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WARC大中华区策略大奖「全场大奖」,首次被一家本土代理公司拿下——MT蒙彤传播(以下简称“MT”)。
它用ToC方式拆解ToB营销;它将商业工具的商业价值,探出社会深度;它“无声胜有声”;……
不止这一个,巨量引擎×MT的《了不起的小生意》,也斩获了WARC「金奖」及「市场变革特别奖」。听闻喜讯,我们对佳作频频的MT心生好奇。
于是,最新一期【探店】,我们走进MT。
采访从“谈谈获奖感受”开始。
但在长达6小时的访谈中,我们也看见,业务不设限、风格没标签,策略驱动下的“Morepossibilities”,正被这个理科生走出一条“花路”来。
张世俊,MT创始人黄丰哲,MT广州分公司总经理严枫,MTBUD2传播事业部总监
特别鸣谢几位敢辣评公司与leader,回答一个比一有梗的MTer:Kate、Paul、炸鸡、Tyra、威少、洁琼、唐乙铭、冯喆、文嫣、鲜美。
严枫,MTBUD2传播事业部总监,被组员形容为“低调又华丽”,会低调帮大伙儿填坑,也有夏穿花衬衫、冬穿貂的华丽造型。与我们见面这天,嘿,他正身着一件印花衬衫。
张世俊打了个比方:就像患者描述一大堆症状后,医生要根据症状诊断病因,再对症下药。所以,拿到一个brief后先判断问题,是几位的共识,也形成了MT“问题导向”“策略先行”的特质。
在发现与定义问题的阶段——“我们会基于Brief多想一步,弄清客户的真正目的、真实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阶段——“既然客户信任我们,我们就得想怎么把项目做得更好一些,更深一步”;“虽然这些小细节客户未必能看见,但我们还是尽量把所有执行的部分都做到位”……
2022年春节前夕,巨量引擎想面向中小微商户,做一次社会实践性传播,让更多人知道自己不仅是个数字化营销平台,还是个商业向善的品牌。
一来,“常规电商放大‘货’,巨量引擎看见‘人’”。以“人”为沟通主体,会更契合平台特性;二来,想放大传播效果,可以从“微”入手,找到“离在抖音上直播做生意距离最远”的人。
如严枫所说,前期策略越准确,后期内容空间越大。当团队打开抖音,投入茫茫人海中,聋人群体与商业工具,这对令大众意外、但又真实存在的远距离组合,就是这么被找出来的。
第一位被找到的“中小微商户”代表
接下来,依据故事特点,团队策划了一场与过年热闹氛围格格不入的无声直播间吸引目光,并奉上一条不煽情的纪录片《让可能发声》,让人们切实看见聋人群体如何通过巨量引擎无障碍就业。
时隔近一年,巨量引擎再次给到严枫团队一个针对中小商家的brief。有了上次的经验,这回以“人”为本的沟通主策略倒是顺畅定下了。但具体讲啥好?
一句话,要找到一个理性与感性交织的利益点。
跑人群、跑素材、跑ROI……狂刷抖音后,一个“跑”字浮现了出来。它是操作巨量引擎的动作,也承载着向前看的生意精神,一字双关。将其延展为一句“生意不分大小,只要跑起来,就能跑出来”,巨量引擎的年度slogan也顺带着有了。
接着,团队再找到很会“跑”生意的人。在抖音做千元高单价服饰的生意、靠卖一种黄鱼卖出2个亿……这些反常识的多元经营故事,不就是巨量引擎让生意有无限可能的最佳代表嘛?于是,难度最大的内容方向,敲定了。
TVC《了不起的小生意》
打动B端用户的影片上线后,更有不少官媒主动转发
回顾为蒙牛打造的《同岁妈妈》,严枫首先抛了句大实话。不过,他又说了,“要一直想下去,当你知道哪些是绝路后,才会知道唯一的生路还有可能在哪里”。
这不,在“杀死无数个idea”之后,团队就找到了一个新颖的角度:既不守“为母亲社会身份唱赞歌”的旧,也不追“呼吁母亲个体性”的新,而是用“妈妈与孩子同岁”这点将二者联结起来。
顺着新角度,一位真实又立体的“妈妈”被塑造出来。她和孩子一样,有脆弱、幼稚、不完美的一面,也有慢慢成长,变得坚强的一面。差异化的叙事角度,让蒙牛“为爱要强”的心智,在内容爆发的节点下实现认知突围。
TVC《同岁妈妈》
去年38妇女节,一直在为月经正名的卫生巾品牌薇尔,想要来一波更大胆的发声。该说的都说了,如何能有突破性?
