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青岛唯卿第一能知我——蔡元培的三次婚姻以及与妻子周峻在青携手走过的踪迹

夏日的青岛,蔚蓝的大海敞开诗意的怀抱。青岛水族馆里,蔡元培先生纪念雕塑,欣慰地注视着进出的游人。作为水族馆的创始人之一,他为青岛海洋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不遗余力。因此,寻觅先生的踪迹,还可以在当年的私立青岛大学校园以及周边的福山支路14号与平原路12号找到。陪伴在蔡元培先生身旁的,是他的夫人,也是他的知己——周峻女士。蔡元培先生一生经历过三次婚姻,历经从旧式婚俗到中西合璧的婚礼,再到完全新式婚恋。于是,半岛全媒体记者跟随蔡元培先生与夫人的脚步,重走二人走过的青岛之路,通过采访了解和感受蔡元培先生与妻子的深情。

>>>连续情殇

爱情中断,发妻早逝

“(1934年)八月二十八日午前九时,乘普安轮赴青岛,同行者,养浩(周峻)率睟盎、怀新、英多三儿。送行者无忌、宝香、张其浚、徐季荪姻叔、陈宝言内表弟。

二十九日午后二时,船到青岛。来接者刘梅垞表兄、蒋右沧、袁道充、赵元任、李济之、赵太侔、李超夫妇、沈市长代表等。暂住观海一路十号刘宅。”——《蔡元培日记》

时值暑假,游人如织。

走访蔡元培先生和周峻夫妇寓居过的旧居,亦是与游人同行的路线。水族馆里,长长的队伍彰显着游客对海洋的热情。

院中的雕塑引起了游人的驻足,青岛水族馆创始人之一的字样令游客异常惊讶!要知道,当年是蔡元培积极支持建立水族馆,并号召募捐,资金达到29800元。资金不足时,又是蔡元培给时任青岛市长沈鸿烈提过建议,并多次请求增加经费……

午后,炽热的阳光挡不住游客的脚步,每走过一条路,都会遇到吃着青岛老冰棍,仰望建筑的游客。平原路12号,是一排建筑,由甲乙丙丁组成,所以蔡元培先生具体居住在哪一栋楼内,尚且没有得到完全确认。根据建筑的造型和年代,有研究者推断应该是在平原路与观海一路交叉口的建筑中。

楼内,隔绝了楼外的嘈杂,静谧而平和。晾晒的衣物,错落摆放的物件,渗透着扑面而来的生活气息。落脚青岛,每次都在不同的地方,亦是蔡元培先生一生的写照。他三度步入婚姻的殿堂,感受家的温馨,却如无壳蜗牛,没有固定的住所。

不过,回顾每一段婚姻,都有一段传奇的故事。

蔡元培,字鹤卿,号孑民。1868年生于浙江省绍兴府山阴县城笔飞弄,属商人世家,兄弟姐妹7人,在兄弟中排行老二。17岁考中秀才,18岁设馆教书。

少年蔡元培,曾有《一段不被母亲认可的感情》,这段故事记载于《蔡元培轶事》一书中。原来,蔡元培11岁时,父亲去世,家境中落。母亲又在他十七岁那年,患上胃病,母亲对蔡元培影响很大,所以他跟母亲的感情也很深,听说割臂肉和药,可以延长寿命12年,便偷偷在自己的左臂上割肉和药治疗母亲胃病。最后,母亲仍不治身亡,他晚年曾以周子余为名,纪念母亲。

痛苦之余,蔡元培停止了私塾教书的工作,经人介绍到了同乡的藏书家徐树兰家校书。在这期间,认识了浙江上虞的大儒王佐,并因此认识了王佐的妹妹王蕙如。

王蕙如是位才女,知书能文,兼工吟咏。她非常欣赏蔡元培的才华。一次,她带着自己精心绣制的幽谷兰声图找到蔡元培向其求诗。蔡元培一口答应,当场就为其作了两首律诗。王蕙如非常兴奋,回去之后便写信致谢,并为他的诗作了和诗,表达谢意。蔡元培也非常赞赏王蕙如的文笔。于是两人诗札往还,知音互许,情投意合。

然而,王母嫌弃蔡家清寒,且蔡元培貌寝身癯,“非寿者相”,不太乐意,但也没有完全拒绝,一直模棱两可。

就在这期间,蔡元培的大哥忙着给他张罗婚事,并强行给他订了婚。父母双亡,长兄为父,蔡元培虽然心里装着王蕙如,但苦于大哥硬逼着蔡元培完婚。这就是蔡元培的第一次婚姻,发妻名叫王昭。

