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1911:45发布于上海科技领域创作者
内容摘要
1.AI融资金额及次数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
目录
2.1上半年全球AI赛道概览
上半年全球重要AI动态
3.3OpenAI发布GPT-4o,免费向公众开放
在融资金额方面,除了4月和6月之外的其他月份展现出了整体向上的趋势,这主要是因为大模型公司普遍单笔数亿到数十亿的融资金额。比如5月xAI完成了了60亿美元的B轮融资、3月份Anthropic获得亚马逊的27.5亿美元战略融资,2月份月之暗面在披露了由阿里巴巴领投的的10亿美元第二轮融资。
平均来看,2024年的融资金额的月均值230.7亿人民币,主要因为2、3、5月的单笔融资规模较大,推高了平均融资金额。因此4月的平均单个项目的融资金额也显著低于其他月份,1-6月的平均单个项目的融资金额分别为1.3、5.5、7.2、0.7、1.8、3.8亿人民币/次。
在2024年的上半年中,AIGC赛道的投资聚焦在中国和美国企业上,并以百亿级资金的融资金额远高于世界其他地区。
美国AIGC公司以880.88亿人民币的融资金额位居投资金额榜首;融资次数为114次,约为中国同赛道融资次数的48%。中国AIGC公司获得的投资额为220.8亿元位列第二,投资次数达到170次位列榜首。
比较值得注意的是,两家法国企业(开源大模型开发商MistralAI和AI智能体公司H(曾用名HolisticAI))在5月份累计获得了约58.3亿人民币的投资,让法国在融资金额的国家榜单上从第5名提升至第3名。
加拿大、德国和英国也分别以63.6亿元、37.2亿元和35.6亿元的投资额,以及7次、8次和18次的投资次数,表现出它们在AIGC领域的投资活跃度。
阿里巴巴投资4次位列第二,投资组合包括:月之暗面、MiniMax、喔哇宇宙、精准学。根据非凡产研测算,阿里巴巴在上半年累计投资金额可能接近90亿元。
8家机构投资3次并列第三,分别是:智谱AI、百度风投、阿米巴资本、盛景嘉成、金沙江创投、顺禧基金、将门创投、科大讯飞。
22家机构或个人在期间公开了在赛道内的2次投资,包括:红杉中国、深势科技、华盖资本、百度、哈勃投资、Prosperity7Ventures、讯飞创投、初心资本、启明创投、中关村科学城、春华资本、卓源资本、王慧文、临港科创投、香港X科技基金、蚂蚁集团、耀途资本、美图、创新工场、中金资本、连星资本、联想创投。
在2024年上半年,国内AIGC赛道公司在资本市场上表现活跃,共有157家公司完成了融资,其中融资过亿元的公司达到33家。在融资金额方面,月之暗面以10亿美元的融资额位列第一。紧随其后的是MiniMax,成功筹集了6亿美元。智谱AI位列第三名,在六月份披露了来自Prosperity7Ventures的4亿美元的融资。
在2024年前四个月,国内AIGC赛道融资次数方面呈现出了较为稳步的增长,并在5月份猛增到2024年月均数字的两倍。
融资金额方面,2月份的数据遥遥领先其他月份,达到了82.49亿人民币,主要因为月之暗面在当月披露已完成10亿美元的融资。同样3月和6月单月接近50亿融资额也是主要归功于Minimax的6亿美元和智谱AI4亿美元。
平均来看,2024年的月度的融资金额平均值36.8亿人民币。1-6月的平均单个项目的融资金额分别为0.4、3.9、1.8、0.5、0.4、2.0亿人民币/次。
在2024年上半年,AIGC赛道投资活跃,投资机构布局积极。从融资次数行看,三家投资机构LuxCapital、LightspeedVenturePartners、AndreessenHorowitz完成6次投资,并列海外活跃投资机构榜首。NEA恩颐投资、KhoslaVentures、GeneralCatalystPartners、IndexVentures以5次投资并列第二。SequoiaCapital、NvidiaGPUVentures、DanielGross、CoatueManagement对外投资4次,并列第三。
此外,海外个人投资人在对AIGC赛道公司的投资中频频出手,仅上半年就完成了20次投资。
在投资金额方面,亚马逊以约198亿人民币领先,AndreessenHorowitz和SequoiaCapital分别投出约72亿和63亿位列第二、三名。
共有19家海外机构在2024年上半年累计投出10亿以上人民币。相对2023年9家超十亿投资额的海外机构,展现出机构对于AIGC的热情逐渐提升。