“大众开始有月经不隐藏的意识了,现在有机会更进一步”。这个社会洞察,让严枫团队想出一个要把意识转化行动的内容创意。
于是,团队为薇尔策划了一场“把卫生巾放上台面”的行动倡议,还找到永璞、得宝两位联名搭子,共创透明卫生巾盒,共同呼吁卫生巾日常化。
用行动呼吁代替观点表达的共同发声下,“月经不隐藏”这一品牌观念更进一步,辐射更广人群的社会行动悄然发生。至少在MT公司里,“月经”已是能被直言的词汇,“卫生巾”也真能被随手摆在桌面上。
如果不是2022年的一场世界杯借势营销,人们大概不会意识到小红书的“话题尺度”有多大。
毕竟,从内容属性、用户画像看,小红书与世界杯的关联度并不高。严枫坦白,团队最开始接到小红书的brief——在世界杯期间邀球迷上平台聊球时,都是一头雾水。带着困惑与客户聊了聊,才有了答案:小红书需要借这场顶流体育赛事,自证是个可以畅聊足球的包容社区。
搞懂why之后,严枫团队想出个媒介思维前置的“狠招”:在咪咕世界杯直播中场休息的内容场景里,“空投”一条穆里尼奥、西蒙尼、齐达内三位知名足球教练聊球的TVC进去,搞一个能唬人的伪直播。
“伪直播”的15秒TVC
这种原生感内容植入,乍一看足够吸睛,仔细看又能强势输出“上小红书聊球”的心智,在赛事全程引流。而平台内,球迷专属的交流场域早已备好,渲染聊足球氛围,也促使小红书成为金句发源地,吸引到更多人进来。
最后,当球迷在小红书聊嗨,一开始不占优势的小红书直接反客为主,与世界杯大大有关了。
“找动人瞬间,而不是制造感动”——拍真实的纪录片,将抖音“内容创作者”的概念塑造为“生活者”。这直接决定了内容的主题、形式与风格。黄丰哲及其团队的任务,是在1个月内,完成4条能把“生活者”立住的纪录片。
从内容上看,难点主要有两个。“大”的层面,是故事典型的选择。它们要扣合不同情感主题或个体身份才能让人共鸣,”还要兼顾品牌性,涉及品牌多元业务”,黄丰哲补充道。
因此,团队选择了教会乡村孩子做梦的摇滚教师、热爱生活的听障人士、用作品温暖无数网友的创作者、通过直播掀起全民运动风潮的健身教练,这四位来代表生活者。
“小”的层面,是要拍得够“真”。这要求创作者去理解故事内核、捕捉细节,再克服技巧惯性讲故事。团队前期通过深度采访,挖掘人物故事;中期几番脚本创作,打磨叙事情节;后期几番剪辑……在每一环节用心求真,才成就了四支有生活感的影片。
四条纪录片之一:《摇滚老师》
真实的故事、真实的感动,也自然立住了抖音用户的“生活者”角色,成功帮助抖音将社区人文形象植入人心。
赛事期间,老朋友蒙牛找到黄丰哲团队,想借势输出品牌“要强”精神。
基于黄丰哲团队对brief的拆解,国民赛事是民族自豪感高涨时刻,有必要找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载体,用更深刻的表达,沉淀品牌精神。所以,让中国神话人物与当代运动员梦幻联动,一支跨次元高燃大片,横空出世。
TVC《住在心里的英雄》
画面精致炫酷、转场丝滑,看得人跟着“燃”了起来的短片,不用问也能猜到,背后有个令人头秃的制作过程。但你想象不到的是,很多时候,居然是团队自己和自己(的头发)过不去。
大伙儿会为片中运动员动作的准确性,看大量国内外的比赛视频、纪录片、图书;
最终效果参考了安徽萧县汉画像的拓片金乌
“我们挺喜欢下笨功夫的”,黄丰哲说。在为乐凯撒打造IP的过程中,为了一个没人注意的玩偶布料,大家奔波于各大布匹档口,一整个跑断腿。这是没被写在结案里的事,却是黄丰哲这个吹毛求疵的细节控,“一定要做到位”的不苟之处。
以策略为始,又不止于策略——与高产的创意团队梳理一番MT这两年出街的“代表作”后,这是我们得出的结论。