1892年,25岁的蔡元培参加殿试,高中进士,被点翰林。消息传到王家,王蕙如非常高兴:“依早知此人非池中物,而今果然不错。”王母也张罗着为两人撮合,派媒人去提亲,蔡元培已经完婚的消息传来,全家人都傻了眼,王母这才懊丧不已。王蕙如更是伤痛欲绝,竟然一病不起,一年后,遗憾地离开了人世。

这段不被女方母亲认可的感情是蔡元培之情殇,也让他对门当户对、父母之命深恶痛绝。他觉得,就是这种习俗导致了王蕙如芳华早逝,女权思想自此开始产生,并越来越强烈。

而在此之前,他与妻子王昭并没有交集,两人完全陌生,没有感情基础,双方在性格上也有很大的差异,不好磨合。王昭有洁癖,而且花钱极其节省,蔡元培生性豪放、不拘小节,他更有大男子主义,常常要求王昭在所有事情上对他无条件服从,两人婚后经常发生口角。1900年,接受了西方新思想的蔡元培开始重新思考女权的定义,他写出了《夫妻公约》,重新调整与妻子王昭的关系,这对结婚十多年的夫妻逐步互相理解、修复感情的裂痕。可惜好景不长,就在这一年王昭因病离开了人世。

戊戌变法之后,蔡元培不愿再在京城做官,回到故乡,王昭同他一起南返。回乡后,蔡元培始终没有停下脚步,投身教育事业,徘徊于临安、杭州等地,没有注意到王昭的肝脏已经受到严重侵害,身体每况愈下。1900年6月,王昭永远地离开了蔡元培。

1901年6月24日,夫人去世一年的忌日,蔡元培写出了怀念王夫人的联语:“早知君病入膏肓,当屏绝万缘,长相厮守,已矣,如宾十年,竟忘情乃尔耶?常与我争持礼俗,问浑圆大地,安置幽冥,嗟呼,有子二人,真灵魂所宅耳。”

两人育有阿根和无忌两子,阿根不幸于1902年夭折,年仅6岁。

>>>新潮婚姻

两度亮出征婚启事

蔡元培不止一次来到青岛,第一次可以追溯到1903年。

1903年6月15日,蔡元培来到青岛,学习德语,为去德国留学做准备。他离开上海十余天,便发生了轰动全国的“苏报案”。6月底,上海租界工部局与清政府达成交易,派出巡捕多人闯进苏报馆,先后逮走章太炎、邹容等人,查封报馆,蔡元培因在青岛,侥幸免遭牵连。在青岛,蔡元培的第一位德文老师是李幼阐。李老师为广东人,深谙德语,在青岛承办工程,设立《胶州报》。后来因事多,推荐一个德国传教士教蔡元培德语。但不到两个月,蔡元培接到长兄的电报回到上海,德语学习也中断了。

在来青岛的前一年,蔡元培娶了第二位夫人黄仲玉。

发妻王昭去世时,蔡元培已经成为江浙一带的名人,登门提亲的人络绎不绝。为防媒人扰其清静,蔡元培用大字在书室的墙壁上贴出了“征婚启事”:第一,女子须天足。第二,须识字。第三,男子不娶妾。第四,男死后女可再嫁。第五,两方意见不合可以离婚。这份“征婚启事”在当时可算惊世骇俗,绍兴城里一位老先生曾认为这是“离经叛道”,特地坐轿上门来辩论,结果败兴而归,蔡元培的女婿林文铮(蔡威廉丈夫)在《蔡孑民先生二三事》中提到。

缘分就是很奇妙。1901年夏天,蔡元培离开绍兴,任职上海澄衷学堂(现上海市澄衷高级中学)校长。他是这所学堂的首任校长。当年9月,蔡元培又被南洋公学聘任为经济特科班总教习。在这期间,蔡元培在一位朋友家里见到了一幅工笔画,线条秀丽、题字极有功底。他一打听,作者是江西名士黄尔轩的女儿黄世振,又名仲玉。黄仲玉出身书香门第,不但没有缠足,而且识字又精通书画、孝敬父母,完全符合蔡元培的择偶标准,于是他请朋友从中撮合。

蔡元培与第三任妻子周峻的长女蔡睟盎说:“父亲爱美术,先看到黄仲玉的画,还没见到人,就托人去提了亲。”1902年元旦,蔡元培在杭州西子湖畔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婚礼。按当时浙江的风俗习惯,结婚要举行“拜堂”仪式,大堂要挂福禄寿三星画像,女的要穿彩服,坐花轿进门,新娘新郎要跪拜天地,再向三星像以及父母尊长行跪拜礼。