在2024上半年,海外AIGC项目共获得了总计约1163亿元人民币的融资,相较于上年同期的1047亿增长了10%。
xAI亿426.5亿人民币的融资额位居榜首,Anthropic和MistralAI以215.1亿和72.7亿民币的融资额位列第二和第三。
值得注意的是,有多家公司获得了超过10亿人民币的融资,如Cohere、Lambda、Tenstorrent、Deep、LGenmo等。
1月份,AIGC赛道的融资次数达到42次,融资金额为69.69亿人民币。2月份,融资次数有所下降,为21次,但融资金额显著增长,达到148.02亿人民币。3月份,融资次数进一步减少至14次,然而融资金额却达到了季度高点,为252.51亿人民币。到了4月份,融资次数有所回升,为17次,但融资金额大幅下降至17.68亿人民币。经过了4月份的低谷,5、6月份实现了投资次数上的强势反弹。其中五月份因为大模型公司集中披露融资,比如xAI、MistralAI、DeepL、HolisticAI实现了单月融资突破551亿人民币。
根据东方财富数据数据,截至6月28日,AIGC概念板块指数报1139.56点,环比跌幅为25.34,成交金额3.95万亿元,换手率319.72%。
板块个股中,涨幅最大的前5个股为:安诺其报4.04,涨33.33%;慧辰股份报29.09,涨20.91%;华设集团报8.78,涨20.40%;因赛集团报52.18,涨18.73%;紫光集团报22.35,涨17.14%。
上海安诺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9年10月,2010年4月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股票代码:300067),2014年10月开启集团化发展。经过二十余年创新发展,安诺其已成长为一家以上海为总部,在全国各地成立十几家生产经营性子公司,精细化工为主业,新消费、环保新材料协同发展的高科技产业集团。
慧辰股份
HCR慧辰(北京慧辰资道资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数据分析服务提供商。公司主要为行业头部企业和国内政府机构提供基于企业内外部数据、消费者态度与行为数据和行业数据的业务经营分析与应用、定制化行业分析应用解决方案等服务。
HCR慧辰以数据融合、数据分析及数据应用三方面业务为基础架构,结合多年积累的市场研究知识与手段,以及人工智能技术,搭建了先进的数据智能体系,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一站式数据智能解决方案。
华设设计集团(以下简称“华设集团”)创立于1960年,是中国领先的全过程咨询技术服务商,前身为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2014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整体上市(华设集团,603018),成为A股首家独立上市的工程设计公司。
华设集团在全球拥有6300多名员工,综合实力位列“全国勘察设计行业企业勘察设计收入前100名”第3位、ENR“全球工程设计公司150强”第49位,拥有咨询综甲、勘察综甲、设计综甲和城乡规划甲级即“三综一甲”行业顶级从业资质,先后荣获590多项国家、省、部级咨询、勘察、设计和科技奖项,以及国际桥梁大会亚瑟·海顿奖、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百年工程项目奖、美国土木工程协会杰出成就奖、英国建筑协会优质工程奖等十多项国际大奖。
因赛集团
紫光股份有限公司是主营信息电子产业的中国高科技A股上市公司(股票简称紫光股份,代码000938),成立于1999年3月。
紫光股份有限公司结合全球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及自身优势业务的特点,将公司战略聚焦于IT服务领域,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处理等信息技术的行业应用领域全面深入,并成为集现代信息系统研发、建设、运营、维护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服务提供商。
