严格按照“六有”的标准打造“小三级”工会组织,把织密“小三级”工会网作为强基固本、延伸工作手臂、参与基层治理的基础性工作,完成了工会的末梢拼图,将“职工之家”建在职工身边,让工会服务直达“最后一公里”。
聚焦平台载体,建设多元化
抓牢工会组织建设,夯实楼宇工会工作基础。重点推动辖区平台企业特别是头部企业依法建立基层工会组织。实施集中入会行动,吸纳全体员工加入工会。实行入驻企业负面清单制度,落实企业入驻必须入会,入会必签集体合同的规定,从而实现了工会组织“全覆盖”。
抓好楼宇互助平台,倡导园区企业互帮互助。在辖区蓝光创新创业孵化园,探索建立工会主导的园区互助机制,成立了园区互助委员会,将园区140多家企业按业态分成少儿成长、法律服务、会计咨询、工程管理、网络科技、文化传媒、通讯电子、婚姻介绍、职业介绍、心理咨询等10个互助组,并成立了互助受理平台,完善了受理登记、办结验收和服务回访等工作制度,园区企业抱团取暖,互助互帮,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服务品牌。
抓实劳模工作室联盟,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以“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共同缔造美好生活”为工作目标,以“博采众长、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为方法路径,组建“煜耀社会工作者劳模创新工作室联盟”,先后组织开展劳模沙龙、观摩调研、座谈交流等各类交流活动,先后交流包括“三建立三见面三精准工作法”“771网格治理工作法”“红链治理工作法”等党建、基层治理、矛盾化解工作方法、案例达20余项,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劳模智慧、劳模方案。
发挥制度优势,工作常态化
注重提案办理效果。职代会积极回应企业和职工诉求,就职工关心的“规范劳动用工、企业最低工资标准、员工工资增长幅度”等重点提案进行办理。通过提案办理,辖区7000多名员工正式签订劳动合同或用工协议,6000多名员工工资得到调升,享受到职工社保、医保、工伤保险等保障福利,稳定了职工队伍。
有效整合资源,服务精准化
工会驿站职工服务“暖人心”。在辖区人员密集处建立工会驿站,以环卫工、快递员、送餐员、出租车司机、物流驾驶员、交警辅警等户外职工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饮水、休息、纳凉取暖、热饭、充电、读书、求职、法律援助等服务,破解户外职工群体“生活、办事、保障、乐活、发展”五大难题,实现户外职工群体“饿了能就餐、累了能歇脚、休闲有书读、出行有保障、就医更便捷、困难能协调”,让职工服务更有力度、更有温度。
和谐蓝领调解站矛盾调解“零距离”。在孵化园建立和谐蓝领调解站,依托湖北卧龙律师事务所专业力量,运用参与涉企政策咨询、决策论证等活动实现诉求信息互通;推广“联企e站”引导推荐律师为民营企业提供网上普法、法律咨询实现服务平台互联;聘请律师担任法律顾问,提炼形成“防调结合、诉调联动、协调发力”的“三调”工作法,为企业开展普法宣传、法律咨询及调解维权等服务200余次。探索总结“借调解优势,建立信任关系;让法律知识,调解技巧成为调解的‘敲门砖’;用利害关系,打破调解僵局;‘苦口婆心’化解双方心结;利用人物关系,破解调解难题;真情为民,乐于奉献”的“法院+工会”劳动争议调解“六大实战技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守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为辖区经济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和法治保障。(湖北日报客户端通讯员王苏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