但理性的内核与感性的外衣,向来并不冲突。策略完成的是“发现问题、确定命题”的一环,创意解决的是如何沟通、如何表达等具体的解题方案。而这些,也就是张世俊所言“药方”,可以有很多种。张世俊总结了一个理想公式,
解决问题的信息,即策略;差异化的表达,指的是创意;高效的分发,则涉及传播。落到不同项目,策略+表达、策略+分发、策略+表达+分发的不同组合,都可能达成品效合一。
对这家策略驱动的全案创意服务机构而言,策略先行之后,什么样的内容风格、营销玩法,不过都是根据品牌诉求有重点地发力手段罢了。
满墙的奖杯是对MTer实力最好的认可
2021年,察觉传播环境、交易渠道的变化,MT又入局了抖音电商DP。
来看一则MT的官方自我介绍
在这样的组织架构下,一套机动的跨部门协同作业模式,也加速了MT朝着更好的全案创意奔赴。
“公司是一个平台,离开了人,它本身没有任何价值”。
10周年之际,MT上海总部搬到了海伦路新址
聊及公司核心资产“人”的问题,张世俊说,“行业不缺有表达欲的人,缺的是有搞清楚问题欲望的人”。所以,无论理科生、文科生,在招募新人时,MT更愿意选择那些有学霸特质的人——愿意钻研问题,不依赖思维惯性和套路解题。
也如黄丰哲所言,“能静下心来透过问题看本质,同时,也要精益求精。”
所以,现在MT聚了一群有表达欲与探索欲的人。
在工作中「苦中作乐」:workhard,playhard
人招了进来,大家就是自己人了。MT对每一个“小朋友”的成长,都很用心。每个月定期开展的2次经营会、2次创意会,让MTer“不要糊里糊涂地输,更不要糊里糊涂地赢”。
理性复盘之外,还有一图千金、闪电演讲等不定期的“溜脑洞”活动。
还有每年内部的brief——推周边,鼓励MTer暂时忘记品牌角色,大胆去创造。于是有了或美观、或有梗的暖你整个冬天的围巾、“用来装笔的”的笔袋、明月鼠标垫……
每个MTer,都是公司的主角。至于老板,张世俊自述,“我是一个nobody的角色。我就往人堆里一站,没人特意说谁是老板”。
老板没架子,团队管理风格也相应更扁平化、更尊重个体。比如,上海MT和广州MT,皆有意将一个项目组的人数控制在20以内。灵活作业的小团队凝聚力更强,也易于凸显每个人的闪光点。
以及,充分满足个人成长诉求,允许员工申请换组、换部门,鼓励大家多尝试,找到想做的或者适合做的事。
在哪都能一键开启工作模式的MTer
办公环境也很身心友好。在MT上海总部,可以眺望东方明珠的阳台,是MTer的精神回血地;
“反卷中心”“不醒人室”“脱单研究所”等名字很不正经的会议室,则让开会的氛围更轻松一点。
最后,还想多说几句“蒙彤印象”。
一些花絮问答奉上。自称团队多是“i”人的MTer一个个大胆开麦,给出许多趣味跳脱的答案,大家一起来感受下吧~
Q1:请说一个喜欢MT的理由。
A1:公司非常务实,不光是我们团队,甚至财务、后勤,所有人都很有向心力,会从解决问题出发做事情,非常高效;A2:它让认真做事的人碰到一群认真做事的人;A3:因为喜欢严枫;A4:+1;A5:+1;……
数英:还是MTer懂职场
Q2:你对leader的印象是啥?
数英:emm你们夸领导的方式挺特别哈
A1:《贾想》;A2:《摇尾狗wagthedog》;A3:《芬兰人的噩梦》;A4:《TheSubtleArtofNotGivingaFuck》;A5:小红书;……
数英:或许从书单里能看出谁i谁e
A1:我想回老家开洒水车,因为你可以开得很慢,就像在城市观光,而且老家的洒水车不像上海的要在凌晨开;A2:我可能在做实验,因为本科学化学的;A3:我想当体验类博主,可以去体验不同的职业,又能顺便赚钱;A4:我可能会想开一家开水果店吧;A5:那我要给她打工↑;……