目前,紫光股份的核心业务基本覆盖IT服务的重要领域:硬件方面提供智能网络设备、存储系统、全系列服务器等为主的面向未来计算架构的先进装备。软件方面提供从桌面端到移动端的各重点行业的应用软件解决方案。技术服务方面涵盖技术咨询、基础设施解决方案和支持服务。
从2024年上半年的大趋势来看,聊天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领域中最为实用和普及的功能之一,发展势头十分强劲。在过去的半年里,聊天机器人的用户基数和应用场景都实现了显著的增长,总体访问量翻了一番。
与此同时,智慧搜索和平面设计这两个垂直方向也展现出了稳定的市场需求,近六月访问量波动平稳。情感陪伴方向,虽然目前的用户基数还不算大,但其增长趋势十分稳定。随着人们对于精神陪伴和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情感陪伴产品通过虚拟形象提供聊天、倾听、情绪分析等服务,正逐渐成为用户寻求情感支持的重要渠道。
6月全球AI产品WEB访问量TOP50中一共涉及到了25个应用类别。其中聊天机器人、智慧搜索、平面设计三个细分品类,在6月成为最常被用户访问的应用。
2024年6月,ChatGPT在网页端的访问量创下历史新高,达28.59亿次,环比增加3.60亿次,增长势头迅猛。Bing和Canva在6月份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但仍以显著的优势稳居全球Web端访问量排行榜的第二和第三位。
6月,全球Web端访问量Top50上榜门槛为1400万次,第50位是由LibAI团队开发的出海产品CutoutPro,主要面向C端用户提供一键去除背景、更换背景、模糊变高清、草稿变渲染图、AI生图等功能。
国内方面,除了Kimi以外,百度系的百度网盘、百度文库以及百度翻译等产品,由于其内置的AI功能,也被纳入了榜单之中。这些产品凭借百度多年的技术积累和用户基础,在榜单中占据了较高的位次。
从Web端访问量的环比数据来看,我们观察到了6月WEB端数据呈现出一个普遍下降的趋势。不过在这种整体下滑的背景下,LumaAI作为黑马应用,实现了单月访问量惊人的增长,达到了1220.01%的增幅。LumaAI是一款用视频生成3D模型内容的AI工具,基于神经渲染技术,允许用户通过简单的拍摄照片或视频,快速生成、上色和渲染出极为逼真的3D产品模型。这种技术的应用极大地简化了3D建模的流程,降低了技术门槛,使得普通用户也能够轻松创建高质量的3D内容。
虚拟角色陪伴聊天软件JanitorAI和candy.ai在6月份也展现出了显著的增长势头,分别增加了43.54%和26.16%。这些软件通过提供个性化的虚拟角色,满足了用户在社交、娱乐甚至情感支持方面的需求,类似的产品还有CharacterAI,6月也实现了12.06%的逆势增长,证明了虚拟角色陪伴软件的市场潜力。
在2024年6月,ChatGPT的活跃用户数达到了3.11亿人,这一数字已经接近美国的全国人口总数,并且显示出了持续增长的强劲势头。除了ChatGPT之外,Bing和Canva也成为了唯二月活用户数破亿的Web站点,分别达到了1.46亿人和1.22亿人。Bing作为微软推出的搜索引擎,凭借其智慧搜索功能和用户友好的界面,赢得了大量用户的青睐。
从用户粘性的角度来看,虚拟角色陪伴产品在市场中的表现尤为突出,在最新的单次访问时长榜单中,前五名均被此类产品占据,且它们的单次平均访问时长均超过了15分钟。其中yodayo以其20.10分钟的单次平均访问时长位列榜首,紧随其后的是Janitor,以17.99分钟的单次平均访问时长排名第二。CrushOn.AI则以16.25分钟的单次平均访问时长位列第三。
除了这些虚拟角色陪伴产品,在特定的垂直场景中,如营销、教育、金融等领域,一些头部产品也展现出了不错的用户粘性,单次访问时长可以达到10分钟以上。这些产品通常通过提供专业的内容、个性化的服务或互动性强的学习体验来吸引用户,从而在各自的领域内建立了强大的用户基础和品牌壁垒。
在APP下载侧(含IOS和Android端),字节旗下的智能剪辑工具剪映以3849万次位列榜首,其聊天助手类产品豆包排名第二,下载量达2618万次,体现出字节强大的技术及产品推广能力。排名第三的是ChatGPT,6月全球移动端下载量达2461万次。
6月APP端全球下载量Top50上榜门槛为153万次,排名第50位的产品是Retake,一款提供图片无损放大、画质改善以及高清修复的应用。Retake通过智能降噪和图片变清晰算法,能在无损放大图片同时,进行画质修复与增强,提升图片清晰度。