蔡元培却一扫旧俗,抛弃繁琐仪式,用红幛缀成“孔子”二字,代替悬挂三星画轴的传统,以开演说会的形式代替闹洞房,开了文明结婚的先河。到会贺喜的有杭州学界名流汪希、孙翼中、宋恕、陈介石、叶景范等。他们都发表了祝词。陈介石还引经据典,阐述男女平等的理论。宋燕生则戏说:“倘黄夫人学行高于蔡先生,则蔡先生应以师礼视之,何止平等?倘黄夫人学行不及蔡先生,则蔡先生当以弟子礼视之,又何从平等?”蔡元培笑答:“就学行而言,固有先后,就人格而言,总是平等。”

1907年,已近不惑之年的蔡元培开始了四年海外留学的生活。在德四年,他编著了《中国伦理学史》,蔡元培由最初的大男子主义思想,转变成为寻求妇女平等权利的斗士。由此可见,第二位夫人黄仲玉对他的思想影响深远。

1913年9月5日,蔡元培协同夫人黄仲玉、次子无忌、三子柏龄、长女威廉乘日本游轮“北野丸”离沪赴法,至1916年10月2日接到北京政府教育总长范源濂请他出任北京大学校长的电报,自法国启程归国。

1920年底,蔡元培由北京大学派遣去欧洲考察。不想这成为他与妻子的诀别。1921年1月9日,黄仲玉不幸在北京因病去世。当时蔡元培正在瑞士日内瓦及伯尔尼考察,得到这一噩耗,甚为哀痛,写了《祭亡妻黄仲玉》一文:

“呜呼!仲玉,竟舍我而先逝耶。自汝与我结婚以来,才二十年,累汝以儿女,累汝以家计,累汝以国内国外之奔走,累汝以贫困,累汝以忧患,使汝善书、善画、善为美术之天才,竟不能无限发展,而且积劳成疾,以不得尽汝之天年。呜呼,我之负该何如耶!”“死者果有知耶?我平日决不敢信,死者果无知耶?我今日为汝而决不敢信,我今日惟有认汝为有知,而与汝作此最后之通讯,以稍稍纾我之悲悔耳!呜呼,仲玉!”

失去两任妻子,对蔡元培的打击很大,也让他的生活处于混乱的状态。黄仲玉留下了一女蔡威廉(1904年-1939年)和一子蔡柏龄(1906年-1993年),加上发妻所生蔡无忌(1898年-1980年),三个孩子,而蔡元培当时正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公务繁忙,只得再寻觅相伴之人。

在亲友的劝说下,黄仲玉逝世一周年后,蔡元培再次提出自己择偶的条件:(1)本人具备相当的文化素质;(2)年龄略大;(3)熟谙英文,能成为研究助手。与之前的五个条件相比,这次条件放宽了很多。基于这样的标准,爱国女校学生周峻(养浩)走进了他的生活。

>>>青岛寻踪

再觅佳侣,夫唱妇随

鱼山路与大学路的转角,聚集着留影的人群。重新整修的红墙内外,连接着青岛的城市脉络,更是一所高校的历史轨迹。

90多年前的1929年7月6日,私立青岛大学因蔡元培的到来即将重生。私立青岛大学的停办,让青岛的大学教育又回到了原点。在这次来青岛之前的6月13日,蔡元培就已经接到了教育部的聘书,与何思源、傅斯年、杨振声等为国立青岛大学筹备委员。

5天的短暂停留,造就了一所名师荟萃的大学。蔡元培与时任教育部部长蒋梦麟以及筹备委员,一起到汇泉饭店(海滨旅馆,今城建集团办公楼)举行筹备会议,根据山东大学的校史记载,这次会议讨论了原有私立青岛大学和国立山东大学今后的院系设置问题。

5年后,再来青岛,便是会老友、拓人脉,游览观光了。在蔡元培的日记中,多次出现了“养浩”的名字。如“九月一日,约以车来,同游北九水。养浩偕往”,“十月十一日,偕养浩携三儿游中山公园,沿东山路回”,“十月二十日午后,偕养浩及徐天深夫妇往小港,参与青岛船埠落成礼”,“十月二十一日,有风,偕妇、子诣水族馆。养浩拟在馆前觅画景,都不甚佳,风又大。旋于楼上窗孔中取一水石相激之对象,乃下笔”,直到二十三日,“养浩画成”。