此外,聊天机器人APPNova和智慧搜索Bing在6月份的表现同样不俗,分别增加了40.45%和40.31%。Nova以其智能对话能力和个性化服务赢得了用户的青睐,而Bing则通过其智慧搜索功能,为用户提供了更加精准和便捷的信息检索服务。
从APP端的活跃用户数据来看,剪映凭借其3.22亿的月活跃用户数,以绝对优势位列第一。这一显著成绩得益于母公司旗下的抖音、西瓜视频和今日头条拥有庞大的创作者生态系统,以及低门槛的使用场景,极大地促进了用户参与度和内容创作的热情。剪映通过提供简单易用的视频编辑工具,满足了用户在短视频创作方面的需求,从而吸引了大量的活跃用户。
谷歌翻译以2.21亿的月活跃用户数位列第二。作为一款全球性的翻译工具,谷歌翻译以其快速、准确的翻译服务,满足了跨语言交流的需求,无论是旅行者、商务人士还是语言学习者,都能从中受益。
结合使用次数来看,剪映依旧以单月82.05亿次位居榜首,平均每人每天使用一次,谷歌翻译紧随其后,达66.22亿次,谷歌翻译的便捷性和准确性使其成为跨语言沟通的首选工具,无论是旅行、商务还是学习,用户都能依赖它来克服语言障碍。
值得一提的还有CharacterAI,尽管其月活跃用户数仅有1700万,但其使用次数却达到了41.01亿次,位列第三。这一数据不仅体现了CharacterAI用户超高的忠诚度,也说明了其在虚拟角色陪伴领域产品的强大吸引力。
紧随其后的是ChatGPT、Canva和剪映,这三者凭借庞大的用户基数和高效的商业模式,月收入均超过了2000万美金。具体来看,ChatGPT实现了2418万美金的月收入,Canva达到了2195万美金,而剪映则为2064万美金。这些平台通过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和用户体验,成功地实现了商业价值的转化。
6月全球APP收入Top50的上榜门槛为65万美金,第50名的位置被Filmore占据。Filmore是一家提供专业视频编辑和后期制作服务的公司,它通过提供先进的编辑工具和丰富的视觉效果,满足了创意专业人士和视频制作爱好者的需求。
在2024年6月,百度网盘的活跃用户数达到了4198万人,百度文库和百度翻译月活表现的也不错,均突破了千万大关,分别为1582万和1474万。百度系产品在本月中表现优异,赢得了大量用户的青睐。
从中标方来看,中国电信在所有公司中拿下了最多的大模型大单,有16个。中国电信凭借其在通信基础设施、数据处理及云服务等方面的综合优势,为大规模AI模型的部署与应用提供了坚实支撑。
与此同时,科大讯飞、中国移动的大模型中标数并列第二,均为10个。榜单前三家企业中,有两家是通信运营商,这也表明在AI技术商业化应用方面的深厚积累与前瞻布局。百度位居第三,中标数9个。百度持续深耕AI技术,不断推出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为大模型的训练、优化与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生态保障。
从榜单上来看,云上鲲鹏最高,累计1.77亿。排名第二和第三的是中国移动和东华软件,累计金额分别为9267万和6104万。最大金额的项目是《东数西算贵安新区算力产业集群配套项目—大模型建设工程(一期)》,中标金额达到约1.77亿元,贵州云上鲲鹏科技有限公司。
该公司是国内重点软件企业拓维信息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公司,拓维信息与华为合作密切,是鸿蒙生态重要建设者、鲲鹏战略合作伙伴、昇腾战略合作伙伴。
平均金额榜单当中,排名前三的中标公司云上鲲鹏、东华软件和梓鹏网络。这三家公司上半年均只中标一次,但是中标金额较高。排名第三的梓鹏网络中标金额为2186万元,招标公司是河南产业互联网联合发展有限公司,为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在上半年中标次数上不占优势,但在单个项目的中标金额上却表现出较强的竞争力。
从统计数据来看,2月到3月呈现爆发式增长。3月份的大模型累计中标金额达到了2.4亿元,为上半年最高。爆发式增长也可能与年初时大量新项目启动和初期投资集中释放有关。许多组织会在年初规划新一年的项目,并相应地分配预算和资源。大模型作为前沿技术,很可能成为这些新项目中的关键组成部分,从而推动了中标金额的快速增长。
3月份有30个大模型中标,单个最高中标金额达到了1.77亿元。1月份的累计中标金额1400万元,环比去年12月有所减少。
根据图表显示,从一月份到三月份的大模型平均中标金额成倍增长,4月份又再次回落。4月份到6月份的平均中标金额呈现稳定增长趋势。3月份的平均中标金额达到了1342万元,三月份的项目中,《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合作平台项目认知大模型底座设施和创新应用购置》和《基于真实数据的智能网联汽车开放服务平台-基于交通大模型的AI技术中台建设》这两个项目的中标金额均突破了千万,分别是2705万元和1179万元。中标公司为科大讯飞和百度。
根据图表显示,国有企业占据了主导地位,共计126家,同去年全年相比,上半年增长110%。这表明了国家在促进人工智能的发展上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同时,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凭借其在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综合优势,进一步巩固了其在招标领域的影响力,促进了国家重大工程和项目的顺利实施。政府及事业单位招标公司70家,大部分以高校为主,高校作为科研的重要阵地,拥有雄厚的科研实力和丰富的技术积累。
国有企业累计中标金额已经连续两年最高,2024年上半年累计中标金额3.7亿元。大部分国有企业的招标方式都是以公开竞标为主。国有企业涉及众多行业和领域,如能源、交通、通信、金融等,这些行业对AI大模型有着广泛的应用需求。通过引入AI大模型技术,企业可以优化生产流程、提高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并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排名第二的政府及事业单位,累计中标金额为1亿。民营企业虽只有11家招标公司中标,但是9500万的中标金额与排名第二的政府及事业单位接近,这也体现了民营企业在未来大模型的需求有巨大潜力。
根据图表显示,民营企业的中标数量相对较少,仅为11个,但其平均中标金额较高,达到了1190万元。这表明,尽管民营企业在中标次数上不占优势,但在单个项目的中标金额上却表现出较强的竞争力。
相比之下,政府及事业单位的中标数量明显较多,共有101个,但其平均中标金额却相对较低,为186万元。这可能反映了政府及事业单位在更多的小规模或低价值项目中占据主导地位。
国有企业则在中标数量和平均中标金额上均表现出较为稳健的表现。国有企业的中标数量达到了126个,同时其平均中标金额也保持在了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为847万元。这显示了国有企业在各类项目中的广泛参与和较强的中标实力。
在207个招标公司的所在地区中,一线城市所在地区占比最大。北京以46个中标数量位居榜首,占比超过20%,相比2023年整年增长40%。广东和上海位居第二和第三,数量为23和22。这些地区作为技术和经济的前沿,对新兴技术的接受度和应用需求通常更高。一线城市拥有众多高校和科研机构以及雄厚的经济实力,为大模型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其次,这些地区涵盖了金融、政务、电信运营商、能源等多个行业,这些行业对大模型的需求各不相同,但都非常迫切。
上半年大模型招标公司所在地区累计中标金额贵州以1.78亿元为最高,贵州作为“东数西算”工程的重要节点,享受着国家政策的重点扶持。这一战略旨在优化我国算力资源空间布局,促进东西部协同联动,而贵州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成为了算力产业集群的重要布局地。东数西算贵安新区算力产业集群配套项目—大模型建设工程的招标,就是这一战略下的重要举措,吸引了大量资金和企业投入。