1923年7月10日,蔡元培与周峻在苏州留园举行了隆重的婚礼。当时蔡元培住在上海,选择在苏州举办婚礼,是为了婚事简办,避免更多的亲友来贺喜。这次婚礼,蔡元培同样是以开演说会的形式进行,他说:“余今年系三娶。所欲娶者为寡妇,或离婚之妇,或持独身主义而非极端者,惟年龄须在三十以上。余谙习德文,略通法文,而英文则未尝学问,故愿娶一长于英文之室女。余不信仰宗教,嗜美术。既辞北京大学校长,即欲赴比利时或瑞士留学。周,年三十三。前在上海爱国女学毕业,治英文有年,非宗教中之人,亦嗜美术,有志游学,与余所持之条件适合也。”

言语间的“适合”,在日后得到了印证,蔡元培出席任何场合,都可以看到周峻得体、大方的身影。她不仅是他的夫人、三个孩子(女儿蔡睟盎、儿子蔡怀新和蔡英多)的母亲,也是他的得力助手。

婚后第十天,蔡元培和周峻携子女赴欧洲学习。期间,蔡元培多参加社会活动,不忘记写作、研究学术,而周峻则学习绘画。他们在事业上各有所好,而作为妻子的周峻,也时常陪同蔡元培出席各种场合,参加各种活动,整理演讲词,辑为《蔡子民在欧洲演讲集》。

周峻是新时代的知识女性,积极进取,不被旧思想所束缚。家务缠身、三个子女的抚养、各种社会活动的参与,这些繁杂事务却未让周峻感到力不从心。反而,她和蔡元培的生活雅趣甚多。周峻作画,蔡元培题咏。至佳节良辰,夫妻二人夫唱妇随、作诗庆祝,别有一番风味。若有短暂分开,亦是以诗代礼,互送珍重。

周峻把对蔡元培的爱倾注在她的作品——《蔡元培半身像》中。蔡元培很喜欢,在上面题诗“唯卿第一能知我,留取心痕永不磨”。

在青岛市图书馆,翻看各种版本的蔡元培传记,可以看到两人夫唱妇随、互敬互爱的画面。蔡元培与周峻女士的婚后生活极其和谐。蔡元培出国考察,周峻也去欧洲留学,他们学问上相互切磋,生活上相互体贴,在漫长的岁月里甘苦与共,他们的卧室里有两首一唱一答的诗。不仅如此,每到结婚纪念日,两人都会作诗以表纪念。1930年7月10日,蔡元培作二绝:

(一)

留园影事七经秋,俪影频年一片留。

难得月圆花好夜,比肩窗下话苏州。

(二)

膝前儿女渐成行,药裹茶瓯费检量。

最忆欧西游学日,狂搜诗料入行囊。

1939年,在他们结婚十六周年时,蔡元培又写下了诗句:

蛩蜃生涯十六年,耐劳嗜学尚依然。

岛居颇恨图书少,春至欣看花鸟妍。

儿女承欢凭意匠,亲朋话旧煦心田。

一尊介寿山阴酒,万壑千岩在眼前。

然而,第二年,也就是1940年3月5日,他们没有等来17年结婚纪念日,就在离周峻50岁生日还差两天的时候,72岁的蔡元培在中国香港因病去世。

THE END
1.征婚启事!(女,离异42岁,编号:7080)各位朋友们,门头沟大峪路口七夕婚介服务平台,现征集适龄青年,大龄青年征婚,寻求伴侣者前来免费登记!发布征婚启事! 七夕婚介服务旨在为适龄大龄求偶者提供更多社交机会,为找对人生伴侣提供更大选择范围,提高婚姻满意度从而加强今后家庭社会的稳定。 服务包括 一:坚决杜绝“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ODE0NDk3OQ==&mid=2651232300&idx=5&sn=64d482b9e65656ca29401e8764d03697&chksm=bc3fcab356c909e5f57db0c79e250c9a920fafbba0a9963f7fdccf70f100f3a10122b8509b14&scene=27
2.珍爱网优质同城推荐http://m.zhenai.com/
3.山东征婚网山东征婚启事山东同城征婚图百姓山东征婚网, 汇集山东最新最全的征婚信息,所有征婚信息都经过严格审核。您可以免费查看和发布山东征婚信息。快速找对象就上百姓网。https://shandong.baixing.com/zhenghun/
4.东莞征婚网,东莞征婚交友东莞白领征婚交友网站离婚女人征婚吧丧偶离异再婚征婚群,大龄剩女相亲离异美女网上征婚征友活动真爱网找对象女找男友找女友找老公找老婆交朋友,成功优秀男人钻石王老五富豪相亲会高富帅白富美征婚派对东莞爱情恋爱同城约会http://www.dglove.com/marry/
5.二婚征婚启事100女士为什么离异女士们纷纷把二婚征婚启事发布到月亮网上?因为从这里报名后30天左右就可以让普通人找到对象。 离异相亲哪个网站靠谱?月亮网,众多的离异女士、离异男人通过这个婚恋公司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爱情。这上面不经有未婚的单身,而且有离异的人。虽然手机上面的同城交友软件很多,虽然电脑上各种附近人聊天相亲平台也很多,但是https://www.taiyang5.com/article/509
6.上海有个36岁的大龄剩女自信放话:我这颜值,要20万真不算贵在这里,我们将目光聚焦于一个普通而又非凡的女性——小玲,她的故事用坚定而自信的态度,向我们展示了当下女性在寻求伴侣时的新标准。 小玲的征婚启事 今年,小玲发布了一则引人瞩目的征婚启事,内容简单明了:“我愿意花20万寻找理解、爱护、尊重的伴侣。”这一话语如同投石入湖,激起了层层波澜。在她身边,有人表示https://www.acfun.cn/a/ac46297895
7.“中国大龄剩女的天塌了!”国外姑娘来整顿婚姻市场,主打一个“不要她的脸上挂着淡淡的微笑,手里举着一张白底黑字的征婚启事。 “哎,这是谁家的姑娘?模样倒是清秀!”一个正在整理资料的大妈抬起头,注意到了她。 “不是我们这儿的,看着像外国人啊!”另一个大爷凑过来,带着几分好奇。 她手持一张征婚启事,上面清晰地写着她的条件:22岁,精通中英法俄五国语言,从事翻译和新媒https://www.toutiao.com/w/1818022196900868/
8.大龄剩女现象的本质原因是什么?按:本人对剩女现象既不批判也不鼓励。它只是个人对自己生活方式的选择,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另外,我不是专业研究剩女现象的专家,工作繁忙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收集数据材料,这篇文章纯属抛砖引玉。 莲花山相亲角 在深圳,山顶伫立着邓公铜像的莲花山公园,公园南门有一个相亲角。相亲角的一面墙上贴满了征婚启事,仔细https://www.douban.com/note/814388714/
9.大龄剩女遇到霸道老板视频在线观看爱奇艺搜索“大龄剩女遇到霸道老板”搜索结果页面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大龄剩女遇到霸道老板”相关视频的搜索和在线观看服务。http://client.so.pps.tv/so/q_%E5%A4%A7%E9%BE%84%E5%89%A9%E5%A5%B3%E9%81%87%E5%88%B0%E9%9C%B8%E9%81%93%E8%80%81%E6%9D%BF_ctg__t_0_page_1_p_1_qc_0_rd__site__m_11_bitrate_7
10.浙江征婚吧百度贴吧浙江征婚,杭州征婚,杭州相亲本吧热帖: 1-91年钢琴老师,不抽烟不喝酒不玩游戏不打牌,没有要求,着急结婚 2-处个对象在杭州94年女 3-84年浙江剩女一枚,身高164,体重105,大学本科毕业,从 4-国庆节征婚,有没有真心实意找对象的,平平淡淡过一辈子 5-91年,母胎单身,不抽烟不喝酒不玩游戏不打牌不赌http://ala.baidu.com/f?kw=%E6%B5%99%E6%B1%9F%E5%BE%81%E5%A9%9A&lp=home_main_concern_frs&mo_device=1
11.天津市公务员一般管住宿么,在市区的话QZZN公务员考试论坛求问,如题!本人外地的想问下如果考上的话哈哈管住宿么,租房子的话贵么 https://bbs.qzzn.com/thread-16719186-1-1.html
12.大龄女公务员征婚贴:找个会过日子的暖男近日,一个大龄女公务员征婚贴受到了不少我主良缘会员的关注,在该帖子中,征婚者最大的要求就是希望应征者是个暖男,对此,许多男士表示有信心,并想要应征,你不妨也来看看。 征婚者宜静是一名女公务员,由于忙于工作单身多年,大龄女性结婚有多难,大龄剩女们最有发言权,32岁的大龄女公务员宜静从两年前开始谋划着找对象https://xm.7799520.com/news/21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