根据图标数据显示,运营商中标数量最多,一共60家,与23年整年相比增长71%。这些运营商主要是以不同地区的通信运营商为主,例如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这表明了运营商在AI大模型领域的积极布局,以及对大模型的旺盛需求。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运营商也意识到大模型在提升业务效率、优化用户体验、开拓新业务领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运营商通过技术转型与升级、地域分布优势以及资源整合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等方面的优势,在大模型招标项目中占据了有利位置。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市场需求的日益增长,运营商在大模型领域的竞争力还将进一步增强。
排名第二的是院校,累计48家,已与23年整年持平。说明了教育与研究机构在大模型领域的积极投入和较强竞争力。同时,也反映了教育与产业融合的趋势正在不断加强,为大模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和机遇。
金融行业以数量23家排名第三,相比去年整年增长130%。金融行业作为数据密集型行业,对AI大模型的需求日益增长。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金融行业希望通过AI大模型来提升业务效率、优化风险管理、增强客户服务等。其次,金融行业正加速数字化转型,AI大模型作为关键技术之一,被广泛应用于智能客服、智能风控、智能投顾等领域。
累计中标金额中,金融行业超过运营商,累计中标金额最高,达到1.86亿元。金融行业由于涉及银行、保险、证券等多个领域,其招标项目数量通常较多。这些项目涵盖了数字化转型、系统升级、服务采购等多个方面。金融行业对技术创新和数字化转型的投入不断增加。因此,在招标项目中,金融行业的累计中标金额往往较高。
运营商表现依旧稳健,累计中标金额1.05亿元。通信运营商作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其产品和服务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因此,市场需求的增加了通信运营商对大模型的需求,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金融和地产的平均中标金额均突破了千万。金融行业平均中标金额最高,为1700万元。地产行业以1400万元的平均中标金额排名第二,地产行业招标公司所在地区以海南为主,全部为国有企业。大模型技术凭借其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在地产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例如,可以用于市场趋势预测、客户需求分析、项目风险评估等方面,为地产公司提供更加精准和科学的决策支持。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招标项目《基于AI大模型的装配式结构健康监测数据分析系统研制》就是AI大模型在地产行业的尝试。这也说明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地产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正在加速推进。越来越多的地产公司开始认识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并加大在这方面的投入。
6.1团队介绍
6.2数据说明
本报告展示及分析了2024年上半年全球AI产品的流量态势,通过全球、国内及出海等维度进行了详尽的展示。报告涵盖了访问量、独立访客、访问时长以及移动页面占比等核心指标。
本数据仅涵盖使用电脑、平板和智能手机等设备用户通过访问网站及APP来使用AI产品的行为,并不包括如下方式来使用AI产品的行为:浏览器插件、电脑软件、小程序、Discord等第三方应用、开源代码本地运行等。本数据的统计范围为月访问量超1万的AI产品,在这个筛选范围基础上,专注对全球TOP50、国内TOP50和出海TOP50的AI产品进行分析。这一筛选标准旨在聚焦于市场活跃度高、用户基础广泛的AI产品。深入揭示全球和国内AI市场的竞争格局,以及用户对AI产品的独特需求与行为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